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此前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将‘绿色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并列,成为被赋予即“新四化”之后的“第五化”,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八届北京科博会2015循环经济暨环保科技项目推介会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国际低碳研究所所长赵忠秀表示,“绿色化”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抓手,“绿色化”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理念与要求来改造国民经济存量、构建增量,大幅提高国民经济的绿色化程度。
保护生态环境迫在眉睫
“2013年我国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占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据赵忠秀透露,我国地下水质连续6年下降,水质较差和极差的监测点比例接近60%;二氧化硫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的66%;氮氧化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的81%;一次性细微颗粒物(PM2.5)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的96%;氨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的52%。
环境保护部2014年6月发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3年,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其中水污染、土壤污染和大气污染尤为突出。
“由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是能源的生产和消费,而能源作为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事关国家的重大经济利益和发展空间,因此在以碳减排为主要目标的气候谈判问题上,要求保护气候系统与要求经济和社会发展始终是一对矛盾。”赵忠秀透露,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已经很清晰,是造成气候变化主要原因的可能性在95%以上。
“绿色低碳建筑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中国的能耗结构中,建筑的建造和使用占据了大约30%,同时我国即有建筑99%为高能耗建筑。”周蕾表示,环境代价不可逆转,生态恶化、资源和能源的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传统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目前,我国环境容量已经达到或接近极限。”谈及我国生态功能区的环境现状,赵忠秀举例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内地区主要经过我国中西部地区,这些地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十分严重。从总体来看,我国西部约1/3的地区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部分省区荒漠化严重,其中新疆沙漠化率高达64.34%,宁夏、内蒙古、甘肃和青海的沙漠化率分别为55.8%、52.2%、45.12%和26.7%,情况不容乐观。
生态转型面临重要机遇期
绿色化、低碳化,不仅契合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进入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的增长的新常态。
2014年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绿色、生态、文明”的城镇化,要用“绿色化”推进城镇化,通过城镇化的宏观布局绿色化、主体形态绿色化、城市规模绿色化、城市开发绿色化、城市分区绿色化,实现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城市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加快绿色城市建设,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发展,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加快发展低碳建筑,实现节能技术创新,建立建筑的碳排放控制体系,对于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博士周蕾表示,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低碳、智慧两大引擎的持续推动。
“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也是我国实现‘绿色化’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应该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光伏年度计划管理’是国家能源主管部门通过编制光伏发电新增容量的年度实施计划,对各地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有效管理、促进光伏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手段,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调整和完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宣晓伟表示,2014年我国实际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远远小于年度计划的目标,结构不合理是直接原因。
“一方面是光伏电站有快速增长的潜力却受到计划额度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分布式光伏有很宽松的额度却在实际中难以大规模推广,由此带来了光伏年度计划和现实状况的相背离。”宣晓伟认为,由于商业模式相对成熟、适合于规模资本投入、标杆电价补贴等有利因素,光伏电站资源已经成为了各类资本争抢的“香饽饽”。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分布式光伏因资源规模小、产权关系复杂、并网难、预期收益较低等原因,较难实现大范围应用。
打造中国特色的绿色竞争力
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基础上提出的“绿色化”,既是新常态下的迫切需要,也是新常态下的主动选择,是从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上确立绿色发展的价值,把绿色发展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用绿色发展观、绿色能源、绿色工业化、绿色城镇化、绿色消费和绿色制度保障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的循环经济保持持续发展。2014年,国家确定10家再制造产品推广试点企业,新确定25个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17个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新增再生资源集聚加工能力327万吨。“绿色化”不能仅停留在概念层面。要加强制度建设,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
“‘绿色化’是中国治污的出路。经济上,‘绿色化’是一种生产方式,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赵忠秀表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绿色工业化”的实施要将源头治理、清洁生产、绿色制造、低碳发展、循环经济、系统治理和综合施策等绿色生态理念贯彻到绿色工业的产业转型全过程,以创新驱动倒逼绿色转型与绿色发展,在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中促进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发展,打造我国经济腾飞的“绿色通道”。
原标题:专家热议绿色化发展:打造经济腾飞“绿色通道”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