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同步发电机节能技术研究报告一、所属行业:能源、装备制造业二、技术名称:永磁同步发电机节能技术三、拥有技术单位名称:沈阳工业大学四、单位地址: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辽西路 111 号五、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安忠良:024-25496092,13516007339,azl_an@sohu.com高 俊:024-25496092,13940491896,gaojunyes@163.com六、适用范围车用汽、柴油发电;并网型、离网型风力发电。七、技术内容1、技术原理“并网式”发电机通过采用永磁直趋结构,去除易损坏、效率低的齿轮箱,实现整个

首页> 节能> 工业节能> 技术> 正文

辽宁省重点节能减排技术目录(第二批)(16-20)

2014-10-11 09:14 来源: 北极星环保网

永磁同步发电机节能技术研究报告

一、所属行业:能源、装备制造业

二、技术名称:永磁同步发电机节能技术

三、拥有技术单位名称:沈阳工业大学

四、单位地址: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辽西路 111 号

五、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安忠良:024-25496092,13516007339,azl_an@sohu.com

高 俊:024-25496092,13940491896,gaojunyes@163.com

六、适用范围

车用汽、柴油发电;并网型、离网型风力发电。

七、技术内容

1、技术原理

“并网式”发电机通过采用永磁直趋结构,去除易损坏、效率低的齿轮箱,实现整个传动系统的高效节能;“离网”式发电机通过变速恒压技术实现,省去了变频器和复杂的并网控制系统,简化了风力发电装置的结构,实现高效节能;对车用汽、柴油发电通过在现有发电机设计的基础上建立更为精确的数学模型,综合考虑工艺、材料、加工精度、结构、性价比等各种因素,大幅度降低损耗,实现发电机的高效节能。

2、关键技术与装备

围绕永磁同步发电机节能,进行了以下关键技术的研究:

(1)降低损耗、提高效率的关键技术;

(2)良好电压稳定性的关键技术;

(3)低材料消耗、低成本、高可靠性关键技术;

(4)降低启动阻力矩,提高风能利用率技术。

八、主要技术指标

1、适用发电机功率等级:1 kW~10 MW;

2、节能率:10%~20%。

九、项目资助、鉴定、专利或获奖等

1、专利基本情况表

2、科学技术鉴定证书(辽宁签字[2011]41 号)

鉴定单位: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鉴定日期:2011 年 4 月 10 日。

3、国家 863 计划项目(课题编号:2008AA05Z412)。

十、典型用户

该技术于 2008 年 7 月在“湘潭电机厂”应用,采用该技术生产的永磁风力发电机功率为 2000 kW,效率为 96%,整个传动系统效率提高了 12%,年节能量为 210万 kW˙h/台。

该技术于 2013 年 5 月在“临海浙富电机有限公司”应用,采用该技术生产的车用永磁发电机功率为 2.5 kW /3.5 kW,效率为 93.5%,效率提高 10%,年节能量为3066 kW˙h/台。

十一、推广前景

该项目技术可以在永磁发电机行业推广,包括风力发电机、车用发电机等。预计到 2015 年底,在省内推广 10%,平均节能 4500 万 kW˙h/a,按 0.5 元/kW˙h 计算,节约资金 2250 万元/a。

永磁涡流柔性传动节能技术研究报告

一、所属行业:节能环保

二、技术名称:永磁涡流柔性传动节能技术

三、拥有技术单位名称:鞍山钦元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四、单位地址:辽宁省鞍山市经济开发区鞍旗路 22 号

五、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王 洁:0412-8493806,qy8494666@163.com

六、适用范围

钢铁、石油、天然气、化工、造纸、发电、灌溉、军工、煤炭、船舶、矿业、水泥、供水和污水处理等制造行业的水泵、风机、皮带运输机、压缩机、离心机等其它大型设备。

七、技术内容

1.技术原理

永磁传动基本原理就是遵循磁感应基本定律即“楞次定律”。当电机带动导体盘旋转时与安装在负载端的永磁盘产生切割磁力线运动,进而在导体盘中产生涡流,该涡流在导体盘周围生成反向感应磁场,从而带动永磁盘旋转,实现能量的空中传递。该技术以现代磁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应用永磁材料所产生的磁力作用,来实现力或者力矩(功率)无接触传递的一种新技术。以气隙传递能量,并通过调整气隙大小改变负载转速,实现绿色节能的新技术。真正做到了能量的空中传递,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传动方式和调速理念,还使传动更安全,节能更有效。

2.关键技术与装备

(1)电磁场的作用及其反作用原理;

(2)动态可变的能量传递原理;

(3)平滑电磁力形成机理;

(4)磁场、磁路量化关系;

(5)涡流、电磁力、热量损耗及效率关系;

(6)由涡流产生的电动势形成磁场扭矩的量化关系模型;

(7)调节气隙与速度的数学模型。

八、主要技术指标

1.转速范围:0~3000 r/min;

2.适配电机功率:4.0~4000 kW;

3.转矩范围:40~30000 N˙m;

4.工作温度范围:-40~60℃;

5.调速范围:0~99%;

6.传递效率:96~99%;

7.气隙调节范围:3 mm~40 mm;

8.滑差:1~4%;

9.安装精度:< 1 mm;

10.节能效率:20%以上。

九、技术背景或鉴定

1.该技术被录入《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五批)》;

2.该技术入选工信部《国家重点推广的电机节能先进技术目录》;

3.该技术装置获得辽宁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

4.该技术获得辽宁省级新产品、新技术专家鉴定;

5.该技术获发明专利 3 项,实用新型 18 项,外观设计 2 项;

6. 该技术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立项扶持;

7.该技术获辽宁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立项扶持。

十、典型用户

1.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2013 年 12 月 8 日设备开始调试及试运行。至今设备运行平稳,节电率为 34.7%,年节电量为 223.9 万 KWh,折标准煤895 吨,年节约电费 116.11 万元,投资回收期为 1.3 年。

2.大庆采油一厂第四油矿聚中七联合站排污泵,2012 年 9 月 25 日设备开始运行,节能效果达到 30%,年可节省电能 181650kwh,折合标准煤 127 吨,年节约电费约 13.6 万元,投资回收期为 1.84 年。

十一、推广前景

目前全社会的能耗 70%集中在冶金、化工、煤炭、电力、建材工业等领域。其中工业电动机用电量约占总电量的三分之一,且一半用于风机、泵、压缩机的驱动三分之二的风机、泵类机械在运行中需要调节流量。

风机、泵是工业企业中的耗电大户。风机用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 10%。其中金属矿山使用的风机占全国采矿用电总量的 30%、钢铁工业使用风机用电量占其生产总用电量的 20%、煤炭工业使用风机的用电量占煤炭总用电量的 17%。

预计 2015 年相关行业推广比例可达 5%,形成的节能能力为年节电量 97.5 亿度,折合成标准煤 390 万吨,减少污染排放 265 万吨碳煤粉,减少二氧化碳(CO2)排放 972 万吨,减少二氧化硫 29 万吨,减少氮氧化物(NOx)排放 14.6 万吨。

农村低碳住宅多能互补节能技术集成与应用技术研究报告

一、所属行业:能源

二、技术名称:农村低碳住宅多能互补节能技术集成与应用

三、拥有技术单位名称:沈阳农业大学

四、单位地址:沈阳市东陵路 120 号

五、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朴在林:024-88342066,13604009299,piaozl@china.com

六、适用范围

北方地区农村低碳住宅建设。

七、技术内容

1、技术原理

通过对农村低碳住宅多能互补节能技术进行研发与示范,采用一种保温砌筑一体建筑砌块,创造居住安全、成本较低、隔热性强、施工方便、原料充足、节能环保的建筑体;利用太阳能热水器腰炕热量蓄热系统和室内冷气循环系统实现冷热存储与交换;以清洁能源太阳能和风能作为供暖电源,以远红外发热软板作为能量转换载体,腰炕或地砖或地板底下卵石层作为储热介质,形成农村住宅采暖系统的新方案;采用光伏发电实现冬季供电采暖和夏季并网发电,实现农村住宅微网热电联供系统。

2、关键技术与装备

(1)双保温一体建筑砌块设计与加工技术;

(2)太阳能热水器腰炕热量蓄热利用技术;

(3)光伏发电储热技术;

(4)远红外发热软板发热采暖技术;

(5)光伏发电实现冬季供电采暖和夏季并网发电技术。

八、主要技术指标

1、冬季在同等生活环境下比红砖墙体的住宅室内温度高出 8~10℃;

2. 冬季太阳能热能室内储热系统,环境最低温度在≤-25℃时,室内平均温度≥16~18℃。

九、项目资助、鉴定、专利或获奖等

1、该技术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26B00);

2、该技术被列入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0GB2B000090);

3、该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 基于北方农村住宅分布式太阳能光伏电池蓄热供暖系统”(ZL2010 1 0533074.3);

4. 已受理实用新型专利:

(1)一种双保温被动式太阳能房,ZL200720010542.2;

(2)一种复合式远红外发热板块,ZL200720015510.1;

(3)一种结构式混凝土墙体专业保温模壳生产设备,200820219810.6;

(4)一种远红外发热软板,ZL200620153474.0 ;

(5)一种远红外发热网,ZL200620153473.6。

5. 项目已获得外观设计专利 3 项:

(1)远红外发热纤维网,专利号 ZL 200830010035.9;

(2)远红外发热纤维网,专利号 ZL 200830010036.3;

(3)远红外发热纤维网,专利号 ZL 200830010037.8。

6. 2010 年 1 月 8 日辽宁省科技厅进行了成果鉴定,由中科院生态所孙铁珩院士主持。与会成员一致认为:“农村节能低碳住宅建筑技术集成与应用”尚属国内空白,其研究成果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该成果属国内首创,居国际先进水平。

7. “农村节能低碳住宅建筑技术集成与应用”2011 年获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十、典型用户

该技术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资助下,目前已在辽宁北票、辽中、法库、康平、新民;四川省什邡市;黑龙江省依安县和北安市;吉林省公主岭;内蒙通辽等推广实施。其应用效果分别刊登在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沈阳网-沈阳晚报、四川省什邡市人民政府网站、齐齐哈尔市建设政务网、黑龙江建设网等网站和相关报刊上。

以辽宁北票东管营镇地区为例,项目实施后,每套 100 m2住宅可减少投资 20500元;一户住宅面积在 100 m2 左右的我国北方农村居民住户,一个供暖季通过太阳能热水器腰炕热量蓄热系统和远红外发热软板互补系统进行供暖,每年节省采暖用煤 3 t,每吨 800 元,减少投入 2400 元。夏季采用光伏发电并网技术,每户年节约电费 1800 余元,总计 4200 元。2013 年仅在辽宁北票东管营镇地区推广实施无烟户低碳住宅 7 户,预计年节能节电效益达 3 万余元。

十一、推广前景

“新农村”应该包括 5 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该项目研究的新型农村住宅是基于以下 8 个评价点:结构科学、格局合理、功能较全、实用舒适、美观坚固、环保卫生、低碳节能。该技术推广建设的农村低碳住宅可以有效减少煤燃烧造成的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减少农村住宅采暖产生的废碴,从而改善了农村的环境。传统农村住宅采暖每户每年产生废碴 200~300 kg。通常人们都是把这些废碴倒在路旁、池塘边或树丛。风天漫天扬尘,雨天高地黑泥。如果在农村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低碳住宅,建设优美的人居环境,可以大幅度提升农民对社会的满意度,进一步充分体现农民的生存价值观。建设农村低碳住宅,探索出适合我国新农村新房舍建设的节能减排新模式对于我国北方地区农村住宅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沈阳市共有乡村农户达 85.4 万户,每年改造和新建住宅有 5%~8%。以此类推,沈阳市每年约有 4.2~6.8 万多农户盖新房。每户按 100 平米计算,每平米按 700 元估算,沈阳市每年农民住宅的开发将达 3~47 亿元。节约 12.6~20.4万 tce/a,节约资金 1~1.6 亿元,年减排量达 33~53 万 t。

近年来,经过厂矿迁移和棚户区的改造城市的环境得到了有效地改善,基于农村住宅低碳技术,真正实现健康而舒适的农户无烟的绿色住宅,是未来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趋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预计“十二˙五”末期,在辽宁省推广 10%,总投入 350 万元,节电 9~11 万 kW˙h/a。

基于能耗监测平台的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诊断技术研究报告

一、所属行业:建筑

二、技术名称:基于能耗监测平台的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诊断技术

三、拥有技术单位名称: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四、单位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黄河路 760 号

五、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袁耀明:0411-39797867,15998607350,yuanym1919@163.com

六、适用范围

所报节能技术适用于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前的节能诊断或运行过程中的能源管理。

七、技术内容

1、技术原理

既有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密度高,节能潜力大,对其进行节能改造或科学化的能源管理迫在眉睫,该节能技术改进根据经验进行节能诊断的方法,基于能耗监测平台实现量化和标准化的节能诊断方法。

首先,通过建设城市级的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对纳入监测范围的大型公建能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不同类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定额。其次,建立大型公共建筑节能问题库,并对大型公共建筑节能问题进行数据表征,建立节能问题和能耗数据间的对应关系。再次,制定大型公建在线节能诊断的流程,整个流程为先进行诊断信号表征,再进行节能病灶定位,进而节能问题定位。最后出具节能诊断报告。

2、关键技术与装备

(1)能耗监测平台,包括能耗数据采集技术、能耗数据远传技术和能耗数据分析技术;

(2)大型公建能耗定额技术;

(3)节能问题库的能耗数据表征技术;

(4)标准化的在线节能诊断技术。

八、主要技术指标

通过节能诊断实施节能改造和能源管理,大型公建年节电率达到 15%,对于能耗密度为 100 kW˙h/(m2˙a),建筑面积为 3 万m2 的大型公建,节电量达到 45 万kW˙h/a。

九、项目资助、鉴定、专利或获奖等

1、通过节能改造项目节能量审核;

2、列入大连市 2010 年科技计划。

十、典型用户

该技术在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楼进行了示范。经统计,经过节能诊断后,提高运行管理水平,该办公楼的单位面积能耗水平降低 15%,有效的节约能源,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

十一、推广前景

辽宁省既有大型公共建筑存量巨大且普遍能源管理水平较低,能耗较大。光以大连市内四区为例,既有大型公共建筑存量达到了 150 栋,建筑面积达 760 万 m2,预计到 2015 年底,该节能技术在辽宁省推广比例达到 5%,涉及建筑面积达到 38万 m2。大型公建平均单位建筑面积耗电量为 100 kW˙h/(m2˙a),预计“十二˙五”末期,该技术在省内推广比例达 5%,年节电率达 15%,节电 500 万 kW˙h/a。

基于感应耦合的无极荧光灯照明技术研究报告

一、所属行业:轻工行业

二、技术名称:基于感应耦合的无极荧光灯照明技术

三、拥有技术单位名称:抚顺利沃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四、单位地址:抚顺市顺城区前甸镇中二村

五、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李松谦:024-54066333 13898320001 lwzmkj@163.com

六、适用范围

工业企业、市政道路照明、体育场馆、景观照明等场所。

七、技术内容

1、技术原理

灯内没有灯丝和电极,由频率发生器、真空灯管、耦合器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频率发生器产生电磁场,根据电磁感应耦合原理,将电磁场能量以感应方式耦合到涂有无极灯专用荧光粉的玻璃灯管内,使灯管内气体雪崩电离形成等离子体,其受激返回基态时辐射出紫外线,激发三基色荧光粉产生可见光。

2、关键技术与装备

(1)无极灯高低功率切换装置;能在同一照明泡体内,输出不同功率,亮度减小三分之一而耗电省一半。

(2)一体化“无极灯散热装置”;使得大功率无极灯的生产和制造趋于规范,且结构完善可靠,彻底解决泡体内温度爬升引起的功率不稳定及因高温影响带来的元器件损坏,使无极灯能广泛地运用在路灯、泛光灯等一切全密封灯具中。

(3)固态汞技术;其使用的是汞合金(学名汞齐),常温下不会液化,气化;作为为放电管提供汞原子的物质——汞齐,是 Hg 与 Bi、In、Sn、Pb、Zn、Ag 等元素组成的汞合金的统称。不同配比的汞齐可以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提供稳定的汞蒸汽压。

(4)低温启动技术;保证无极灯在低温(-40℃)的情况下能正常启动的低温启动电路,在传统的无极灯电源电路中加入了低温启动电路,保证了无极灯在低温的条件下能正常启动;还采用了过流、过压、空载、过温等保护电路,能有效的防止无极灯的意外销毁,保证无极灯使用安全可靠,延长使用寿命。

八、主要技术指标

1、使用寿命:60000—80000 小时,厂家质保五年;

2、节电率:与传统光源相比节电 50%-70%;

3、超低光衰:2000 小时光通维持率保持 97%以上。

九、项目资助、鉴定、专利或获奖等

该技术被列入国家发改委第六批节能减排推广技术。

十、典型用户

该技术目前得以在抚顺铝业有限公司生产照明系统实施。项目实施后,预计耗电 45380 kW˙h/a,节电 66995 kW˙h/a;质保期内节电334975kW˙h。

十一、推广前景

预计到 2015 年底,在辽宁省推广比例达到 40%,节电 1 亿 kW˙h/a。

相关新闻:

辽宁省重点节能减排技术目录(第二批)(1-5)

辽宁省重点节能减排技术目录(第二批)(6-10)

辽宁省重点节能减排技术目录(第二批)(11-15)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