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职责、整合队伍、减少层级、推动力量下沉,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构。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争取加强生态环境队伍建设。...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生态环境统计等改革,组织开展生态环境统计质量提升行动。稳步推进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和企业环保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制定环保信用修复管理办法,推进排污权有偿交易和使用研究探索。
对不按要求淘汰低效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的企业,加强监督检查,发生火灾等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后,及时开展污染损害评估工作,计算应急处置费用、生态环境损害等各类直接经济损失,严肃追究事故企业赔偿责任。...为加快淘汰低效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减少减轻相关火灾事故。淘汰范围为采用光氧化、光催化、低温等离子及上述组合技术的低效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
要统筹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和碳减排行动,引导企业更好落实原料替代、燃料替代等防控措施,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和碳排放,推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总纲和关键环节 第3部分:恢复效果评估》《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总纲和关键环节 第4部分:土壤生态环境基线调查与确定》《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
现场检查中,如环评文件要求以外的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出现不正常运行使用等情况,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处罚时可根据违法行为的主客观性以及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后果,充分运用轻罚免罚以及自由裁量权等,降低企业的处罚金额,...为鼓励企业自行主动安装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笔者建议,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应给予这些企业更多的政策支持,如减少现场检查频次、应急天气管控豁免以及纳入执法正面清单等。
、主动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情况作为从轻、减轻处罚的认定依据,在告知处罚金额的基础上减少2万元罚款,最终本案处罚款人民币14300元整。...对不可避免有恶臭气体排放的,应当按照相应的净化装置,或者采取高温燃烧、催化燃烧、活性炭吸附、清水加除臭剂进行淋洗等方法清除恶臭,防止恶臭气体的排放,减少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第三条浦东新区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立健全减少污染排放、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第八条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依法承担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和赔偿责任。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人。
经专业机构测算,此种焚烧方式产生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与污泥煤炭混合焚烧方式相比将减少50%左右。...经鉴定,非法倾倒污泥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价值总计471.97万元。
第三条 (协同控制)浦东新区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立健全减少污染排放、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街道办事处以及镇人民政府负责生态环境损害索赔具体工作;跨区域的、重大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由浦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生态环境损害索赔具体工作。
新沂某食品有限公司缴纳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人民币544136元。2022年8月16日至2022年12月16日间,新沂某食品有限公司主动申请企业合规建设,其积极整改落实,且经第三方监督评估小组验收合格。...主要是指检察机关对于审查起诉阶段办理的涉企刑事案件,在依法作出不批准逮捕、不起诉决定或者根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出轻缓量刑建议等的同时,针对企业涉嫌具体犯罪,结合办案实际,督促涉案企业做出合规承诺并积极整改落实,促进企业合规守法经营,减少和预防企业犯罪
2022年9月19日,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与该单位签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额为4.7743万元。...缺氧池推流器故障导致氨氮异常,笔者之前也遇到过,主要是推流器故障导致污泥大量沉积,生化系统中mlss急剧减少,从而导致污泥的泥龄降低,泥龄低于世代期,会导致硝化菌无法在系统中聚集,形成不了优势菌种,所以对应的代谢物无法去除
对督察移交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省纪委省监委以事立案、直查直办,严肃责任追究。根据调查核实情况,依据有关规定,对52个责任单位和158名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的指导帮助下,经过集中整治,滇池沿岸违规违建问题基本整改到位,环湖路临湖一侧减少建设用地17250亩、建筑面积639万平方米,恢复生态湖滨带
2021年11月,该单位污水处理班长陈某某为减少污水处理时间,擅自在污水收集池加装外排管道,将未经处理的生产废水通过预埋的地下暗管排放至如靖界河入江口处,通过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该案委托3名专家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工作。经专家评估,该案造成生态环境损害价值量为75199元。
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实施碳中和示范创建行动,不断发展壮大绿色经济,严格控制资源开发强度,全面规范开发建设行为,最大限度减少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三是积极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对中央督察组移交的3个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进行专案盯办,确保依规依纪依法追责到位。强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在督察整改中的运用。全程跟踪监督整改工作,坚决杜绝虚假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
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二)受他人胁迫或者诱骗实施违法行为的;(三)主动供述行政机关尚未掌握的违法行为的;(四)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五)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义务人积极履行生态环境损害修复
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评估赔偿制度。建立“河长+检察长”制度,完善环境案件移交移送制度,成立环保法庭,推行环境行政、刑事、民事案件“三审合一”。...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5.3%,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显著下降,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明显下降(较2015年减少36天),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排放量分别削减
积极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产离任审计、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全力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失责追责”的完整责任链条。...日前,普洱市人民政府印发《普洱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目标到2025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一降一减双提升双突破”,即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持续减少,环境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提高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70%左右,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减少。(三)绿色发展成果共创共建共享。绿色低碳经济加快发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生态价值普惠民生。...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问题,依法及时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做到应启动尽启动、应赔偿尽赔偿、应修复尽修复,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提升。保持空气常新。
在偷排危险废液污染环境案件中,统筹打击犯罪与修复生态,依法确认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与责任主体达成的磋商协议,及时确定生态环境损害及后续处置费用数额,为修复生态奠定良好基础。...在汽车制造企业大气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中,创造性的从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抵消超标排放量视角出发,促使被告企业以捐献新能源电动车用于公益事业的方式实现生态修复,推动淘汰落后产能、扩大绿色产能。
同时要求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衔接协调机制。落实“双碳”目标,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公民应当遵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采取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减少日常生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
经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废物堆放地的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环境均受到损害,所需的污染清除处置费用为158万余元。...检察官说法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防止或者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工业固废应严格按照环评要求处置,尤其是危险废物,必须交由有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置。
组织开展一系列沿江沿海违法违规项目清理整顿,从源头减少入河入海污染。...项目建设完成后再去倒查是否合法合规,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和社会资源浪费难以弥补。因此,有必要严格落实建设项目信息事先公开制度,接受公众的监督。
二、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一)总体思路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提高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水平,降低企业环境风险,减少生态环境损害事件为目的,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行、源头防控、防赔结合
按国家有关标准要求规定划定基本草原,实施更加严格的保护与管理,确保基本草原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建立健全草原执法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落实草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矿藏开采、工程建设等征占用草原审核审批管理。依法依规规范规模化养殖场等设施建设占用草原行为。
调整能源结构,完成120多万户散煤取暖清洁化治理,改燃关停1.1万台燃煤锅炉,煤炭消费总量较“十二五”时期末减少17.4%。...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环境保护企业“领跑者”制度。出台《天津市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创造性开展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回头看”,覆盖全市16个区和生态环境任务较重的市级部门。
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的基础上,依据草地内基本草原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的总体要求,开展基本草原划定调整。...严格落实草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建立健全草原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和草原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和依法查处非法占用、开垦等人为破坏草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