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包括加大供水水厂、管网和加压调蓄设施更新改造力度,强化供水管网漏损治理。系统开展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和清污分流、破损管网等改造修复,因地制宜推进垃圾处理设施转型升级等具体措施。...加大供水水厂、管网和加压调蓄设施更新改造力度,强化供水管网漏损治理。系统开展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和清污分流、破损管网等改造修复,因地制宜推进垃圾处理设施转型升级。
、应急、水利、交通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联动协作,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涝情,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加强河湖、水闸、排水管网、泵站等的联排联调,根据气象预警信息及时采取预先腾空、预降水位等方式,腾出管网、河道及调蓄设施空间...四、持续推进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各地要指导城市住房城乡建设(排水)部门落实《“十四五”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行动计划》的有关要求,按照近远结合、突出重点的原则,着力推动排水管网、排涝泵站、调蓄设施、排涝通道和重要点位防护设施建设
合理设置事故调蓄设施和应急措施,发现进水异常可能导致污水处理系统受损和出水超标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第一时间向排水主管部门及生态环境部门报告。二、严格排污口及溢流口管理(四)严格入河排污口管理。
老城区依托城市更新,针对积水内涝、公共空间品质不高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排水管网、雨水泵站、调蓄设施等排水防涝设施的改造建设,有效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因截流不规范或调蓄设施能力不足导致污水溢流的合流制区域,因地制宜采取源头减排、截流井改造,增设调蓄设施、快速净化设施等措施,防控雨季溢流污染。(四)加强管网空白区整治。
数字化管理视角下的成都市雨水调蓄设施及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演讲嘉宾:王家良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给排水总工程师、四川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3.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评估与考核体系研究
通过采取合流制改造、管网混接错接改造、增设截留调蓄设施等措施,降低合流制溢流污染。开展排水管渠调查和检测,加大雨污水管网混接点改造力度。到2025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不低于70%。
中央补助资金主要支持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与海绵城市建设直接相关的各类项目建设,具体内容包括:1.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排水防涝设施、雨水调蓄设施、城市内部蓄滞洪空间、城市绿地、湿地、透水性道路广场等项目。
工程建设规模20万m3/d,调蓄设施16万m3,建成后将成为西南地区最大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地埋式建筑属于封闭式施工,基坑深、结构难、工艺复杂,加大了封闭式环境下的施工难度。
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改建工程,合理新增快速净化设施、人工湿地、调蓄设施等技术措施进行污水处理低成本改造。坚持“就近处理、就地循环”原则,结合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提标升级、扩能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环综合42号),提出提高工业用水效率,推进产业园区用水系统集成优化,实现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梯级利用和再生利用;构建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及再生水调蓄设施
多手段研究科学确定设计规模为实现消除竹园污水厂现状存在的旱天溢流、大幅削减雨天溢流的目标,本项目立足流域角度,系统性、整体性研究分析了竹园污水区域现状存在的问题,采用数据分析、概率统计、模型预测等方法,创新性提出采用“调蓄设施
国家医学中心项目;长沙市工人文化宫项目;长沙市综合性体育场馆建设项目(长沙国体中心、长沙奥体中心);观沙岭片区城市更新项目;长沙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023年度);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长沙市中心城区排水调蓄设施
有序实施城市排水老旧破损管网改造修复,实施混错接、漏接、老旧破损管网更新修复;新建排水管网应采取雨污分流,现有合流制排水管网应因地制宜开展雨污分流改造,对于暂不具备分流条件的,通过采取溢流口改造、截流井改造、破损修补、管材更换、增设调蓄设施等工程措施对现有雨污合流管网进行改造
(四)请你局联合区规划资源部门,在《规划》基础上,开展规划泵站、调蓄设施等用地专项规划编制,控制地下空间、主要管线管位,为排水设施建设提供用地保障。...提标方案为:强排系统以灰绿色设施为主,通过分流改造、增加调蓄设施等途径,完成提标要求。自排系统依托河网水系,通过竖向高程设计控制,新建、改造或翻排雨水管道完成提标要求。
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改建工程,合理通过改造溢流口、增加人工湿地、增设调蓄设施等技术措施进行污水处理低成本改造。
如今,德国已成为世界上雨水与合流制调蓄设施分布最为密集的国家之一。据2016年的数据,德国不同类型雨水调蓄设施共54 069个,调蓄容积共计6078.9万m,人均0.738m。...相比于美国,日本更重视对溢流排放处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而德国更注重分散调蓄设施的应用。我国的溢流污染治理起步相对较晚,1988年在上海率先开始。
省级财政下达10个示范市(县)补助资金2.67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建成区范围内与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供排水设施、雨水调蓄设施、城市绿地、城市内河(湖)生态修复、城市雨洪行泄通道等项目建设,推动示范城市采用“
理顺居民加压调蓄设施管理机制,鼓励依法依规移交供水企业运行维护,费用计入供水成本。分年度实施城市供水老旧管网和设施改造,有效降低供水管网漏损。
(三)推进居民加压调蓄设施统筹管理。各地要全面排查居民小区供水加压调蓄设施,摸清设施供水规模、供水方式、水质保障水平、服务人口、养护主体等基本情况,建立信息动态更新机制。...鼓励新建居民住宅的加压调蓄设施同步建设消毒剂余量、浊度等水质指标监测设施,统筹布局建设消毒设施。既有加压调蓄设施不符合卫生和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的,应加快实施更新改造,并落实防淹、防断电等措施。
暂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合理采取溢流口改造、截流井改造、破损修复、管材更换、增设调蓄设施等措施,降低合流制管网溢流污染,提高雨水排放能力,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其次,要调查闸坝、泵站等启闭规则、调蓄设施的进出水规则等运行调度情况。再其次,要调查管网的淤积和破损情况、闸坝的实际使用情况、泵站的运维情况、调蓄设施的淤积情况等。...最后,要对城市河道和管道的排水能力、泵站的抽升能力、闸坝的过流能力、调蓄设施的调蓄能力进行评估,重点识别城市河道上的阻水构筑物、城市管道上瓶颈管等 “卡脖子”点,并据此科学评估河道、管道真实过水能力。
根据整体蓄排能力提升的要求、低洼点位积水整治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集散结合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发挥削峰错峰作用。...2.建设调蓄设施,增加蓄存空间《计划》指出,有条件的城市逐步恢复因历史原因封盖、填埋的天然排水沟、河道等,扩展城市及周边自然调蓄空间。
综合考虑空间需求、建设成本等因素,要坚持“先自然后人工,先地上后地下,先浅层后深层,先兼用后专用”的原则,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因地制宜建设调蓄设施,提高防洪排涝能力。二是严格保护并充分利用蓄滞洪区。
(2019-2021年)》和2021年《“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印发后,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等4部委今年联合印发《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再次强调“采取增设调蓄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