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2018年首次主任办公会日前在北京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8个大气攻关课题实施方案全部通过专家评审。
课题设计更加贴合当地实际情况,有利于研究成果落地
据了解,此次28个课题实施方案共分四大专题,分别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成因和来源”“排放现状评估和强化管控技术”“大气污染防治综合科学决策支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对人群的健康影响研究”。
记者在参与课题研究人员名单中看到,除了牵头的相关科研单位之外,还包括了相关地区环保部门。“这样安排能带动各地的参与积极性,也能使课题设计更加贴合当地实际情况,有利于研究成果的落地。”课题组工作人员表示。
而此次在专家评审过程中,也更加凸显出了对于实施方案实际应用的侧重。在对四大专题进行评审后,评审专家均表示:“要加强现有相关技术的集成和阶段性成果在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的应用和转化。”
这样的变化早已不是首次。此前在山东德州举行的“2+26”城市跟踪研究现场交流会上,来自山东、天津、山西等“2+26”城市环保局主要负责人及各城市驻点工作组主要负责人共150余位业内专家参加。
山东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自开展城市驻点工作以来,强力支撑了当地政府的管理决策,同时驻点城市与跟踪研究工作组之间的良好沟通与交流,也大大提高了问题解决的效率。对于这种工作模式,他还表示,希望能够进一步扩大驻点城市的研究区域范围,并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设立近期和中长期的工作计划,更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大气攻关课题组成立后,参与项目的专家们深入一线,积极参与各地颗粒物来源解析、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重污染天气应对、应急预案修订、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制定等工作。也正因为这样“接地气”,专家们对当前大气污染问题有了新的发现和认识。
以北京为例,去年入秋以来,硫酸盐在北京市PM2.5中的占比已经降至约10%,过去一直认为燃煤排放是冬季的首要污染源,对重污染期间PM2.5的贡献可高达50%左右。但课题组对早前几次重污染过程的研究表明,火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散煤治理和“散乱污”企业整治取得一定成效。专家们还发现,京津冀秋冬季PM2.5爆发式增长的成因可以分为本地积累、区域传输、二次转化3种类型,不同地区、不同时段,3种类型的贡献比例也各不相同。
“2+26”城市跟踪研究工作机制已经建立,大气攻关课题成效也开始显现在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大气重污染成因专家会商分析、“2+26”城市跟踪研究工作机制已经建立,大气攻关课题的成效也开始显现。而针对其他重点地区,攻关联合中心也提出了建立重污染过程专家会商和分析工作机制、提升重污染过程监测预报能力、精细化重污染成因和来源分析、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实施效果评估以及建立舆情分析工作机制的工作建议框架,达到从建立重污染天气应对技术体系,到典型城市应用示范的预期成果。
此前,环境保护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大气攻关课题是借鉴“两弹一星”攻关模式,聚集所有优势团队和优秀科学家,成立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形成了一支1000多人的攻关队伍。实行“包产到户”的跟踪研究机制,28个专家团队目前已下沉“2+26”城市进行实地调研和驻点指导,开展“一市一策”科技支撑方面研究,同时也组建了共享的管理平台。
原标题:二十八个大气攻关课题实施方案全部通过评审 地方环保部门与科研单位共同参与课题研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