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郝吉明院士课题组、贺克斌院士课题组、地球系统科学系张强教授课题组近日合作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题为《2013-2017年间中国PM2.5空气质量改善的驱动力》论文。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实施以来,重点地区污染状况明显改善,空气质量显著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各项政策对空气质量改善起到了多大作用,一直是政府和公众关心的问题。
为此,中国工程院组织开展了“大气十条”实施效果终期评估工作,分析了2013-2017年间空气质量改善情况,梳理了各项政策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评估了各项政策对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的贡献,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其中,郝吉明院士研究团队在梳理总结5年间空气污染治理措施的基础上,依托清华大学开发的中国多尺度排放清单模型,结合大气化学传输模型和大气污染暴露—响应模型,评估了2013-2017年间中国PM2.5污染改善的主要驱动因素,逐一定量了“大气十条”中各项政策的贡献。
研究发现,“大气十条”实施以来,2013-2017年间全国人群PM2.5暴露水平从61.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42.0微克/立方米,下降32%。减排是中国近年来空气质量改善的主导因素,而年际间气象条件变化影响较小。减排和气象条件变化对全国人群PM2.5暴露水平下降的贡献分别为91%和9%。
通过“大气十条”主要政策实施,全国范围内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640万吨、氮氧化物排放800万吨、一次PM2.5排放350万吨。工业行业提标改造(包括电力超低排放改造和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提标改造)、燃煤锅炉整治、落后产能淘汰以及民用燃料清洁化是对空气质量改善最为有效的4项政策。这些政策措施分别使全国人群PM2.5浓度暴露水平下降了6.6微克/立方米、4.4微克/立方米、2.8微克/立方米和2.2微克/立方米。
研究首次量化评估了“大气十条”各项政策对2013-2017年间中国PM2.5污染改善的贡献,证实“大气十条”方向正确、执行有力、成效显著。研究对于我国制订下一步清洁空气政策、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大气污染控制决策过程具有参考价值。
研究进一步建议,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必须在巩固和深化“大气十条”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政策基础上,加大力度释放能源、产业和交通结构调整的污染减排潜力。同时,实施更加严格的非电工业行业控制政策,实施柴油机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挥发性有机物(VOC)减排工程,推进农业和畜牧业氨排放治理,加大氮氧化物、VOC和氨减排力度,实现全国空气质量持续稳定改善,全面打赢蓝天保卫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