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优化产业结构(三)严格环境准入要求。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发文,公开征求《贯彻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2024—2025年)》(征求意见稿)意见,通过严格环境准入要求等措施,推进大气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多元共治大气污染治理格局
(二)生态环境准入总体要求1.建设单位应依法依规组织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并报具有审批权限的生态环境部门审批。...2.化工行业新增了现代煤化工产业和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生态环境准入要求。3.明确了各相关重点行业关于重点水体的范围。4.更新了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政策文件要求,增补各重点行业最新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二、推动环境准入改革落地见效(五)持续强化重点项目审批服务。落实落细广东省服务高质量发展“1+3+n”政策措施,加强产业转移平台、产业转移园区、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环评服务保障。
第六条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实施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第十四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依法报送备案后组织实施。黄河流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对本行政区域黄河流域国土空间实行分区、分类用途管制。
结合规划产业发展任务,进一步明确产业园区生态环境准入和跟踪监测等要求,提出规划优化调整的对策建议。(三)探索推进“两证合一”审批改革。...全省各级环评审批部门要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数据应用系统,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环境准入研判、选址选线环境合理性分析等的指导作用,服务规划编制和项目招商引资等科学决策。
二是精细编制生态环境准入清单。...2017年,在连云港等4个试点城市实践基础上,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技术指南(试行)》,突出了“问题识别—质量目标—分区管控—准入清单”的逻辑关系
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要依法依规、精准适用、持续稳定,不搞“急刹车、猛掉头”。二是要充分衔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开展年度动态更新与5年一次的定期调整。...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全域覆盖、跨部门协同、多要素综合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全国共划分4万余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按照“一单元一策略”制定差异化、精细化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需要划定生态环境管控单元,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底线要求,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生态环境保护源头预防体系的重要环节。
(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调整结果。...聚焦生态环境特征、目标和问题,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利用效率等维度,差异化调整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二、调整结果(一)环境管控单元调整结果。
守好环境准入底线,创新优化政策组合拳,持续提升惠企帮扶质量,积极服务产业振兴发展。五是治理手段由传统型向智能型转变。坚持数字化手段与生态治理深度融合,推动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体系。
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海南自由贸易港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和43部地方性法规均对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理作出规定。...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严格执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源头预防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守牢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底线,科学指导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
(三)编制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根据生态环境功能定位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要求,聚焦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系统集成现有生态环境管理规定,精准编制差别化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提出管控污染物排放、防控环境风险、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等要求
(四)严格生态环境准入管理。2.加强“两高一低”项目准入管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以下简称“两高一...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等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政策,按程序更新、调整分区管控要求,将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纳入“三线一单”分区管控体系。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征求《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准入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函为落实《山东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相关要求,规范和指导产业园区管理机构科学编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准入清单
开展改革试点,通过采取合并审批、先批再审等方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推进环评制度由传统的行政审批向政府主动服务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转变;浙江省生态环境部门通过数字服务平台“浙里环评”构建起包括准入要素总览图和环境准入
严格“两高一低”项目环境准入,规范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牵头单位:环评处;责任单位: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生态环境局)。...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产业布局、环境准入、园区管理、执法监管等领域的应用。
指导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芜湖、蚌埠),结合市级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精准编制自贸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数字化管理,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强化共享共用,开发环境准入研判、选址选线环境合理性分析等功能,服务重大政策制定、规划编制和项目招商引资等科学决策。
第十四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的要求,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产业园区外完成环境影响评价的成片区域内,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的环境准入清单,且未纳入《上海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重点行业名录》的建设项目,可实施环评优化简化措施。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赤水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状况,依法依规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并按要求进行动态更新。
《方案》提到,在加强源头防控方面,包括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强生态环境准入管理、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4项具体任务。
一、优化环境准入服务,支持新型工业化项目建设(一)优化开发区环境准入清单。...结合“三线一单”全面更新评估调整,优化以开发区为主体的重点管控单元的环境准入清单,完善“三线一单”分区管控系统平台建设,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对园区在环境准入、园区管理、执法监管、规划政策等方面的重要支撑
二、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四)严格环境准入要求。
(市生态环境局负责)2.落实环境准入规定。进一步发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引领作用,加强规划环评、区域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