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2020年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暨精细化管理工作推进会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部署全市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及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东莞即将出台《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推进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3+3”“1+1”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今年,东莞将率先

首页> 环卫> 报道> 正文

《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将出台

2020-05-09 09:28 来源: 南方+ 作者: 何建文

5月8日,2020年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暨精细化管理工作推进会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部署全市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及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东莞即将出台《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推进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3+3”“1+1”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

今年,东莞将率先建成莞城街道、松山湖、滨海湾新区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其他镇街同步推进,以示范效应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行经验,加快建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逐步实现全域垃圾分类。

年底前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送审稿)》(下称《三年行动方案(送审稿)》)提出,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到2025年,全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城乡一体化系统。

《三年行动方案(送审稿)》提出“三步走”工作目标。2020年底前,实现全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松山湖、滨海湾新区、莞城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三个街道完成30%以上的社区建成分类处理系统,各镇的中心区和1个农村(社区)分别推进30%以上的区域建成分类处理系统。到2021年,完成80%以上的社区或区域分类处理系统建设;2022年底前,完成“3+3”“1+1”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

建立三大核心体系

东莞将通过建立“分类覆盖体系”“全程分类体系”和“全民参与体系”等三大核心体系,有力支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科学可持续开展。其中,将通过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制度、“管行业必须管垃圾分类”工作机制及考核问责机制等,强化垃圾分类科学管理。此外,将通过健全政策制度、加大资金投入等保障措施,形成垃圾分类长效机制。

《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将出台

为了推动习惯养成,建立全民参与体系,《三年行动方案(送审稿)》对现场引导、宣传发动、全民教育、宣教培训、志愿活动、源头减量等提出具体要求。按照方案,现场指导市民群众定时定点投放,开展桶边引导及入户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各行各业全面铺开宣传引导;加强各类院校、幼儿园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开展学校、家庭、社区互动实践;通过培训学院、宣传科普基地、宣讲团等,开展宣教培训;组织开展志愿活动、主题实践活动、“绿色家庭”创建等,发动全社会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严控商品过度包装,推进快递行业绿色发展,加大“限塑令”执行力度,党政机关、学校率先带头取消使用一次性餐饮用品。

为了形成长效机制,《三年行动方案(送审稿)》对强化主体责任、坚持党建引领、健全政策制度、加大资金投入、鼓励科技创新等提出具体要求。其中,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地方性法规、规章等,研究建立限制过度包装、控制旅游住宿餐饮等一次性用品使用及相关“硬约束”机制,加大执法力度。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局长郭怀晋表示,该局将充分发挥垃圾分类处理主力军的作用,积极履职尽责,在制度保障、示范引领、设施建设、宣传引导等方面下足功夫,主动与成员部门一道,群策群力推进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相关:

东莞生活垃圾分类“三步走”

第一步:示范先行

2020年,推动全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重点开展“3+3”示范片区建设,即莞城街道、松山湖、滨海湾新区基本建成示范片区,南城、东城、万江三个街道开展示范片区建设;同步启动“1+1”示范片区建设,即各镇的中心区和1个村(社区)开展示范片区建设,试点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城乡一体化制度。

第二步:深化机制

2021年,持续推进“3+3”“1+1”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加大力度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监督考核和检查执法。

第三步:巩固成果

2022年,完成“3+3”“1+1”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实现示范片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打造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城乡一体化样板。到2025年,全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城乡一体化系统,形成具有东莞特色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力争走在全省地级市前列。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