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海南省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文昌市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工作,文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主要领导表示要与督察组同向发力,共同推动文昌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经与文昌市共同核查发现,珠溪河流域污染治理工作进展缓慢,傍河养殖污染严重,日常监管不够到位,部分控源截污工程成效不明显。
一、基本情况
文昌市连续多年地表水质量排名全省倒数第一。其中,珠溪河为文昌市第二大河流,发源于文昌市爱梅水库,流经翁田、冯坡、锦山、抱罗、铺前5个镇区,经东寨港入海,流域面积约392平方公里,干流河长约48.71公里,有翁田水、山堀水、白芒溪和排港溪等4条主要一级支流。珠溪河河口“十四五”水质考核目标为V类,根据2022年1-4月国家监测数据显示,珠溪河河口水质持续劣Ⅴ类,其中1月份总磷浓度更是达到了1.02mg/L,超考核目标1.6倍。2022年2月、3月连续两个月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国控入海河流劣V类断面。
二、主要问题
(一)珠溪河两岸大量污染源未有效治理,傍河养殖污染问题突出
珠溪河流域5个镇区有淡水养殖约4.8万亩、畜禽养殖约1149家,养殖种类以罗非鱼、文昌鸡和生猪为主。河道两岸部分养殖户长期非法侵占河道管理范围养殖。养殖户在捕鱼和清塘时,将养殖尾水和未得到有效处理的底泥一并排入河道,造成河道水体严重污染。如:海南旭日升实业有限公司养殖场罗非鱼养殖面积约1800亩,围绕珠溪河干流河段约3.1公里。经检测,此段河流水体总磷浓度由0.47mg/L升高至0.72mg/L,涨幅达53%,河道水体严重污染。
(二)督察问题整改存在不严不实现象,水体污染问题依旧
2020年7月,省生态环境保护百日大督察第五督察组进驻文昌市时指出,文昌顺顺发养猪专业合作社存在严重超规模养殖,尾水超标排放通过田间沟渠汇入珠溪河,严重影响珠溪河水质问题,并将其列为负面典型案例。2021年9月9日文昌市上报该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督察发现,该养猪场尾水排放污染河道问题仍然存在,沼液未能有效进行资源化利用,经沉淀后抽排至周边牧草地,渗漏、漫流后汇入珠溪河。该区域河道水体呈茶褐色,河床底部有黑色沉积物。经检测,顺顺发养猪合作社沼液排放沟渠入河口的总磷浓度高达1.46 mg/L、超地表水V类标准2.6倍,化学需氧量浓度高达66mg/L、超地表水V类标准0.6倍,严重污染河道水体。
(三)珠溪河流域治理工程进度迟缓,部分治理工程未发挥实效
近年来,文昌市为治理珠溪河流域污染问题,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采取生态清淤、水葫芦清捞等措施,建设人工湿地、三池两坝、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珠溪河河口断面总磷浓度年均值从2019年起逐渐下降,但珠溪河水质仍持续为劣V类。2020年5月以来,文昌市对珠溪河流域水体治理项目实际投入约4900.75万元(主要包括水产养殖禁养区清退、山雅村人工湿地、白芒溪人工湿地、贝坡村氧化塘、富仔村氧化塘等工程项目)。其中,建设在珠溪河流域中下游的山雅村人工湿地治理工程实际投入1109.52万元,完工和试运行时间为2021年3月,但核查发现该工程稳定塘内水生植物仍在培育阶段,至今未组织验收,进水口未正常进水,没有发挥水体治理作用。经检测,山雅村人工湿地工程上下游河段水体浓度几乎一致,均为劣V类。其他治理工程也存在类似问题。
三、原因分析
一是文昌市对珠溪河流域水污染全面有效治理的责任感、紧迫感不够强,面对2016年以来水质长期污染的严峻形势,缺乏系统性、实效性治理。二是珠溪河污染源治理工程设计科学性、可行性论证不够充分,对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因素的影响估计不足,导致项目至今无法正常运行。三是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对水产、畜禽养殖行业监管不严,养殖尾水、粪污等污染源有效管控不够;水务局对珠溪河部分污染源治理工程项目推进迟缓。
建议文昌市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形成流域整体治理修复体系,借鉴冯家湾海水养殖产业园经验,探索珠溪河流域淡水养殖产业转型新途径,彻底解决珠溪河流域水污染问题。
督察组将与文昌市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整改工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