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塑料袋涨价15%,纸制品24小时满负荷生产,上游正疯狂扩产……从今年1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等直辖市、省会城市买东西不得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一次性塑料吸管也会在全国所有饮料店消失;在地级以上城市景区吃饭,一次性塑料餐具不能“上桌”……2021年,史上最严“限塑令”开始落地!一次性塑

首页> 固废处理> 再生资源> 报道> 正文

塑料包装的“绿色转身”

2021-01-11 10:13 来源: 中国水运报

可降解塑料袋涨价15%,纸制品24小时满负荷生产,上游正疯狂扩产……从今年1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等直辖市、省会城市买东西不得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一次性塑料吸管也会在全国所有饮料店消失;在地级以上城市景区吃饭,一次性塑料餐具不能“上桌”……2021年,史上最严“限塑令”开始落地!

一次性塑料制品正在梯次退出,可降解塑料、纸制品等热门替代品开始登场,行业专家、一线企业描绘出一幅“限塑令”风口下的行业百态图。

有序推进塑料减量消费

走进上海金桥世纪联华,便能在超市入口处看到“一次性塑料购物袋停止销售、升级为纸质购物袋”的提示标语,在一些货架上也能看到张贴有类似的标语,一些零食、水果等散装区域常备的一次性塑料袋也早已看不见。

该超市收银员表示,超市现在已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了,超市为顾客提供了纸质购物袋和无纺布购物袋,纸质袋子价格为1元一个,无纺布购物袋大号1.5元一个。

“自2021年1月1日起,超市所售购物袋均为可降解购物袋,大号袋1.2元一个,小号袋6角一个,如有需要请在收银处购买。”1月5日,北京市西城区安德路美廉美超市,该超市广播正滚动播放有关提示信息,其普通塑料袋已经全部替换为可降解塑料袋,相同规格价格由0.4元/个涨至1.2元/个。同时,该超市收银台和自助扫码结账区均放有可降解塑料袋,并标明价格。在结账的30余名顾客中,大部分使用自带无纺布购物袋,还有顾客将商品推至超市出口,再装入购物小拖车。

在北京市宣武门附近的沃尔玛超市,收银台和自助收银处同样备有可降解购物袋。收银台前还贴有醒目标语,号召顾客拿上环保袋,做“减塑”行动派……

除了各超市、商场,塑料制品在饮品店也司空见惯。

北京麦当劳公关部负责人王建晖表示,2020年6月30日以来,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近千家麦当劳餐厅,消费者就已经可以通过新型杯盖直接饮用不含固形物的冷饮。目前,北京麦当劳餐厅已落实相关政策要求,停用所有塑料吸管,饮料打包袋更换为可降解塑料袋,堂食一次性餐具使用木制刀叉勺。

除了直饮杯盖的解决方案外,目前市场上普遍推广的可降解吸管主要有两类:一种是纸吸管;还有一种为聚乳酸(PLA)吸管,这种吸管一般由淀粉基材料乳化而成,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此外,不锈钢吸管、竹吸管等也是可选的替代产品。

在瑞幸咖啡、星巴克、一点点奶茶等品牌饮品店,一次性塑料吸管均已不再提供,而是更换为纸质吸管或可降解塑料吸管。

值得注意的是,餐饮外卖领域也在推动“限塑行动”。

外卖员小邵最近也明显感受到,自己取到的餐食中,纸袋子变多了:“像那些没有汤的食物,可以说基本上都改用纸袋子了;就是有些汤汤水水,比如麻辣烫之类的,纸袋子实在不撑劲,还离不开塑料袋。”

美团外卖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包装减量方面,除了上线“无需餐具”选项外,美团外卖在商家端服务市场下架了普通塑料打包袋和吸管,并设立环保专区,引入多样化环保包装供应商,持续扩充环保包装产品供给。

众多市民对包装“变身”也表示支持,认为“有助于大家养成循环使用环保袋的习惯。”

“大概十几年前,那时候到超市买东西会给塑料袋。后来,塑料袋需要自己购买,我随身就习惯带个帆布袋。”一位受访市民表示,自从习惯带帆布袋后,他家里面的塑料袋少了很多,“塑料袋污染环境又浪费钱,对于这次‘限塑令’,我举双手赞同。”

“有时候点外卖,商家会套好几层,所以经常会在寝室看到成堆的塑料袋。”马原是一名大学生,他觉得“限塑令”有助于减少产生垃圾。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有31个省份发布了塑料污染治理相关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聚焦餐饮、外卖平台、批发零售、电商快递、住宿会展、农业生产六大重点行业,强化减塑力度。其中,对餐饮行业,要求到2020年底,全市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建成区外卖(含堂食打包)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建成区、景区景点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新材料市场供不应求

近期,浙江义乌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二桥在忙着协调吸管类产品的产能。作为吸管行业龙头企业,双童公司目前可以为国内外客户提供聚乳酸吸管、纸吸管、不锈钢吸管等多种产品。

“最近工厂接到的订单量呈现爆发式增长,订单已经排到了四月份。”李二桥表示,目前,公司大部分产能都已投入可降解吸管的生产,部分从事普通塑料吸管生产的员工已被调整到可降解产品生产线上,从而扩大设备开机量。

“目前我们每天能供应可降解产品30吨左右,未来会继续扩大产能。”李二桥表示,春节将近,许多客户要提前备货,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订单还会持续增加。

河北一家塑料企业负责人表示,可降解塑料原材料比较紧张,不好进货,短短几天每吨价格就从2.4万元左右涨至2.6万元左右。

新疆望京龙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岩也表示,2020年12月初,可降解塑料原材料PBAT的价格是2.3万元/吨,1月初已经涨至2.6万元/吨,短短一个月涨幅达13%。

在上游原材料大幅涨价带动下,可降解塑料袋价格水涨船高。

河南郑州的一家塑料袋生产企业工作人员坦言,现在很多塑料袋厂商都在涨价,元旦之前,可降解塑料袋的价格在2.6万元左右/吨,现在已经超过2.8万元,有的厂商甚至抬到3万元每吨,涨幅达15%。

即便涨价,仍然一货难求。

多家塑料袋制造企业都表示没有现货,需要提前下单,一般半个月左右才能提货。上述郑州塑料袋生产企业工作人员称,有一些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一个月后。

不仅仅是生物可降解材料及其制品,纸盒、纸吸管也没货。

位于温州市苍南县的一家纸业生产厂家说:“我们已经24小时满负荷生产,销量特别好,供不应求。由于忙不过来,那些在纸盒、纸袋上有印刷需求的订单已经不接了。”

据了解,替代产品的成本和使用体验已成为企业选用的重要考量因素。以吸管为例,普通塑料吸管原材料价格约为每吨8000元,聚乳酸吸管原材料每吨近4万元,纸质吸管原材料每吨约2.2万元,折算下来价格相当于塑料吸管的两倍到三倍。

在使用体验上,纸质吸管不易扎进封口膜,不经泡;有的甚至还有纸浆味或胶水味,严重影响饮品本身的味道。聚乳酸吸管则因为易分解,产品生命周期相对较短。

“现阶段,可降解塑料的成本会更高一些,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表示,随着可降解塑料产品产能扩大和技术水平提升,未来在形成规模化生产后,生产成本将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禁塑令”突出了系统性、协同性和有序性等特点,分步骤、分领域地推进。例如,对集贸市场是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而非禁止使用。

刘建国表示,塑料污染治理涉及方方面面,可降解塑料袋的回收和处置都要有相应的配套系统,需要一定适应时间。因此,先抓好重点品类、重点场所,形成一定经验再进行逐步推广,才能有序推进塑料污染治理。

可降解技术有待提高

据外卖员小邵观察,总的来说,一些名气较大的连锁餐饮品牌都能较好地落实“新限塑令”,但在一些个人小店,以及农贸市场、路边摊贩等地方,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使用仍然随处可见。

通过走访发现,价格是影响可降解塑料产品推广的最重要因素。

北京市一家超市的后勤工作人员表示,可降解塑料袋的价格能达到传统塑料袋价格的3—5倍。目前购物袋更换后,由消费者承担了高出的价格。但假如把生鲜区免费的连卷袋也统一更换,每个月超市就要增加十万元以上的支出。

“现在塑料袋都是免费给的,我们小本经营,不给肯定影响生意。”北京市一家农贸市场的经营户也表示,有时有人检查,他们会象征性地多收一毛钱。假如袋子价格贵了,本就不高的利润也会进一步压缩。

除了价格问题,替代品们的使用感受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支持禁用塑料吸管,但要有好的替代产品,纸吸管的使用体验太差了。”不少消费者表示。除了有“纸筒味、胶水味、指甲油味”等奇怪的味道,有些纸质吸管存在遇水易化、遇热易软等现象,也让喝奶茶的体验感大大降低。

“这么多年没戒掉奶茶,纸质吸管让我成功了。”有网友感慨。

不只是消费者,奶茶店的店员吐槽也不少。比如,因为纸质吸管不如塑料的坚硬,不少顾客反馈戳不穿封口的胶膜;而为了配合纸吸管的纸胶膜也不够结实,经常有顾客和外卖小哥的奶茶烂在包里或路上了。

“除了可降解塑料袋成本高以外,由于技术还未趋于成熟,非常容易撕烂,这就导致很多食物不能使用该类塑料袋装。”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也曾表示。

但无论如何,塑料污染环境早已是全球性的问题,“限塑”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如何研发出既符合政策规定,又成本适中、使用方便的代替品,需要行业企业多下力气。

有业内人士就认为,我国可降解塑料市场空间巨大,随着可降解塑料技术的提高,实现规模化生产后,成本问题可迎刃而解。

在接触垃圾分类10多年的南京志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星龙看来,升级版“限塑令”的推行,有利于规范整个塑料制品的生产,提高塑料制品品质。升级版“限塑令”叠加各地正大力推行的垃圾分类,有利于促进塑料垃圾循环利用,推动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一塑料垃圾循环利用的闭环,从根本上实现塑料循环再生。

江苏省住建厅城管局副局长夏明认为,从塑料制品生产的源头管控,到对中间商品的包装标准的建立和制作规范(有效杜绝过度包装),以及对流通和销售环节的监管,再到对塑料废弃物的回收与归类,需将整个体系建立起来,全链条运转,才能有效推动升级版“限塑令”取得更好效果。

“限塑令推行以来,其实社会上也有反弹和波动,但一个基本的认知是:环境污染早已是全球性的问题,我国塑料消耗量很大,对生态、对子孙后代必然产生影响,‘限塑’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朱红军说,“限塑令”推行难,除了成本问题,还有替代品质量不过关问题,如遇水易化、遇热易软、汤汁易渗透等。如何研发出既符合政策规定,又成本适中、使用方便的代替品,需要生产企业多下力气。他表示,“除了源头上进行管控以外,限塑令推行的另一大难点就是执行难度比较大,面对社会普通大众,依然要持续地进行宣传引导。”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