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控新增耗煤项目,推动煤炭消费指标向优质高效项目倾斜”,“新、改、扩建项目一律实施煤炭减量或等量替代,全面完成煤炭消费压减任务”“2020年年底前,大气污染防控重点区域不再新增燃煤机组装机容量”——山东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的《关于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

首页> 大气治理> 脱硫脱硝> 烟气脱硫> 评论> 正文

第一用煤大省再上控煤“紧箍咒”

2019-11-20 09:13 来源: 中国能源报

“严控新增耗煤项目,推动煤炭消费指标向优质高效项目倾斜”,“新、改、扩建项目一律实施煤炭减量或等量替代,全面完成煤炭消费压减任务”“2020年年底前,大气污染防控重点区域不再新增燃煤机组装机容量”——山东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的《关于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再次强调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为控煤工作再上“紧箍咒”。

作为煤炭消费第一大省,山东控煤形势长期严峻。记者了解到,该省计划利用5年左右,净压减煤炭消费5000万吨。根据稍早前下发的《山东省煤炭消费压减工作总体方案(2019-2020年)》,今明两年就将减煤约3600万吨,可谓任务重、时间紧,如何完成?多位业内人士就此给出建议。

碳排放居全国首位,控煤难度升级

“山东是一个因煤而兴的省份,却也因煤而困、因煤而惑。”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长许崇庆介绍,截至2018年,全省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74.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同时,山东煤炭消费呈现“不均衡”的态势。相比东部沿海地区,鲁北、鲁中、鲁南地区消费量更高,且越是发展落后的地区,煤耗水平相应越高。

对于煤炭资源的依赖,不仅导致山东产业结构偏重,还带来大气污染防治、二氧化碳减排等压力,碳排放高居全国首位。“山东既是煤炭消费大省,也是工业大省,其中传统产业占比高达70%,进一步加重煤炭消耗。”许崇庆称。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此前虽多次下达减煤任务,实施成效却一度不尽如人意,2014-2016年反倒出现用煤不降反升的局面。在2017年的中央环保督察行动中,生态环境部还发现当地瞒报3700多万吨的消费量,与“完成国家下达减少2000万吨的目标”严重不符。也正因此,山东控煤工作备受各方关注。

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姚明涛看来,更加偏重的产业结构、更加偏煤的能源结构,让山东控煤难度更大。“山东面临的现实,正是我国推进能源转型的问题浓缩版、难度升级版。”

为此,山东省煤炭消费压减工作专班也在不久前成立,由常务副省长、分管副省长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省发改委、环保厅、能源局等数十个部门悉数参与。“这是首次举全省之力推进减煤工作,避免再出现落实不到位等情况,省里的决心和力度空前。”许崇庆向记者透露。

控增量,重点区域不再新增燃煤机组

面对严峻形势,工作如何开展?记者了解到,严控新增高耗能项目、压减高耗能行业产能、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冬季供暖节能降耗、开展单位能耗效益综合评价等重点工作,正在全省有序推行。

在此基础上,《意见》提出,推动煤炭消费指标向优质高效项目倾斜。其中,新、改、扩建项目一律实施煤炭减量或等量替代,全面完成煤炭消费压减任务。2020年年底前,大气污染防控重点区域不再新增燃煤机组装机容量。2020年采暖季前,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前提下,7个传输通道城市和青岛市、烟台市的平原地区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严禁市场再销售散煤。

尤其针对焦化、地炼等七大高耗能行业,《意见》要求,加快大调整、大布局、大优化。对氧化铝、自备电厂、小火电等为高耗能产业配套服务的项目,在满足产业链发展匹配要求的基础上,不再布局新项目,并尽快将产能规模和布局调整到合理范围。

“从供给侧、消费侧两端发力,共同推进控煤工作。一方面,继续提高煤炭品质、减少污染排放,突出源头治理、源头压减。另一方面,加大设备技改力度、提高燃烧效率和热利用效率,加强终端节能。由于我省80%的电力是工业用电,还应树立节电就是节煤的意识。”许崇庆表示,为杜绝瞒报、漏报,下一步还将实施精准化统计,加快“山东省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与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建设。

姚明涛提出,山东不仅是立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还要探索打好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持久战。“处理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和加快区域能源转型的局部和整体关系,结合自身新旧动能转换需求,通过市场与监管并重的方式来巩固攻坚战成果,并转向持久战。”

扩大非煤替代规模,利用余热余压

基于煤炭消费依赖,山东也是典型的煤电大省,火电装机量、发电量均位居全国第一。截至今年6月,全省火电装机比重仍达到82.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20个百分点。在控煤背景下,火电比重必将相应降低,如何填补用能需求?

《意见》提出,因地制宜规模化发展风能、太阳能、核电、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到202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发电装机达到3338万千瓦左右。实施气化山东工程,除偏远山区、海岛外,基本实现全省天然气“镇镇通”。制定出台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中国氢谷”“东方氢岛”。同时,大力实施“外电入鲁”,持续提高外电占比。

“通过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山东不断扩大非煤替代规模。今年1-9月,全省非煤发电量达到666亿千瓦时,全年有望增加近300亿千瓦时。”许崇庆表示。此外,山东还将出台细化方案,充分利用余热余压资源作为补充。

姚明涛则认为,仅靠去补贴、降成本远远不够,要解决资源承载区域与消费区域的平衡性问题,“增效益”更为关键。“新旧动能转换,要求山东走出资源禀赋、转向创新驱动,从能源成本比拼转向能源基础设施创新能力的比拼。在布局调整上,不是走一步、看一步,而应该‘多看几步’,打通制约新动能协同发展的政策和体制壁垒,才能有效迈过爬坡过坎的关键期。”

此外,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周勇提醒,警惕把单一手段作为整体目标去完成。“若单纯为减煤而关闭高耗能、高耗电产业,在把握不当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大量并不落后的产能被关闭,进而造成社会资本巨大浪费,违背控煤、环保工作的初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