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近日在京主持召开环境保护部2017年第三次部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草案)》。会议指出,良好的土壤环境是农产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是人居环境安全的重要基础。要加强与农业等部门的分工合作,形成推进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合力。解决农业面源

首页> 环境修复> 土壤修复> 评论> 正文

农田减肥减药土壤恢复健康 吉林梨树改变种植方式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2017-09-08 11:26 来源: 中国环境报 作者: 张春燕

编者按

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近日在京主持召开环境保护部2017年第三次部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草案)》。会议指出,良好的土壤环境是农产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是人居环境安全的重要基础。要加强与农业等部门的分工合作,形成推进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合力。

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是保护农用地土壤环境的重点之一。本版为此特刊发相关地方经验报道,以飨读者。

在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的朋友圈里,有一则被刷爆了的微信。照片里,潮湿的黑土地上铺着一层厚厚的秸秆,玉米迎来大丰收。照片上配有“雨后梨树站”5个字。不少李保国的朋友表示惊讶:为什么农田种植采用空一行、种一行的方式?

李保国解释说,这是吉林省梨树县采用的轮作免耕“梨树模式”的一种方式。梨树县是吉林省四平市下辖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地处松辽平原腹地,有“东北粮仓”和“松辽明珠”的美誉。随着对土地资源高强度的利用,黑土地退化十分严重,土壤变得贫瘠、肥力下降,疲惫不堪。“梨树县是农业大县,如何让黑土地在不影响生产能力的情况下恢复活力,促进土壤环境保护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李保国说。

“一直以来,粮食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品种的更新、化肥与农药的高投入,但产量增加的幅度却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告诉记者,干旱、地力下降和传统耕作方式也是导致土壤健康受影响的主要原因。

为了让土壤恢复健康,2007年,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与中国科学院等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在县里建立起保护性耕作研发基地——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技术试验田。

如何种?

“从保护土壤的角度讲,秸秆是很好的养料。”王贵满介绍,当玉米丰收后,采用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分3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秸秆全覆盖;第二阶段为秸秆覆盖宽窄行种植;第三阶段则将秸秆条带覆盖。

秸秆还田并不新鲜,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农民大多采用秸秆还田的方式处理秸秆。“这些国家采取少耕、休耕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来涵养土壤。”李保国表示,“长时间的休耕可以使秸秆在田里得到充分有效的分解。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则体现了让土地休耕的思想。”

休耕不是让土地荒芜,而是让其“休养生息”,用地养地相结合来提升和巩固粮食生产力,既可以让疲惫的耕地修养生息、恢复生态,又可以通过改良土壤,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实现真正的“藏粮于地”。

但是,欧美国家农业机械化发达、耕种土地规模化,它们的休耕方式不适宜我国国情。梨树站研发的技术既借鉴了发达国家的方式,也结合了我国国情。在还田时,注重“宽窄行”的栽培模式。即在传统的均匀垄基础上,3垄为一个组合。第一年,在一个组合中按不大于原来的垄距播种两行(垄)、空一垄(行),形成窄行、宽行模式,窄行距一般为50~60厘米,宽行距一般为120~130厘米,窄行、宽行交替进行;第二年在上一年的宽行中播种窄行;第三年在第一年的播种位置播种。

效果怎样?

实践证明,采用宽窄行种植,既让土壤得以轮休,粮食也不会减产。同时,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得到提高,因土壤肥力增加,化肥使用量降低,节本增效明显。据连续多年测定,土壤有效水量供给增加50mm左右。连年秸秆覆盖还田,土壤有机质呈递增趋势。有机质积累主要在表层,全秸秆覆盖免耕5年后,0~5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可以增加20%左右,5cm以下土层土壤有机质也逐渐升高。

在免耕秸秆覆盖技术田块,每平方米蚯蚓的数量最多时增加到120多条,是常规耕作的6倍。王贵满欣喜地表示,正是大量蚯蚓的活动,使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土壤有着良好的孔隙度,土壤不至于太过坚实,疏松的土壤才是健康的土壤。

李保国告诉记者,由于秸秆中的养分回归土壤,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以及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秸秆覆盖全免耕5年后的地块,每年可比现在耕作方式减少化肥施用量20%左右,仍然保持粮食稳产高产。在梨树镇高家村10年的定位试验中,尽管减少化肥使用量20%,粮食的平均产量依然比不采用这一技术的地方高出5%~10%左右。

梨树镇康达农机合作社的试验基地连续5年每年少施20%化肥,粮食照样丰收。村民高兴地表示,以前为了确保粮食产量,不得不大量增肥。尽管如此,土壤越发贫瘠,最后形成恶性循环。

李保国告诉记者,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政策导向下,新技术的采用有利于减肥减药,是保护耕地质量的一大发展方向。

经过多年的研究完善和示范推广,到2017年,这项技术在梨树县示范面积已经扩大近1万公顷,试验基地遍及全县各乡镇,有的村已经实现了全村覆盖。王贵满说:“这片试验田是我国研究土壤在各种条件下变化规律的重要阵地,是研究土壤改良的‘宝地’。”

当记者问到推广有何难度时,王贵满表示,最大的难度在于扭转农民的思想。要让他们实地考察,切实看到减肥减药也能保证产量,才能让他们改变原有的耕种方式。“不要小看每一片农田的减肥减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王贵满说。

延伸阅读: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控值(试行)》等两项国标征求意见

原标题:农田减肥减药 土壤恢复健康 吉林梨树改变种植方式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