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的努力,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取得很大成功,在行为、习惯和思想等方面为城市生态环境的现代化治理打下了较为稳固的基础。笔者认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还应补足短板,做到“神形兼备”,最终成为城市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在精细化上下功夫,补足效率短板。垃圾分类工

首页> 环卫> 评论> 正文

上海垃圾分类还有哪些短板?

2020-07-22 08:58 来源: 中国环境报 作者: 李志青

经过一年的努力,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取得很大成功,在行为、习惯和思想等方面为城市生态环境的现代化治理打下了较为稳固的基础。笔者认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还应补足短板,做到“神形兼备”,最终成为城市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在精细化上下功夫,补足效率短板。垃圾分类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环节多,流程长,目前在某些环节和流程上仍略显“粗糙”,如分类还不够精细,执行还不够严格,致使垃圾分类还无法全面发挥提高资源环境利用效率的作用。

二是在覆盖面上下功夫,补足范围短板。垃圾分类工作面向的主体包括本地和流动人口、居民和单位用户等,要想办法解决百万以上的流动人口,特别是短期来沪流动人员以及部分中小企业用户的分类习惯问题。只有做到“一个都不能少”,才能真正发挥垃圾分类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

三是在辐射性上下功夫,补足标准短板。垃圾分类工作需要群策群力,在区域和全国范围内统一标准和做法。因此,应该把上海的经验扩散辐射出去,形成垃圾分类的标准化工作体系。

四是在智能化上下功夫,补足激励机制短板。上海在十多年前启动了“绿色账户”制度,时至今日,当年的很多初衷都已经得到实现,但在激励机制推进上仍然存在较大不足。接下来,应该推动绿色账户向“智能化”转型,通过构建垃圾分类大数据系统,引入智能算法。对垃圾分类全生命周期过程进行模型分析和计算,从中找出最有利于提升垃圾分类效率和覆盖面的激励工具和手段。

作者系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原标题:上海垃圾分类还有哪些短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