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据生态环境部预测,受持续高温和近地面偏南风输送影响,6月4日—15日,我国长三角、华南、西北和东北区域空气状态不理想,可能出现臭氧轻至中度污染。
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当它在距离地面10公里-50公里的高空时,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但一旦臭氧到了距离地面10到100米左右的近地面层,就会变成“健康杀手”。
有研究表明,每年近地面层的臭氧污染中,有高达48%的臭氧来自于氮氧化物(NOx)等污染物的光化学反应。所以,要控制臭氧污染,从根源上说,就要降低NOx的排放。
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部署,近年来,我国将加快推进了光化学监测网的建设,在重点区域和城市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NOx的监测。国家大力控制臭氧污染,按照一定比例削减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结合各地污染状况、产业特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取了差异化控制各地大气状况的策略。
作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气细粒子和臭氧时空分布的快速在线监测系统,大气臭氧探测激光雷达提高了我国激光雷达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我国大气环境实时监测能力的建设和数据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大气臭氧探测激光雷达利用臭氧对激光波长的吸收差别,确定脉冲激光共同路径上臭氧的浓度,从而实现了对臭氧时空分布的探测。系统还集成了多种成熟稳定的激光雷达核心技术,不仅可以对污染区域进行有效的监测,确定其来源、输送,还能对即将发生的重大污染事件进行有效预防。为污染物的跨国界输送也提供了技术、设备支持。
现如今,激光雷达技术已经在环境监测领域大量装备,为灰霾和光化学污染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和高端设备。自2013年,大气细粒子和臭氧激光雷达在京津冀地区建立了立体监测网络以来,激光雷达技术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为我国的大气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激光雷达技术不仅应用于环境保护业务部门,研究大气细粒子特性与灰霾形成机制,开展城市光化学反应过程探测;还应用于气象探测部门,研究气溶胶的气象、气候变化效应。
炎炎夏日的午后至傍晚,晴空万里,云霞满天。这时的臭氧浓度最高,人们应当减少外出及室外活动。外出时,敏感人群需要做好防护。适量增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也能减轻臭氧对上呼吸道的损伤。
空气环境治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国企业也应当从自身出发,产品设计更环保一些,机动车排放更清洁一些。每个人都尽一份微薄之力,共同建设我们的绿水蓝天。
原标题:面对臭氧污染 激光雷达技术不能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