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印发《广州市越秀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0年)》,目标到2025年,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重点区域一级支流力争消除劣V类,声环境功能区稳定达标,全区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利用处置率达100%,放射性废源、废物监管得到持续加强,环境执法能力稳步提升。
广州市越秀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0年)
前言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把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作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筑美丽中国注入强大动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一系列重大部署,宣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也是广东省深入推进“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和当好“两个重要窗口”的关键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依据《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和《广州市越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规划任务,编制《广州市越秀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充分总结了“十三五”期间越秀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基础与成效,分析了“十四五”期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效衔接区级以上有关规划,将作为越秀区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和探索生态文明实施路径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为全力打造绿色低碳的生产空间、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碧水蓝天的生态空间,实现经济质量新跨越、环境质量新提升、城区治理新常态,树立全国中心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越秀标杆”提供科学依据。
第一章基础与形势
第一节 基础与成效
(一)南临珠江北承云山,地处中轴底蕴深厚。
越秀区地处广州传统中轴线之上,南临珠江碧波,北承云山文脉,作为“千年商都核心、广府文化源地”,是广州市的历史文化、交通枢纽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区内铁路、公路、地铁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毗邻白云国际机场,是广州市行政资源、商业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最集中的区域。在教育、医疗资源等方面,在省内乃至全国都保持着领先的优势,数字产业、金融资本、优质人才、先进技术等高端要素集聚,空间布局和区域功能不断完善。努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力推生态环境保护上新水平。通过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平台以及创新载体,激发全社会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全面推动“四个出新出彩”行动计划,突破老中心城区土地资源利用饱和困境,探索高质量绿色发展模式,绘就生态文明建设新蓝图。
(二)扛起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水平。
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先后成立了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统筹协调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带头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抓紧抓实污染防治攻坚和河(湖)长制工作任务,涉29项生态环境领域行政事权调整至街道后,进一步加强了街道综合执法队伍能力建设,推动形成部门和街道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大环保”工作格局。以环保督察整改问题为核心,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全部办结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案件287件。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做好环境信访调处工作,办结环境信访投诉案件1.1万余宗,妥善解决群众环境信访投诉的问题,信访办结率99%。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严格精准监管执法,“十三五”期间,出动执法人员约4万人次,检查污染源单位约1.9万间次,共对639宗环境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处罚金额约1524.35万元。
(三)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稳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区上下共同努力,围绕辖区主要大气污染源精准科学施策,做好工地和道路扬尘、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餐饮油烟、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防治,实现公交车纯电动化。2020年荣获“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关攻坚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同时在广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中获得“优秀”。2021年PM2.5年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PM10年均浓度为47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均达到上级考核要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5.2%,较2016年增长幅度为8.26%。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采用“源头—过程—末端”全流程的治水思路打好碧水攻坚战,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成功创建省级河(湖)长制示范区,建成全市首个双层亲水碧道,排水单元达标建设完成市下达任务,1/3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考核标准,涉水污染源“动态清零”。全力推进各项治水工程项目,“一江五涌六湖”及十个小微水体水质稳定向好。扎实推进净土防御战。配合做好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强化提升辖区土壤监测能力,土壤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对全区固体废物产生、运输和处置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完善监管台账。配合加强辖区内使用Ⅲ类及以上放射源、Ⅱ类及以上射线装置和移动源使用单位执法巡检,“十三五”期间废旧放射源收贮率保持100%。
(四)加强生态环境空间管控,推进城区功能不断完善。
落实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划定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区,以更高标准、更严措施加强管控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确定“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加快构建生态环境系统管控体系。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大力推进白云山、麓湖、越秀山“还绿于民”,空中“云道”正式向市民开放。“十三五”期间建成口袋公园36个,新增绿地面积24万平方米,累计完成230条背街小巷整治,18条街全部通过市垃圾分类示范街验收,全区190座公厕改造更新任务全面完工。传统中轴线焕发新活力。加快创建国家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推出6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高分通过文旅部验收,北京路被授予全球首个文商旅融合发展观测点,“四个结合”释放消费升级新活力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高质量完成海珠广场片区品质提升,建成红色文化活力广场、粤港澳美丽湾区“城市客厅”。城市更新攻坚提质。“十三五”以来有序实施61个老旧社区微改造项目,改造用地范围1973.97公顷,已完工44个、排名全市第一,旧南海县社区等3个住建部改造试点成为“老城市新活力”典范。
(五)贯彻绿色创新发展理念,经济增长跃上新台阶。
经济增长提质增效。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达3629.48亿元,经济密度达107.38亿元/平方公里,稳居全省第一,人均GDP达到34.81万元,增长5.3%,城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分别达82397元和55835元。“十三五”期间出台“钻石29条”“越秀金卡服务”等政策,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项目72个、总部项目60个,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楼宇经济十大活力城区”,2020年税收亿元楼宇增加20栋,增长44.4%。
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印发实施《广州市越秀区现代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9—2035年)》,着力构建“1+2+3+5”现代产业体系,2021年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4.08∶95.92,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近七成。积极融入“双区”建设,抢抓“双城”联动机遇,配合推动落实《南沙方案》,依托国家级平台促进产业升级,建成十个国家级产业平台。推动节能环保和生态产业链健康发展,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节能环保产业企业数达294家,同比增长8.1%。
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实施清洁生产,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推进天然气管网覆盖工程,实现增加管道燃气用户5.4万户、管道燃气覆盖率超过85%,累计建成93个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合计1.352MW(兆瓦)。扎实推进建筑节能,新建建筑100%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超额完成“十三五”能耗总量目标,万元GDP能耗、水耗持续下降,其中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8.62%,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万元GDP水耗约为全市平均值的1/3、全国平均值的1/10。
科创能力稳步提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花果山超高清视频产业特色小镇等重点发展功能区,黄花岗科技园被认定为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年营收突破1000亿元。“十三五”期间高新技术企业累计690家,周成虎院士等200余名高端人才落户越秀,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从1.45%提升到1.98%,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6.6件,超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专利授权、有效发明专利量较“十二五”时期分别增长140.01%、221.90%。
(六)生态文化建设蓬勃发展,民生福祉开创崭新局面。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坚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打响“四大文化品牌”,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在广府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方面,取得了扎实成效。辖内历史城区9.02平方公里,约占广州市历史城区的45%,分布有9片历史文化街区和4片历史风貌区;国家级文保19处、省级文保20处,市级文保81处,区级6处;历史建筑267处。集中了全市58.3%的国家文保单位、31.7%的省级文保单位,数量和密度均为全省第一,被誉为“无围墙博物馆”。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文化惠民事业,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融合发展。2021年北京路文化核心区以全国第一名成绩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中国(越秀)国家版权贸易基地打造广州文化IP库项目,建成“古城中轴文化客厅,文化引领出新出彩”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中心和全国示范步行街,成为岭南文化和广府文化的标志,形成了覆盖全区的“10分钟文化圈”。“十三五”末期全区博物馆、纪念馆达到21个。“广府庙会”等特色公共文化品牌项目不断创新,为广州城市文化发展奉献了一批极具特色的精品。
创立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全区大力推广“互联网+”技术,建设智慧图书馆,在移动端为读者提供130万种电子图书、1300种电子期刊,推出越秀区总分馆智慧服务云平台。建设数字文化馆,推出“越秀文化云”小程序,针对各类人群举办展览、艺术讲座、惠民演出、周末剧场、免费培训等共计600场,接待群众达30万人次。建设云端博物馆,运用AR技术手段对区内重点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展示宣传,建立AR线上数字博物馆,举办网上展映,完成对6个红色史迹点AR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实现红色革命遗址线上参观、远程瞻仰。
广泛开展生态环境宣教活动。大力推动环境文化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每年开展“越秀区环境文化节”和“越秀区中小学生环保漫画大赛”,将优秀作品结集成册形成《越秀区中小学生环保漫画大赛作品集》。18条街道每年分别举办“建生态文明,树环保新风”每月一主题系列环境宣传活动,促进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积极开展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创建,实现市级绿色学校100%创建,区级绿色社区创建率近100%,其中国家级绿色学校4间、省级绿色学校51间、国家级绿色社区3个、省级绿色社区27个。
第二节 问题与挑战
(一)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仍需加强。
环境执法监管协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辖区环境污染监管工作存在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尤其在扬尘污染控制、餐饮油烟污染、噪声污染等领域,需有关职能部门和属地街道各司其职、密切合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和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深入和环境治理工作要求不断提高,财政投入和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要求还不匹配,区级可用财力有限与生态环境治理资金需求增长的矛盾进一步凸显。
(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仍需巩固。
“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质量已显著改善,但改善成效仍需巩固,离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期待仍有差距。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但仍存在臭氧治理难题。同时,越秀区地处广州市中心,路网密集、楼宇林立,大气扩散条件较差,环境空气质量进一步提升难度大。水环境质量方面,辖区水体尚未实现全面稳定达标。区内市政排水管网系统有待完善,雨污分流尚未全面完成,部分管网存在错漏接和破损等情况。尤其是暴雨泄洪时期,湖涌需承担泄洪排涝功能,水质波动较大。公众环境诉求方面,噪声和餐饮油烟污染已成为环境信访举报的主要来源,其中建筑施工噪声问题较为突出。固体废物方面,存在部分产废量少的单位危废难及时收运等问题。
(三)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压力依然较大。
作为广州市历史悠久的中心城区,辖区面积全市最小,但经济密度(107.38亿元/平方公里)、人口密度(3.07万人/平方公里)和国土开发强度(>90%)均为全市最高。高密度人口和高强度城区开发环境下,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和环境负担重,全区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压力持续加大。“十四五”时期,GDP年均增长率规划值为4%左右,到2025年GDP规划值为4100亿元,经济持续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国际商贸强区、现代服务业高地、行政服务中心等中心城区功能大幅增强,辖区消费水平、人流量、车流量等将不断提高,机动车尾气污染、生活垃圾、餐饮油烟等污染物排放也将相应增加,生态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
(四)区域经济发展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中美战略博弈呈现长期化、复杂化趋势,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远,全球经济复苏前景难测,供应链、产业链、能源、粮食、金融等领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给辖区统筹改革发展稳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最大的不确定性。辖区金融业、商贸业等传统支柱产业支撑力有所下降,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尚未壮大,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同时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剧、预算硬约束加紧,给辖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带来了挑战。
第三节 发展机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践行,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行动指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指导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总方针、总依据和总要求,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二〇三五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新目标,要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这为越秀区推动综合城区功能和生态环境保护出新出彩提供了路径和依据。
——重大战略加快推进和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带来重大契机。广州提出打造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超级链接的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更加迫切,为越秀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带来了重要契机。深度融入“双区”建设,抢抓“双城”联动机遇,配合落实《南沙方案》,配合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积极融入广州都市圈等发展新格局,牵头推进海丝文化申遗以及系统观念的进一步深化,为越秀区深入参与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污染联防联控持续发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建立高规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使越秀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加强,全区环保“一盘棋”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巩固。国家将坚定不移深化市场化改革,不断在经济体制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创新,随着改革重大战略和举措的落实,将推动辖区破除发展中的深层次制度障碍,更好激发制度创新和市场活力。
——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生态文明领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人均GDP达到发达国家(地区)水平,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具备良好的基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污染物控制力度不断加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内生动力逐步增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加速形成,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辖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带来了重要契机,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开创新时代发展新局面。广州正全力推进实现“四个出新出彩”,做强城市更新、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双引擎”,为辖区不断优化中心城区功能、擦亮文化品牌、打造现代服务业新高地、营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贸易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越秀建设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全力做好城市更新,优化中心城区功能,有序疏解非中心城区功能,为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生态公共空间增加、交通环境优化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出新出彩。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纷纷呈现出高端要素回流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形成金融、科技、专业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并举交融的产业集群,这为辖区积极推进产业空间复归、聚集高端要素提供了经验借鉴。
第二章规划总则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及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按照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1+4”工作举措,立足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定位,以“双区”建设、“双城”联动为战略引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坚持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城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为越秀打造“湾区创新枢纽、都会产业高地、美好生活样板”、全面建成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建成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越秀样本城区,推动建成具有历史魅力和时代活力的国际大都市核心区。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绿色发展,示范引领。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引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本区发展现状与战略定位,高标准创建绿色环保示范项目。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统筹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建成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越秀。
——科学谋划,创新驱动。统筹全局、谋划长远,依托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立足四大功能定位,激发绿色发展新活力,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高地、文化产业示范中心和人文资源环境优美的优势,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创新,以绿色科技创新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深入治污,重点突破。以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为重点,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体化推进“减污、降碳、优生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解决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实现全区生态品质及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措施以及重点工程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依靠政府的政策鼓励、企业的投资推动,采取舆论宣传、奖励激励等措施,引导和鼓励全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形成多元共治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第三节 规划范围
越秀区是广州市的老中心城区,包括18个街道,分别是洪桥街道、北京街道、六榕街道、流花街道、光塔街道、人民街道、东山街道、农林街道、梅花村街道、黄花岗街道、华乐街道、建设街道、大塘街道、珠光街道、大东街道、白云街道、登峰街道、矿泉街道,下设222个社区。根据越秀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越秀区总面积为33.8平方公里。
第四节 规划时间
本规划的基准年为2021年,近期规划期限为2022—2025年(“十四五”规划期间),中远期规划期限为2026—2030年。
第五节 规划目标
到2025年,打造生产、生活、生态绿色发展典范城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稳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基本完善,生态文明重点领域改革和制度创新先行先试,生态空间格局全面优化提质,节能环保和生态产业链基本形成,绿色经济发展体系全面构建,还绿于民行动稳步推进,高品质生态环境质量成为民生新福利,低碳生活引领宜居社区新风尚,生态文化产业成为越秀新名片。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产业环保,生活绿色、文化惠民”的生态文明建设样本城区。
具体目标为: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以“河(湖)长制”“林长制”等生态责任分级落实机制为突破点,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改革,现代化的环境治理体系和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市场体系初步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全面实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山水共生的生态空间格局布局合理。基本形成“两带四核多节点”的中心城区生态空间格局,重要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稳定,生态廊道建设更加完善。到2025年,确保自然保护地面积不减少、生态功能不降低,碧道建设不低于32.5公里,筑牢有效的蓝绿生态屏障。
——高质量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完备,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创新水平明显提升。探索越秀“低碳”新模式,产业生态化、绿色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用水量等指标达到省、市下达任务要求。
——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重点区域一级支流力争消除劣V类,声环境功能区稳定达标,全区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利用处置率达100%,放射性废源、废物监管得到持续加强,环境执法能力稳步提升。
——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引领社会新风尚。生态优美、舒适宜居的生态生活体系基本形成,现代化人居生活品质和社会保障能力稳步提高,进一步构建绿色生活空间,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模式,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到2025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2.8%。
——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明宣教深入人心。生态文明教育全面开展,全社会形成传承生态文化、保护生态环境、弘扬生态道德、倡导生态行为的社会新风尚。优化整合历史资源,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辅相成,生态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到2025年,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提升到85%以上。
到2030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和低碳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显著增强,形成大气臭氧联防联控新模式,环境空气质量根本改善,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强化排水单元达标改造,全面实现雨污分流,湖涌自然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水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形成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国土空间格局,基本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普及,依托生态文化的产业发展颇具新特色新亮点。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高效,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第六节 指标体系
以2021年7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指标(修订版)》(环办生态函〔2021〕353号)为依据,规划指标体系包括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六大领域,分为目标责任落实、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系统保护、空间格局优化、人居环境改善、资源节约利用、产业循环发展、生态文明制度建立、生活方式绿色化和观念意识普及共十项任务,包括对创建规程中对县区考核的37项指标,确定《广州市越秀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0年)》指标体系(详见表1)。
表1 广州市越秀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0年)指标体系
第三章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筑牢“云山珠水”生态安全屏障
第一节 构建全域生态安全格局
(一)构筑生态空间安全网络,完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
依托“云山珠水”的自然生态本底资源,构建“两带四核多节点”的生态空间网络,以“万里碧道”建设串联越秀生态节点,建设好珠江生态景观带、白云山麓湖环境涵养带和东濠涌生态廊道。完善绿道网络建设,打造品质化的公共空间。大力实施还绿于民工程,坚决打好白云山、麓湖、越秀山及周边还绿于民环境整治硬仗,完成新河浦、二沙岛等重点河湖碧道建设,促进湖涌水系联通,推动水绿融合,构建多类型、多功能、网络化蓝绿空间体系。全面推进东濠涌、珠江前航道和二沙岛中心段的滨水景观、岸线功能更新,打造观水亲水的美丽生态岸线。
(二)落实“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强化准入清单管理。
构建完善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持续完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成果,科学划分生态环境管控单元,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加强麓湖公园及周边施工工地扬尘污染监管,严控入河排污口设置。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根本目标,将“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作为国土空间规划、区域资源开发、产业布局调整、重大项目选址的重要依据。发挥“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对招商引资项目引进和现有项目管理的引导和约束作用。严控开发建设,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的各类开发活动,确保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越秀区部分)优先保护单元生态功能不降低。推进重点管控单元产业布局优化和绿色转型升级,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三)强化自然保护地管控,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修复。
严格保护重要生态空间,强化自然保护地管理。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越秀区部分)内以维护生态系统功能为主,开展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工作,同时加强山体周边系统整治与生态复绿工程,整治人类活动和违法建设工程,提升山体生态景观。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修复治理,重点加强自然保护地内林地生态修复保护,优化林地结构与布局,精准提升林地质量,提高林地固碳释氧、水源涵养等生态系统功能。推进麓湖、东山湖、东濠涌等湖涌水生态修复提质,采取湖涌水系连通、生态补水等措施,加速湖涌自然生态系统重建,保障河涌生态基流。到2025年,确保自然保护地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建成不低于32.5公里碧道,基本实现“美丽越秀”的生态名片。
第二节 优化中心城区空间格局
(一)构筑城市空间安全格局,推进区域协同联动发展。
全面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以环市路活力创新轴和城市传统中轴线连接各具特色的重点功能区,构建“两轴一带、多区联动”的城市空间格局。统筹布局和优化提升“三生”空间利用效率,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加强与越秀周围其他行政区优势领域的交流合作。东部全面对接天河区,着力在科技金融等产业联动发展、统筹布局,形成新经济增长点;西部与荔湾区共同维育广州历史文化传统中轴线,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共建结构性保护体系;北部对接白云区还绿于民行动,促进环白云山地区生态价值释放,打造越秀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点;南部依托珠江岸线贯穿文脉景观产业,打造珠江高质量发展带。
(二)合理规划“三区三线”,高效推进国土空间利用。
合理划定“三区三线”,引导城区空间集约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完善重点功能区格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探索空间资源统筹利用新机制,引导土地紧凑集约发展。按照“规划统筹、分类策划、精准施策”原则,以越秀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为指导,结合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综合运用全面改造、微改造、混合改造等方式,分期分片实施,实现城市更新方式、方法、规划理念的新突破,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推动城市空间优化和产业提质增效相促进。
(三)完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有序开展老旧小区改造。
以城市更新为主要抓手,盘活存量用地,坚持多种改造方式相结合,助力老城区焕发新活力。实施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加强规划引领,将城市更新纳入国土规划“一张图”。建立“刚弹结合”规划管控体系,实现规划、实施、监管的全流程管控和评估。创新融资渠道和方式,建立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的激励机制,加强政府与市场的协同联动,为城市更新提供长效动力。坚持“政府主导,街道主责,市场主力”的原则,用活用好市异地平衡政策,分类推进城中村综合整治,积极探索旧街区与城中村改造统筹实施,调动市场、居民、各类社会组织的积极性,规范引入合作企业制度,探索引入有实力、有经验的企业作为片区综合改造策划主体,面向市场需求策划高品质项目。
(四)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有序疏解非中心城区功能。
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城市管理网、社会治安网等“多网”融合发展,健全“六位一体”巡逻防控机制,打造“1、3、5分钟防控圈”,全面提升应急处置和精准治理能力。发挥医疗、教育、文化等优势,盘活公共服务资源,优化公共服务功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枢纽,倡导绿色出行,创造安全、高效、便捷的出行环境。坚持疏解整治与优化提升并举,引导专业市场逐步向“平台展贸化、品质国际化、推广网络化、产业服务深度化”模式转变,推动专业市场及商圈高质量发展。优化公共配套设施布局,鼓励部分教育、文化、医疗卫生资源在区外布局和拓展。配合推动中心城区公路客运站搬迁整合,引导过境交通向区外转移。推动人口结构优化,实现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形成与中心城区功能定位相适应的人口结构。
第三节 保障核心产业空间布局
(一)优化提升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创新产业双核引领。
依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的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发展经济产业创新带,构筑“一轴、三带、六组团”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以广州传统中轴线为主轴,以北京路商业步行街为核心,以“文化+”为主线,以创新发展为驱动,促进文化与商贸、旅游、科技、金融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城市更新、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双引擎”,利用科技赋能焕发“老城市新活力”,发挥花果山超高清视频产业特色小镇及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核心引领作用,推动打造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分园区和生命健康创新区建设。
(二)持续推动三大产业带建设,加快产业组团集聚发展。
打造“东风路总部经济产业带”,坚持外引内培、引育结合,大力吸引区域性总部落户,培育优势本土总部企业,形成总部集聚效应,打造大湾区最具活力的总部经济生态圈。发展“环市路数字经济创新带”,高标准布局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引导优质企业和高端要素加速集聚,力促数字经济与创新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沿江路创新金融集聚带”,推动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商贸金融等金融业态向高端高质高新发展,打造都会创新金融服务枢纽。强化“六组团”多点发展战略支撑,推动北京路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海珠广场文化金融CBD和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区、黄花岗科技园、花果山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示范区、广州火车站现代商务会展区、东山口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协调发展、提质扩面,提升产业集聚辐射力。
第四章加快经济绿色转型,提高“数字越秀”资源配置效率
第一节 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一)引进培育行业龙头企业,聚力打造绿色新兴产业。
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公司在越秀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积极引进中国500强、民营500强以及在行业中居于龙头地位的国内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在越秀设立综合型总部、地区总部、职能总部。支持现有总部在越秀增设投资中心、财务中心、采购中心、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物流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围绕互联网金融、现代传媒、精准医疗、移动互联网、跨境电商、全域旅游、科技服务、时尚消费等新兴业态发展,培育新业态总部、珠三角总部或功能型总部。支持投资开发建设符合越秀新兴产业布局的主题总部大厦,打造高标准、高规格的“新兴产业总部基地”。
(二)巩固提升三大支柱产业,持续强化产业绿色转型。
增强创新金融业资源配置功能。以金融科技、创新型金融机构为抓手,创建民间金融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众创金融集聚区和创新金融先行示范区,加快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区建设,培育引进一批立足广州、辐射湾区的外资金融机构,打造大湾区金融总部集聚区。推进现代商贸业高质量发展,运用“互联网+现代商贸”,推动传统商贸向现代商贸转型升级,重点引进全球顶级零售商和国际品牌、国内知名品牌和品牌旗舰店,打造国内外知名品牌的集聚地和潮流时尚的重要传播地。培育壮大生命健康产业,推进一批生命健康领域企业转型升级,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医学技术研发平台,吸引和扶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健康医疗产业项目,深化与港澳中医药领域交流合作,打造国际高端精准医疗服务区和产业集聚区。
(三)做优做强三大特色产业,培植打造新业态新高地。
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以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为主攻方向,依托黄花岗科技园、广州高新区黄花岗科技园人工智能产业园、花果山超高清视频产业特色小镇、创意大道等重点载体,探索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施商超百货、专业市场等传统业态数字化赋能转型计划,助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放大“数字+”产业优势,支持更多数字技术在越秀“首购首试”。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依托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创意大道、海珠广场大湾区文化金融CBD、“东山印象”品牌,立足越秀文创产业发展基础,发挥壹动漫、漫友文化等知名企业带动作用,根据全球文创产业发展的趋势,打造具有越秀特色的文创产业品牌,大力发展科技型、智慧型、数字化的文创产业新业态。
提升高端专业服务业能级,以沿江路商务景观带、东风路楼宇经济带和环市路智力创新带为核心,率先建立种类齐全、布局合理、高端集聚、水平领先的专业服务产业体系,打造“大湾区专业服务业集聚高地”。
(四)加速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着力构建绿色产业集群。
聚焦产业空间载体建设,构建优势互补的产业分工格局,依据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合理谋划产业分工,依托研发技术优势,推动现有循环经济产业园提升完善功能和综合服务能力,吸引更多节能环保和生态企业集聚发展。构筑完整企业梯队与产业链,培育扶持“专精特新”优质中小企业,建立节能环保和生态产业链“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引进一批补关键产品和技术短板的企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趋势和广州的竞争优势,加快节能环保和生态产业补短板名录企业发展。营造产业链良好发展环境,加快建设产业链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着力推动绿色低碳技术转移转化和金融支撑服务,面向企业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综合解决方案,建设产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建立节能环保和生态产业链动态信息库,以节能环保和生态企业的共同需求为切入点,在行业规划制定、关键技术攻关、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提高服务水平。
第二节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一)增强发展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布局国家超算中心越秀分中心,大力推进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五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争取国家、省、市在越秀区布局战略性重大科技平台和重大科学装置。打好核心技术攻关攻坚战,充分发挥“大院大所”、重点企业、科技人才等科技创新要素集聚优势,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攻关和应用推广,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力争在若干关键技术领域进入国家、省、市布局。加快科技创新重点平台建设,将黄花岗科技园打造成为人工智能与科技服务区域示范和科技金融、“互联网+”的行业试点示范,创建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围绕医药流通、高端医疗服务等重点发展领域,推进建设集医教研产于一体、功能齐全的服务平台。
(二)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以科技助力高质量发展。
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集聚一批高端技术转移服务示范机构,建设具备人才培训、市场运营、测试论证、政策咨询等综合服务功能的中试基地,引导科技成果对应特色产业需求转移转化。构建多元化科技金融支撑体系,完善“创、投、贷、融”科技金融生态圈,推动各类股权投资机构加快发展,吸引一大批境内外创投风投机构落户,探索设立区级创业投资基金,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和银行科技支行,开展面向科技型企业的投贷联动、专利权质押等科技金融服务,打造具有特色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科技投融资体系。打造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高地,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强区建设,深化越秀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建立“研发机构、企业、中介、经纪人”等多元化、多层次的技术产权交易体系,促进知识产权效益转化,支持专利技术产业化。
(三)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加快形成人才聚集效应。
吸引培育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深入推进国家、省、市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对接“广聚英才”人才工程,升级打造越秀区“越揽众星”人才工程,构建区高端人才遴选体系和“一事一议”常态化申报通道,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创新杰出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快推进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建设,引进培育一批研发水平居行业或领域前列的产业高端人才、对产业技术进步具有贡献的急需紧缺人才,推动产才融合发展。建设高端人才基础信息数据库,促进各类人才交流合作。优化人才生态环境,升级“越秀区高端人才VIP卡”服务,打造“全链条人力资源政务服务”和“全景式高端人才服务”两大服务品牌,为各类优秀人才提供入户广州、健康医疗、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创新创业等一对一专属服务,着力发挥海创人才南方创业服务中心的集聚作用,引进专业的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完善创业培训机制、创新资源对接机制、人才咨询服务机制和人才载体合作机制,建设人才服务综合平台。
(四)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支撑,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
深入实施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布局基因工程、生物科学、量子通信、光电科技、新能源、区块链+、智慧医疗等未来产业,引导企业、研究单位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鼓励开展量子通信等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和产品开发,培育和引进一批量子通信产业核心技术企业。大力发展太阳能、智能电网、氢能等细分领域,推动高效率、低成本的太阳能新技术、新产品的产业化。加快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推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可穿戴设备等智慧医疗研究和应用落地。
第三节 优化绿色资源利用格局
(一)优化调整能源供给结构,提升绿色能源利用效率。
立足越秀区实际,深挖节能潜力,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加快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实现清洁能源供应和消费多元化。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责任制,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大力发展太阳能、智能电网、氢能等低碳能源。推动实现管道燃气全覆盖,提升城区绿色能源利用水平。制定商贸流通领域节能措施,推动重点用能商贸企业完善节能管理。积极推动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等领域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推动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新建建筑100%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优化区内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推广应用交通节能低碳新技术、新装备,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发展。
(二)落实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高效节约利用水资源。
全面落实节水优先方针,系统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国家节水行动。强力推进节水减排、节水降损、再生水利用等重点领域节水任务,探索分质供水。建立和完善节水市场调节机制,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建立重点监控用水单位管理体系和信用体系,推进再生水梯级循环利用,引导和推动节水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对标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推进老旧居民住宅共用用水设施改造和“一户一表”改造,力争2025年前节水型小区覆盖率达到15%。
(三)推进低效空间用地转型,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
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用地的支持力度,做强城区竞争力和承载力。大力支持创新金融业、生命健康产业、现代商贸业等三大支柱产业和数字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高端专业服务业等三大特色产业用地供应。不断提升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促进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促进低效空间用地转型,打通滨江、滨河公共空间通道,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和活力。以“绣花功夫”实施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保障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用地需求。落实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优先供应批而未供用地,充分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严格用地管理,积极落实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建设要求,实现内涵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第四节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
(一)控制温室气体,推动协同治理。
按部署落实市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相关工作,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推动绿色电力发展,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逐步减少传统能源消费,完善区域综合能源管理。强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等源头管控措施,积极发展低碳产业、低碳交通、低碳建筑,倡导低碳生活。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提高辖区碳汇能力。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深化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和减排潜力分析。推动中长期碳排放路径与空气质量协同关系评估,健全排放源统计调查、核算核查、监管制度,探索将温室气体管控纳入环评管理。开展碳中和研究,明确中长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思路。
(二)适应气候变化,提升应对能力。
将应对气候变化理念纳入城市发展建设整体布局,积极开展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提升城市能源供应系统、交通运输体系、建筑设施、自然生态等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加强气候变化系统观测和基础研究,提高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防御能力。探索研究气候变化成因、趋势、规律,配合做好气候变暖与生态系统影响的机理研究和影响评估。加强气候变化综合评估和风险管理,完善区域风险应对机制,提升风险应对能力。积极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降温项目”试点建设,改进旧城降温技术,探索城区降温新举措。
(三)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绿色交通。
积极配合市级部门推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形成“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水上巴士、慢行交通为补充”的绿色公共交通体系。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分类有序地推进全区充电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布局公用充电网络,推进公共停车区域的充电设施建设。持续推动老旧营运柴油车辆提前报废更新,全面落实交通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持续加强货运车辆超载超限治理,严格控制交通运输面源污染。健全绿道、碧道建设,适当增加自行车道,规范共享单车停放、使用管理,改善公众出行体验,补齐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稳步推进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
(四)落实绿色建筑,打造生态城区。
将绿色建筑基本要求纳入工程建设强制规范,提高建筑建设底线控制水平。倡导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完善绿色建筑制度、指引,提高新建绿色建筑比例,探索基于湿热气候的超低能耗技术路径,全面提升民用建筑能效水平。开展公共建筑能效提升行动,加强公共建筑用能管理,建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耗监测和能效测评管理制度,实施大型公共建筑综合能耗限额管理。推广应用品质优良、节能环保、功能良好的新型建筑材料,加大建筑废弃物再生建材产品推广使用力度。推动政府投资工程率先采用绿色建材,逐步提高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在规划期内,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可稳定达到100%。
(五)实施碳普惠制,建设示范企业。
深化碳普惠制工作,积极扩展碳普惠涉及领域,探索碳普惠行为模式研究,加大碳普惠制宣传力度,引导公众在“衣、食、住、行、用、游”等方面,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鼓励和引导重大活动按照《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探索开展“碳标签”和“碳中和”实践。创建一批低碳示范项目,探索开展低碳企业和产品认证以及碳足迹评价。充分发挥驻区央企、国企和大型市属国企的引领带动作用,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示范企业创建行动。严格控制广州巴士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长运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中旅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等已纳入或拟纳入省碳交易控排名单的企业排放二氧化碳。
第五章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打造“翡翠越秀”一流生态环境
第一节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一)提升水污染防治水平,统筹水生态保护修复。
强化水环境空间管控。推进“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成果落地,强化实施各水环境管控分区的具体管控要求,配合广州市科学整合水功能区划和水环境功能区划。全面加强河(湖)长领治履职,加大河(湖)长制履职培训及监督考核。完善城区污水管网系统。全面提速治水工程攻坚,推进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设和运营管理,完善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以排水单元达标为基点,梳理完善辖区公共及排水户内部排水系统,从源头上控制污水排放、规范排水行为,全面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强化污水管网错漏接整改及隐患修复,健全排水单位设施日常管养长效机制。
持续推进湖涌水环境改善。按照市、区总河(湖)长令的工作部署,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提升麓湖、东山湖等水体修复能力,制定并实施越秀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现辖区内水体水质持续改善提升。推广麓湖水生态修复模式,加强小微水体治理,推进流花湖生态修复治理,重建湖涌自然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水生态系统功能。深化跨界水污染协同整治。推动建立跨区河涌水质交接责任机制,深化协同管治,坚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推进景泰涌、沙河涌等河涌治理,加大控源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实现跨区河涌水质持续改善提升。加强涉水污染源监管。落实“四洗五清”行动,加强湖涌周边污染源巡查监管,对“散乱污”场所实施“动态清零”。发挥街道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对河涌沿线和排水管网日常巡查和管理。
推进落实“万里碧道”工程。推进滨水景观、岸线功能更新,打造观水亲水的美丽生态堤岸,加强湖涌水域及堤岸保洁工作,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强麓湖、东山湖、东濠涌等水生态修复及后期养护,定期监测水生生物动态和微生物配比,适时调整生物群落密度,提高沉水植物覆盖率,保证水体生态稳定。定期对浮游植物和水面垃圾进行清理。推进湖涌生态堤岸改造。因地制宜对湖涌堤岸进行提质升级,利用堤岸滨河地带原生植被,依托植物根茎稳固堤岸,防止水流侵蚀、控制淤泥沉积。保留湖涌堤岸多样化自然形态,确保水流顺畅,有效抵御泄洪对河涌水质的影响。强化河涌水系空间管控,构建科学合理岸线格局,保障抗洪空间,严禁侵占河涌水道、随意调整和侵占岸线等行为。
(二)推进大气污染科学防治,强化臭氧污染协同防控。
提升大气污染综合管理能力。制定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方案,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加强区域联合保障,贯彻落实区环委办《关于划分空气质量街道保障单元的通知》有关要求,督促保障区域内街道的各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实情况。加强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减排,加快淘汰民用瓶装液化石油气和辖内换气点,2025年前全面完成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加强柴油货车路检和用车大户入户检查,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深化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巩固油气回收治理成效,加强涉挥发性有机物单位的精细化管控,充分发挥高密度、多手段融合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的监测预警作用。
按照“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总方针,加大臭氧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对臭氧污染前体物排放的监管,落实越秀区率先制定的强化臭氧污染防治专项工作方案,制定《越秀区臭氧污染应对工作措施清单》,继续组织臭氧污染防治工作专班开展专项排查,实施清单化管理,根据市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和有关通知,强化落实臭氧污染天气应对措施,即刻部署、即刻行动,全力遏制臭氧污染态势。
强化扬尘污染治理。统筹实施扬尘精细化监管,加强对公园前和麓湖区域周边施工工地扬尘污染监管,加大执法检查和处罚力度,压实扬尘管控主体责任,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借助视频实时监控、无人机巡查、扬尘在线监测自动预警平台作用,加强日常巡查检查,形成监管合力,严格落实文明施工和扬尘污染防治“6个100%”要求。加大城市道路洒水频次,持续应用可移动式喷雾降尘设备,强化对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的喷雾降尘力度,并在污染天气应对期内增加喷雾降尘频次。
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推进车油路联合防控,加快更新淘汰低排放标准机动车,大力推广纯电、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汽车,继续推进充换电设施建设。加强营运柴油货车尾气路检执法监测力度。优化公园前区域交通信号设置和控制,整治交通拥堵黑点,实施智慧治堵措施,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严格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准入,实施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油品检测、尾气检测,对持续冒黑烟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加强执法检查、行政处罚和整改,依法将超标排放问题突出的施工单位纳入失信名单。
推动挥发性有机物精细化治理。加强源头治理,推进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辅材料替代,鼓励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和低排放环保工艺。鼓励企业使用高效治理技术,减少使用光氧化、光催化、低温等离子等低效治理设施,已建项目逐步淘汰低效治理设施。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治理和监管,开展精细化走航监测。按照“问题诊断—管控建议—执法支持—动态评估”监管模式,及时排查异常点位,做好整改工作。
推进餐饮业油烟高效治理。推广餐饮业户使用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倡导、鼓励餐饮业户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开展废气净化设备升级改造,提高治理设施运行效率。优化提升餐饮场所选址指导服务。推广油烟超低排放、油烟生物处理、异味复合净化等新型油烟污染治理技术,打造餐饮油烟管理新模式。
(三)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营造洁净安全环境。
加强土壤污染源头控制。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管控,严格限制涉重金属项目环境准入,严控新、扩建重金属污染排放的项目。严格执行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标准,持续落实相关总量控制指标。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提升生活垃圾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严格控制公园绿地的农药使用量,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完善生物农药、引诱剂管理制度,加大使用推广力度。
加强土壤污染控制和监管。完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加强重点监管单位管理,督促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自行监测、污染隐患排查,指导企业落实规范防治措施。加强土壤污染修复全过程监管,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应急处置能力。
(四)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有效减少噪声污染。
强化噪声源头防控。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强化项目噪声污染防治,实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建设单位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加强环评事中事后监管,充分发挥环评源头预防效能,对未按要求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督促问题整改。加强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建筑隔声工程强制性标准执行审查,完善验收环节管控。开展园林绿化降噪,指导和推进绿化景观工程建设,探索生态降噪、美化功能种植、优化设置绿化带等措施,有效抑制噪声污染、优化城区生态环境。
加强声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落实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工作,定期开展声环境功能区、城市区域环境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加强公园噪声监测能力建设,东山湖公园、东风公园等区管公园全面配备移动式、手持式噪声监控检测设备,越秀公园、麓湖公园等重点城市公园配备大型多功能噪声显示屏或者噪声自动监测设备,并根据监测结果、所属声环境功能区、公园主要功能等,合理规划公园内部活动区域。
深化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优化道路建设方式。采用低噪声路面技术和材料新建或扩建城市道路。避免穿越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或采取设置隔声屏障、建设生态隔离带等措施,并依法承担履行噪声防治的相关责任。督促路桥建设单位强化隔声降噪措施。加强设计、施工图审查等相关环节工作,指导交通工程建设单位将防止、阻隔和降低道路、桥梁噪声措施纳入道路桥梁设计内容,力争从源头降低交通运输噪声。
第二节 加快生态监管体系建设
(一)建立生态监测网络体系,优化环境保护决策机制。
加快构建高效、准确、自动化的生态监测体系,形成生态保护监管综合平台。对一江五涌六湖的水体生态修复工程,做好长期的监测监督检查,从根源提高湖涌水体的自净能力。守住湖涌生态安全边界,深化“放管服”等生态环境监管制度改革试点示范。优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参与政府综合决策的能力,形成高位推动、多部门跨区域联动合力。
(二)查处生态破坏突出问题,强化问题清单监督管理。
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和生态破坏突出问题区域的监督检查。重点关注生态保护管控区域,加强监管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越秀公园附近人类活动状况和人工湖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实施区域以及明确要求督查整改的区域,开展生态破坏问题排查检查,及时发现生态破坏行为,强化跟踪并督促问题整改。加强对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强度、规模和管理情况的监督,排查检查是否存在违反相关管控要求的各项人类活动行为,适时更新排查检查结果,形成生态破坏问题清单。
第三节 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
(一)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
加快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治建设,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体系。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生态质量监测、质量评价与绩效考核体系,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多部门分工协作和数据共享。完善野生动植物迁地保护与监督,建立健全野生动植物保护监管联动机制和长效机制。依法严厉打击非法猎捕、采集、运输、交易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等违法犯罪行为,强化刑事责任追究机制,形成严打严防严管严控的高压态势。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建立多部门协同办案、案件移送、查处监督制度,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多方位责任追究机制。
(二)构建生物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开展外来物种和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建立外来入侵物种监测与预警体系,实施长期监测,科学评估生物入侵危害,制定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和重点名录。依法严格外来物种引入审批,强化引入后使用管控,制定防止外来物种向公共空间逃逸、扩散、外泄的控制措施,规范放生行为,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批准随意放生外来物种。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工作,结合东山湖、麓湖、东濠涌等湖涌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注重罗非鱼等繁殖扩张能力强且威胁湖底生态系统的入侵物种,精准实施重点区域外来入侵物种治理工程。加强外来物种入侵扩散规律、损失评估等基础研究,加快推进快速鉴定、生物防治等实用技术研发,开展综合防控技术试点示范,探索社会化治理。
(三)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强化古树名木养护保育。
借助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建设成果,依托广州动物园的升级改造,持续推进自然教育体系建设,增加自然学校、自然教育基地数量,鼓励开展自然观察夏令营、生物多样性嘉年华等自然教育活动,提升学生自然体验。开展野生动物宣传月活动,创新宣传方式,推荐采用动静结合、以点带面、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互补等方式,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进校园、近群众宣传活动,同时在广州动物园、越秀公园或东山湖公园等场所派发保护野生动植物宣传资料。更新完善古树名木资源管理数据,全面落实养护管理责任,落实“一树一策”,将其纳入林长制网格化管理和考核体系。定期对辖区内古树名木开展健康巡查监测和病虫害防治,建立“树木身份证”“一树一档”和“树木健康档案”,落实全生命周期跟踪,进行有效保护。
第四节 强化环境风险预警防控
(一)强化固体废物安全处置,强化危险废物污染防治。
压实固体废物产生、运输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产生、贮存、转移等环节执法检查,严格查处涉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污染环境和非法转移倾倒的违法行为。开展工业固废堆存场所排查整治,重点检查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设施建设运行情况。加大对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监管力度,确保医疗废物安全规范处置。加强对危险废物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深入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与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利用和处置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依托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平台和危险废物管理系统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到2025年,全区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利用处置率达100%。
(二)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强化区域环境风险防控。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持续开展环境应急培训和演练,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提升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各类环境风险源、风险区域隐患排查,组织开展企事业单位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并建立台账。健全应急组织体系,加强环境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加强环境应急物资储备,提高区域应急保障能力,提高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优化产业布局规划,特别是高风险行业发展布局,降低区域环境风险。持续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与整治工作。强化燃气管道等基础设施科学选址和环境事故风险预防。加强对环境风险源、应急资源数据库的应用,指导督促危险化学品企事业单位完成应急预案电子化备案。
第五节 深入推进执法能力建设
(一)加大生态环境执法力度,严格立案查处违法行为。
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开展重点专项执法行动,加强对敏感区域和重点排污单位的执法监管,加大力度对突出环境问题进行整治。结合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双随机一公开”等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有关要求,依法查处超标排污、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固体废物管理规定等环境违法行为。
(二)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提升环境保护执法效能。
加大环境执法业务培训力度,加强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理解与适用,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强化队伍执法能力。加强业务沟通交流,互相借鉴执法经验和做法,派出执法人员参加国家、省、市督查,进一步提升执法水平。强化执法队伍管理,完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内容,强化内部监督与管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执法人员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提升执法人员思想素质、纪律作风和执法技能。
(三)规范生态环境执法行为,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
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强化对监管执法行为的约束,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依法保障各类主体的环境权益,严禁“一刀切”。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注重“柔性执法”,制定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清单,探索包容审慎监督执法,完善环境违法容错纠错机制。优化执法监管平台,构建执法数据传输交换支撑体系,实现执法全流程、全要素留痕。
第六章引领绿色生活风尚,绘就“美丽越秀”生态宜居画卷
第一节 巩固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一)完善环境基础设施,促进城区高质量发展。
创新垃圾转运站建设模式,定期开展垃圾压缩站、临时收运点管理秩序整治,加强垃圾桶(果皮箱)的维护管理,确保周边环境干净整洁卫生,减少臭气、污水扰民。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增建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构建智慧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交通、医疗、教育、公安、城管、安全生产等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完善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等融合基础设施。加强应对极端天气防灾能力建设,配合全市220kV输电主干网架建设,推进110kV变电站建设。构建“大站+小站”消防布局,缩短灭火救援响应时间。
(二)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提升排水防洪能力。
按照“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要求,逐步完善片区排水防涝体系,结合老城区更新改造,加快补齐防涝设施短板,对历史易涝点开展针对性治理,力争尽快清零;科学布置防涝设施、调蓄空间、排水通道,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排水防涝体系。建设项目全力落实海绵城市要求,先烈中路、北京路等重点区域开展以排水流域为单位的防洪排涝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和用地布局方案,因地制宜,落实源头减排等治理措施。结合公共空间分布情况,合理布局调蓄类海绵设施,完善堤防水闸、泵站、管网的提标改造,实现洪涝安全闭环管控,确保新建项目不增加周边径流量、不减少城市水面率、不提高区域排涝压力。城市地铁、地下施工点、地下车库、桥隧涵洞等重点部位,建好配齐应急排涝设施设备,提升极端天气下排涝能力。
(三)逐步完善顶层设计,打造新型智慧越秀。
推进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环卫设施、地下管网、民生服务信息化设备等基础设施改造与5G信息网络、传感技术、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建设一批智慧灯杆、智慧井盖、智慧管网,提高智能电表、智能水表、智能燃气表等覆盖率和数据利用率,构建全区一体化、安全化的智能化感知体系。强化顶层设计,打造“穗智管”越秀区分平台,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全程统管”,打造集数据呈现、分析预判、智能决策、中枢指挥于一体的“城市大脑”。拓展智慧城区应用场景,打造社会民生、文化旅游、交通出行等数字生活应用场景,为居民提供更多就医、养老、缴费、出行、消费等数字化便利服务,增强城市服务有效供给能力及效率,加快建成汇聚公共服务和市场资源的智慧社区“云平台”,打造一批“互联网+”智能管理的智慧楼宇。
第二节 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一)配合推进广州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按照“系统谋划,协同推进;问题导向,梯次解决;依法治理,深化改革;市场配置,政府服务”的思路,逐步完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及资源化利用,积极落实《广州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探索建设生活垃圾压缩站等“无废细胞”示范点,完善垃圾分类“越秀模式”,争取形成可复制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打造示范样板。
(二)实施源头减量,促进循环利用。
建立和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开展“光盘行动”,推动绿色采购、绿色办公,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做好产品包装物减量的监督管理工作,每年开展过度包装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对果蔬销售环节的管理,积极推行净菜上市。推进落实《广州市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并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加强对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监督检查,限制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加强旅游、餐饮等服务行业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动宾馆、酒店、餐饮、娱乐场所不主动提供一次性消费用品。
(三)规范垃圾分类,优化收运体系。
规划、建设并升级改造辖区内的垃圾房、转运站等分类设施,补齐垃圾运输中转能力短板,强化对垃圾桶、收集点、压缩站等设施设备的维护保洁,严格落实作业规范流程标准,减少垃圾扰民问题。落实“专桶专运、专车专运、专线专运”,合理规划线路,增加运输频次,确保及时清运,杜绝“混收混运”,精准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流程各接驳对接点责任,清晰明确各段各点的分类收运单位和责任人的职责范围,推广实施联单制度,确保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责任单位负责将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并接驳到集中收集点。持续开展生活垃圾运输车辆收运秩序整治,加强车容车貌、污水撒漏、规范运输作业等方面管理,确保分类收运体系规范运行。
(四)循序推进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
落实《广州市购买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服务管理办法》,加强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购买服务动态管理,进一步推进废玻璃、废塑料、废木质、废布碎、废纸类等低值可回收物分流分类处理。提倡居民采用“干湿分开”的方式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助力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效率提升。扩展再生资源回收系统与环卫收运系统“两网融合”深度,加大资源回收网络建设,确保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逐年提升。到2025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2.8%。优化可回收物回收网点和大件垃圾投放拆解点布局,每3000户至少配置1个可回收物回收点,每个街建设1个以上可回收物分拣中转站。
第三节 倡导全民绿色低碳生活
(一)持续推进节约型机关创建。
将公共机构绿色化创建范围拓展到医院、场馆等公共机构。督促各公共机构健全节约能源资源管理制度,强化能源资源消费目标管理。推广使用节能节水新技术,推进公共机构节能节水改造。推进绿色办公,加大绿色采购力度。加强党政机关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及精准投放专项工作,使用循环再生办公用品,鼓励“光盘行动”,减少餐厨垃圾产生量。将能源资源节约理论和实践内容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各类职业教育、企业员工培训和文化建设等体系中。
(二)有序开展绿色学校创建。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鼓励设立生态文明相关课程。提升师生生态文明意识,开展生态文明知识宣传,组织师生参与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等绿色实践活动。优化校园内空间布局,合理设置绿色用地、增加校园绿化面积,提升校园绿化美化、清洁化水平。引导校园新建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建造,有序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使用绿色节能产品,建立健全校园节能、节水、垃圾分类等绿色管理制度。
(三)扎实推动绿色商场创建。
建立商场绿色管理制度,督导商场建立健全禁止、限制使用塑料制品管理制度,加强对商场内的商品零售、外卖服务、餐饮服务的禁限塑监督管理。推广应用节能设备,积极改造商场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梯系统等,采购高效节能的制冷、冷藏、冷冻、保鲜设备,优先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技术,装修时应采用灵活隔断,减少重新装修时的材料浪费和垃圾。完善绿色供应链体系,着力推动商场完善绿色采购与绿色物流,增加绿色产品、节能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比重,全面推广绿色、简约包装,限制过度包装,采用可循环利用、可降解、可无害化处理的绿色包装材料。增加绿色服务供给,提升商场绿色服务水平,提供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合理布局固体废弃物回收装置、鼓励设置智能回收设备,提升再生资源绿色回收水平。
(四)全面施行绿色社区创建。
推进社区基础设施绿色化,完善社区各类基础设施,促进社区节能节水、绿化环卫、垃圾分类、设施维护等工作有序推进,积极采用节能照明、节水器具等绿色产品、材料,开展居民小区公共区域绿色节能行动,降低公共能源消耗。综合治理社区道路,消除路面坑洼破损等安全隐患,畅通消防、救护等生命通道。营造社区宜居环境,合理布局和建设各类社区绿地,增加荫下公共活动场所、小型运动场地和健身设施,合理配建停车及充电设施,优化停车管理,规范社区停车秩序。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问题,加快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社区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进社区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安防系统智能化建设,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五)广泛促进绿色家庭创建。
多措并举引导家庭成员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和环境科学素养,自觉树立绿色价值观念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家庭节约资源,鼓励家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清洁能源,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用纸、不浪费粮食。提升旧衣物、旧玩具等物品的重复使用率,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引导家庭绿色消费,鼓励家庭优先购买和使用通过认证的节能电器、节水器具等,减少使用塑料袋、塑料餐具等一次性用品,减少清洁洗涤用品使用量。
(六)大力推进绿色出行。
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提高绿色出行水平。推进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适当增加自行车道,规范共享单车停放、使用管理,改善公众出行体验。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布局公用充电网络,推进公共停车区域的公用充电设施建设。培育绿色出行文化,结合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月、公交出行宣传周和全国节能宣传周等,开展绿色出行宣传和体验活动,大力宣传绿色出行和绿色生活理念、生活方式,推广绿色出行的好经验和做法,营造倡导公共交通优先、绿色出行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七章厚植生态文明理念,传承“古越今秀”生态文化思想
第一节 实现生态与文化共繁荣
(一)传承广府文化遗产,增强文物活化利用。
传承保护广府文化遗产。围绕广东省广府文化(越秀)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搭建非遗创意和体验推广平台。推进非遗进校园传承计划,举办大型节庆日非遗展示和主题活动,建立非遗生态保护体系。建设广州非遗街区(北京路)项目,以展示、交流、创意为目标,线上“元宇宙”和线下“行花街”相结合,打造文商旅一体化融合的综合交流汇展空间,成为具有广府文化特色的广州非遗街区。
提升文物保护活化利用水平。坚持以保护为主、保用结合的方式推动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工程,通过对骑楼整体活化利用,以“越秀风华,骑楼新韵”为主题打造岭南非遗的重要展示窗口和广州展现“老城市新活力”的鲜活典范。挖掘南越文化生态内涵,用广府文化讲“青山绿水”,活化利用象牙微雕、广式榄雕和通草水彩画等非遗艺术讲述越秀生态文化,打造具有“越文化”的生态文化产业品牌。支持生态文明建设题材的艺术创作,加大生态文化艺术作品和文创产品的研发,加固非遗文化与生态文明的连接,让文化传承活起来。
拓展广府文化资源利用途径。深度挖掘和整合文物资源和展览资源,联动社会资源,通过合作、授权、独立开发等方式,助力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推出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创意精品。深化“微型博物馆群”模式和“博物馆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各类博物馆优势互补、资源互动。强化对非国有博物馆的指导和服务,鼓励博物馆找准定位,深挖文化内涵,做到“一馆一特色、一馆一品牌”,拓展文物活化利用途径。
(二)弘扬红色文化基因,拓宽传承创新路径。
创建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建立健全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活化利用的机制,推出一批红色精品场馆,实施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工程,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建成红色旅游重要目的地。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地标,挖掘海珠广场周边红色革命遗址及有关红色历史文化,把海珠广场、珠光街、东山街新河浦社区等地打造成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示范单位。加强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生态元素、内涵和理念,加强对红色文化蕴含的崇高信仰、生态理念、革命传统、人文精神和道德力量等的深入挖掘、研究和阐释,指导区图书馆与管辖红色革命遗址的单位合作,打造红色文旅阅读圈,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越秀红色故事,打造文化旅游新名片。
提升红色文化展示水平。优化红色革命遗址“线下”展馆。统筹推进红色革命遗址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建设,扩大红色革命遗址开放参观范围,强化各场馆之间的联动推介。建立红色革命遗址“线上”展馆。建设数字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推进“互联网+”革命文物,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对红色文物进行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宣传。延伸红色文化产业链。促进红色文化与教育培训、创新创意、演艺、商贸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全覆盖的红色文化教育体系,鼓励建设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大力实施红色文艺推广计划,推出一批优质红色影视作品和实景演艺产品。推动红色文化与商贸业深度融合,依托北京路文化核心区,推动红色资源与步行街、美食街深度整合。
(三)推进海丝文化申遗,加强海丝文化宣教。
牵头推进海丝文化申遗。加强对5处海丝申遗史迹点的保护利用,完善游览配套服务设施,全面改善史迹点周边环境风貌。建设珠水丝路、海丝文化等历史文化步径,串联重要文物古迹。着眼海丝申遗保护和新丝路建设,构建海丝宣传立体化格局,参与海丝沿线国家交流合作,积极与海丝沿线国家联合开展学术研究、人才交流合作以及民众互通互融,推动越秀打造成为广州在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间文化要素和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核心平台。
加强海丝遗产文化宣教。将海丝文化融入教育全过程中,提升学生对海丝文化的认同度,提高“海丝文化”研究水平和推进保护利用工作,借助相关高等院校、研究学会的力量,抢救文献资料,挖掘其丰富的内在价值,积极举办海丝申遗文化展览、开发海丝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和服务,借助VR、AR、3D等技术手段和声光创意作品,音乐、影视作品等,利用数字资源打造“云游南越王宫”、“全景南越文王墓”等文化遗迹线上产品,使“海丝文化”遗址摆脱地域限制,实现文化资源共享。
第二节 大力提升生态文化实力
(一)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拓展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通过小规模、渐进式的有机更新,推动北京路、新河浦、海珠广场、高第街、金鸿顺等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加快推进东园文化广场等重点项目建设。严格按照“一栋一策、修旧如旧”的原则做好历史建筑修缮工作,不断提升公共空间、优化建筑立面、导入创意产业,打造具有高辨识度、高流量、高变现能力的越秀文史主题IP。有序串接现代城市设施与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历史景观修复、虚拟现实等手段强化大佛寺、南越王宫等历史地标的现场感,引入文创空间、商务办公、民宿客栈等元素,打造传统与现代交融、人文生活与自然环境交融的城市空间。实施文化空间设施品质提升计划,营造人文性、功能性和便利性相结合的公共生态文化空间。加强广府文艺精品创作,建立重点文艺项目库,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打造“越读吧”新型阅读空间文化名片,深入打造全国全民阅读示范基地品牌。
(二)提升生态文化产业实力,促进湾区生态文化交流。
推动生态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文化遗产游径工程,加快东山印象、北京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发挥好广东省新媒体产业基金、南方媒体融合基金、广州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三个百亿级文化产业基金作用,提高文化项目融资规模和效率,加快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化交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旅数字平台枢纽,整合各类文旅特色数字化资源,实现信息资源的精准服务,推进文化交流融合。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探索粤港澳青年生态文化之旅,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艺术家联合采风计划等活动。
(三)加速文化产业数字进程,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依托北京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花果山超高清视频产业特色小镇等场所建设,发展数字化文化新场景。推广南越国宫署遗址AI智能导游、MR实景、全息幻影成像等数字化先进技术,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大力实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建设集政务服务、市场服务和统计监管于一体的数字化智慧服务大平台。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等加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增强公共文化数字内容的供给能力。打造“越秀区公共数字文化云平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文旅体产业数字服务高地,全区内主要文化场地、活动现场等配置智能终端导览系统、设备,打通数字文化传播最后一公里。
第三节 培养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一)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树立生态文明价值理念。
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体系中,公务员任职培训中应安排生态文明理念、知识、环保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将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长效机制。在规划期内,确保越秀区副科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生态文明主题相关培训全覆盖。充分巩固企业系统培训机制,围绕企业环保管理能力、污染源治理、绿色企业创建等内容加强宣贯,并拓展至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污染防治攻坚、环境保护督察等内容,落实企业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提高企业生态意识、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发挥社区居委会的作用,鼓励社区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提倡安装和使用节能节水器具等。
(二)构建生态文明教育载体,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持续推进环境教育基地建设,拓展生态文明教育场馆、自然学校等新兴环境教育载体,加强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生态环境教育设施和场所的建设,充分发挥其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社会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东濠涌博物馆、越秀环境监测站等环境教育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交流,将生态文明研学教育和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等元素融入生态环保科普长廊,提升环保宣教的深度和广度。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公共文化组织机构创新,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组织,充实文化志愿服务队伍。深入推进基层文化建设,持续推进全区文化馆总分馆建设,拓展越秀区图书馆服务渠道,探索5G时代阅读服务新模式。高质量建设好北京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探索创新文化产业孵化运作模式,为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的深度开发提供资金保障。
(三)拓展生态文明宣传活动,推动环保公益志愿活动。
以“六五环境日”“世界地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海洋日”“全国低碳日”为契机,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实践,在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活动。持续开展“越秀区中小学生环保漫画大赛”,提高中小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以小手拉大手方式践行绿色生活和低碳环保理念。构建互联网、电视、广播、户外广告等多重覆盖的立体宣传网络,形成全社会崇尚生态文明浓厚氛围。到2025年,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提升到85%以上。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充分利用媒体力量和各类宣传平台,讲好古树名木故事,宣传好古树名木文化,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自觉保护意识。加强对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的引导和培育,支持指导企业、社会团体发起和组织各类环境公益志愿活动,进行广泛宣传推广,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第八章构建生态制度体系,夯实“法治越秀”制度建设根基
第一节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制度
(一)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建立生态环境准入制度。
按照《广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要求,越秀区划定为“1优先3重点”4个管控单元,根据各管控单元的环境承载力和资源利用情况,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等文件规定,分别制定环境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限制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艺技术落后的项目落地。
(二)依法公开环境信息,督促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
依据和尊重公众知情权,按照自愿公开与强制性公开相结合的原则,向公众通报和公开环境行为以利于公众参与和监督。根据《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督促建筑施工、医疗机构等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风险高、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社会关注度高、与公民利益密切相关的企业,当企业环境行为可能对社会、公众及投资者产生重大影响或引发市场风险时,要求及时披露相关重要环境信息,进一步保障公众知情权,防范环境风险和市场风险。
(三)推进实施绿色采购制度,促进绿色产品推广应用。
配合落实支持节能、节水、环保、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推行绿色产品政府采购制度,结合实施产品品目清单管理,加大绿色产品相关标准在政府采购中的运用。促进节能家电、高效照明产品、节水器具、绿色建材等绿色产品的推广应用,鼓励公交、环卫、的士、班车、城市寄递物流等领域新增和更新车辆采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完善绿色产品消费激励措施,对消费者购置节能型家电产品、节能新能源汽车、节水器具等给予适当支持。
(四)深化生态责任分级落实,建立部门高效协调机制。
从严落实“河(湖)长制”。围绕湖涌整治等专项行动,加大履职培训及监督考核,确保履职尽责。建立健全部门高效协调机制,加强上下游、左右岸联动协作,力争沙河涌、景泰涌、驷马涌水质按要求持续改善。
贯彻执行“林长制”。压实园林绿化资源保护发展的主体责任,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六项配套制度,落实区级林长会议制度、巡查制度、工作考核制度、信息管理制度、部门协作制度和工作督查制度。
加快推进“链长制”。落实链长综合协调、指导推进、监督评估及日常工作,对重要事项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引导节能环保和生态产业链建设。
(五)从严加强绿化审批管理,夯实绿化支撑保障体系。
坚持生态优先,严格绿地占用和树木砍伐迁移等项目审批。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的,原则上避让绿地、不迁改树木;确需迁移的树木优先考虑场内迁移。压实保护和发展园林绿化目标责任,成立区绿化委员会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制定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议事制度,发挥专业委员会在园林绿化重大事项的决策作用。细化决策启动、专家论证、公众参与、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各项程序,建立科学决策、降低决策失误风险。对迁移后树木实行清单管理,做好建档、管养、利用等工作。实施集中管养,跟踪健康状况,结合城市绿化强化统筹利用,完善迁移树木事后监管程序,提升监管质量。
第二节 健全资源高效利用制度
(一)明确资源利用控制目标,落实分区管控。
到2025年,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以及土地利用指标达到或优于广州市下达的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在禁燃区内,禁止新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燃烧设施,禁止新增高污染燃料销售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建立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相适应的节水技术和工程体系,严格制定并执行用水定额;坚持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加强国有自然资源管理,摸清自然资源资产底数。
国有自然资源管理以“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为目标,强化产权权利体系和主体两大关键要素,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所有权边界模煳、资源资产底数不清、交叉严重;权益不落实、权利体系不完善、权责不明晰,保护不严格、监管力度不够、产权纠纷多发等问题。按照国家、省、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国土调查和年度变更调查工作,进一步摸清区内自然资源资产的有关情况。借鉴上级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数据采集和测绘技术标准、登记实施规范,为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奠定基础。
(三)促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循环低碳发展机制。
优化现有产业结构,以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为主要目标,推动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绿色服务业发展,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值项目进入辖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提高节能管理水平,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综合考虑短期与长期、经济发展形势及跨周期调节等因素,合理设置指标,通过能耗总量引导,确保完成能耗强度指标。深化低碳发展试点示范,探索创建近零碳排放社区、商场,探索开展低碳企业、产品认证和碳足迹评价。
(四)创新资源环境价格机制,加大财税绿色支持力度。
完善居民阶梯水价制度、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对高耗水行业实行差别水价。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将生态环境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加大区级环境治理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推动完善金融、奖补激励政策,鼓励企业选用先进技术从源头、生产及末端开展全过程污染防治,依法依规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实施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
第三节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一)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强指标体系管理。
严格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体系建设,制定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及配套责任清单,明确各部门、各街道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严格落实“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工作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降碳、生态文明建设等指标管理,开展区级环境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加大对市下达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任务的落实力度,做好广州市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迎检工作。
(二)完善生态文明考核体系,加强绩效考核结果应用。
制定区级环保目标责任考核方案,细化评分细则,将各相关职能部门、各街道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保护工作职责的落实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加强考核结果应用,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用和奖惩、专项资金划拨的重要依据,对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彻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执行不到位、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完成严重滞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党政领导干部,严肃问责。
(三)落实生态环境督察整改任务,保护群众环境权益。
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配合做好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严格督察整改,加强整改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针对性开展专项督查或专项检查行动,完善排查、交办、核查、约谈、专项督查工作模式。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执法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实施最严监管执法。
(四)落实专项资金审计制度。
围绕节能减排、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资源开发利用等重大任务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结合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在开展重大政策跟踪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政府投资专项审计项目等时,重点关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情况。
(五)深化生态责任追究机制,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坚持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责任人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格追责。加强对《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方案的通知》的宣贯,完善区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落实机制。
第四节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一)完善环境治理责任体系,加强企业环境治理责任。
完善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制度,根据上级部署,定期召开相关会议,压实工作责任,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探索构建具有越秀特色的“1+3+N”(一个通知,三张清单,N个措施)生态环境领域下放事项指导体系,扎实做好下放事项业务监督和指导帮扶工作,深入推进镇街综合执法改革,坚持“放权不放责 监管不缺位”。推动排污企业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严格落实污染治理、损害赔偿和生态修复责任,完善重污染天气响应及污染天气应对措施。督促重点排污企业依法安装使用自动监测设备并确保正常运行,坚决杜绝治理效果和监测数据造假。
(二)推进各项环境治理改革,构建越秀特色监管体系。
完善排污许可制度,推动重点行业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监管执法闭环管理,建立健全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持续深化环评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环评制度为主体的源头预防体系,加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宏观指导,优化建设项目环评分级分类管理。加强生态环境数字化系统应用,配合推进全市智能生态环境体系建设。加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能力建设,进一步明确监管任务和要求,构建具有越秀特色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三)培育壮大环保产业发展,健全环境治理市场体系。
积极培育壮大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的环保产业,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广“环保管家”等综合服务模式。健全环境治理信用体系,落实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加强评价结果的分级分类管理,坚持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相结合,督促失信企业做好环境问题整改和环境信用修复等工作。加强企业环境治理责任制度建设,落实排污单位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制度、专职环保管理人员制度,规范排污行为,履行污染物排放控制义务,承担环境治理市场主体责任。
(四)完善环境信访工作机制,形成全民参与治理体系。
以现行信访诉求事项受理转办办理要求为基础,以提高环境信访诉求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为导向,加强“事权转办线”和“属地协同线”的协同配合,有效整合资源,进一步创新信访事项办理方式,优化信访业务流程,提高办理效率和质量。提高环境信访调处能力,落实领导接访、包案机制,加强与投诉人的事前沟通安抚,事后按期回复工作,尽最大努力解决好群众合理环境诉求。
动员全民积极参与环境污染治理,落实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依法强化生态环境重点领域信息公开,配合落实举报奖励规定,畅通信、访、网、电、微等环保监督渠道,尽最大努力解决好群众合理环境诉求,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生态环境治理。
第九章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越秀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常务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街道主要负责同志为领导小组成员,统筹指导创建工作的组织实施,办公室设在广州市生态环境局越秀分局。按照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加强对越秀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检查指导,对本规划指出的短板弱项和重点工程进行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并确认责任目标,加强考核。建立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做到责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
第二节 严格责任考核
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标准体系,严格执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制度,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完善考核评估机制,依据评估结果对规划目标任务进行科学调整。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加强目标责任考核管理,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降碳等约束性指标管理。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纳入各有关部门、各街道绩效考核和区级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
第三节 创新监督机制
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监督作用,进一步加大新闻媒体、社会各界及群众的监督力度,构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每年开展公众对环境满意度和生态文明建设意见的调查工作,增进政府和公众的沟通互动,保障公众的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让更多的社会公众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规划实施的决策和监督,推进规划实施的规范化、制度化。
第四节 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市本级年度财政预算对生态文明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大污染防治攻坚、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城区绿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相关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市级结合生态环境领域工作的实际,通过转移支付保障所需财政资金,市区协同提升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推动节能环保和生态产业健康发展,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清洁生产、资源利用等方面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支持重点的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生态保护基金等多种形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项目。
第五节 实施科技创新
加大生态环境科学技术研发。发挥科研院所的智库作用和专业优势,鼓励在污染控制、生态保护修复、绿色发展、清洁生产、碳达峰、碳中和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发展技术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产业和产品,加速创新成果生产力转化,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科学技术支撑力。
第六节 强化宣传引导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工作,大力培育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通过媒体、网络、现场活动等方式,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注重对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义务教育体系。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引导居民合理适度消费、鼓励购买和使用低碳环保产品、深入开展文明餐桌行动等,养成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让更多人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广州市越秀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重点工程项目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