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没有办理任何手续,不经任何处理,枞阳县一家塑料颗粒厂就在长江边的电排站里开工生产,污水直排大塘,周边群众不敢取水洗衣、种田。然而令当地村民们更为不解的是,他们向铜陵市、枞阳县两级环保部门投诉多次,企业依然照常生产。3月29日,记者暗访黑工厂后,枞阳县环保部门表示,这个企业在玩躲猫猫,将立即派员关停该工厂。
直排的污水通过工厂后的水沟流向大塘
[村民反映]
投诉黑工厂排污半年无果
枞阳县汤沟镇一心村就位于长江江畔。近日,当地多名村民向本报反映,在一心村外小圩电排站有一家没有营业执照的塑料颗粒加工厂,将废旧塑料薄膜为生产原料,加工成塑料颗粒出售。“企业没有任何污水处理设备,大量的生产污水就直接排到池塘里,待到水满后又开闸直接排入长江”,一位村民说,另外该企业还露天焚烧塑料垃圾,“池塘里的水现在也不知道能不能洗衣、浇田”。
比起企业排污,村民更为气愤的是,从去年9月至今他们多次向枞阳县、铜陵市环保局举报反映此事,但至今无果。
在村民手机里还保存着一段3月20日向铜陵市环保局举报时的通话录音,“每次举报工作人员听得都很认真,但结果都是石沉大海,不得以才请媒体曝光”,另一位村民说。
[记者暗访]
污水顺着水沟直排入池塘
3月29日接下午,记者来到枞阳县汤沟镇。这家塑料颗粒厂就位于江堤公路南侧,沿着向长江方向的一条岔路前进约100米。
工厂位置很显眼,厂房是路边的电排站,加上搭建的厂棚,面积有约400平方米。路边的大块空地上堆满了一捆捆回收来的废旧塑料薄膜。担心有碍观瞻,工厂还在路边树立了一人高的隔板。
工厂后方是一个约40亩水面的大塘,污浊不堪、臭不可闻,在通向大塘的土地上挖有一条长长的水沟,一根锈迹斑斑的铁管从工厂墙角下延伸出来,灰黑色的水顺着水沟、泛着白沫流向塘中。水沟边还有一个露天焚烧材料的架子,散发着刺鼻的气味。
当地村民说,这个工厂已经生产了四五年之久,水塘满了,电排站就开闸放水,污水就向长江滚滚流去。
[部门回应]
将关停工厂,对附近水体检测
据了解,塑料颗粒加工厂属于有一定污染的企业。没有环评如何能开工生产?村民多次投诉为何还在生产排污?
3月29日下午,记者来到了枞阳县环保局,该局一位负责人,在看了记者手机拍摄的视频后,当即表示,这家工厂确实没有办理环评,“明天就派人将工厂关停”,并对工厂附近池塘取样检测,看水质是否还能用于生产生活。“他们在和我们玩躲猫猫,企业老板曾承诺关停工厂”,这位负责人诉苦环保执法的难处,他们曾和汤沟镇政府工作人员去查过三次,该工厂只有一次在开工,另外两次都未生产。负责人还让记者观看了一段突击检查时拍摄的视频,证明检查时企业确实不在生产。
唯一一次被抓现行,环保部门又是如何处理的?枞阳县环保局向记者出示了一份去年9月23日作出的现场勘查笔录和调查询问笔录,上面写着:现场检查时,该厂在正常生产,其中塑料袋破碎冲洗及压滤机在正常运行。冲洗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厂区外池塘中。正在对滤网上堵塞的塑料进行露天焚烧。现场要求:立即停止生产并拆除相关机械设备。记者乔剑文/摄
对话黑工厂老板
老板坦言工厂污水未经处理
那么这家工厂可无环保手续?排出去的水是否经过了处理呢?
记者走近了一楼的厂房,轰鸣的机器前四名工人正在紧张地生产。听说有人找老板后,一名自称姓周的中年男子迎向记者。记者未表露身份一路追问,而周先生有问必答显得很坦诚。
记者:你们工厂叫什么名字?有工商营业执照吗?
老板:还没有,想办,也不知道怎么办。
记者:工厂生产什么呢?
老板:用回收的塑料膜高温加工成塑料颗粒。
记者:污水怎么处理的?上了处理设备没有?
老板:没有,我们也准备上。
(男子从工厂二楼拿来了一本某品牌环保设备的宣传册,说“我准备投入十多万买一个污水处理的机子”。 )
记者:你们工厂开了多久了?周边人说你开了四五年了。
老板:没有,是去年开的。
记者:你是哪里人?怎么在电排站里开厂?村里可知道?当地的环保部门可来过?
老板:我就是本地人,他们来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