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两会陆续开幕,政府工作报告纷纷出炉。其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成为各地关注重点。
从这些报告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不同的省份面临这迥然不同的环保形势,还可以看到省长、市长以及主席们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18年施政要点。
以政府工作报告为指针,新一年的生态建设和环境施治,又将给生态环保企业带来什么样的产业机遇?
1、华北大气治理仍是重点
1月25日开幕的河北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省长许勤在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2018年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许勤提到,2018年,河北生态环境保护将持续加码,PM2.5平均浓度下降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减排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编制实施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和冬季清洁取暖三年规划,全面推进传输通道城市“保底线、退后十”集中攻坚。
许勤同时提到,河北省要高质量实施造林绿化、白洋淀及上游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在张家口和承德地区,要着力建设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发展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培育壮大绿色经济。
2018年,河北省将继续推进散煤和燃煤锅炉治理,全年压减煤炭消费500万吨。开展车船油路专项整治,年内淘汰老旧机动车8万辆、推广新能源标准车3万辆。开展水污染集中治理攻坚,年内全省地表水Ⅲ类及以上断面比例达到44.6%以上。
与河北相类似,山西省的产业结构也是偏重、偏黑,山西省的节能减排压力一直比较大。
山西省省长楼阳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今后五年内,山西省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9%,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3.9%。完成国家下达的环境质量改善指标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年度目标任务。
山东省省长龚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主动做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加快散煤污染治理,稳妥有序开展电代煤、气代煤行动,有效遏制重污染天气频发态势。
龚正还提出要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健全完善河长制、湖长制,推进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净土行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7%以上。
上述三省同处于华北,2017年的空气质量相比2016年虽然有很大进步,但也遭遇到了气荒来袭,农村地区因散煤治理而导致供暖受阻等民生问题。2018年,推进大气联防联控仍是三省市的主要施政方向,希望经历了2017年的前车之鉴,在散煤治理上,三省区能更好地把握节奏。
2、生态文明体制创新先看浙沪
1月29日,上海市市长应勇在出席记者招待会时回答了记者有关生态建设和环保治理的问题,针对2018年的环境举措,应勇做了如下的承诺。
应勇说,2018年上海的水环境治理的目标是:中小河道全面消除黑臭,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我们在抓好中小河道水环境治理的同时,还要着手对大江大河进行环境治理。
今年,上海将坚持水岸联动、干支流联治,全面启动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同时,还要力争开工建设吴淞江工程上海段。在增强防汛除涝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打通水系,让水流动起来,让水环境好起来。
对倡议多年的垃圾分类,应勇提到,上海垃圾综合治理总的思路是:源头减量,全程分类,末端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能力大幅提升。应勇说,去年上海市先后制定了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生活垃圾全程分类方案和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建设等政策措施,我们要抓好落实。从今年起,我们准备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垃圾综合治理问题。
而关于空气质量,应勇提出,上海市力争到2022年把PM2.5年平均浓度降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
1月25日上午,浙江省十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开幕。浙江省省长袁家军作政府工作报告。
浙江作为近些年勇立潮头的先进省份,在这次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打造现代化先行区。按照全域景区化的目标要求,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城市、国家公园,力争到2022年全省有10000个行政村、1000个小城镇、100个县城和城区成为A级景区。
为此袁家军提到了几项指标:力争到2020年,浙江省设区市环境空气PM2.5年平均浓度下降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彻底消除劣V类水体。同时统筹抓好治土、治废等工作,合理布局、统筹推进餐余垃圾、固体垃圾、建筑垃圾、危废处理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总量零增长和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覆盖。
袁家军还提出,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环保监测监察执法体制改革,全面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奖惩机制、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财政收费制度,建立健全以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为基础的用能权交易制度。
2018年浙江省的重点工作,仍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制定实施工业废气清洁排放标准,启动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专项行动,完成100个化工等重点行业废气清洁排放技术改造项目;启动100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技术改造;完成100个入海排污口整治;启动100个重点污染地块和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
浙江省还提出了一揽子全面实施生态文明的新政:完善河长制,实施湖长制,探索湾长制;完善四种主要污染物及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省对县财政收费制度,每吨提高至4000元;完善生态功能区县市环境年金制度,稳步提高奖励幅度;探索建立省内流域生态奖优惩劣的保护补偿机制,启动实施以单位能耗为基础的用能权交易制度和奖惩政策。
3、重手保护边疆生态屏障
在今年的内蒙古两会上,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布小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内蒙古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继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实施浑善达克和科尔沁沙地等重点区域专项治理。
布小林还提到,要坚决整治毁林毁草开垦问题,加大呼伦贝尔等重点生态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力度。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云南的亮丽名片和宝贵财富。云南省省长阮成发在近期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落地试点,加强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和生态脆弱区域生态保护,全面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阮成发还提到,要深入实施“水十条”,认真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坚定不移推进洱海抢救性保护行动,强化滇池、抚仙湖等九大高原湖泊生态系统保护与治理。全面实施“土十条”,确保重金属、固体废弃物、危险化学品等行业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得到明显好转。
1月24日,甘肃省长唐仁健在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深刻吸取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沉痛教训,下决心彻底整改中央通报的突出问题,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扛起建设和维护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
唐仁健提到,将举一反三持续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全力做好自然保护区问题的整改工作,重点抓好2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问题的整改,确保按时间节点保质保量整改到位。为此,甘肃将通过注销、扣除、补偿等方式全面退出矿业权,解决林草“一地两证”问题,搬迁核心区农牧民59户212人,减畜6.18万羊单位,完成10座水电站关停退出阶段性任务。
2017年,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被披露,中办、国办就此问题发出通报,甘肃省3名副省级干部在内的几十名官员被严肃问责。
这样的高压态势,无疑给甘肃省的生态保护以强心剂,2018年,针对祁连山乃至全省的生态保护,甘肃省势必施以重手。
原标题:【地方两会观察】 2018年的生态环保,省长们说要这么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