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朋友发现,昨天我们推送的今年5月份浙江省环境空气质量情况通报中,我省除衢州以外的10个设区城市的首要污染物都是臭氧,并非ldquo;网红rdquo;PM2.5。提及臭氧,很多小伙伴的记忆可能还停留在中学课本里:臭氧是扮演ldquo;地球卫士rdquo;的正面角色,人类要ldquo;保护地球臭氧层rdquo;,要ldquo;

首页> 大气治理> 综合> 评论> 正文

从地球卫士到健康杀手 它是如何挤走网红PM2.5的

2017-06-22 09:46 来源: 浙江环保公众号

细心的朋友发现,昨天我们推送的今年5月份浙江省环境空气质量情况通报中,我省除衢州以外的10个设区城市的首要污染物都是臭氧,并非“网红”PM2.5。

提及臭氧,很多小伙伴的记忆可能还停留在中学课本里:臭氧是扮演“地球卫士”的正面角色,人类要“保护地球臭氧层”,要“防止出现臭氧空洞”,怎么今天突然变成反面角色了,变得比PM2.5还坏?

俗话说得好,离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事实上,当臭氧超过一定浓度的时候,它就变成了可怕的恶魔,随着浓度的增加,受害者从鼻粘膜等受刺激的轻度症状到嗓子痛、胸闷、头晕、到视力下降、手脚麻木等再到肺气肿、意识障碍直至死亡。

在浙江,自“气十条”颁布实施以来,大力推进六大专项行动(调整能源结构、防治机动车污染、治理工业污染、调整产业布局与结构、整治城市扬尘和烟尘、控制农村废气污染),PM2.5浓度明显下降,2016年全省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41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下降32.8%,蓝天、白云天数明显增多。

然而,随着PM2.5浓度的下降,O3-8h第90百分位浓度(以下简称O3浓度)仍居高不下。2016年全省O3浓度为153μg/m3,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广泛关注。

事实上,臭氧污染不是浙江独有。2016年我省臭氧浓度显著低于北京市,明显低于上海市和江苏省,但高于广东省。环境保护部上月中旬通报,预计5月18至19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出现一次污染过程,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可能达到中度污染,短时可至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臭氧。而进入6月以来,省外多个城市的首要污染物均为臭氧。

然而,臭氧成为首要污染物并非今年的事。早在2015年环境保护部发布当年7月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的报告中就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由80.5%下降至73.1%。臭氧(O3)成为“拖累”空气质量的“罪魁”,声名狼藉的PM2.5则位居第二。

与“高调”的雾霾相比,臭氧要“低调”得多,它往往在风和日丽、天空晴朗时发生,人们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却还以为空气质量特别好,但事实上,它的危害丝毫不亚于PM2.5!有流行病学方面的统计结果表明,北京、上海两地在2006年因臭氧污染致病住院的居民超过2.6万例、致死超过2000例。

它是“地球卫士”还是“健康杀手”?是到了了解什么是臭氧,如何进行有效防控的时候了。我们梳理了一些权威资料,尽量用通俗的语言,为大家可能关心的问题进行科学的解答。

延伸阅读:

臭氧污染真相:74城浓度近年持续升 不影响能见度易被忽视

1、被忽略的臭氧污染

PM2.5 已经臭名昭著,无需多说,那为什么要把臭氧也加进来呢?我国以前衡量空气质量,用的是API(Air Pollution Index:空气污染指数),只衡量3 种大气污染物:SO2、NO2和PM10。现在改成了AQI(Air Quantity Index:空气质量指数),一共要衡量6 种大气污染物,增加了3 种大气污染物:PM2.5、O3(臭氧)、CO。

2、臭氧有哪些危害?

空气中过多的臭氧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显著影响,包括呼吸系统、皮肤、血液等多个方面。根据臭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我国规定了空气中臭氧浓度的上限值:

一级120 μg/m3

二级160 μg/m3

三级200 μg/m3

一般监测值超过160 μg/m3 时,人体就能明显感觉到不适。

除了对人体健康的伤害,臭氧污染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比如,臭氧会让植物叶片坏死、脱落、长漂白斑、生长受抑制,从而造成农作物减产,随着臭氧浓度增加,减产还会更加严重。

同时,臭氧会造成材料褪色、照片褪光,轮胎老化等等。

3、臭氧污染从哪儿来?

近地面造成污染的臭氧,其中一部分来自于高空臭氧层的流入,还有一些来自于土壤、闪电、生物排放等等,这些可以归为“天然源”,本来就在自然界存在。而造成臭氧污染的主力军是“人为源”:燃煤、机动车尾气、石油化工等排放出的一次污染物,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生成臭氧和其它NOx,这就是“二次光化学反应”。所以,要控制臭氧污染,归根结底都是要控制排放。

延伸阅读:

臭氧污染真相:74城浓度近年持续升 不影响能见度易被忽视

4、这几年浙江臭氧污染状况如何?

2013~2016年我省臭氧浓度居高不下。2016年我省臭氧浓度为153μg/m3,与国内重点地区相比:显著低于北京市,明显低于上海市和江苏省,但高于广东省。

5、浙江省内臭氧污染呈何空间分布?

浙北嘉兴、湖州、杭州等设区市的O3浓度较高,舟山、台州、温州、丽水、衢州等设区市的O3浓度较低。

6、臭氧污染多发生在哪些季节,是否会超标?

每年臭氧超标污染主要出现在4-10月份,超标污染最为严重的月份通常出现在5月份或8-9月份,而在1-3月份和11-12月臭氧浓度最低,基本上未出现O3超标污染。

7、浙江臭氧污染防控呈现什么样的趋势?

从预测结果来看,到2020年,我省PM2.5浓度将进一步改善,从2016年的41μg/m3下降5-10%左右,达到38μg/m3以下。但O3浓度改善压力较大。

8、浙江省臭氧污染防控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削减VOCS排放量。

由天然源、人为源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发生的光化学反应过程是对流层中臭氧的重要来源。甲苯、二甲苯、乙苯、乙烯、丙烯等物质对臭氧生成贡献最大。

VOCs(挥发性有机物)是指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是形成臭氧(O3)和细颗粒物(PM2.5)污染的重要前体物,包括非甲烷烃类(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卤代烃等)、含氧有机物(醛、酮、醇、醚等)、含氮有机物、含硫有机物等。

我省多数城市地区处于O3生成的VOCs控制区或过渡区,因此,我省O3污染防控的首要任务是削减VOCS排放量。

延伸阅读:

臭氧污染真相:74城浓度近年持续升 不影响能见度易被忽视

9、我省臭氧污染防控哪些行业会受到影响,有何措施?

我省O3污染防控的首要任务是削减VOCS排放量。我省涉及VOCs排放的工艺过程众多,其中约有73.2%的VOCs源自表面喷涂、合成革、石油炼制、包装与印刷、制鞋和化工等。

我省各类别VOCS排放量及重点行业分布

2015年全省VOCs排放基数为139.2万吨,工业源、生活源、交通源、农业源分别为83.5万吨、24.1万吨、26.4万吨和5.2万吨,其中工业源占比最大,达到60%。

“十三五”期间,全省将重点推进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合成革、制鞋、化纤、纺织印染、橡胶和塑料制品、仓储等行业VOCs污染防治,全省VOCs排放总量削减20%以上。

此外,针对大气复合污染核心污染物O3及其不同特性,我省已建立光化学污染监测体系并开展系统研究。

10、友情提示

现在已经臭氧污染了,我应该怎么办?

敲黑板,总结来了

天空晴朗、风和日丽时,不要以为空气就一定好,其实可能隐藏着臭氧污染,“大口呼吸”什么的一定要慎重。在我们防备雾霾这样“看得见的健康杀手”时,也不要忘了还有臭氧这样“看不见的健康杀手”!

臭氧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在室外发生臭氧污染时应该减少户外活动。同时还应该提防复印机、臭氧消毒机等释放出的室内臭氧污染!

延伸阅读:

臭氧污染真相:74城浓度近年持续升 不影响能见度易被忽视

原标题:从地球卫士到健康杀手,它是如何挤走网红PM2.5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