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跨省危废转移,光省内备案就要耗时1周至2周,现在通过电子联单瞬时就能完成,也不需要一趟趟地到生态环境部门领取纸质联单,跑腿的压力没有了……”谈起福建省固体废物环境智慧应用平台给企业办事带来的变化,福建省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副经理刘美琴感触良多。如今在福建,企业只需一部电脑或手

首页> 固废处理> 危险废物> 报道> 正文

福建把危废全过程监管搬上“云端”

2019-10-15 16:17 来源: 中国环境报 作者: 林祥聪

“以前跨省危废转移,光省内备案就要耗时1周至2周,现在通过电子联单瞬时就能完成,也不需要一趟趟地到生态环境部门领取纸质联单,跑腿的压力没有了……”谈起福建省固体废物环境智慧应用平台给企业办事带来的变化,福建省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副经理刘美琴感触良多。

如今在福建,企业只需一部电脑或手机,登录一个账号,就能像网购一样完成危废申报、计划备案、转移等业务流程,让企业更省时省心。

近年来,福建省把危废监管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省生态环境厅把持续深化生态云应用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建立福建省固体废物环境智慧应用平台,把危废从产生到利用处置的全过程监管搬上“云端”,让智慧监管成为常态,管理更高效、服务更便捷。

管理入“云”,服务企业解难题

福建省固体废物环境智慧应用平台不仅让服务更便捷,平台还针对企业“摸清家底”、内部管理等共性需求,量身打造相关功能,进一步提升企业与平台的“黏合度”,催生“要我申报”向“我要申报”转变。

建立“一企一档”,每日对联单转出、申报情况和当前库存等相关信息生成台账,让企业危废管理“一目了然”;针对危废转移GPS异常、联单签收异常、处置量负荷、储存超期等问题,及时发出预警,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同步引入了危废处置及运输单位信息,提高选择有资质单位的准确性,让危废有“出路”,企业更“省心”。

同时,生态环境部门的工作人员还能对企业申报电子管理计划等备案材料进行在线指导,打造永不下线的政务服务大厅,实现企业一趟不用跑和不见面服务。

平台运行以来,在平台注册企业数达7000多家,已生成电子转移联单15万多份、备案管理计划1.5万多条。

平台建设“一小步”,企业服务“一大步”。在平台开通账号,已成为当前众多福建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不断提升企业发展效益和质量的新助力。

如今,随着大数据应用的持续深入,正进一步串联激活危废监管的“末梢神经”,实现决策、监管到服务方式的历史性转变,催生了福建特色的危废严管优服新模式。

智变质变,服务监管增效能

“智变”正催生着福建的危废监管方式的质变。

“平台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可以说,离开平台我们基层的危废管理工作将事倍功半。”宁德市柘荣生态环境局局长袁伏延高兴地对记者说。

从纸质到数字化,当前,大数据应用正融入福建固废监管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基于平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的业务协同合作初步形成。

福建省依托生态云开通亲清服务平台,实现了固废监管平台与全国固体废物管理系统、交通厅危险货物运输监管系统、工商企业法人库,以及厅内环境信用评价、执法、应急等系统的互联互通,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数据集成汇聚共享网络,构建了覆盖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系统和应用体系,凝聚各方资源共绘危废监管“同心圆”。

生态环境部门人员只需坐在电脑前,就能对企业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情况和全省危险废物实时产生量、类别、库存量、处置量和处置利用能力分布情况一目了然、实现“看得清楚”;通过智能化,生成危险废物包装标签并配备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可查看危废类别、重量、安全防范措施等信息,实现“查得清楚”;通过与企业、属地生态环境局视频互动,实现“管得清楚”。

不仅让数据全起来,更要让数据“活”起来。平台通过智能分析引擎,实现跨业务的数据共享和统计分析功能,实现决策者、管理者与统计报表的互动,判断企业是否存在数据造假等问题,减少现场检查时间及频次,提升工作效率。通过可疑状况预警预报,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拧紧危废监管的“安全阀”。

诊脉开方,服务决策补短板

转变,不仅体现在拧紧“安全阀”,打通“服务链”上;大数据的应用,正引领着政府决策朝精准化不断迈进。

福建全省有5000多家产废企业在平台申报,每年危废产生量超过120万吨。如何实现危废产生量与利用处置量之间的平衡,让危废得到及时有效处置,一直是摆在各级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瞄准决策参考的需要,福建省固体废物环境监管平台打造“全省危废一张图”,不仅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监督留痕、责任可究”的“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更担负着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建议,当好决策参谋的重任。

现在只需轻触鼠标,不仅全省的危废申报产生量、实际利用处置量一目了然,危废产生主要行业、地域分布、危废类别、贮存情况等也能立马显示在屏幕上方,让以往人工统计工作量大、数据滞后、容易出现误差等问题迎刃而解。

瞄准问题短板,既“诊脉”又“开方”。当某一地市危废产生量和利用处置量出现不平衡的时候,生态环境部门就能立足这些数据及时督促地方政府加强某一类别的危废处置能力建设,从而让施策更具针对性。

“从某种意义上看,平台就是我们危废监管的‘安全阀’、工作效率的‘助推器’、科学决策的‘智多星’,有了这三样,我们就能干事、不出事、担当有底气。”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固废管理相关负责人说。

始于“问”却不止于“答”,福建省正是以“大数据”彰显“大作为”,不仅破解传统模式存在的监管力量不足、末梢不畅、静态单一、互动不足等问题,更由监管为主向监管服务并重实现了转变,一道危废监管的绿色屏障正越筑越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