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日前发布,对湿地保护修复作出部署与安排。业内人士指出,“十三五”期间,将积极恢复和扩大湿地面积,可新增湿地面积300万亩,湿地保护工程投资额将达到240亿元。
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0%以上
据介绍,目前中国湿地总面积5360.26万公顷(8.04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5.58%。其中,自然湿地面积4667.47万公顷(约7亿亩)。截至去年,国内湿地保护率达到44.6%,初步形成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湿地保护体系。
上述《方案》指出,湿地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到2020年,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
《方案》提出湿地保护修复保障机制,发挥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形成政府投资、社会融资、个人投入等多渠道投入机制。通过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本加大支持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可研究给予风险补偿。探索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率先在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国家重要湿地开展补偿试点。
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表示,目前中国湿地保护面临的问题仍十分突出。2003年至2013年,全国湿地面积减少339.63万公顷,减少8.82%。部分流域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较高,污染导致湿地生态功能退化,有些湿地物种甚至濒临灭绝。
据测算,“十三五”期间,通过积极恢复和扩大湿地面积,可新增湿地面积300万亩。同时,通过积极发展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扩大湿地保护面积,实现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0%以上的目标。
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湿地保护、水污染防治、水土流失治理、山体修复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使得生态修复的投资力度不断增强。
据了解,生态修复与重构主要包括湿地保护、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水利建设等细分领域。
数据显示,湿地保护工程的投资额从“十一五”的30.3亿元增至“十二五”的85.30亿元,增速达181%。
“十二五”期间,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总投资129.39亿元。其中,中央和地方分别投资55.85亿元和73.54亿元。该部分投资按项目分为湿地保护工程85.30亿元、重点湿地恢复工程13.91亿元、可持续利用示范工程5.40亿元、能力建设工程14.78亿元、湿地保护和恢复财政专项补助10亿元。
华泰证券预计,若投资保持同样增速,“十三五”期间,湿地保护工程的投资额将达到240亿元。此外,水污染治理总投资有望达到1210亿元,水土保护总投资1320亿元,未来五年生态修复整体的市场空间将达到2894亿元,平均每年579亿元。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更加受到重视。国家和各地政府不仅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资金,同时从制度与政策层面给予支持,这为生态治理相关领域上市公司提供了机会。华金证券认为,“十三五”期间,环保产业主要将以PPP模式推进,看好生态修复板块,包括土壤修复龙头企业高能环境、水环境综合治理商兴源环境、博世科等。
延伸阅读: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
原标题:湿地修复市场前景广阔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