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内涵及其实现机制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其精神实质就是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
本文梳理了该理论的阐述与发展历程,剖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内涵,并从特色产业体系、生态环境体系、区域合作体系、制度创新体系、生态支付体系五方面提出了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国际许多场合,阐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建立了生态文明理论基础和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治国理念。2015年3月,《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进中央文件,成为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关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彰显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理念,为我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与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阐述与发展
自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至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不断拓展深化,已成为全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思想。
开启了生态文明新发展的启蒙曙光
2006年,习近平同志提出“在实践中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这‘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论述的提出,从根本上更新了人们关于自然资源无价的传统认识,打破了简单把发展和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的方法论。
阐释了生态文明内涵的对立统一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进行了全面、经典的一次阐述,“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其中,“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阐明了经济与生态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了可持续、可循环的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二者不可分割,构成有机整体。“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辨析了一旦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发生冲突矛盾时,必须毫不犹豫地把保护生态放在首位,决不可再走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的老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述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如果能够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该理论深刻阐述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生产力的属性,确立了绿色生产力新理念,揭示出财富绿色生产和绿色财富生产关系,提出要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树立了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里程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在此基础上,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希望海南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个表率,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树立正确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至此,该理论不仅是我们党积极探索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认识升华,更带来了发展理念与方式的深刻转变,成为中国发展方式绿色化转型的本质体现。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该理论的内涵进一步阐发:“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一阐述将生态与生命等量齐观,把生态环境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
从论述的提出,到理论内涵的深入阐释与剖析,这一新发展理念彰显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生态文明新自觉,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2016年5月,联合国环境大会(UNEA)发布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表明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导向的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版本”。2017年5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中指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该理论正是新发展观的重要基础。
延伸阅读:
人民日报:建设绿水青山 中国给全球绿色发展带来信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内涵
绿水青山是自然资产、生态产品与服务
绿水青山泛指自然环境中的自然资源,包括水、土地、森林、大气、化石能源以及由基本生态要素形成的各种生态系统。自然资源具有经济属性和生态属性,包括其数量和质量。经济属性表现为自然资源的使用功能,通过人类经济活动产生资源产品价值,如水资源开发利用后水资源作为生产生活资料,参与生产和消费的经济活动,具有较大的经济利用价值。生态属性表现为自然资源能够提供生态产品与服务,包括调蓄洪水、调节气候、土壤保护、养分循环、净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等,这些都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马国霞等对2015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价值进行核算,结果显示2015年森林、湿地、草地、荒漠、农田、城市等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为72.81万亿元(见表1),是2015年GDP的1.01倍,生态调节服务是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生态服务类型。绿水青山的属性使其成为具有多种功能的战略资源和生态要素,因此,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
绿水青山是区域与城市生态竞争力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绿水青山可以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买不到绿水青山”。生态环境质量不仅是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区域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良好的环境质量不但是创建宜居城市的必要条件,而且对吸引人才、吸引投资也很重要。生态环境质量,对不同级别竞争力的城市意味着不同的意义。低竞争力的城市往往需要通过牺牲生态环境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高竞争力的城市则以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作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力武器。绿水青山表征着一种生态优先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不仅可以改变城乡面貌与人居环境,更是改变城市的发展观和价值观。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能够显著提高区域和城市的竞争力。
绿水青山是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的基础资源
自然资源是发展生态产业的基础,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健康休闲等生态经济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尤其对贫困地区而言,青山绿水、宜人景色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财富、最重要的资本。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持续性、活跃性以及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大小制约着生态产业的发展,良好的生态格局有利于生态资产增值和生态服务功能的提高,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就要探索生态资产存量转变为生态资本增量的具体途径,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通道。因此,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之路,着力实现生态与经济的互动双赢。
绿水青山是人民生活幸福的品质保障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拥有天蓝、水清、山绿、地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体现为生产集约高效、生活宜居适度、生态山清水秀,保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局面。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融入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人地关系和谐发展,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早日变为现实。
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机制
构建绿色低碳的特色产业体系
以绿色发展为先导,依托绿水青山生态优势,突出绿色转型,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生产、消费、流通各环节的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做精生态农业,积极推广复合高效种植模式,推行生态养殖模式,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做大现代服务业,开展休闲旅游健康特色产业,积极创建生态旅游区。做强绿色循环产业,以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生态环保等为抓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行绿色制造和清洁生产,大幅降低能耗、碳排放、地耗和水耗强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总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将绿色理念融入生产的各个环节。
构建自然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
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线,着力强化生态质量的提升,着力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质量提升体系。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推进新型城镇化,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家园。加强生态保护,强化自然保护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严守生态红线。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原生地的修复、重建与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制定空气质量达标方案,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维护清洁健康的空气环境。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系统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修复河流水系环境,强化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综合整治,加强被污染地块治理修复。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延伸阅读:
人民日报:建设绿水青山 中国给全球绿色发展带来信心
构建互联互通的绿色合作体系
践行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深化生态环保合作交流,加强区域合作交流,广泛开展区域间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各层面的交流与合作。分享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实践经验,推广环境友好型技术与产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立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动协作机制,负责对区域生态环境与发展领域的重大问题进行协调与决策,研究加强区域联动、共同保护区域环境的对策,协调解决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组织实施环评会商、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预警应急、重大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等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强化区域生态环保设施建设,形成工作合力。通过“一带一路”、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和东盟等多边和国际平台,引导建立国际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合作机制,与世界共享生态文明建设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模式和经验。
构建系统完整的制度创新体系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资源环境管理、主体功能区建设等制度,探索节能量交易、水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等市场化机制。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考核体系,根据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评价考核制度,提高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权重,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决策制度,实行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和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强化制度约束作用。完善资源环境保护和管理制度。实施能源消耗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度,严格执行生态红线管理。完善经济政策和市场化机制,推行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探索开展节能量、林业碳汇、水权等交易,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环境资源市场。
构建“绿水青山”生态支付体系
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必须建立体现市场价值的“绿水青山”生态支付体系,把“绿水青山”作为第四产业经营。最重要的是要加快建立体现生态价值、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补偿,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建立跨省域的生态受益地区和保护地区、流域上游与下游的横向补偿机制,推进省级区域内横向补偿,实现财政政策的绿色化。建立包含环境成本的资源定价机制,健全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实行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政策。开征环境保护税,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范畴。推进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和赔偿制度。
延伸阅读:
人民日报:建设绿水青山 中国给全球绿色发展带来信心
原标题:一文读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精神实质、实现途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