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促进绿色发展的价格改革定下任务书,列出时间表。《意见》指出,要健全固体废物处理收费机制。2020年底前,全国城市及建制镇全面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与过去垃圾处理工作主要由政府包办不同,在未来这场注定旷日持久的“垃圾战”中,市场的力量是被鼓励的。《意见》称,鼓励各地制定促进垃圾协同处理的综合性配套政策,支持水泥、有机肥等企业参与垃圾资源化利用。鼓励城镇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市场化运营,已经形成充分竞争的环节,实行双方协商定价。
就浙江来说,垃圾处理的市场规模有多大呢?企业该如何参与这一市场?
1生活垃圾处理将进入收费时代
对《意见》的出台,浙江学界企业界人士表达了支持态度。
《意见》提出对具备条件的居民用户实行差别化收费,就是说如果垃圾不分类就要付更高的处理费,这样老百姓就会分类了。生活垃圾在源头做好了分类,后面整个收集、运输、处理的链条,才会更有效率。”浙江大学环境污染防治研究所所长吴伟祥告诉《浙商》记者。
浙江海利控股集团是一家以资源循环为主业的企业集团,涉及玩具、再生纤维、造纸印刷等。其董事长方光明在接受《浙商》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意见》中可以看到国家对垃圾处理的重视。“一方面是明确了时间进度;另一方面是出台了收费机制,这对垃圾处理有积极的作用。”
为解决垃圾分类处理问题,浙江省于今年6月成立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浙江省垃圾分类办”),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厅长项永丹任兼任该办主任,从全省抽调工作人员,承担垃圾分类处理项目的督导提升等相关职能。
《浙商》记者7月2日在位于杭州市拱墅区的浙江省垃圾分类办了解到,已有十余名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关工作,更多人员将于近期陆续到岗。
“垃圾处理收费的实施方案须多部门研究、协调、审核,落地需要一些时间。”省垃圾分类办相关人员告诉《浙商》记者。
2企业或进一步介入垃圾分类环节
对于企业和投资机构而言,未来垃圾处理产业是一个相当大的机遇。
数据显示,浙江省垃圾产生量为6.2万吨/天,年垃圾产生量为2300万吨。按照今年3月1日发布的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到2020年底,浙江全省城镇生活垃圾总量要实现零增长,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作为支撑这一目标的基础,浙江的垃圾处理设施将承受较大压力。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浙江省建有城镇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设施110座,实际处理能力6.5万吨/日,其中焚烧处理占比68%,填埋占28%。
在垃圾处理包括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的整个链条中,业界最困扰于居民垃圾分类不到位。因此,浙江有企业在垃圾分类上做文章,力图提升垃圾处理产业链源头的效率。
“虎哥回收”是杭州知名的再生资源回收品牌,其运营公司浙江九仓环境有限公司打造的“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O2O立体服务平台,专门回收利用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旧物资等城市再生资源。
目前,虎哥回收在杭州余杭区良渚街道已经做到了全覆盖,整个试点区域涉及居民超过44000户人家,两年下来,回收垃圾的利用率达到90%以上。
《浙商》记者了解到,目前,虎哥回收正在开启一轮融资,不少投资机构有意借此进入垃圾处理产业。
3垃圾处理市场或催生大企业
根据环保类公众号“环境司南”统计,经对黄岩区、萧山区、滨江区、浦江县、嘉善县、衢江区、平湖市、德清县等8区县垃圾分类数据分析预测,到2020年,浙江省的垃圾分类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亿元左右/年。
目前,浙江垃圾处理市场中,归集与运输多由政府负责,企业多在终端的垃圾处理上开展业务。
“垃圾处理的很多工作政府不用直接做,比如买垃圾筒这样的‘小事’,介入太深,牵扯很多精力,也并不一定处理得好。这些事情完全可以交由具备各类能力的专业公司来处理,政府搭好平台、立好规矩即可。”方光明建议道。
杭州锦江集团是中国生态环境产业的佼佼者。自1998年创建第一座垃圾焚烧厂至今,积累了成熟的投资、建设、运营体系和经验。截至2017年6月底,锦江集团在全国12个省自治区及东南亚地区投运、在建、筹建垃圾焚烧项目逾30个。
在今年5月于杭州举办的一场会议上,杭州锦江集团董事长王元珞分享了能源环保业的绿色智慧。她表示,锦江集团与浙江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合作,不断提升国内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并成功实现垃圾处理能力超过65000吨/天。
除了数十年深耕环保的企业,一些以生物医药闻名的浙企也开拓出危险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新业务,例如康恩贝集团。
因技术落后、濒临淘汰破产,有五十多年历史的国有传统小氮肥企业浙江丰登化工和绍兴化工公司,先后被康恩贝收购。通过技术重组和升级更新,两家企业脱胎变身为技术先进的国家环保高新技术企业,每天“喝进”1000吨危废和废水,产出1000多吨各种产品,节约标煤300吨,企业从月亏损500万元到月盈利800至900万元。
自2000年开始,丰登化工公司利用原有合成氨装置对危险固液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将诸如高浓度的氨氮废水、危险固液废弃物全部转化成合成工业气体、下游产品的原料和建材混合料,几乎实现全部资源化利用和零二次污染。
“未来3年,康恩贝还将加大投资力度,建设国家环保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危废处置试验基地,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向省内外相关企业提供成套危废处置技术,力争3年后综合处置能力从现在的年不到30万吨增加到100万吨,为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出贡献。”康恩贝集团董事长胡季强表示。
4水泥企业的“新业务
在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浙江水泥企业在工业废物处理和建筑垃圾业务中走出了新路。
浙江老牌水泥企业——浙江红狮集团成立了红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早在2014年即投资2.3亿元,依托浙江兰溪三条水泥窑生产线建设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系统项目”。通过这一系统,一般工业废物(含城市污泥)和8类危险工业废物都能够得到无害化终端处理。
“自从有了这个项目,前来寻求处理帮助的企业络绎不绝,利润空间也超过主业水泥产业,成为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红狮环保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红狮集团在福建、广西、云南等地十几个子公司相继开展了水泥窑协同处理工业固废项目。
浙江金圆水泥有限公司数年前开始开展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业务,用粉碎后的建筑废砖块、砂土等物质部分替代废石灰石、石煤等材料,节约了生产成本。例如,建筑垃圾采购成本大约18元/吨、人工挑拣费用约10元/吨,总成本在28元/吨左右,比以往的原材料成本降了20元/吨。除了节约生产成本,根据财政部联合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企业每年还能拿到300多万元的增值税退税。
原标题:生活垃圾处理将进入收费时代,浙商如何抓住这个大市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