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江苏省南通市城管局对外发布消息:“2013年和2014年列入省整治目标责任书的项目全部完成。”本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自2012年开始部署实施,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推动下,编排整治项目2582个,完成项目2520个,总完成率达97%以上,市容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基础设施配套日趋完善,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有效实现了“一年有突破、两年大变样、三年有脱胎换骨的变化”的整治目标。
抓项目建设,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13日上午,记者在崇川区学田街道棕榈园小区看到,不少汽车整齐地停在停车位上。居民陆丕珍对记者说:“这是老小区改造带来的好处。”
棕榈园建于1998年,有11幢楼334户。小区建设时基本没有考虑过停车位的设置,近几年停车难日益凸显。去年的改造,拓宽道路100平方米,绿化改建植草砖2000多平方米,为业主实际提供近160个停车位。
老小区改造,只是我市众多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项目之一。我市有序推进城郊结合部整治,全面清理暴露垃圾、建筑渣土等脏乱差现象,及时增添公厕、路灯等设施,大力实施绿化提升工程,两年共整治城郊结合部16片,7个城市主要出入口面貌焕然一新。我市两年累计投入3.6亿元,整治完成36条河道;大力推进背街小巷整治,加大环卫保洁力度,清理拆除环境违法建设,初步实现街巷整洁、管理有序,两年共整治各类道路100多条。
抓过程管理,实现日常环境整洁有序
11日凌晨,崇川区城管局渣土管理中心执法队员巡查至濠东路、人民路路口时,发现两辆无牌照的机动正三轮摩托正准备向路边空地倾倒居民装潢垃圾。执法队员当即上前制止,并实施证据保全。
我市紧扣建筑垃圾源头管控、过程督查、终端处置三个关键环节,推动市区建筑垃圾管理迈入规范化、制度化发展轨道。去年联合执法行动共出动人员360人次,突击检查工地183个,督促整改工地违规问题140多处,查扣违规渣土车辆200余辆。
按照一体化、市场化、信息化“三化”的管理要求,我市健全完善环卫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环卫管理水平,目前市区340条道路全部实行等级化管理,环卫一线作业车辆总数近900辆,主要道路机扫率达到70.1%,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市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抓功能配套,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2日上午9时许,家住朝晖花园的市民陈勇,骑上公共自行车,前往青年路旁的人才市场办事。陈勇是公共自行车的老用户,已累计骑行900多次。陈勇说:“去年增加了不少取车点,新投放的公共自行车骑起来更轻便。最近,公共自行车卡与公交卡实现了‘一卡通’,更方便了。”
除了优化公共自行车系统,我市还加快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城市配套工程,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近三年建成并开放120座公厕,数量超过前20年建设的总和;扩建污水处理厂两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每日15万吨,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置率超80%。围绕“以绿秀城”,我市相继建成环保公园、幸福公园等12座高水准、规模化公园,先后打造出清源广场、南工房绿地等40多处精品园林绿地,新建20多个小游园。
抓长效管理,构建城市管理新体系
7日12时,数字城管“12319”受理平台接到监督员关于“桃坞路路口南北方向和新建路路口的交通红绿灯不亮”的案件申报后,只用17秒就完成立案,1分26秒内将案件派遣至市公安局终端,要求处置时限为24小时。市公安局连夜修复,于8日8时40分将处置结果报市数字城管平台。
强化数字城管的日常监督指挥作用,是我市不断推进城市常态长效管理,形成“责权明晰、保障有力、管理高效”城市管理格局的举措之一。系统运行4年来,共受理有效信息近40万条,目前日均受理500条,结案率和按时结案率分别高达99%和93%以上。
从2010年开始,市委、市政府把数字化城管系统运行情况列为对各区和市级职能部门机关综合考评的内容之一,考核情况与市级机关综合绩效考评得分和各区1900万元城建资金拨付奖励直接挂钩。考核实行周提醒、月考核、年通报制度,每月在《南通日报》、市政府网站等主流媒体上公布市区21个街道考核排名,并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对排名后三名的街道主要负责人以及区分管领导进行约谈,截至目前,市区21个街道已有18个街道正职被约谈。
原标题:环境更优美 城市更宜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