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治大气需持续出力——蓝天白云呼唤长效‘治气’”主题研讨会在京举行。
今年是“大气十条”实施第五年,也是第一阶段考核之年。记者现场获悉,2016年,全国PM2.5、PM10平均浓度为47微克/立方米、82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6.0%、5.7%。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PM2.5平均浓度分别比2013年下降33%、31.3%、31.9%。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研究院前副总工程师兼大气部主任杨金田认为,“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目标基本完成,并在一些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距离正式收官虽还有1个月左右,但目前看来施效果较好。”他表示,“大气十条”初步建立了以大气质量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多种协作机制、政策、措施非常得力。
杨金田指出,“大气十条”在分源治理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产业结构治理、能源结构调整、点源面源整治等,在机制保障方面也有着具体要求。据此,2013-2016年我国累计淘汰落后炼钢炼铁产能1亿吨、水泥2.3亿吨、平板玻璃1.1亿重量箱、电解铝130多万吨;关停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煤电机组约1500万千瓦;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67.4%下降至62.0%;建成国家、省、市、县四层级、5000多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组成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
“京津冀治霾更有健康效益,可避免早逝人数超7500例/年。”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书肖通过空气质量模型模拟大气PM2.5浓度的变化,结合相关数据评估了2012-2017年空气质量改善带来的健康效益。
王书肖还表示,“大气十条”专门设定了重点地区的空气质量改善任务,其中京津冀要实现PM2.5较2012年下降25%的目标。实际上,京津冀各项污染物的年均浓度均有显著下降,2016年PM2.5、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平均浓度分别为71、31和50微克/立方米,相比2013年分别下降约32%、55%和3%,已提前完成目标。
“未来,我们将继续把高密度监测网络作为重要监测手段,一是以此为环境执法的重要依据,精准发力、精准治污;二是作为环境管理的手段,让每个人都成为呼吸新鲜空气的责任人、权利人、义务人。”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工程师王步英介绍,过去,全北京范围内460平方公里才有一个监测点,现已升级为每15平方公里就有一个监测点,高密度PM2.5监测网络可实时进行网格化监测。
王步英也表示,希望更好地给公众提供空气质量的服务和信息,公众可将自己的监测数据反馈给监测人员,形成正向、积极的反馈。让“监测”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监测,更成为全民一起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
而同时,与会专家也指出,大气污染治理虽已取得成效,全国重污染天数所占比例逐渐减少,但形势依然严峻。“我认为,首先还要继续从顶层出发,完善制度设计。二要实行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大气污染治理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解决目前重污染的同时还要长远进行考量。第三,应分类施策、突出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第四,协同共治、严格执法。”杨金田告诉记者。
原标题:“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目标有望完成(关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