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都陷入过“内涝看海”的尴尬,昆明也同样面临内涝的困扰,暴雨洪涝灾害给市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城市内涝治理是昆明市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资料图
7月15日上午,昆明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局长王涛通过12345市长热线接听群众来电时表示,昆明市内涝成因有多方面,受气候特征及地形地貌特点影响明显。
原因
单点暴雨强度高
昆明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局长王涛表示,昆明市境内山多地少,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地形以高原陷落盆地与陷落河谷相交错,且河流纵坡大、流程短。而昆明地区夏秋季主要受印度洋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流及北部湾的东南暖湿气流控制,每年6、7、8三个月为主汛期,降雨集中,降雨过程雨峰靠前,雨型急促,降雨历时短,所以极易形成洪涝灾害。对此,昆明市已组织水文、气象部门对昆明市暴雨强度公式进行了修订,提高了雨水管渠设计标准。
面山洪水排放通道受限
昆明主城三面环山,面山地势陡峻,雨季来临时洪水直接涌入城市,大量山洪携带泥沙进入管网和河道,水量增加的同时易造成阻塞,防洪压力较大。对此,昆明市水务部门已组织开展《昆明主城区防汛排涝应急处置方案》,其中重点对面山洪水治理提出了有效措施。
资料图
主城区部分区域地势低洼
此外,城市开发过程中,在低洼区土地开发时,部分地块地坪标高未达到规划控制要求,雨水排放困难,这也易形成内涝。对此,昆明市排水公司修订完善年度《防汛排涝工作专项预案》,制定易涝点“一点一策”专项处置方案。
受滇池、河道水位顶托影响
昆明下游濒临滇池,滇池正常蓄水位与主城中心区高程最大高差仅3米,滇池变动回水对主城入滇池河道普遍存在顶托影响,最长影响达11.4公里,极大降低了城市河道的行洪能力。入滇河道水位对排河支流沟渠和雨水管同样形成顶托,致使周边片区排水系统排水能力受到严重影响,片区雨水无法顺利排出,造成淹积水,甚至出现顶托倒灌、河水漫堤。对此,昆明市水务、排水、滇管等部门采用联合调度等措施,积极应对滇池、河道水位顶托影响。
规划
新建雨水管渠重现期不低于5年
为解决内涝淹水问题,严格执行国家室外排水工程设计规范,在新区建设及新建雨水管渠时确保设计重现期不低于5年的设计标准。近年来,昆明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积极配合市水务(防汛)、滇管、住建等行业主管部门,先后完成了排水专项规划、防洪总体规划、排水防涝综合规划、水系专项规划、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等。
据悉,昆明市已完成主城区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建立了综合地下管线数据库,其中排水管线长2565.9公里,摸清了主城区市政道路排水管线的总体情况,为各类规划工作中排水管线现状评估和模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各个规划各有侧重,对近十年来昆明主城区排水、防洪防涝和海绵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王涛表示。目前的规划从“上蓄、中疏、下泄”各个环节统筹规划各类防洪排涝设施,明确各类防洪排涝设施及海绵城市建设的标准,对防洪防涝设施用地进行控制保障。但实际建设过程中仍存在部分区域治理了上游,下游地段又容易淹积水的情况,城市韧性方面考虑不足。
资料图
十三五期间完成海绵城市建设19.27平方公里
有市民提议,在昆明城区增加湿地公园,既能避免水涝的发生,缓解昆明城市的热岛效应,同时给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对此,王涛回应称,目前昆明在全面推广海绵城市建设,十三五期间,建筑与小区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面积19.27平方公里,而建筑与小区在建设的过程中实施海绵城市的一些措施,增加的额外成本很少,基本不会给政府和开发方增加负担,技术经济上都很容易实施。
在2016年编制的《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16-2030)》中,规划针对环滇池岸线以及河流入湖口湿地等滨湖地带开展湖滨生态岸线生态建设和修复,涉及“官渡区星海半岛湖滨生态湿地建设工程”“滇池外海西岸湿地建设工程”“王家堆湿地建设工程”“ 滇池斗南湿地建设工程”“ 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建设工程”“ 草海片区湖滨生态湿地修复建设工程”等项目。
保障
完善防洪排涝应急预警机制
下一步昆明市将强化部门协同机制,依托城市防汛指挥部,统筹城市防洪排涝涉及的多部门,完善防洪排涝的应急预警机制和统一规划建设机制。实现科学调度,提升智慧城市建设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城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同时,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强化城市安全问题,提高城市韧性,充分考虑各类城市安全风险。并按照韧性城市理念,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合理布局水陆空间,优化城市防洪排涝通道和滞洪蓄洪空间,依托城市现有水系现状,逐步构建科学、合理、完善的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对昆明市防洪排涝系统,通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予以预留和保障。
资料图
此外,还将加强各行业专项规划支撑衔接,在水行政管理部门的防洪专项规划统筹考虑;在排涝、排水以及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中充分做好衔接,共同构建城市防涝安全网,守护昆明市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原标题:为何昆明一下雨就开启“看海”模式?官方回应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