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启示环保设施疏于管理已成为近年来环境违法问题的高发领域,尤其多发于中小型企业,该问题归根结底在于中小企业普遍缺乏环境领域的自我管理能力。...为进一步增强环境违法案件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生态环保法律法规的知晓度、覆盖面,提升公众环保法制意识,我们陆续发布系列环境违法典型案件,以案释法、警钟长鸣,希望广大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引以为戒、守法经营
三、案例评析孝感市生态环境局汉川市分局不断强化对涉危险废物、涉重金属排放违法行为的监督管理,通过加大生态环境宣传,积极引导公众发现和举报环境违法问题,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良好氛围。
会上,通报了3起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该企业需要办理环境影响报告书(未批先建问题已另案查处)。
(一)督办目的:提醒排污单位关注异常情况并提前采取措施,做好应对准备,积极主动防范环境违法风险。...提醒属地生态环境执法机构收到“事后处理”信息后及时调查核实,并在3个工作日内在移动执法系统或云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平台(以下简称“自动监控平台”)如实反馈情况,对于涉嫌违法的问题,应依法启动调查处理程序
化工园区布局问题突出。闽江和九龙江等流域上游的南平、三明、龙岩三市一些化工园区沿江违规建设,环境违法违规问题较为突出。...截至2023年12月底,督察组交办的5575件群众举报问题已办结或阶段办结4208件,责令整改1038家,立案处罚622家,立案侦查15件,约谈28人,问责47人。
近期,安徽省生态环境厅通过开展现场执法检查,发现淮南市中建材腾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符合《安徽省环境违法案件挂牌督办管理办法》规定情形。...存在的问题(一)未按照许可证规定从事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经查,该企业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载明的经营范围是收集、贮存和利用。
不同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行为产生环保信用信息的,应当分别计分、累计计算。同一事项获得生态环境领域多级表彰,以最高分计,不累计加分。...、国家或省级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未作为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典型案例公开通报、无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逾期未完成整改、未因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评级不可为最低等级。
根据《浙江省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发布管理办法》,现将2024年度第一批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予以公布,本批案例涉及超标排放污染物、违反排污许可管理规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自主验收弄虚作假、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
为保持对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从严惩处的高压态势,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导作用,省生态环境厅整理了第八批9起涉及监测报告弄虚作假、污染物超标排放、逃避监管排放大气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到期未延续排放污染物、通过渗坑排放废水污染环境
未来,各开发区怎样担起承诺的定位和责任,不再让环境违法违规企业有藏身之地?相关地方怎么在稳经济的同时确保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这需要当地去认真思考,更需要抓好落实。...笔者以为,恐怕发现不了问题是假,不愿发现问题、不敢面对问题是真;监管和查处能力不足只是表面原因,大气污染防治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才是真正原因。
为保持对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从严惩处的高压态势,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导作用,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整理了第七批10起涉及监测报告弄虚作假、逃避监管排放水污染物、逃避监管排放大气污染物、违法处置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犯罪...未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违法从事建设活动案办案单位: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分局案件类型:自然保护地内非法建设案案件来源:上级交办的信访举报(一)案情简介根据秦皇岛市委、秦皇岛市政府印发的《北戴河新区生态环境信访举报问题检查整改方案
对违反试点要求、存在重大环境违法问题或试点期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收集单位,将按规定终止其试点工作。珠海市生态环境局2023年12月25日
典型案例丨福建省一些化工园区环境违法违规问题比较突出2023年12月,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福建省发现,位于闽江流域的一些化工园区违规建设,有关部门达标认定工作不严不实,环境违法违规问题比较突出
宜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一批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自动监测领域第二批):案例1:江西某公司通过篡改监测数据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案【案例特点】该案件为通过篡改监测数据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典型案例...典型意义】本案中,第三方运维人员在企业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减少督办单操作篡改在线参数,作案方式相对隐蔽,生态环境部门在调查取证环节快速固定违法证据,对该公司环保手续、生产情况、窑炉脱硫塔运行、第三方运维情况等问题进行严谨询问
通过管理、执法、监测、信访等部门联动,着力拓宽问题线索来源。按季度针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监测报告进行抽查,及时反馈问题,强化分析研判,有效形成打击环境违法合力。二是形成高效率现场检查模式。
宜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一批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自动监测领域第一批):案例1:江西某公司未保证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案【案例特点】该案件为非现场执法发现未保证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的典型案例。...【典型意义】执法人员充分运用自动监控平台开展非现场执法,及时发掘问题线索并进行分析研判,最终通过现场突击检查锁定证据,进一步提升了精准发现问题能力,优化了执法效能。
典型意义生态环境部门发现环境违法问题线索后,商请公安机关提前介入,联合办案,同步勘查现场、调查询问、固定证据,有效防范了涉案人员互相串供、灭失证据和掩盖作案动机等行为的发生,保障了案件顺利查处、移交和公安刑事立案侦办
生态环境部门,将持续加强与检察、公安部门的合作,通过对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数据综合分析研判发现可疑线索,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点穴式”执法,依法查处自动监测设备不正常运行等环境违法问题,严厉打击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行为
徐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徐州人人有责,欢迎广大群众及时投诉举报环境违法行为,特别是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自徐州市生态环境局接到群众举报睢宁县某企业在厂区西边偷埋硫酸渣问题后,徐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随即会同睢宁生态环境局、睢宁县公安局赶赴现场核查,根据举报人提供的准确位置,挖掘出白色固体废物并进行查封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地生态环境部门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多部门高效协同,及时推进案件进展,有力惩治了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犯罪行为形成强大震慑。...为打击违法源头、摧毁违法网络、阻断违法链条,福建省生态环境厅(以下简称“省生态环境厅”)提级移送,将相关问题线索并案移交福建省公安厅(以下简称“省公安厅”)进一步侦办。
查处情况该公司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和服务活动,未在密闭空间或者设备中进行,未按照规定使用污染防治设施的行为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执法人员现场制作检查笔录,要求该单位针对存在的环境违法问题立即整改到位
【案件评析】生态环境执法人员通过对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测历史数据分析筛查和研判,有效锁定问题线索。...为持续保持打击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继续选取2起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典型案例予以公布,希望各地继续加大对肆意干扰在线监控设备、篡改自动监测数据等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将评估中发现的涉嫌环境违法问题与环境执法相衔接,涉嫌安全隐患线索及时移交应急管理等部门。问:危险废物相关单位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水平?...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持续将规范化评估作为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要抓手,有力推动解决危险废物监管能力薄弱、利用处置能力结构性供需矛盾、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对促进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利用处置能力
目前,相关环境问题已进行整改,环境违法问题已依法处罚到位。...目前,相关环境问题已进行整改,环境违法问题已依法处罚到位。
三、案件启示按照《行政边界地区环境执法联动协议》,发现跨区域危险废物倾倒案件后,济南、淄博两市生态环境部门立即启动联动执法机制,密切协作、多方沟通,凝聚跨区域环境执法合力,强化跨界毗邻地区环境违法问题动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