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网友从现场报道中明显看到不同颜色的浓烟,为何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数据未见异常?一名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布设的环境监测站点可能距离爆炸区域较远;另外目前各地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监测数据仅有6项,爆炸后产生的污染物并不在监测范围。
天津市环保局局长温武瑞昨日通报称,事故点周边5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6项常规污染物未受到明显影响。天津市环保局官网显示,滨海新区的5个监测站点分别是第四大街、塘沽营口道、永明路、汉北路、河西一经路。北青报记者查询发现,5个站点中距离爆炸中心瑞海公司最近的有约10公里,最远的有约50公里。
前述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如果监测点位与爆炸点位距离在10公里范围内,爆炸对监测点位获取的数据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但如果在10公里范围外很难有影响。
该工作人员还指出,我国颁布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33项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浓度标准,但依照现有空气质量标准,目前各地环境监测总站监测的指标只有6项,即PM2.5(细颗粒物)、PM10(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臭氧等常规污染物。危险化学品爆炸后产生的污染物大部分不在监测范围之列,因此空气质量监测站的常规监测数据未见异常也很容易理解。
根据天津市环保局局长温武瑞的通报,事故发生后,天津市环保局在事故现场周边布设环境空气监测点位17个,通过监测初步确定刺激性气味气体主要为甲苯、三氯甲烷、环氧乙烷。其中,甲苯浓度超过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相关规定。上述工作人员表示,这些污染物浓度超标也属于空气污染范围之列,不过污染有时效性,其浓度随扩散会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爆炸区域内存放哪些有毒化学品
据媒体报道,8月12日晚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后,有关部门对爆炸物品进行了调查。据现场消防指挥部消息,爆炸事故的发生地点存放着硝酸钾、硝酸钠等硝酸盐物质,且目前已检出液碱、碘化氢、硫氢化钠、硫化钠等4种物质。氰化钠为剧毒物质,专家建议民众不要靠近爆炸区域。据新华社报道,武警8630部队官兵在距离火点500米处未检测到氰化物。
爆炸现场存在大量有毒物质
沈阳化工大学研究化学原理的退休教授李庆禄告诉北青报记者,硝酸钾是制作炸药的原料之一,燃烧后会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硝酸钠和硝酸钾一样属于硝酸盐物质,遇热且受到撞击后容易产生爆炸。
而液碱虽不容易产生爆炸,但是腐蚀性强。碘化氢的腐蚀性也强,与其他化学物质接触后容易产生爆炸,对人的呼吸道会有强烈的刺激性。硫氢化钠属于自燃物品,易燃。硫化钠受到撞击和高温可产生爆炸。“只要有某种物质出现爆炸,就会产生连环爆炸效应”。
由于现场易燃易爆物质和有毒物质集中,李庆禄提醒,没有防护的民众尽量不要靠近爆炸现场。
空气污染物多为烷烃类扩散后无大碍
8月13日下午4点35分,天津危险品爆炸事故新闻发布会召开。天津市环保局局长温武瑞公布了事故现场周边污染物的检测结果:空气中主要为甲烷、甲苯、乙烷和环氧乙烷等。
李庆禄解释称,甲烷、乙烷、环氧乙烷都属于烷烃类,在一定浓度下遇火会产生爆炸。如果吸入过量会导致窒息,“这跟吸煤气是一样的,人吸入了大量的这些气体后,里面的有害物质就会进入血液里,挤掉血液里的氧气”。而甲苯对皮肤和身体黏膜有刺激性,并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爆炸发生后,一些当地人出现了全身红疹、呼吸困难等症状。李庆禄表示,危险品爆炸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增加,这些有害物质无论是对皮肤还是呼吸道都有伤害,一旦出现这种症状,就要赶快离开,前往空气相对好的区域。
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系的何洪教授对北青报记者表示,事发仓库的化学品在爆炸高温的环境下可能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但是经过扩散和空气流通,其对人体造成的影响不大。何洪建议,当地的民众应尽量避免进入爆炸现场及周围区域。如果闻到空气中有异常味道,要及时离开转移到安全区域。
原标题:为何爆炸区域“空气未见异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