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十四五”城市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正式出炉。《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的具体目标。根据《规划》,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保护市域生态本底,推进绿廊、绿楔、绿带等生态廊道建设,强化城市生态空间和生态网络的修复保护。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

首页> 水处理> 市政污水> 政策> 正文

成都市“十四五”城市建设规划

2022-07-13 14:35 来源: 北极星水处理网

《成都市“十四五”城市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正式出炉。《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的具体目标。

根据《规划》,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保护市域生态本底,推进绿廊、绿楔、绿带等生态廊道建设,强化城市生态空间和生态网络的修复保护。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老城区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城市水环境改善、城市绿地建设等工作,实施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低影响开发措施,减少片区雨水净流量,实现“项目+海绵13”。新城区以目标为导向,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逐步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排蓄结合-超标应急”的海绵城市建设系统。

推进地下综合管廊成网。持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与道路一体化建设,中心城区加快“环+射”综合管廊布局成网,天府新区加快“六横五纵”综合管廊布局成网,东部新区重点推进“三横一纵”综合管廊布局成网。周边区(市)县按照管廊专项规划要求,结合区域交通性干道、商业核心区道路建设等统筹实施地下综合管廊。统一建立地下综合管网基础信息库,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完善地下综合管廊智能监控“1+2+N”智能管理体系14,建立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管理各阶段数据为一体的地下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补齐地下管线建设短板。在城市道路新建、改(扩建)过程中,同步统筹建设配套地下管线,逐步提升地下管线智慧化管理水平,合理设置地下管线智能监测设施,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进行地下管线全过程建设管理。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结合排水管网普查成果,提升地下管线标准,治理管网病害,实施雨污分流,对易涝点进行专项整治提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