2月8日,央广网发表题为《【记者调查】环保警察为何步履蹒跚?》的报道,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2017年地方两会自1月7日拉开序幕至今,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相继出炉。很多地方都说到了——治理雾霾。各地治霾目标明确各有奇招,组建环保警察在其中相当抢眼。环保警察究竟效果如何?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多地设置“环保警察”机制。北京市公安局环境食品药品和旅游安全保卫总队最近揭牌成立,并设置环境保护、食品药品、旅游和机动等4个支队。同时,在深圳市委六届五次全会上,政协委员李毅就提出建议设立“环保警察”。2013年9月18日,为治污应运而生的河北省公安厅环境安全保卫总队正式成立,这标志着该省从此有了一支打击环境污染犯罪的专业队伍。2013年9月,河南省长葛市根据全市环境违法犯罪多发的情况,设立环境警察,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不再受到环保部门行政执法权的限制,公安机关可以提前介入并与环保部门密切配合,证据搜集、案件认定等更为迅速高效。2013年10月10日,石家庄市公安局环境安全保卫支队正式成立,从特警、刑侦等部门抽调精英组成专业队伍,担负起打击环境污染犯罪的重要职责。此外,2008年昆明市公安局环保分局成立,是我国首支环保警察。通过8年的实践,环保执法办案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机制运行不畅。二是公安环保还未形成从省市县区到乡镇街道的执法联动体系,基层执法警力配置不足,民警执法水平不够高、办案能力不够。
此外,环保警察侦办执法难度大,安徽铜鼎律师事务所律师孙小玲表示,环保执法目前普遍面临一些难题:“环保部门的执法主要涉及行政执法,在实践中会有很多事情不能直接采取强制措施,会导致很多环保犯罪案件不能及时地处理。同时,环保案件举证比较困难。
媒体关注
1.光明日报:治霾之路始于足下。2月9日,《光明日报》06版以《治霾之路始于足下》为题进行报道,对“大气十条”实施3年以来,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情况进行了梳理。文章从“大气十条”的实施效果、当约谈成为一种手段、治霾之路依然艰辛三个方面进行报道。
从监测数据来看,2013年至2015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整体上在不断改善,PM2.5、PM10、NO2、SO2和CO年均浓度和超标率逐年下降。“大气十条”实施以来,我国大气污染物浓度逐年下降,大多数城市重污染天数减少。但公众对空气质量改善并没有切身感受。专家指出,虽然近三年大气污染天数有所下降,但重污染程度水平高、持续时间长、覆盖面广,对全年PM2.5年均浓度的抬升作用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公众对空气质量改善的认识。随着“大气十条”的实施,环保部约谈地方政府已经成为推动地方环保治理工作的有效手段。虽然头三年的减排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业内专家认为,大气污染防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表示,目前各地更多是在末端治理上使劲,包括超低排放、提标改造等,要寻找新的减排量,必须在能源、产业结构调整上下更大气力。同时要加大监管力度。国家应多投入资金来研究好的监管技术手段。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石敏俊则认为,在推进产业转型、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的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减排措施的科学化和精细化,切实控制和减少冬季静稳天气下的污染物排放量。
2.今年拟办民生实事邀市民票选。2月8日,《北京晚报》2版发表题为《今年拟办民生实事邀市民票选》的报道,近日,首都之窗开通北京2017年重要民生实事初选项目网络投票通道,在本月15日之前,市民可对这些民生实事项目进行网络投票,投票结果将作为本市调整、确定实事项目的重要依据。2017年北京市重要民生实事项目涉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方便群众出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扩大基本公共服务、消除公共安全隐患、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7个方面,共计30件初选项目,为近4年来最多。其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方面的实事初选项目有4项:1.在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大兴区、通州区、房山区700个村庄将实施煤改清洁能源改造,上述7个区所有平原地区村庄基本实现“无煤化”,使农户冬季取暖更加清洁、舒适。2.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29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3平方公里。3.继续整治提升城六区100条街巷胡同环境,进一步改善群众身边环境,使环境更宜居。4.通过腾退建绿、拆违还绿等措施,新建10处休闲公园;在城市核心区、城市副中心和卫星城建设增彩延绿科技示范区3处,面积10万平方米,示范应用植物新品种30种;完成林木抚育70万亩,建设森林多功能示范区10处,提高森林质量,改善生态环境。
3.家具新环保标准执行。2月9日,《新京报》D09版发表题为《家具新环保标准执行》的报道,2月1日,由环保部发布的《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家具(HJ2547-2016)》正式实施,《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家具》(HJ/T303-2006)废止。新版标准总体上更加严格,调整增加了多项环保要求。标准实施后,符合标准的家居产品将拥有一个环保标志,标志着该产品除了符合相应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要求外,还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符合国家的环保要求。新版标准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家具产品生产企业要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对锯末和粉尘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处理,不直接排放;在涂装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集气措施,并对收集的废气进行处理。
4.北理工团队发现有效过滤PM2.5新材料。2月8日,新华网发表题为《北理工团队发现有效过滤PM2.5新材料》的报道,2月1日,《Nature》以《金属有机骨架在空气过滤领域的应用》为题报道北京理工大学王博教授及其团队将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应用于空气过滤、净化与治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报道指出通过能够大规模生产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薄膜在空气过滤上的应用,可有效过滤PM2.5,净化空气。经检测,在室温下的空气过滤结果显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能有效将空气中的PM2.5和PM10污染物降低99.5%,只有在200℃的条件才会出现较少的效率损失。这种材料在过滤方面的潜在应用还包括家用吸尘器的灰袋,汽车排气管装置领域、大规模VOC降解等。王博团队下一步将深入推进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应用于工业废气治理、空气净化器、纱窗制造等领域。
延伸阅读:
【记者调查】环保警察为何步履蹒跚?
原标题:今日热点 | 记者调查:环保警察究竟效果如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