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汉江防洪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了以堤防挡水、湖库蓄水、蓄滞洪区分水、闸站排水为主的防洪治涝体系,成功抵御2020年流域大洪水;完成南水北调中线、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一期等工程建设。
黄岩区院桥镇集镇内环卫一体化及集镇外行政村垃圾清运采购项目(2023年、2024年两年度)采购人:台州市黄岩区院桥镇人民政府中标供应商:台州市绿运环卫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中标金额:1596万元服务期限:2年8.项目名称:海安市城区公厕和防洪体系河道
陈蔡水库加固改造工程是浦阳江流域防洪体系中重要的控制性防洪骨干工程之一,是长江环保集团在浙江省开展的首个长江大保护项目,承担着诸暨市75%人口的饮用水供水任务。
第十条 国家统筹黄河干支流防洪体系建设,加强流域及流域间防洪体系协同,推进黄河上中下游防汛抗旱、防凌联动,构建科学高效的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并适时组织评估,有效提升黄河流域防治洪涝等灾害的能力。
引汉济渭水利枢纽工程30 汉中市石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31 南郑区狮子崖水库建设项目3、防洪工程(7个)32 防洪治理工程33 南郑区防洪工程及水保治理项目34 城固湑水河堤防建设及杨填堰修复工程35 西乡县防洪体系建设项目
通过上游右江百色水利枢纽、郁江老口航运枢纽与南宁市城区堤防联合运用,除新开发的五象新区和石埠片区外,南宁市大部分主城区通过库堤结合防洪体系,基本达到200年一遇防洪标准。...南宁市库堤结合防洪体系中的重点工程——南宁市老口航运枢纽已投入使用;邕宁水利枢纽工程已完成建设;邕宁区龟山堤工程4.91公里、邕宁防洪堤二期(第5段三星店—园博园段)5.92公里和青秀区仙葫半岛堤5公里均已完成建设
对达不到防洪标准的城市,要通过河道系统治理,建设拦蓄、滞洪、分洪等工程,逐步提高城市防洪标准,确保“十四五”末建成完善的城市防洪体系,力争2030年达到国家设防标准。
防洪体系达标建设基本完成,安澜大同基本建成。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显著,幸福河湖和健康的地下水生态系统基本建成;水利管理的法制化、精细化、智能化、协同化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实现治水体系和治水能力现代化。
11月15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南京市城市内涝治理实施方案(2021—2025年)》,方案总体目标为到2025年,基本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与区域防洪体系有效衔接
疏通东部老顶山行洪通道,建设完善的防洪体系,保障区域防洪安全。重点实施高新区2号雨水调蓄池及其配套项目、老顶山冲沟及壁头河(老顶山至漳泽湖)综合治理等工程。
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完善防洪体系,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逐步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天津市积极配合提升雄安新区和白洋淀下游河道行洪能力,加强蓄滞洪区建设,不断巩固和加强区域防洪体系。(三)加强绿色环保创新。
天津市积极配合提升雄安新区和白洋淀下游河道行洪能力,加强蓄滞洪区建设,不断巩固和加强区域防洪体系。(三)加强绿色环保创新。
在防洪体系方面,规划以“上蓄、中疏、下排”的总体防洪格局为基础,基于流域自然本底条件,有效蓄滞利用雨洪,采取流域调控、分区防守、洪涝兼治、化灾为利的策略,保障城市防洪安全。
其中,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将成为行业发展重点,预计国家将重点针对资源性、工程性缺水地区、防洪体系有较大缺陷的地区,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工程,优先安排前期工作基础较好的重大水利工程
导读:洪涝灾害包括内涝和外洪,两者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在对内涝和外洪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美国在城镇洪涝灾害防治方面的经验,提出城镇排水防涝和流域防洪在标准和技术上的衔接,详细阐述并分析了城镇排水标准、
俞孔坚认为,海绵城市实际是个综合性的平台,是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特征,以构建跨尺度水生态基础设施为核心,通过区域性的城市防洪体系的构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栖息地的恢复、文化遗产的保护、绿色出行网络构建等
二期工程将溪流和湖区串联成一河三湖的核心骨架,镶嵌在近自然绿地构筑的生态基底上;在完善防洪体系基础上,通过河槽整理、水生态修复及生态绿化等工程措施,逐步恢复河流生态功能;扩展生态休闲空间,形成自然和谐的绿色河流生态廊道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贺州市将启动建设资金用于构建防洪体系、推进雨洪管理、水体水质保护、生态景观提升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城市的防洪排涝水平,在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促进地区人文风貌和经济发展。
通过采取整修堤防、改良河床、控污治污、补水增绿等措施,完善防洪体系,构筑防洪安全保障,恢复和改善河流生态功能,扩展生态环境空间,把滹沱河建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廊道。
加大城市防洪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防洪体系。三是排涝水。
第一阶段为1998年-2000年,建成防洪堤石坝223公里,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洪体系。第二阶段为2009年-2011年,实施了城区段汾河治理工程,建成了16平方公里的临汾汾河公园。
到2017年,示范区易涝点改造基本完成,示范区内涝防治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防洪体系达到100年一遇防洪标准,防洪堤防达标率为100%。
与防洪规划重在协调处理生态与安全、岸上与岸下等方面的关系,在洪水水位、行洪能力、洪泛区、蓄滞洪区布局等方面进行协调衔接,尤其要考虑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防洪体系和河湖水位关系。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认为,海绵城市实际是个综合性的平台,是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特征,以构建跨尺度水生态基础设施为核心,通过区域性的城市防洪体系的构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栖息地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