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城市发展,黄标车退出市场已经成为城市管理者必须直面的问题,各地也在积极推进。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全国累计淘汰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82.36万辆,占全年淘汰任务的70.73%,尚未达到时间进度要求。
图为济南市一处淘汰报废黄标车拆解现场的工人们正在拆解一辆报废黄标车
为了加快黄标车淘汰,环境保护部自今年下半年开始实行黄标车淘汰工作月调度制度,每月通报各地淘汰任务进展。适度加压,一方面体现了工作的紧迫性,另一方面,旨在强力推进淘汰工作。
压力之下,如何有序推进?近日,环境保护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从强化执法监管、严格报废注销、加强政策引导、严格检验检测、严格报废监管等方面着手,全力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
外部有指引,更需内在自生动力。践行黄标车淘汰,各地如何应对?推行的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实际效果?本报特编发本组报道。
上海
全市范围 全面限行
针对10月起开始实施的全市范围限行黄标车,日前,上海市交通委联合公安交警总队、环保局、交通执法总队在全市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当天共查获黄标车7辆。据悉,上海还将对黄标车实施“两个不检、两个不准”措施,加快淘汰黄标车,改善全市大气环境质量。
根据上海市政府规定,上海市于2015年10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限行黄标车。为加强执法力度,上海市在G15沈海高速公路朱桥收费口、进上海主干道附近树立起了醒目的黄标车禁行标志。
对于未张贴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车辆,环境执法人员通过数据库系统输入车牌号码进行现场比对。对于认定为黄标车的车辆,交警支队执法人员对每辆车处以记3分、罚款200元的处罚。
据了解,虽然有关部门已经通过多种手段广泛开展社会宣传,但仍有部分外省市黄标车驾驶员心存侥幸,驶入上海。在G15沈海高速公路朱桥收费口整治点,执法人员在1小时内就当场查获两辆违规驶入的黄标车,并按相关法规进行处罚。
为加强现场宣传引导和执法力度,上海市交通委和交警总队在全市高速路段各出入口和沿线附近路口增设了相关禁令标志,上海市相关部门还专门加强了执法力量。同时,上海市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开展机动车排放污染治理专项检查。上海市公安、环保、交通部门每天都将组织开展现场联合执法检查,重点检查52个进上海道口和市内禁行区域,禁止受限车辆违规行驶。除现场执法外,交警部门为提高执法效率,还将利用电子警察抓拍违规车辆,通过车架识别系统和环保数据库进行比对,一旦发现违反禁令的黄标车将依法予以处罚。据悉,为解决部分在上海使用的外地牌照车辆无法在注册地领取环保标志的问题,上海市环保检验机构可以接受外省市环保部门委托,对外地牌照车辆发放环保标志。
另外,上海市还将进一步从严管控黄标车辆,即将实施“两个不检、两个不准”措施。“两个不检”即对黄标车不予环检、不予安检,使黄标车不能合法上路行驶。“两个不准”即对黄标车车主申请过户手续的,不予办理;对黄标车申请异地年审的,不予委托。同时,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还正在研究更严格的治理措施,如采取业务联动,对黄标车车主申请办理驾驶人、机动车、道路运输证等相关业务的,暂停办理;对执法查处的违规行驶的黄标车,采取强制报废等。
延伸阅读:
尾气零排放 环保交通工具离我们有多远?
山东
压缩行驶空间 推进升级改造
为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山东省各地积极进行黄标车治理。济南市通过“黄改绿”补贴、政府部门带头示范、严查严控等措施引导车主淘汰黄标车,同时开展小区道路微循环改造。青岛市2583辆黄标车完成“黄改绿”后重新上路。
济南压缩黄标车活动空间
今年以来,济南市共淘汰黄标车29141辆,审核提前报废补贴车辆5751辆,发放补贴金额近4546万元,但全市仍有近两万辆黄标车。为此,济南市积极发动镇办、社区等基层组织,督促黄标车所属单位和车主主动办理淘汰手续。
历下区针对大货车、黄标车开展集中专项检查,查处黄标车18辆,利用电子警察抓拍黄标车1291辆(次),累计检测机动车41640辆,发放绿标52076枚。目前,全区已完成黄标车“黄改绿”1612辆,回收、注销823辆。
针对小区道路拥堵容易造成车辆尾气排放问题,历下区还积极开展开放式小区道路交通微循环改造。目前,全区57个开放社区微循环提升改造工作已全面完成,完成社区标志标线复划180平方米,共规范停车位4500余个,增设和更换各类标志牌740余面。
天桥区则坚持政府先行,组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开展黄标车百分百淘汰行动,带动辖区完成黄标车淘汰率总目标的75%(黄标车总量为10226辆,目前淘汰7656辆)。
历城区将辖区车辆分成单位、个人两个模块,分配至辖区街镇和各交警中队。组织警力以主城区路段为整治重点,通过路面查纠与空中查纠相结合,明确大型运输车辆的限行措施及限行区域,全面压缩黄标车活动空间。
青岛积极推行黄改绿
截至目前,青岛市已有2583辆黄标车完成“黄改绿”改造并成功换发绿标。
黄标车“黄改绿”是指对部分车况较好、残存价值较高的国二排放标准柴油黄标车,通过加装尾气净化设备,使其颗粒物排放达到国三以上标准的绿标车水平,同时换发“黄改绿”标志的黄标车治理改造方式。
为做好黄标车治理工作,青岛市环保局多措并举,扎实做好柴油黄标车“黄改绿”工作。一方面,定期召开尾气净化设备厂商会议,从服务态度、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市交通委维修行业管理部门、市环保局联合组织召开“黄改绿”安装企业会议,进行业务培训。另一方面,提高环保部门服务质量。青岛市环保部门为有意愿进行改造的车主提供快速办理通道,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改造;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每周将“黄改绿”车辆信息发送至市公安部门,避免因信息传输不及时给车主带来不便。
江苏
划定限行区域 出台补贴政策
“请配合停下车,接受环保尾气检测。”近日,在南京市雨花台区宁溧路与大明路交叉的高架桥下,趁着红灯亮起时,一名交警拦下了一辆贴着绿标的渣土车。
在一个半小时的路检中,工作人员现场查获了4辆尾气排放超标的绿标机动车,并没有抽查到一辆黄标车。交警沈宏表示,由于青奥会的促动,去年南京已经基本淘汰黄标车。
“相比黄标车,尽管普通汽车污染要小很多,但由于近些年来机动车保有量持续上涨,机动车尾气对城市空气污染的贡献率越来越高。”江苏省环保厅大气处副处长刘海东告诉记者,2015年底前,江苏省准备全面供应符合国家第五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停止销售第四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柴油;明年1月1日起,全省新售机动车全面执行第五阶段尾气排放标准,不达标准的车辆在江苏将不得销售。
延伸阅读:
尾气零排放 环保交通工具离我们有多远?
刘海东介绍,2015年江苏省财政将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省补标准在原来基础上提高到1.5倍,并按照全省年度淘汰任务下达省补资金5亿多元;各市也积极出台地方补贴政策,引导车主主动淘汰黄标车。截至目前,江苏省已经淘汰黄标车21万多辆,还有11万辆年底前将基本淘汰。
目前,江苏全省13个省辖市全部划定了黄标车限行区域,可以说黄标车在省内是寸步难行。省内的黄标车无路可走,外地的污染车如何管理呢?刘海东介绍,近期,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办公室印发《长三角区域协同推进高污染车辆环保治理的行动计划》,将在长三角区域内实施更加严格的措施,联合对黄标车实施限行,增加黄标车环保检测频次,强化运营车辆环保管理,加快推进区域内黄标车淘汰。
同时,长三角地区正在建立机动车环保数据共享平台,黄标车将上黑名单。这也就意味着江苏省的黄标车未来也不能在上海、安徽和浙江等限行区域行驶。
福建
每周通报 专项督察
针对目前黄标车淘汰工作滞后情况,福建省政府近日召开专题会议,听取福建省环保厅有关黄标车淘汰工作情况的汇报,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并推出四大措施:摸清底数、通报进展、加强执法、约谈进展严重滞后的设区市政府,全力以赴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
摸清底数建立数据库共享机制
要淘汰黄标车,首先要摸清其底数。目前,福建省有不少注册的营运黄标车处于失管状态。
为此,福建省组织环保、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统计全省剩余黄标车明细清单,详细核查全省黄标车特别是营运黄标车现状。在此基础上区分营运和非营运车辆,区分不同年限、不同区域、不同车型,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逐车、逐人落地追查,建立健全全省黄标车台账及数据库。
10月起每周通报黄标车淘汰进展
福建省政府建立黄标车淘汰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省环保厅、交通运输厅、公安交警总队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抽调专人联合办公,每周会商研究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
“我们还将建立黄标车定期调度、通报、预警制度。”福建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从10月开始,福建省建立日调度、周通报制度,每日调度一次各地进展情况,并通过手机短信,向联席会议召集人及成员报告。
据介绍,环保、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将适时向进展落后或可能因不能完成年度任务将受到市长环保目标责任扣分处理的地方发出预警,提醒加快进度。
重罚非法营运黄标车,促使车主主动淘汰
福建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福建省近期将组织开展打击非法营运黄标车整治专项行动,“对从事非法营运的黄标车将予以从重处罚,促进车主主动淘汰。”
“同时,各地还要加强闯限行执法。”上述负责人表示,将督促各地扩大非绿标车限行区域、延长限行时段,并在媒体上公布,对黄标车违反禁行、限行要进行高限处罚。
拉清单、对账单,约谈进展严重滞后者
根据日调度、周通报黄标车淘汰进展情况,福建省政府将适时组织开展联合专项督察,由环保、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组成人员,对市、县(区)进行专项督察,在拉清单、对账单的同时,督促、指导各地完善对策措施。
同时,福建省环保厅、公安交警总队、交通运输厅还将联合对进展严重滞后的设区市分管领导及环保、公安交警、交通部门主要领导实施约谈,督促其强化落实力度。
延伸阅读:
尾气零排放 环保交通工具离我们有多远?
原标题:黄标车淘汰进行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