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当前,EOD第一批试点项目刚刚展开,第二批试点项目大部分还处于刚刚完成立项的状态,对于EOD项目的运作模式的流程参考尚不成熟。而地方上的EOD项目方兴未艾,且管理有待加强。
本文旨在通过对当下各EOD项目情况的整理分析,梳理出EOD项目实施的三大基本流程,包括前期准备和立项、项目申报、落地实施,为行业相关联者提供镜鉴。
阶段一:前期准备和立项
(一)EOD项目包装和谋划
在项目包装和谋划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是科学确立环境治理内容并合理规划相关联产业项目。环境治理内容通常包括废弃矿山修复、河道水系流域治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固废治理等,一般需结合当地的国土空间规划和环境规划而因地制宜。关联产业的规划则需要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但前提条件必须是实现和环境治理项目的融合发展,实践中比较常见的有生态农业、旅游、康养、科创、清洁能源等,可参阅之前发布的《EOD系列之项目篇03|产业融合是EOD的关键要义,产业互补才是好的“融合” 》。
(二)申报资料和审批手续的准备
《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试行)》对申报所需的材料进行了详细的罗列,其中包括项目的可研报告(在实际操作中一般将环境治理项目、关联产业项目分开编制);按照生态环境部文件要求内容编制的EOD项目入库实施方案;确认实施主体,由申报实体和实施主体共同盖章的承诺函以及其他有关项目申请及立项过程中文件。
阶段二:项目申报
在项目申报阶段,主要由系统申报和两轮专家论证评估组成。首先,实施主体需要将上述准备阶段的文件,包括实施方案及可研报告、立项手续、承诺函等报至县级及以上生态环境部门,再由其通过系统线上申报至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进行第一轮的专家论证评估。省级生态环境部门需要组织专家对该项目出具项目论证评估意见,之后再由省级部门将方案报送国家生态环境部。在这里,生态环境部将组织专家进行第二批项目论证,只有通过这一轮专家论证的项目,才可以被准予进入“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
阶段三:招标实施
(一)确定实施模式
在项目申报入库成功之后,可以开始启动招标实施阶段工作。首先,需确定项目实施模式。EOD项目的实施一般采用PPP、“流域治理+片区开发”、ABO[1]等模式。鉴于EOD模式的实施涉及不同行业的不同具体项目内容,在实践中EOD项目落地也经常采取混合模式,即其中一个或部分子项目采用PPP模式,其他子项目采用“流域治理+片区开发”、ABO模式。
(二)编制相关规划
在确认相应的实施模式之后,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施方案的编制。首先要在能够实现项目整体收益与平衡的基础上,编制项目的投融资规划及资金平衡方案。其次,需要确认具体的项目落地实施方案,内容包括项目的投融资架构、项目的交易结构、收益来源、回报机制、与社会资本的合作边界、项目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社会资本采购等事项。
(三)对接相关资源
最后,凭借上述的准备方案,实施主体可以开始对接国开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确定项目贷款相关事项。同时开展对接社会资本、招标代理机构等工作,准备项目招标的事宜。
[1]当前,ABO模式并未得到官方正式认可,其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并且2021年财政部公布的《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9528号建议的答复(财金函〔2021〕40号)》表达了监管部门对ABO模式的疑虑,财政部认为ABO模式“尚无制度规范,存在一定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隐患”。这使得市场对于该模式一直存在质疑,但随着实践中越来越多的项目选择采用ABO模式,对其进行政策和法律规范也不会太久,通过规范化,消除ABO模式实施中的合规风险,可以进一步发挥其优势。
附录:EOD项目申报工作流程及界面清单
表一:EOD项目申报工作流程及界面清单
表一:EOD项目申报工作流程及界面清单(续)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