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潘家华对记者说,全国碳市场对实现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有重要作用,监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碳排放数据质量和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潘家华看来,波动性、反复性很正常,只要明确方向、保持战略定力,没必要放大焦虑。...潘家华建议,全国要一盘棋,除了有1+n的政策体系,更要聚焦关键环节、关键领域,特别是化石能源的碳减排。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潘家华日前公开抨击了夸大nbs功能的现象。他说,一提碳中和,森林碳汇就热情高涨,有喧宾夺主之势。...潘家华说,绿色植物属于气候中性碳,它们会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但它们的生命体终究要死亡,最后又回到了大气,不可能永远是碳汇。nbs涵盖范围极广且包含很多变量,存在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
潘家华:在学界,有些人不接触经济学就不了解,就属于跟着当前热潮。...带着对这些问题的关切,《环境与生活》记者专访了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潘家华。
康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杜祥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傅成玉能源专家、原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16:00—16:10 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揭牌仪式16:10—17:30 主题演讲潘家华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潘家华说,这表示今后既要控制能源消费强度,也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这是一大进步。...在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潘家华看来,会议提出的举措非常精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没有捷径可走,首当其冲就是要控制化石能源消费。”他说。
日前在中国城市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抛出问题。看似简单,实则不然。...潘家华表示,目前存在一种普遍错觉,认为碳减排峰值越高,留下的发展空间越大,因此部分地区仍在“争空间、摸高峰”,继续大量使用化石能源。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潘家华说。在气候雄心峰会上,45个国家作出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新承诺,24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目标。...潘家华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国内的发展战略、发展进程高度吻合。
潘家华说。处理方法仍待完善最近对全国71个大中城市做了一项调查,塑料垃圾占总生活垃圾的15%左右。...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从另一个角度给出解释。纵观国内与国际环境,皆有明确的目标倒逼解决废弃塑料难题。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潘家华此次演讲的主题是共抓大环保,长江生态兴。潘家华强调,要保护水环境、正视水危机、抓住低碳机遇、放大生态红利。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院士周卫健 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院士王辰 中日友好医院 院士胡盛寿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院士赫 捷 国家癌症中心院士周大地 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宏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潘家华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院士周卫健 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院士王辰 中日友好医院 院士胡盛寿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院士赫捷 国家癌症中心 院士周大地 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 研究员周宏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员潘家华
专题讨论在齐晔教授主持的专题环节中,包括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副司长蒋兆理先生、国家能源局战略规划司副司长何永健先生、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教授、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先生和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主任长江学者李政教授在内的嘉宾和学者围绕报告内容
为此,本刊独家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潘家华认为,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和建设具有如下6方面意义和作用。、其一,全国示范意义。
潘家华说,严格的监管和执法,加上特大城市将优质资源加速疏解到三、四、五线城市中去,雾霾的治理终将会见到曙光。中国已经打赢了非典、禽流感等一场场硬仗,如何真正攻克雾霾?...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指出,二三十年前,中国北方冬季大风呼啸,寒冷刺骨,但如今冰雪和冷空气都大大减少。气温不断刷新历史记录的暖冬接连出现,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环境也持续产生。
潘家华研究员从四个方面对绿色转型的理性支撑进行了分析:绿色转型进程及其特征要素、个人理性与绿色转型的兼容性、合作理性的可持续属性以及理性选择等,他认为应从价值取向转型等多个方面进行努力来加速绿色转型。...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研究员,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ppp专委会特聘专家、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兼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研究员,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李扬飏博士,济南大学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伟教授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对中新社记者说。在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看来,环境从稳中趋好变为总体性改善,需要未来五年做出艰苦努力。
原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杜祥琬,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等众多权威专家和知名学者畅所欲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早在年前就告诉中外对话,要解决北京的拥堵问题,只能是从规划上将功能疏解出去。上海城市规划走的不是北京的道路,多中心和功能混合式发展是目前城市规划的主导思想。
潘家华介绍。在转变的过程中,以往刻板的评判标准,也需要伴随着发展和生活模式的转变而作出调整。...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说。现实状况让我们不得不对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进行反思,而用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和改造工业文明理念,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说。我们有理由期待,以效果为导向的环保产业的发展,终将建设一个绿色中国,从而最终惠及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质量。
这27位专家包括,郝吉明、祝兴祥、王浩、曲久辉、马中、井文涌、毛其智、王建、王毅、田廷山、乔致奇、刘毅、刘力群、孙佑海、朱坦、李铁、李巍、杨朝飞、肖金成、谷树忠、连煜、周大地、金凤君、夏青、常纪文、潘家华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对中新社记者说。而清洁的环境,特别是安全洁净的水源涵养空间江河湖海更需保障。事实上,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项工作的迫切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指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环境问题需要通过发展来解决。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曾表示。方精云团队得出我国森林持续是重要碳汇这一结论,可以为我国制定减排增汇政策和相关的气候谈判政策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