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白银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21-2025年),结合实际,突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体系,共包括六大系统、十项任务和36项指标。详情如下:白银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21-2025年)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管理规程》《

首页> 大气治理> 脱硫脱硝> 烟气脱硫> 政策> 正文

白银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21-2025年)

2022-07-20 14:28 来源: 北极星环保网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白银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21-2025年),结合实际,突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体系,共包括六大系统、十项任务和36项指标。详情如下:

白银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21-2025年)

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管理规程》《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环生态〔2019〕76号)以及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要求,结合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精神,编制本规划。

一、工作基础与形势分析

(一)建设基础

1.区域特征

(1)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运输网络快捷便利。我市位于古丝绸之路与黄河的交汇地带,是丝绸之路黄金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地处甘宁蒙三省交汇处,是甘肃的北大门,也是兰白都市圈的副核心城市,距省会兰州69公里,公路、铁路、航空和黄河航运条件便利,距中川机场46公里,包兰、干武铁路和正在建设的中兰客专高铁穿境而过,京藏、定武高速和国道109、247、309、312、338、341线纵横交错,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主干线横贯境内,是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物流通道。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我市成为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和黄金通道,区位优势将带来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未来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黄河资源得天独厚,沿岸生态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黄河流经白银258公里,境内年取水许可总量12.25亿立方米,为我市发展农业、工业、旅游等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黄河沿岸土地宽阔平坦,水利资源丰富,为做强做大沿黄绿色生态产业和现代高效农业等奠定了基础。文化资源独特,自然资源丰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潜力大,通过开发提升黄河风情游,打造黄河石林风景旅游区,开发4A级白银区水川黄河湿地景区和金沟河景观带、水川黄河大峡、乌金峡、四龙休闲度假区、靖远县城滨河景观带、水岸三合景区、平川陶瓷小镇、陶都花苑景区、柏林山庄、景电高扬程提灌工程等沿岸旅游景点,使黄河沿岸成为最具观赏性和旅游价值的黄河风情线。我市能源资源富集,是甘肃重要的复合能源基地,煤炭储量16亿吨,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发现矿产45种,其中铟、铊、沸石、水泥用大理岩、陶瓷土等5种矿产储量居全省第一,被列为国家级地质找矿整装勘查区。

(3)大工大农基础完备,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市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有色绿色齐头并进、农业工业协调发展、三次产业融合提升的发展方向,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大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生态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培育形成一批绿色品牌,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二五”末的15.5:41.2:43.3 调整为20.2:34.3:45.5。工业强市战略深入实施,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形成了有色、化工、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门类齐全、要素条件良好的完整产业链条。白银工业集中区“一区六园”承载功能日臻完备,功能定位日渐清晰,是甘肃乃至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良港。经过60多年的建设发展,我市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多品种有色金属工业基地、西部重要的新型化工能源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制品特色产业基地、全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生态农业稳步发展,是全省的农业大市、陇上鱼米之乡,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32个,49个农产品荣获国家和省级金奖,靖远县获批全国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区,景泰县被评选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被命名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已经具备打造寒旱农业产业基地的基础条件。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文化旅游业迅速发展,黄河文化、红色文化、丝路文化、工矿文化、民俗文化和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取得新成果,实施会师旧址景区改造提升、黄河石林国际滑雪场建设、乡村旅游“六朵”金花等文化旅游项目108个,黄色、红色、银色、绿色等特色旅游“四色辉映”,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1%,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2.9%。

2.工作基础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制定出台《白银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等30多个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规政策和制度文件,强力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全市生态环境整体呈现稳中趋好态势。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率先在全省开展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完成白银有色集团烟化炉烟气治理等工程35个,整治燃煤锅炉635台,淘汰老旧机动车2.4万辆;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四年超过300天,2020年达到344天,优良比例达到94.2%,比“十二五”末提高8个百分点。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完成白银高新区、银西生物医药产业园、平川陶瓷建材产业园和8个重点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甘肃稀土集团等废水综合利用项目,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84.56公里,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黄河白银段靖远桥、五佛寺断面水质综合评价达到Ⅱ类水质考核目标要求,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Ⅲ类水质考核目标要求,达标率100%。坚决打赢净土保卫战,全面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9%,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完成东大沟河道重金属污染、铜业公司硫酸净化综合利用等土壤治理项目,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重点推进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工程和沿黄绿色生态景观带、绿色通道建设,“十三五”实施国土绿化200多万亩,治理水土流失7522平方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3.62%。

(二)存在问题与机遇挑战

1.存在问题

我市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资源节约与利用效率较低,有色金属、化工、能源等传统产业骨干企业部分设备落后,尾矿、粉煤灰、冶炼废渣等废弃产品回收利用技术和工艺有待提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二是结构性污染问题依然突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占比较大,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较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加大减排工作压力,全域无垃圾治理任务艰巨。三是环境风险仍然存在,全市涉重金属、涉危险废物、涉化工企业较多,尾矿库、尾液库等环境安全存在隐患,对黄河水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四是城乡人居环境亟待改善,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不平衡,部分区县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达不到相关要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缓慢,沿黄绝大部分村镇未建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54平方米,低于全国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8平方米。五是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有待提升,大多数公众对生态文明理念内涵缺乏了解,部分企业参与环保的主动性不足,公众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尚未根本转变,环境维权意识增强、环境责任意识相对较差的现象较为普遍。六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尚不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全过程生态环境监管体系以及“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公众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有待建立健全和完善。

2.机遇与挑战

(1)战略机遇。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实践动力,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为我市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提供了全新指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白银新乐章提供了根本遵循。“一带一路”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等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规划的推动实施,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等重大战略的部署推动,有效促进我市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产业协同发展,为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同时,经过长期努力,白银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智慧城市、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等新动能加速凝聚,在转型升级、循。“一带一路”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业态新动能蓄势发力、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融合发展的重要阶段,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主要挑战。我市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仍需优化,创新能力亟待提升。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比重大,有色金属、化工、煤炭、建材等传统产业仍将是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体量小,升级、循。“一带一路”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品牌化程度不高。文化旅游资源优化转化利用能力偏弱。二是生态环境脆弱。我市地处陇西黄土高原西北边缘及祁连山东延余脉向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3.27%。尽管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边缘及祁防护林体系建设等一系列生态恢复工程,但森林覆盖率只有13.62%,远低于22.96%的全国平均水平。三是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68.5%,每年约6000万吨泥沙进入黄河,黄河白银段成为黄河上游含沙量最高、输沙量最大的区段之一;境内一级支流祖厉河,年均入黄水量占1.46%,但年均入黄泥沙量高达39.58%,属于强度侵蚀范围,成为黄河流域有名的“泥河”。四是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由于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我市生态建设任务繁重,农村环境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二、规划总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我市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充分发挥区位交通、黄河资源和大工大农“三大优势”,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途径,夯实生态经济基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生活品质,弘扬生态文化魅力,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实现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二)规划原则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立绿色发展政策导向,强化源头管控,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硬约束,把“绿色+”融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以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为重点,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为重,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引领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生态文明。

问题导向,以人为本。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社会关注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为导向,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妥善处理区域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加快人居环境建设,积极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备、服务方便的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环境满意度。

改革创新,完善机制。把改革创新作为基本动力,充分发挥机制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与支撑作用,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深化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三线一单”、河(湖)长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等制度建设,探索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的有效路径,建立健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

党政统筹,社会参与。发挥党委、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积极推进多部门、多地区的合作和协调配合。注重运用市场手段优化配置资源,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多元投资。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充分调动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强化企业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引导全民共建共享。

立足市情,彰显特色。结合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立足资源枯竭转型实际,突出污染防治,按照“北御风沙,南保水土,中建黄河绿洲”的战略布局,坚持有色绿色并进、农业工业协调发展、三次产业融合提升,围绕全省生态十大产业加快构筑生态屏障。

(三)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我市全部行政辖区,包括会宁、靖远、景泰三县和白银、平川两区。规划总面积2.12万平方公里。

(四)规划期限。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五)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全面推进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和生态文化六大体系建设,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得到优化,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结构更加合理,资源能源节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相协调的高质量发展体系更加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修复稳步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取得明显成效;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初步形成,把我市建成空气清新、河湖清澈、生态宜人的宜居之城、美丽之城。

2.阶段目标。2021-2023年: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大气、水、土壤、重金属等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范;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国土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明显成效;城乡建设成效明显,生态制度体系日趋完善,生态文明意识普遍增强,各项建设指标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考核标准。PM2.5浓度不超过27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稳定维持94%以上;黄河白银段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在Ⅲ类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9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提高幅度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4.5%。

2024-2025年:低碳、循环经济规模持续壮大,现代高端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形成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显著改善,自然生态空间承载力显著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初步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生活模式,走出一条具有西北特色、黄河风情的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共进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六)建设指标。根据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管理规程》《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环生态〔2019〕76号),结合实际,突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体系,共包括六大系统、十项任务和36项指标(见附件1)。

三、主要任务

(一)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以循环化工、特色新材料、生物医药、煤炭储运交易转化等“四基地”建设为统领,完善质量基础设施,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动能转换、质量效益提升。

(1)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针对我市历史遗留问题突出、资源枯竭和传统产业比重大的困境,将绿色循环低碳理念贯穿到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用清洁生产、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对有色金属、化工、陶瓷、建材等传统产业进行提升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低碳化发展。

有色金属产业。瞄准国内国际同行业标杆,引导企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及智能化技术,加快技术改造,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全行业实现绿色生产,使有色金属工业由传统产业向绿色产业转变。开展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建设数字化矿山、智能工厂以及智能云服务平台,建立“互联网+”协同制造产业新模式。依托白银公司发展高精度铜板带、电解铜箔、新型高性能冷凝管、精密铜管、电工专用铜杆等产品,提升铜材精深加工能力和铜材就地转化率。鼓励煤-电-铝联产,开发生产高性能铝板带、铝箔、铝模板、光伏电板、铝合金支架等产品,实现铝型材从建筑铝型材到工业铝型材、从挤压加工向深加工的战略转型。推动产业配套协作和循环利用,使铜铅锌冶炼工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资源利用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产品能耗控制在同行业平均水平。

化工产业。加强应用研究,重点发展光气化工、氟化工、煤化工、铬锰钛锂无机盐化工产业链,在新型煤化工、有机氟、铬盐、对二甲苯、化工新材料等方面实现突破;通过完善配套上下游产业,加快光气化产品技术开发与工艺研究,打造TDI为核心的光气化产品群,实现光气化工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依据我市无机氟化工产业传统优势,打造以氟化氢为基础,以无水氢氟酸电解制氟气为核心技术,以氟精细化学品为重点的氟化工产品群,实现传统无机氟化工优势产业向精细有机氟化工和新能源材料发展。依托煤化工项目,拓展煤制合成气、合成氨、甲醇等下游产品,做优做精煤化工系列产品。

陶瓷建材产业。重点发展大型化、集约化、品牌化、循环型绿色建材,积极承接发达地区先进技术,加快传统建材升级换代。依托金龙化工建材和泰山石膏等企业,做大做强绿色建材产业,重点发展高端玻璃、新型墙体材料、生物质建材、轻质高强墙材、防水防腐密封、纸面石膏板和特种水泥等产品,打造矿石原料-水泥-水泥制品、石膏-建材制品、废渣原料-新型建材制品等产业链,引导建材行业循环、绿色、低碳发展。依托新乐雅陶瓷、甘肃恒大陶瓷、凯斯瓷业等骨干企业,重点突破陶土精、陶瓷粉体及前驱体制备、烧结成型和精密加工等关键技术,发展以餐具、茶具、咖啡具、花器、卫浴、工艺礼品等为主的日用陶瓷。积极引进文化创意产业,大力推动陶瓷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打造集陶瓷研发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陶瓷小镇,建设西部陶都。紧盯新能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研究发展以氮化硅、碳化硅和氧化锆等为主的功能陶瓷材料。

能源电力产业。以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着力打造兰西城市群(白银)复合型能源千万千瓦级基地。加强煤炭产供储配销体系建设,调整煤炭生产结构,加强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中小煤矿产能;依托甘肃煤炭交易中心白银分中心,延伸洗煤选煤产业链条,实现“运加转销”全链条发展,重点实施储煤基地、洗选煤基地、综合物流园等一批项目,建设西部地区煤炭储运交易转化基地。以“陇电入鲁”项目为引领,积极推进陇电东送输电工程配套风、光电项目建设,有序推动大唐发电、中节能等一批新能源重大项目,研究推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争取光伏治沙试点,鼓励发展生物基能源和材料,努力打造白银现代复合能源基地。配套实施一批高载能产业,持续推动电力交易市场化改革,大力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储存能力,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资源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针对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体量小的现状,瞄准前沿领域,集聚资源、集成政策,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不断提高新兴产业比重,构建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特色新材料产业。围绕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白银军民结合化工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依托白银公司、稀土公司、郝氏炭纤维公司等重点企业,科学谋划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前瞻布局,推动新材料产业由低端向高端发展、由小规模分散型向大规模集约型发展,发展壮大有色金属、稀土、碳纤维、锂电池、光刻胶配套材料、高纯度铁基粉、铝合金、凹凸棒石、特色建筑等新材料产业链,推动建设宏达铝业铝合金新材料产业园、稀土新材料产业园、大象新能源核心工业园、凹晶产业园、碳纤维循环应用产业示范园,打造国内外知名的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

新能源产业。依托白银陇煤西运、疆煤东运节点城市的资源能源优势,规划发展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煤电、工业硅等能源和高载能产业,因地制宜推进风电产业规模化、有序化发展,新增风电装机300万千瓦。积极推进工矿废弃地及采煤沉陷区光伏示范基地、生态农业+光伏示范基地、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新增光伏装机400万千瓦。谋划光伏+储能、抽水储能等新能源+储能项目,有序推动分散式发电、平价风光电等一批新能源重大项目。积极探索发展生物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生物质直燃发电,继续发展城乡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气发电和垃圾焚烧发电,争取建设以农作物秸秆或畜禽养殖废弃物、餐厨垃圾等填埋气为燃料的生物质发电厂。依托白银超导变电站优势,持续研究探索超导技术体系,促进电路稳定性,增加电力蓄能产量。

装备制造产业。依托白银有色长通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等大型骨干企业,以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为主攻方向,紧抓中东部地区装备制造业向内地拓展转移的机遇,突破技术链、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推动现有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循环化转型,发展服务型制造业。重点研发系列风电叶片、风电机组、空气源热泵、太阳能光伏支架等高端装备制造产品。

节能环保产业。以节能装备制造、资源循环利用、危废治理等行业为重点,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快高效节能新型墙体、保温隔热材料、无机防火保温材料、复合保温砌块和轻质复合保温板材等建筑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加快凹凸棒石资源开发,建设废弃物综合处理基地,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覆盖城乡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实现废有色金属、废铅酸蓄电池、废旧汽车、废旧轮胎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打造回收-分拣-加工-交易的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快实施湿法炼锌渣综合回收、汽车回收拆解及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等项目。

生物医药产业。以华实生物、皓天医药、康奇医药等为举旗引领企业,依托银西生物医药产业园、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兰州大学白银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创新药物研发和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发展化学原料药、化学仿制药、医药中间体、化学新药和中药材深加工等产业,辐射带动生物技术药和医疗保健器械等产业。围绕枸杞、甘草、黄芪、党参、柴胡、红花、防风和肉苁蓉等道地药材资源,深度研发中间提取物和配方颗粒,提高精深加工能力,促进中医药生产加工集约化、规范化发展,带动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产业向功能性食品、化妆品及保健品等领域延伸。突破创新实现生物制药快速发展,培育形成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医药产业集群,推动生物产业由先导产业向主导产业跨越。

(3)推动产业集聚协同发展

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全面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园区道路、供排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提升重大产业项目承接能力。用足用好兰白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平台,积极利用政府专项债券,鼓励政策性、开发性、商业性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银东工业园一期基础设施建设、白银区汽车工业制造厂建设项目、景泰县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建设、银西生态产业园雨污管网分流改造等建设。

推动园区协同发展。进一步明确园区主导定位,明确准入条件,引导园区错位发展,构建“核心区+延伸区+联动区”协同发展的“一区六园”新格局。按照优势互补、产业联动、市场导向、利益共享原则,推进创新集群与产业集群深度融合,促进各园区协同联动发展。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方向,推动产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突出产业园区产业培育和科技型企业孵化培育功能,重点打造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白银西区经济开发区两个百亿级园区。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核心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产业;白银高新区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刘川工业园、银东工业园、银西工业园、平川工业园、正路工业园等产业集聚区错位发展有色金属、精细化工、陶瓷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

提升园区能级和水平。加快产业园区标准化、智能化建设,打造智慧园区,构建智慧工厂。推行“管委会+公司”管理运营模式,深入推进管理权限、人事管理和绩效激励等体制机制改革。争取白银高新区承接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建立与省直部门联系沟通制度,探索赋予省级开发区县级经济管理权限。争取将刘川新材料产业园、平川陶瓷产业园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景泰工业集中区、会宁工业集中区升级为省级开发区。加强与专业化园区运营商合作,推动市场化开发运营,提高园区产业水平、投资强度、亩均效益,着力推动产业园区转型升级。

(4)推行清洁生产。加快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牢固树立源头预防、过程控制的清洁生产理念,按照“资源化、循环化、再利用”原则,加大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和推广,推动有色金属、化工、能源、陶瓷等传统产业技术装备提升、产品升级换代和绿色改造。加大对中小企业清洁生产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实现产学研用联合开发,打造有色冶金材料高值利用、尾矿尾渣综合利用等产业链,建设绿色生态生产体系和新型产业清洁生产基地。鼓励企业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切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优化生产工艺。

(5)发展循环工业体系。以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煤炭等行业为重点,以规模化、高值化利用为核心,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推行循环型工业体系,打造循环化工、生物医药、特色新材料、煤炭储运交易转化“四基地”。充分发挥技术、资源优势,集聚上下游创新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壮大光气化、煤化工、氟化工、无机盐化工四大产业链;依托银西生物医药园,发挥氟化、光化、硝化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以医药中间体、原料药、仿制药、制剂等为重点,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抢抓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依托白银有色、甘肃稀土、郝氏炭纤维等重点企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壮大有色高端、稀土、碳纤维、电池和光刻胶等5个新材料产业链;按照“产销联动、共建共享”的方式,加强同中煤、甘肃能化、靖煤等省内外具有实力的企业对接合作,组建能源开发公司,建设集储备、销售、清洁转化、煤化工于一体的煤炭储运转化基地。

(6)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把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成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产业品质跃升支撑区、人才资源集聚区、东西合作发展先行区、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区。积极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促进刘川新材料产业园智能化增量配电工程及银西生物医药产业园“互联网+智慧能源”项目落地;总结提炼白银公司、银光公司、稀土公司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科技创新先进经验;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双创示范基地、中小企业创新平台、创新孵化示范基地和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打造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

2.培育壮大生态农业。建设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综合示范区,紧盯省委、省政府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方向,坚持农牧结合、产加配套、粮饲兼顾、种养循环、三产联动。打造5个万亩牧场、10个百亿级农业产业链、4个绿色生态示范带(地)、6个甘味品牌。培育现代农业新模式,强化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

(1)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布局。以会宁土高、靖远若笠塬、石门、景泰峡儿水、平川西格拉滩为重点区域建设5个万亩生态牧场;建设沿黄乡村绿色发展、百万亩旱作农业、百万亩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高效戈壁生态农业、百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5个示范带、示范片,着力打造国家级、省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把我市建设成沿黄高效农业示范市、西北绿色农特产品基地、西北主要的农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2)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体系。打造生猪养殖加工、肉羊养殖加工、特色草食畜牧业、蔬菜种植加工、瓜果种植加工、马铃薯种植加工、地方地理标志产品、戈壁生态农业、生态循环农业、通道物流等10个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链,形成千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打造县域特色产业体系,构建会宁县以南牛北羊+高原夏菜+旱作农业为支撑的全产业链体系、靖远县以北畜南菜+杞瓜枣梨+高效农业为支撑的全产业链体系、景泰县以鱼米粮仓+现代园区+戈壁农业为支撑的全产业链体系、白银区以东棚西加+物流仓储+休闲农业为支撑的全产业链体系和平川区以茄果芋药+陶瓷小镇+黑驴养殖为支撑的全产业链体系。

(3)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带。建设四个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带,建设以沿黄和高扬程灌区省道沿线周边为重点的“一带两区三线”生态农业示范带;建设以会宁县为主的饲料玉米、地膜马铃薯、小杂粮三个百万亩旱作示范带;建设以高效节水设施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农业为基础的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示范带;利用高效节水灌溉节约水资源,在腾格里沙漠边缘建设高效戈壁作物示范片区。

(4)打造一批“银字号”农产品品牌。以创建名、精、特、优、新农产品品牌为战略方向,挖掘和培育具有地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地理标志产品。坚持抓两个“三品一标”建设,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和“甘味”品牌的规模化、优质化、特色化农产品,打造50万亩文冠果、5万亩盐碱地水产养殖、20万亩戈壁葵花、20万亩设施蔬菜、35万亩枸杞、15万亩砂地西瓜等6个“甘味”品牌农产品之乡,力争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年增幅 8%以上。推动农业品牌化、优质化发展,依托农业资源优势,推进草食畜牧业和优质小杂粮产业、绿色蔬菜和羊肉加工、戈壁生态农业、黑毛驴养殖加工等各县区农业品牌化建设;提升甘肃条山早酥梨、会宁鲜百合、小杂粮、靖远大庙香水梨、高原宏枸杞等农产品市场知名度,推进农业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生产。

(5)强化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坚守770万亩耕地数量不减,守住57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确保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395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100万吨左右。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建设,坚定不移抓好粮食和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供。大力提升耕地质量,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打造100万亩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和150万亩一般高标准农田示范片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高农业良种化和机械化水平,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抓好靖远滩羊等地方品种保护开发,建设玉米、马铃薯、滩羊、安格斯牛等良种繁育基地。

(6)培育现代农业新模式。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增加绿色、有机、生态、安全、优质农产品供给。实施“农业+”战略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快发展康养农业、量子农业、智慧农业,打造农业结构优化调整示范样板。发展数字农业,开展“戈壁原生态农产品”展销活动和“三播三促”全网营销活动,带动全市农产品上网上云销售。发展富硒功能农业,打造苹果、旱砂西瓜、大枣、枸杞、文冠果、菊花等具有影响力的富硒产品。

3.发展现代服务业

(1)积极发展生态旅游

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丝路文化、红色文化、工矿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多元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全力创建品牌景区。围绕建成“沿黄旅游经济带上重要节点城市和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总体目标,依托我市独特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乡土风情、铜城工业等旅游资源,以“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康养”“旅游+交通”为主导,推动文化旅游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重点打造四大主题旅游线路,以黄河石林为核心,开发串联景泰、靖远、白银、平川等县区,并延伸对接兰州、临夏、中卫等上下游旅城市的黄河风情游;以会宁会师旧址为代表,深入挖掘红军会师、红西路军征战等资源,依托景泰、靖远、平川红色文化遗址并延伸对接高台、哈达铺、延安为主题的红色教育游;以火焰山国家矿山公园和白银有色集团露天矿坑为代表,并延伸对接平川陶瓷小镇、景泰水利风景区的工矿文明游;以白银区“六朵金花”为代表,依托大水䃎、老龙湾、小黄湾、水岸三合、稻香·瓜园村等乡村旅游点的生态休闲游。

加强品牌景区建设。深入挖掘多元文化旅游资源,在严格保护地质遗迹的基础上,强化区域间资源整合和协作,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深度挖掘索桥古渡、鹯阴古渡、乌兰津、虎豹口等黄河渡口文化,加快河畔古镇、郭城驿栈、平堡文化古镇、东湾休闲名镇、五合枸杞小镇、五佛田园名镇、芦阳年味小镇、水川康养重镇、四龙休闲水乡、水泉文旅重镇等“十大名镇”建设。加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景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快推进黄河石林大景区、会宁红军会师旧址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全面推进平川陶瓷小镇、条山农庄、大坪花海、“石头部落”大水䃎、“花村”顾家善等一批国家4A级、3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打造我市旅游快速发展的龙头景区和优势品牌,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加快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加大乡村旅游开发力度,将旅游理念和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之中,深入挖掘山水生态、农耕文化、农事体验、特色种植、古村古镇的旅游价值,突出“土气、老气、生气、朝气”,大力发展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田园风光为韵、以村落民宅为形、以生态农业为基的乡村旅游品牌,着力打造白银区“六朵金花”,景泰“石头部落”·大水䃎、老龙湾,平川小黄湾,靖远水岸三合、稻香·瓜园村,会宁线川田园综合体等乡村旅游点和258沿黄旅游长廊。按照“高起点、特色化、可落地”原则,对农家客栈、餐饮、娱乐、采摘观光等乡村旅游项目进行统一引导,打造一批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创新乡村旅游产品业态,重点实施一批田园综合体项目和特色小镇建设项目,把美丽乡村打造成为没有边界、没有围墙、主客共享、旅居相宜、农旅相融的全域大景区,推动美丽乡村由“建设”向“经营”转变,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

(2)提升发展商贸物流业

优化物流业发展格局。发展银东工业物流园,包括有色冶金、煤炭、建材、新能源、新材料等工业物流,满足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物资运输、仓储、整理、配送、装卸;发展银西商贸物流园为集商贸、装备制造业、建材、农资、生物医药物流业为一体的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发展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园物流中心集集散地、中转地、仓储配送、流通加工、货运代理、物流信息管理及服务中心为一体的综合型物流园区;将平川工业园物流中心发展为区域运转型物流中心,把刘川工业物流园打造为农业产品深加工产业园。

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建设甘肃中部商贸物流中心和西北地区物流交通枢纽为目标,打通陆海双向开放大通道,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对接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依托“中欧班列,打通向西出口通道;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对接广西北部湾港口,打通向南出海口通道;主动对接天津港、连云港等沿海港口,打通向东出海口通道。

(3)数据信息产业

加快“智慧白银”建设。构建以政府、企业和市民为三大服务主体的城市运营中心,建成智慧白银主体框架、基本运营模式及相对完善的智慧白银应用体系。加快大数据中心、工业云平台、“智慧园区”等建设,将我市工业集中区“一区六园”建设成高标准、高水平、高服务能力的“智慧园区”。

培育发展信息产业。鼓励支持稀土新材料、碳纤维、锂离子电池原料等电子原材料加工产业链条延伸,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结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推广工作,在有色金属和稀土新材料、化工、能源、装备制造、陶瓷建材、农畜产品深加工及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中推进虚拟仿真、数字模型等技术应用,推广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生产控制系统和装备。

4.推进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

(1)提高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效率。围绕煤矸石和粉煤灰、尾矿(共伴生矿)、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等,提出各类固废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提高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鼓励尾矿(共伴生矿)在砂源替代材料制备、有价组分梯级回收等方面进行利用,冶炼渣在道路材料掺用、建设工程领域掺合、稀贵金属回收等方面进行利用,推动工业副产石膏在建筑材料、土壤改良、路基材料、新材料制备等方面进行利用。

(2)有效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强度。严格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统筹做好社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与能耗管控衔接,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引导新增用能需求由高耗能、高排放、资源型产业向国计民生和绿色生态产业优化配置。严格控制高耗能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抑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完善单耗指标与总量指标相结合的节能指标体系和节能预警调控制度。

控制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有效控制能源、建材、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结合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及甘肃省产业发展需求,推广低碳新工艺、新技术,加强企业能源和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强化企业碳排放管理,争取部分高耗能产品单位产品碳排放达到国内平均水平。实施低碳标杆引领计划,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碳排放对标活动。积极控制工业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在有色、火电、水泥等重点行业实施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控排示范工程,有效控制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

(3)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以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提高流量为基本导向,确定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目标、指标与实施策略,按照严守底线、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思路,不断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统筹建设用地增量与存量,着力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空间,提高存量建设用地在土地供应总量中的比重。通过加大废弃农村居民点复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闲置土地及批而未用土地盘活利用等多种措施,增加土地利用面积。鼓励“旧工厂”产业升级,推进“旧城镇”改造。通过落实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制度、积极推进闲置土地空间信息化管理,加强建设用地全程监管;重点推广土地复合利用、各类行业和产业的节地技术和模式,加快推进技术与机制创新,提高节约集约用地的科技水平。

严格节约集约用地考核评价,健全建设用地标准制度。开展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和效益考核,从健全节约集约用地控制标准、加强节地考核评价、推广节地模式和技术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健全各类建设用地标准体系,探索建立集约节约用地的鼓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控、市场调节、标准控制和考核监督,严格土地用途管制。研究制定符合各县(区)产业结构和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实行建设项目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全面建立产业园区土地利用绩效评估制度。

合理确定存量建设用地压减规模,在科学预测用地需求、摸清地方存量建设用地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通过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调整,保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腾笼换鸟”盘活土地,鼓励政府部门和企业通过工业用地转型升级,提升土地利用效益;积极推进停产企业和低效企业有序退出,盘活存量国有建设用地资源,为产业转型、城市更新腾出发展空间、腾出环境容量、腾出资源要素。

(4)促进水资源节约循环利用

发展节水高效农业。实施农业节水降耗工程,严格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强化农业节水增效,推进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及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围绕水资源高效利用和蔬菜、林果等“十大产业”发展,在沿黄灌区和高扬程灌区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推广节水旱作农业。全面推进水价改革,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促进农民减负和节约用水双赢。

推进工业节水减排。在工业结构调整上采取有保有压政策,发挥政府调控和经济杠杆调节双重作用,鼓励发展低耗水产业和行业的节水技术改造,限制高耗水、高污染项目,发展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新型经济模式,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建立清洁循环的节水型工业。加大工业节水减排力度,推进工业节水技术改造,鼓励有条件的工业园区,统筹水处理及分质供水系统,推进水梯级利用和集中处理,建设节水标杆园区。发展节水工业项目、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施白银公司、甘肃稀土公司、靖煤公司等企业废水综合治理,通过生产生活废水回收治理改造、水平衡治理,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回收处理用于再生产和绿化,废水循环利用率有效提高。

加大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巩固和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成果,将控水节水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政绩考核范围,杜绝不合理用水需求。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推进水资源高效利用。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严格用水总量控制。推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严守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把取水许可作为用水总量红线管控的有力抓手,充分考虑各县区、各用水户规划发展及现状实际,按照区域用水定额核定许可水量,严格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

(二)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

1.构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分区战略,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强化底线约束,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保护类要素和城乡、产业、交通等发展类要素布局,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治,量水而行,保护生态屏障,构建生态廊道和生态网络,打造区域协调、城乡融合、集约型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总体格局。

构建“一带两屏多核”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其中“一带”指中部沿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带,“两屏”指北部腾格里沙漠南缘防风固沙生态屏障和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生态屏障,“多核”指寿鹿山等自然保护区、景泰黄河石林地质遗迹、白银火焰山国家矿山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

构建“一带两区六基地”为主体的农业发展格局,依据各区域自然条件、功能定位和特色优势,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产业布局,打造“一带两区六基地”。其中“一带”即沿黄高效农业经济带,“两区”即高扬程灌区立体复合型农业经济区和南部旱作绿色农业经济区,“六基地”即优质瓜菜、林果、马铃薯、小杂粮、中药材“五个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及肉羊、肉牛、黑毛驴、碱水鱼虾、奶骆驼等畜禽养殖基地。

构建“一核四带三片区”为主体的城镇格局,其中“一核”指白银城区、刘川工业集中区、靖远县城、平川城区联动发展,共同组成白银核心都市区;“四带”包括沿黄经济带、刘白高速经济带、景泰-白银-靖远-会宁公路干线经济带、省道101线景泰至兰州经济带;“三片区”指以会宁全县为依托的南部城乡融合示范区,以白银区、平川区与靖远县为主导,白银高新区、银西、银东、刘川、平川工业园区为支撑的中部综合引领带动区,以景泰县及靖远县北部八个乡镇为依托的北部转型发展提升区。

2.科学划定三条控制线

(1)按照生态功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按照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的要求,遵循应保尽保、应划尽划的原则,将生态功能极重要区、生态环境极敏感脆弱区以及自然保护地纳入生态保护红线。我市生态保护红线主要位于北部防风固沙功能区、南部水土保持功能区以及点状分布的自然保护地。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要求,确保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主导生态功能不降低。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其他区域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前提下,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

(2)按照保质保量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从严管控非农建设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依据耕地现状分布、耕地质量、粮食作物种植情况、土壤污染状况,按照一定比例将达到质量要求的耕地依法划入永久基本农田。以水平衡为前提,优先保护水土光热条件好、质量等级高、集中连片的优质耕地,重点做好沿黄灌区和黄河提灌区的土地整理开发复垦,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白银区、靖远和景泰东北部要严格限定土地开发利用。

(3)按照集约适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以城镇开发建设现状为基础,综合考虑资源承载能力、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城乡统筹、城镇发展阶段和发展潜力,框定总量、限定容量,防止城镇无序蔓延。科学预留一定比例的留白区,为未来发展留有开发空间;城镇建设和发展不得违法违规侵占河道、湖面、滩地,禁止在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结合我市城市功能,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切实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3.严格自然保护地管控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9〕42号)要求,科学优化自然保护地体系,对我市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进行优化整合,合理确定每个自然保护地的功能定位、边界范围和功能分区,完成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构建统一的自然保护地分类分级管理体制,明确核心保护区和一般管控区,强化主要保护对象及栖息地保护恢复,连通生态廊道;构建智慧管护监测系统,建立健全配套基础设施及科普教育网络。

4.加大河湖岸线保护力度

(1)加强黄河流域岸线管控。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要求,参照水利部办公厅印发的《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办河湖函〔2019〕394号)相关要求,合理划定我市主要河湖岸线保护区、岸线保留区、岸线控制利用区和岸线开发利用区,落实规划岸线分区管理要求,强化岸线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以河为脉,系统规划建设黄河白银段“百公里沿黄生态廊道”,重点实施沿黄百公里滨河快速通道建设工程和河道护堤、污水处理、两岸绿化、沿岸景观等综合治理,修复河道自然生态。

(2)河道采砂综合整治。全面开展河道采砂规划编制,科学确定禁采区、可采区和禁采期、可采期,全面禁止饮用水源保护区、岸线保护区及依法被禁止采砂的其他区域内采砂,取缔黄河白银段及一级支流河道非法采砂行为。按照河道管理层级,进一步明确河道采砂管理权责,贯彻落实河道采砂许可制度,推进河道砂石资源有序开采。加强河道采砂监管,完善日常执法巡查制度,禁止超时超量超范围采砂,及时督促清理河道砂石废料、平整河道,恢复河道原貌,保障行洪安全。

(3)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专项整治。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全面排查妨碍河道行洪的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清理整治,保障河道行洪畅通。坚决遏增量、清存量,重点整治非法建设、非法围河以及农村河湖脏乱差、非法种植养殖等问题。对未经相关部门批准非法乱占乱建乱种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河道、土地原貌;对不履行行政处罚、限期不清除的由相关部门依法强行拆除,改善河道周边生态环境,恢复河湖水域岸线生态功能。

(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安全体系

1.建设清澈水环境

(1)开展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实行分流域水生态环境管理,加大对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重金属及其他影响人体健康污染物的控制力度。全面摸清东大沟、西大沟、刘川大沙河等排水沟水质现状以及排污口等情况,将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清单拉条挂账,科学制定整治方案。实行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推行绿色清洁生产、实施废水循环利用以及排污口规范化整治等措施,从源头减少废水排放量的同时确保废水达标排放,推进分区整治。严格落实河长制,强化黄河断面监测,大力整治河湖“四乱”,完善现代水管理体系。按照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的“一点两线”框架性思路,持续整治水生态环境问题。实施黄河上游白银段水污染治理项目和生活源、工业源、农村面源、河道内源系统治理,清理河道及两岸垃圾、淤泥及废弃堆积物。开展河道生态修复,实施生态护坡工程和截污截流工程,恢复河流水生态,加强黄河生态流量监管。制定祖厉河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推进祖厉河河道沿线生态治理,通过清淤治污、固定掩蔽、护坡防护、绿化造林等方法逐步恢复生态。积极推动生态扩容,大力实施祖厉河沿线生活尾水人工湿地水质提升工程,进一步扩大祖厉河水环境承载容量,持续改善祖厉河水质。深入开展打击黄河流域(白银段)入河排污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有序开展入河排污口监督检查工作。强化船舶和码头污染防治,健全完善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监管联单制度及各有关部门联合监管制度。

(2)实施重点工业企业水污染防治。以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农副食品加工为重点,开展水污染专项整治,在工矿企业最为集中、废水污染最为严重的东大沟流域及会宁县深入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高氨氮废水治理、沟道治理、农产品加工废水处理。鼓励支持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重点支持火电、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采用先进工艺和设备控污减排。针对白银公司西北铅锌冶炼厂、白银公司第三冶炼厂和白银铜业公司等重金属排放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加强管理等措施,逐步实现重金属达标排放,减少企业废水排放量。推进重点行业废水清洁化改造,加强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全市工业集中发展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强化工业企业和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全收集、全处理和达标排放,推动污水资源化、中水回用等项目建设。规划期内实现工业集中发展区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全面普及重点废水排放单位在线监测,加强环境监管,确保在线监测装置稳定运行。

(3)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种养适度规模经营,推广科学施肥、安全用药、农田节水等清洁生产技术装备,提高化肥、农药、有机肥、饲料等利用效率,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继续巩固农田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成效,加强总量控制,引导鼓励农户施用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大幅度降低面源污染负荷,打造一批全程绿色防控示范样板。加强农药管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废弃农膜回收贮运和综合利用网络。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发展清洁养殖,鼓励实施大型沼气能源工程,提高人、畜、禽粪便资源化水平。强化污染治理,建立健全禽畜粪污、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

(4)建立城市黑臭水体长效监管模式。严格落实《白银市深入打好城市(县城)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白建发〔2022〕226号),坚持补短板和防反弹并重,建立长效监管模式,定期开展“回头看”,对中心城区所有地表水体的污水来源进行排查。采取控制源头、垃圾清理、全线截污、内源治理、净化水质、生态修复等措施进行综合整治,避免黑臭水体出现,及时处置群众举报和卫星遥感发现的疑似黑臭水体。结合城乡规划、因地制宜建设亲水生态岸线,实现河道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

(5)强化地下水污染防治。加强地下水环境监管,实施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评估项目和监管能力建设项目,健全地下水监测网络。实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推进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协同控制,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推动地下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营造清新空气环境

(1)加强重点行业专项整治。按照省上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相关要求,着力推进我市四大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强化烟气脱硫脱硝设施监管,确保脱硫脱硝设施高效稳定运行,全市燃煤电厂综合脱硫效率达到90%以上。加快推进全市剩余燃煤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确保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5、6#机组和华能靖远发电有限公司3、4#机组在正常投产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建设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探索开展水泥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深入开展火电、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全面达标整治工作,强化工业企业及燃煤锅炉无组织排放管理,坚决关停用地、审批手续不全并难以通过改造达标的企业。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实行清单式、台账式、网格化管理,明确辖区“散乱污”企业数量,按照关停取缔、整合搬迁、整改提升分类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全面整改到位。

(2)推进煤烟污染综合整治。深入推进燃煤锅炉综合整治,通过清洁能源替代、淘汰拆并、环保达标治理等方式,加快推进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完成全市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在用燃煤锅炉综合整治任务。各县区结合城市供暖规划,加快推进供热管网建设,不断提高城市集中供热覆盖率,城中村、棚户区、居民平房集中区等区域优先使用集中供暖,会宁县加快集中供热项目后续建设工作,实现城区范围内集中供暖全覆盖。加强对各类煤炭销售配送网点管理和规范化运行,加大对辖区范围内洁净煤的供应及保障力度,加大对煤炭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煤质抽检。结合禁燃区划定工作,全面组织开展建成区内燃煤小火炉的清理整顿,加快推进居民小火炉和土炕清洁化改造。

(3)开展机动车污染治理。健全完善机动车尾气污染监督管理机制,推进城市建成区新增和更新的公交、出租、城际(乡村)客运、环卫、物流等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自然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大力推广使用小排量、节能型和清洁燃料汽车。推进监控体系建设和应用,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城区主要进出口及高排放车辆通行的主要道口全部安装黑烟车电子抓拍系统,结合重型车辆绕城方案,依法明确国三标准及以下柴油车辆禁限行区域、路段以及绕行具体路线,严控重型高污染车辆进入城市建成区,实现国家、省、市三级联网,同时加强排放大数据分析应用。完成国一、国二标准汽油车和国三标准柴油车淘汰任务,推广使用达到国六排放标准的燃气车辆。优化调整货物运输方式,发展多式联运和绿色货运,依托铁路物流基地、公路港等,推进多式联运和干支衔接型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建设。开展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以“管车、控量、限行、治理”为基本抓手,统筹油、路、车管理,实施清洁柴油车(机)、清洁运输和清洁油品行动,确保柴油货车污染排放总量明显下降。加强非道路移动源污染防治,加强排放控制区划定和管控,各县区依法划定并公布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

(4)实施扬尘污染治理。严格建筑施工扬尘管控,加强对建筑、道路、拆迁、水利、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物料堆场等各类工地及裸露地块的扬尘污染监管,各类施工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抑尘措施。严格道路交通扬尘管控,加大对渣土运输车辆管控力度,坚决遏制渣土车辆遗撒和带泥上路现象。进一步细化城区道路保洁抑尘工作,建立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结合气象因素科学制定道路清扫和洒水降尘时间,在主次干道全面落实“机械清扫+人工保洁+多功能抑尘”作业模式。加强露天堆场扬尘整治,严格管控辖区内煤场、料场、渣场扬尘污染,做好防风抑尘设施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实施裸露地面覆盖及大环境绿化工程,对城区及周边裸露建设土地进行全面排查,采取硬化、绿化和美化措施,减少扬尘污染。

(5)严格低空生活面源污染管控。做好“四烧”管控工作,按照“以疏为主,以禁促用,疏堵结合”工作原则,采取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化、秸秆燃料化等措施,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同时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落实禁烧责任体系和网格化管理机制,实现农村区域秸秆禁烧,减少烟尘污染。积极倡导文明社会风尚,严格执行《白银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白银市人民政府令第1号),落实烟花爆竹禁放要求,减少燃放烟花爆竹。公安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依法处理,尤其加强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期间的管控力度。加快餐饮业油烟综合整治,全面排查城区餐饮服务业,严肃查处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擅自停运油烟净化设施和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全面完成未使用清洁能源和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治理。

(6)强化VOCs监管治理。建立健全VOCs污染防治管理体系,深入推进有机化工、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VOCs污染源排查整治。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低毒、低挥发有机溶剂,减少生产使用过程中VOCs排放。鼓励包装印刷行业推广环境友好型油墨,在末端建立密闭废气收集系统,实施有机溶剂回收利用。强制实施加油站、油罐车和储油库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全面开展回收治理“回头看”,所有加油站气液比、密闭性、液阻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新增油库、加油站和油罐车安装油气回收系统后再投入使用。

(7)落实区域联合防治。统筹大气污染区域治理,实施大气污染综合管控,突出细颗粒物、臭氧等重点因子协同控制,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联动响应,建立跨区域、跨部门合作和协调机制。深化与兰州、武威、平凉、定西等地共同预防和应对重污染天气的工作机制,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完善预警分级标准体系。细化应急减排措施,落实到企业各工艺环节,实施“一厂一策”清单化管理。加强部门协同,开展不同规模层次的重污染天气应急演练,强化与应急、公安、交通、气象等部门的联动响应。加强大气污染管控,实施白银市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项目。

3.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1)持续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监管体系,持续推进土壤、地下水监测网络建设,开展常规监测,加大土壤污染重点单位监管力度。在现有相关调查基础上,以重点工矿企业及周边地区、工矿企业污染搬迁场地、工矿废弃场地和尾矿库为重点进行摸底调查,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在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空间位置遥感核实的基础上,按照国家要求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系统和采样信息终端的测试、上线运行,收集重点行业企业基础信息,有序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2)优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根据企业用地调查结果,优化完善企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在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危废处置等重点行业企业补充增设监测点位、提高监测频次、增加特征污染物监测项目,加强铅、铬、汞、砷等重金属以及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监测。根据农用地详查结果,加强农用地土壤环境持续监测,农业主管部门采取在严格措施保护现有监测点位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增设监测点位,优先保护耕地环境,逐步建立完善县域及农村土壤环境监测体系。提升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所有县区全覆盖,建成完善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整合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城乡建设、林业和草原、水务等部门相关数据和信息资料,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

(3)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加强农用地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和安全利用,实施农用地土壤环境分级分类管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为依据,按照受污染程度将市域范围的农用地划分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同步开展耕地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与评价。优先保护类耕地,要求划为永久基本农田,防控企业污染,实行严格保护,激励与惩戒并举。安全利用类耕地,要求制定利用方案,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加强技术指导培训,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严格管控类耕地,要求划定禁止生产区域,影响水源安全的需制定环境风险管控方案,开展修复及种植结构调整或进行退耕还林还草。

(4)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持续深化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成果应用,结合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和发展布局调整,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将中、重度污染耕地适量进行功能转化,调整工业用地、景观和绿化生态用地;对轻度污染耕地改变耕作制度、利用生物工程等改良措施减轻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土壤环境。加强建设用地分类管控,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名录制度,有序推进建设用地治理与修复。以冶炼等重污染行业企业遗留污染地块为重点,强化污染地块开发监管。持续完成东大沟河道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和历史遗留含镉污染治理工程,有效整治土壤污染历史遗留问题,加大重点工矿区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和采煤沉陷区、盐碱地综合治理力度,确保人居安全。强化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风险管控,防治二次污染,将从事过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活动的用地作为疑似污染地块加强重点风险管控。

4.保障清静声环境

(1)开展道路交通噪声防治。全面开展辖区内道路降噪改造,在交通敏感路段开展多孔性材料低噪声示范路面建设。在城区居民区生活区过近的敏感区域、交通噪声居高不下的交通干线或群众投诉强烈的路段,设立道路隔声屏障或建设住宅立面隔声窗,以减少道路交通噪声影响。实行道路网格化管理,打造精细化服务,进一步健全完善城区交通网络功能,在分片分区的基础上按照“闹静分隔”“空间优化布局和功能分区”理念进一步开展城市禁鸣路段划定,将学校、医院、居住密集区等纳入禁鸣区范围。

(2)加强建筑施工噪声防治。完善施工噪声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施工噪声治理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施工建筑噪声预防与控制综合管理。严格执行建筑施工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噪声许可证行政审批制度和声环境质量状况告知制度,建立公众参与的监督制度,调动群众积极性。严格控制施工时间,执行夜间施工许可证制度,严禁在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活动。噪声评级严重不达标的企业可取缔营业执照,禁止参加相关的建筑施工建设,积极采取施工降噪措施,严令选用低噪声设备、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与加工工艺,并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

(3)降低商业娱乐噪声。健全组织机构,加大管理力度,优化我市噪声污染治理组织机构,形成治噪合力。制定噪声防控管理、执行、回访相关制度,从技术上控制声源和噪声传播,推动娱乐和商业场所业主对产生噪声源的音响设备进行优化,减小噪声源,使其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对不符标准的可给予经济处罚,并责令整改。大力推进“宁静小区”创建工作,制定切合我市实际的评价标准,确定创建程序,开展创建宣传活动,形成良好氛围。

5.根除潜在环境隐患

(1)严格工业固体废物监管处置。全面整治尾矿、煤矸石、工业副产石膏、粉煤灰、铬渣、砷渣以及脱硫、脱硝、除尘产生固体废物等堆存场所。开展对电子废物、废轮胎、废塑料等再生利用活动的清理整顿工作,集中建设和运营污染治理设施。强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建设1-2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继续实施粉煤灰综合利用工程、氟石膏综合利用工程和铜冶炼渣资源利用项目,开展尾渣综合利用及环保治理项目建设,通过工程措施、管理措施等综合手段,提高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完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转移等管理制度,健全信息化监管体系,提升全过程规范化监管水平。开展“清废”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行为,推进工业企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整治,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固体废物进口环境管理,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加强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及综合利用工程,鼓励将处理达标后的污泥用于园林绿化。

(2)强化危险废物规范监管。实施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转移联单制度和经营许可证制度,完善危险废物集中处理设施运行收费标准和办法,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加快对历史遗留铬渣无害化处置进度,力争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置。加大重点工业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督促甘肃稀土公司3#尾液库整治。积极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工作,编制《白银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加强工业危险废弃物处置类设施建设,鼓励建立小微企业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设施,强化含重金属废物的安全处置。开展打击危险废物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和专项排查整治,补齐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短板。加强医疗废物监管和规范处置,实现全市医疗废物统一收集、统一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3)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开展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以铅锌铜采选、冶炼集中区域及耕地重金属污染突出区域为重点,聚焦重金属行业企业,充分利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成果,严格执行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特别排放限值,动态更新全口径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清单,推动重金属减排工程实施。严厉打击涉重金属非法排污企业,建立污染源排查清单。

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源头削减重金属污染。加强涉重金属废物转移、安全处置、综合利用等全生命周期监管。重点实施白银公司各冶炼厂技术提升改造工程和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进一步提高有色金属深加工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断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大对东大沟沿线硫酸厂的整治,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及环保要求的,依法进行淘汰关闭。

推进历史遗留污染场地治理,建立重金属污染场地数据库,开展重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示范,严格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搬迁改造过程中拆除活动的环境监管。对东大沟流域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实施白银历史遗留铬渣遗留污染场地治理修复,编制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和生态环境改善实施方案,制定重点流域重金属水质改善目标和预警监控方案,逐步解决重金属污染历史遗留问题,完善重金属污染防控机制。


6.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1)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提升景泰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景泰白墩子盐沼国家湿地自然公园、靖远法泉寺省级森林自然公园以及会宁东山、会宁铁木山、靖远哈思山、景泰寿鹿山、平川崛吴山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开展保护成效评估。加大财政投入,建设全市自然保护地“天空地”一体化资源环境调查监测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地面生态系统、环境、气象、水文资源、水土保持等监测站点和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的作用,开展生态环境监测,逐步实现自然保护地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在全市形成保护类型多样、保护功能更加完善的自然资源保护体系。

(2)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按照“北御风沙、南保水土、中建绿洲”的总体思路,聚焦重点生态区域,在保持行政区域基本完整和地域连片的基础上,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为重点,着力打造“两屏两廊四区五基地”绿色生态体系,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构筑甘肃中部绿色生态廊道以及国家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建设北部防风固沙生态屏障。北部防风固沙区以景泰、靖远、平川北部等风沙危害重点区域为重点,依托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沙化地封禁区保护等国家重点生态修复工程,通过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管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以治理为主、治理与开发结合等多种措施,推进以沙生及荒漠化植被封禁保护和固沙造林为重点的防沙治沙工程建设,协作推进祁连山东延段与腾格里沙漠交汇区沙化治理,实施腾格里沙漠南缘白银片区防风固沙工程,建立“固、护、封、阻”相结合的荒漠化沙化综合防治体系,大力营造沙漠“锁边林”“边界林”“农田林网”,构建北部防风固沙生态屏障。积极推广先进治沙技术和产业模式,争取光伏治沙试点,在适宜地区设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推进荒漠化防治国际交流合作。

建设南部水土流失生态屏障。南部水土流失区以祖厉河流域和黄土高原沟壑区的会宁、靖远、平川部分地区为重点,依托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创新实验区建设,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全面保护区域内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涵水于地、涵水于林、涵水于草。建立重点流域生态保护体系,提升水土流失防治能力,构建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高标准梯田建设、重要水源地绿化进程,构建南部水土保持生态屏障。

建设沿黄河流域和祖厉河流域生态廊道。沿黄河流域重点推进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工程和沿黄绿色生态景观带、绿色通道建设,打造乔木、灌木等混交林,连点成线、以点带面,打造绿色交通廊道、生态河流廊道、林田防护廊道为一体的沿黄绿色长廊。沿祖厉河流域,以沿岸沿线为重点,实施修缮堤岸河道、营造经济林网、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形成集景观、休闲娱乐一体的绿色生态廊道。在铁木山、哈思山、寿鹿山、崛吴山四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以林缘区造林为主,提高森林覆盖率,在各县区分别建设10万亩以上的碳汇林基地。

(3)加强矿区生态恢复治理。实施矿山地质环境和综合治理行动,全面排查整治矿产资源违规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问题,健全矿业权人履行法定义务的约束机制。针对黄河上游老工业基地工矿污染、矿区沉陷、矿山植被破坏等严重问题,以矿产分布集中且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平川区王家山镇、宝积乡、共和镇、白银区王岘镇和靖远县东升乡等为重点治理区域,大力推进采煤采矿深陷区、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及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恢复和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生态移民自然恢复、历史遗留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历史遗留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以及尾矿库治理等环境治理工程,推动绿色矿山建设,逐步恢复矿区生态系统,提升生态自我修复功能,保证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安全。

(4)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构建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在内的多种生态保护形式,共同组成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探索建立较为完善的市-县(区)-乡(镇)三级“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网络体系”、野生动植物资源数据库监测体系、野生动物救助体系。组织开展全域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外来物种及入侵生物普查工作,建立外来物种数据库,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安全管理和危害性的宣传教育,研究制定外来入侵物种防治方案,实施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工程,建立外来物种入侵风险预警机制。

(四)统筹城乡协同发展,打造生态生活体系

1.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1)保障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加强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严格水源保护区周边区域建设项目环境准入。采取“一源一策、分级防治”的办法,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逐步实施隔离防护、警示宣传、界标界桩、污染源清理整治等水源保护工程建设,并对保护区范围内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整治,确保达到水源地保护要求。同时加大水源保护区监管力度,对水源保护区的经济活动进行严格监控,禁止布局有污染和潜在污染的建设项目,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源保护区,严防面源污染影响饮用水源。

完善全市饮用水源应急制度和污染应急预案,建立水源污染来源预警、水质安全应急处理和自来水厂应急处理“三位一体”的应急保障体系,完善备用水源监管,确保能够有效应对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科学遴选水量、水质达标的水源地,规划建设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第二水源地或备用水源地,并逐步实现联网串供。全过程监管饮用水安全,定期评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和制水供水过程安全状况。

(2)加快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强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达标运营和提标改造,加快实施白银区动力公司生活污水处理二期工程,推进平川区清源污水处理厂、景泰县城区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收集及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靖远县城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及会宁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黄河流域白银段及祖厉河沿线重点乡镇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农村改厕及生活污水生物处理一体化设备安装,实现黄河、祖厉河沿线乡镇生活污水全部达标排放。

(3)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行动。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建立垃圾分类标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有关规定及标准,避免实体销售、快递、外卖企业过度包装,可以采取押金、以旧换新等措施加强产品包装回收处置。落实国家有关塑料污染治理管理规定,禁止或限制部分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利用,推动可降解塑料袋的生产、销售和应用。切实加强监管旅游、住宿等行业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等行为,鼓励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社会组织使用再生纸制品,加速推动无纸化办公,减少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优先采购节能环保产品。严禁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建筑垃圾等混入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已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区域,必须使用分类运输车辆进行分别运输,坚决杜绝“先分后混、混装混运”。厨余垃圾应采用密闭的专用车辆,确保“日产日清”,逐步推行“车载桶装、换桶直运”等高效运输系统,减少“抛洒滴漏”。有害垃圾实行定期或预约收运,按照密闭、安全运输的要求配置专用车辆,根据有害垃圾储存需要合理布局建设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有害垃圾集中储存点,集中储存点必须将有害垃圾交由具有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车辆运输到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进行安全处置,并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可回收物采取预约收运、定期收运等方式,由专门运输车辆进行清运。到2025年,白银城区、平川城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建设生活垃圾协同处置基地。依托我市现有垃圾处理设施,积极推进集垃圾焚烧、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害垃圾处置于一体的生活垃圾协同处置基地建设,促进基地内各类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现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利用、废弃物处置的有效衔接。

(4)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区处理”的垃圾收运模式,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点、中转站,做到户有垃圾桶,自然村有垃圾收集池,行政村负责垃圾收集,乡镇配套垃圾转运等基础设备,实现全市乡镇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全覆盖、90%以上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偏远山村80%的生活垃圾得到清运处理。

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突出“三清一改”和依法拆违治乱,推进村庄清洁绿化行动和“美丽家园”建设,着重从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洁美、田园风光怡人、公共服务便捷等方面加强生态宜居幸福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建设20个左右高水平高质量美丽宜居乡村。

分类推进厕所无害化改造,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模式,清除农村露天粪坑、简易茅厕等,全面启动实施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规划每年改建农村卫生厕所2.6万户以上,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85%以上。

2.建设城镇绿地系统

(1)加强城镇公园绿地系统建设。完成金岭公园提质改造,新建白银区长春公园、滨河公园、银山公园,平川区黄水沟沙河景区、化工厂红沙浪生态园,靖远县黄河综合公园,景泰县小龙山公园,会宁县月牙堡水岸公园等。

(2)推进绿道绿廊建设。加强城区道路、城市出入口的绿化改造。打造109线和247线两个绿色景观带;完成人民路、四龙路等17条主次干道的绿化提质改造;实施建设西路等20条道路绿化任务,完成城郊一环及主要交通道路两侧面山等大环境绿化任务,新增绿化面积2万亩,实现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100%。

(3)推广多种形式绿化。城区各单位庭院按照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立体挂绿等增绿造景的要求,加快机关单位、学校医院、大中型企业厂区绿化建设,单位庭院裸露地面实现绿化全覆盖,道路沿线挡土墙、围墙采用绿化遮挡等方式进行绿化美化。新建小区要把配套绿地率不得低于30%作为硬性指标,坚持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新建小区100%达到园林小区标准。对老旧小区进行系统绿化提升和改造,采取绿化补植措施,更新退化草坪,裸露地面种植灌木、地被植物,在景观绿化的基础上配套石凳、健身器材等设施,提升绿地功能。

3.鼓励绿色交通出行

(1)构建公共交通体系。发展城市公交系统,提高城区公共交通覆盖率、准点率以及有效通达性,鼓励市民乘用公共交通出行。增加公交线路和班车线路,扩大覆盖面积、增加覆盖人口,分期完成公交体系建设。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通过城市公交加密延伸和农村线路改造对接等多种模式,积极实施县区至乡镇城乡公交线路及城际公交线路升级,拓展城市公交覆盖区域,形成以中心城区公交枢纽站为中心,通往乡镇公交线路为补充的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输网络。

(2)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科学有序布局充电桩等系统,加快推进城市建成区新增和更新的公交、环卫、邮政、出租、通勤、轻型物流配送车辆使用新能源或者清洁能源汽车,在党政机关、大型商业购物中心、农贸批发市场、社区等建设集中式充电桩和快速充电桩,为新能源车辆在城市通行提供便利。

(3)慢行系统建设。深化“自行车道+步行道+特色慢行线”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完善“公交+慢行”两网融合的城市绿色交通体系。根据不同片区的慢行功能需求(通勤、休闲、旅游)规划设计路线空间分布和功能特征,依托城市道路和生态资源构建“两网多线”慢行交通网体系。“两网”包括自行车交通网+步行交通网,共同承担人的慢行功能需求,实现与常规公交慢行接驳的便捷高效,同时实现慢行出行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多线为城市特色慢行线承担城市形象展示功能,通过对中心城区内散落的生态旅游资源重新衔接,提升慢行整体空间品质。白银城区布置建设自行车租赁网点,满足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100%。与沿黄生态廊道、绿色通道建设衔接,实现绿色交通和生态景观功能整体提升。以黄河石林、“六朵金花”等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为主的生态休闲旅游线为重点,推行自行车免费租赁系统,主要设置在公交车和客车站点、主要景点出入口处,鼓励居民低碳出行方式。

4.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1)推进绿色建筑建设。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从建筑选址、节水节能材料利用、环保材料利用等方面对新建建筑进行详细规划并严格落实,注重建筑文化风貌,提升建筑品质。鼓励选用太阳能等低成本技术,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减少使用空调和人工照明;采用高效建筑供能、用能系统和技术设备,如太阳能、生物质能、热泵等。

(2)普及节水节能器具。积极推广普及节水器具,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节水标准的产品、设备。公共建筑必须采用节水器具,限期淘汰公共建筑中不符合节水标准的水嘴、便器水箱等生活用水器具。鼓励居民家庭选用节水马桶、节水龙头、节水喷头等新型低水耗器具。

积极推动节能改造,鼓励居民家用电器、家庭照明多采用节能产品。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广场、公园等主要公共场所普及节能灯具或半导体灯照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如空调、打印机、扫描仪等日常高能耗用品全部换装节能电器,电器能耗至少达到国家低能耗二级标准。

(3)引导绿色理性消费。大力倡导低碳生活,组织开展“低碳家庭行动”等活动,自觉抵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和过度包装商品,逐步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推进餐饮、住宿业绿色化,倡导酒店、宾馆、餐厅等场所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量,鼓励使用可重复利用的餐具及其他用品。

(4)推行政府绿色采购。政府采购要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在编制政府采购目录、采购限额标准及政府采购预算时,全面落实绿色产品采购政策,促进绿色产品采购的标准化、规范化,优先购买国家认可的、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产品,政府部门100%执行绿色采购。

(五)培育和谐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1.推进传统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发掘保护黄河文化、丝路文化、长城文化、长征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挖掘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生态思想。加大长城遗址、黄河索桥古渡、八大自然渠水利设施等文化遗产和黄河文物、戏曲、武术、民俗、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建设黄河文化遗产廊道,让文物“活”起来,留住反映城市风貌与文化特色的“乡愁”,体现人文温度与历史厚度,守好老祖宗留下宝贵遗产。

2.挖掘黄河灌溉文明的生态底色。深入挖掘“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农耕文化理念以及传统黄河灌溉文明思想,古代先民在开发黄河和治理灌区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水利、农业知识与经验,渗透着顺应自然、不违农时、人与自然交互作用的理念,形成丰富多彩的灌溉文化。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古代灌溉文明注重“人与自然交互作用”理念,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地制宜,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要求下重新理解现代化内涵,实现指导思想、发展方式、治理结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迁和重构。尊重自然生态规律,发展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田园风光为韵、以村落民宅为形、以生态农业为基,建设生态田园之城。

3.加强全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1)推广宣传生态文化。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舆论引导,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生态文明理念和环境保护实践成果。利用生物多样性日、“六·五”环境日、世界地球日、全国节能宣传周等宣传活动,拍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片,在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横幅,制作宣传展板,悬挂环境保护宣传挂图,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建设自然生态与生态产业主题等宣教基地,在全社会形成环保共识,营造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在全市报刊、电视、电台、微信公众号等新闻媒体,通过开设专栏、专题宣传等方式,对生态环保进行集中宣传,及时报道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在政府网站开辟意见专栏,了解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看法和相关诉求,回应群众关切;加强绿色宣传,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2)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训。健全完善学习、研究机制,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大讲堂、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党校培训、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干部职务任前培训等内容,用生态文明新理念武装头脑、科学决策、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高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环保意识,实现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全覆盖。加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宣传教育,健全生态文明教育网络,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中小学校教学等各类教学培训计划,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3)建设生态文化载体。依托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功创建,加强各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黄河文化资源数据库,完善白银智慧文旅大数据,启动智慧文旅(二期)平台建设。依托“白银文化云”,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推动建设数字博物馆、乡镇数字文化驿站、“互联网+”文化服务平台等。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重点做好文化惠民、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构建城市文化标识体系,着力实现文化悦民。研究制定生态文明示范细胞创建标准、建设方案和行动计划,巩固已有绿色细胞工程创建成果,统筹推进绿色机关、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酒店、绿色商场等绿色细胞创建工作,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细胞组织,到2025年形成全覆盖绿色细胞创建体系。

(4)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加快推进市、县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借助现代媒体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互动。加强环保志愿者队伍建设,广泛动员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行环境有奖举报,鼓励社会各界依法有序监督生态环保工作。设立生态文明奖项,对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单位,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对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合理化建议并产生一定效益的公众给予奖励。

(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生态制度体系

1.源头防控制度

(1)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制定我市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实施细则,对耕地、林地、草地、园地、河流、水库等各类生态空间实行用途管制,确保自然资源面积不减少,有效保障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性保护,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根据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定期发布红线绩效考核结果,形成较为完善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体系,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划得出、落得下、管得住”。

(2)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明确国土空间的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监管者及其责任,对河流、森林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用途管制制度,明确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边界,实现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按质量分级、梯级利用;加强土地用途转用许可管理,完善矿产资源规划制度,强化矿产开发准入管理,严格控制水资源开发,规范取水、用水,有序推进我市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3)全面推行河湖长制。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推进河湖长制工作要求,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覆盖全市境内所有河流、洪水沟道,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加强水资源保护、河流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规范河道采砂、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及加强执法监管等措施,推进我市水生态环境整体改善,保障水体功能永续利用,维护河湖健康。

(4)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构建“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管控机制为支撑,全面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助推高质量发展。针对“一地三域十专项”开展规划环评,加强重点区域、流域和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完善规划环评和项目环保联动机制。

(5)健全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推动合同能源管理、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托管等服务模式创新发展。完善碳排放总量管理体系、统计监测体系,加强碳排放权交易能力建设,完善低碳激励政策;深化低碳城市试点,鼓励县区从城区、园区、社区和企业四个层面积极开展低碳试点建设,谋划一批低碳示范工程试点项目。

(6)健全区域协同协作机制。加强与沿黄地区省、市对接合作,与上下游地区共谋科学解决沿黄农村居民饮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以及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构建流域基础设施体系,严格流域环境准入标准,加强流域生态环境共建共治。积极探索特色合作转型发展之路,有效应对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等重大问题,推动绿色共赢与区域协同发展,继续完善区域协作发展长效机制。

2.过程严管制度

(1)建立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健全完善全市生态环境信息和企业强制性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加强政府、企业沟通协商,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督促企业主动公开环境质量信息,为公众了解和监督生态环保工作提供必要条件,也有利于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及时报道和表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先进典型,公开揭露和批评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完善投诉举报渠道,方便公众直接向生态环境部门检举和投诉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单位或个人,确保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率达到100%。

(2)落实国家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贯彻落实国家《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国办发〔2016〕81号)有关要求,统筹考虑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等要素,并依法逐步纳入其他污染物,基本形成以排污许可制度为核心,有效衔接环境影响评价、总量控制等环境管理制度的“一证式”固定源排污管理体系,对固定污染源实施全过程管理和多污染物协同控制,逐步实现固定源排污许可全覆盖。

(3)强化环境执法监督。完善网格化监管网络,落实污染源属地监管职责,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形成全覆盖的生态环保执法体系。加强环境执法人才队伍建设,重视环境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进一步规范环保行政许可、现场执法检查、排污收费、行政处罚等执法行为,使执法人员能够明确环境执法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规范环境执法流程,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程序,推进环境执法监督过程的制度化、规范化。

(4)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健全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的衔接机制,深化生态环境资源审判改革,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化建设;完善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制度,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审理规则;探索以流域、自然保护地等生态功能区为单位的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机制,推行环境资源刑事、行政、民事案件“三合一”归口审理模式。

3.后果严惩制度

(1)完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围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和总结审计方式和领导干部责任界定方式,在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湿地资源、自然保护地、矿产资源以及国土绿化、大气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探索建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信息面向审计机关的开放共享机制,强化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2)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研究制定我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相应实施办法,明确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坚持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签订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书,定期向社会公布被考核单位实绩。对出现重大生态环境损害并认定应承担责任的领导干部及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中对生态环境损害明显、责任事件多发区域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负责人(含已经调离、提拔、退休的),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将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与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紧密联系,发挥制度叠加效应。

4.环境经济政策

(1)探索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加大市级财政投入,充分发挥现有各类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发展绿色产业,推行产业绿色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鼓励通过招商、银行业绿色信贷产品等途径,吸引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承包、拍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不同形式参与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健全绿色金融支撑,探索建立绿色基金和碳基金,发行绿色债券,发展绿色保险;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发挥国有资本示范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重大生态工程,率先形成绿色金融全产业链示范。鼓励金融机构对清洁生产企业的绿色信贷支持和保险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县区通过专业化绿色担保机制、设立绿色发展基金等手段,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绿色产业。

(2)创新生态价值转化机制。探索生态价值向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生活价值转化的实现路径,搭建生态价值实现平台,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健全环境资源权益交易制度,推进用能权、水权、碳排放权交易,推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政策体系,积极争取黄河上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计量,推进综合生态补偿标准化、实用化。依托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生态环境损害,创新融资方式,扩大融资渠道和融资规模,探索多种方式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3)建立新经济治理机制。认真执行国家关于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全面落实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生态修复与建设、绿色科技创新等税收优惠、奖励政策,形成促进绿色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优化政府服务方式,深化“放管服”改革,注重“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政府治理深度融合,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和信息公开,切实降低企业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优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整合政府和社会公共数据资源,实施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全市统一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平台,推进数据合法有序契约开放开发,加快实现现有治理机制与新经济发展的融合衔接。

四、重点工程与效益分析

(一)重点工程。围绕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结合全市未来一段时期规划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六大工程”,即生态经济、生态空间、生态安全、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制度工程,并根据工程投资概算方法,参照已建同类项目经费投入情况,进行重点工程的经费测算,预计总投资71.47亿元,包括生态产业工程投资53.28亿元、生态空间工程投资0.11亿元、生态安全工程投资7.19亿元、生态人居工程10.65亿元、生态文化工程0.21亿元、生态制度工程200万元,投资主体为政府和相关企业。

(二)效益分析

1.保持经济增长优质高效。通过实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清洁生产示范、循环经济试点、生态农业示范、文旅产业优化发展等工程,改造提升有色金属、化工、能源、陶瓷建材等传统产业,推进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集聚发展,走集约化、规模化、循环化发展道路,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紧密协作、联动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促进我市经济向绿色优质高效发展。

2.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实施资源节约、全社会节水、清洁低碳等工程,建设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发展低碳产业和清洁能源,优化闲置低效用地再开发空间布局和用地结构,提升集约用地水平,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提升工业固体废物利用水平,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持续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持续下降,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大于80%。

3.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通过实施水、大气、土壤环境治理以及环境风险防控、自然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和PM2.5浓度下降幅度达到要求;区域水环境质量按控制单元要求达到考核目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提高幅度、劣V类水体比例下降幅度和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省级生态环境部门确定的考核任务;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保证土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左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自然生态空间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降低,河湖岸线保护率达到100%。通过实施城镇公园绿地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饮用水水源保护、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绿色出行等工程,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4.增强公众生态文明意识。通过实施历史文化传承、生态文化宣教工程,加强各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教育宣传渠道,普及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生态环保意识,做到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培训百分百全覆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增强企业自主环保意识、政府绿色管理能力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全市生态文明水平。

5.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随着各项工程的逐步实施,我市的发展将从“做大、做强”向“做精、做优”转变,科学技术竞争力、经济结构竞争力、生态环境竞争力、商业文化竞争力、经济制度竞争力、企业管理能力竞争力等方面将得到全面提升,其生活环境、投资环境、创新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到2025年,城市综合竞争力将明显增强。

6.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目标,既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也是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市将通过实施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低碳技术研发推广等工程,有效降低工业碳排放强度;通过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不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增强草原、绿地、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从减排、增汇两方面为我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目标奠定基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管理。为确保我市创建工作扎实有效推进,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全力抓好落实,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与组织协调作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层层分解任务,逐项落实责任,确保完成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二)完善政策制度。把握“一带一路”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等重大机遇,争取优先将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的重大项目布局我市。完善地区、部门和干部考核体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推动生态环境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采取执法检查等多种形式,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检查监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动态管理,定期通报,接受新闻媒体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奖惩、问责和责任追究制度,表彰、奖励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三)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探索市场化多元投入,建立项目融资、银行贷款、证券市场等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转向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设立生态文明创建专项资金,不断增加财政支出中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支出比例。积极申请国家和省市专项建设资金,重点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废弃资源再生利用和静脉产业等产业项目。积极申请各类银行贷款以及风险投资、BOT等方式进行融资,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文明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加大生态文明建设项目资金的审计和监管工作,确保建设目标和重点项目按计划推进。

(四)强化科技支撑。围绕我市总体发展战略、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需求,构建开放的人才引进机制,引进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紧缺人才。强化与国家级科研院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积极开发、引进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生态产业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依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以及国家对口协作,加大科研投入,加快建立一批地方性生态研究、开发和研制中心,开展绿色先进制造业、生态农业和智慧旅游等方面的研究;深化国内外先进科技的引进及合作,引进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和预警技术、污水资源化技术、水库综合治理技术等环境高新技术,引导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研发活动,积极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前瞻性问题的研究与攻关,推动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指标

301.png

302.png

303.png

304.png

附件2-1:生态经济建设工程

306.png

附件2-2:生态空间建设工程

307.png

附件2-3:生态安全建设工程

308.png

附件2-4:生态人居建设工程

309_副本.png

附件2-5:生态文化建设工程

310.png

附件2-6:生态制度建设工程

312.png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