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2019年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行动论坛举行圆桌论坛。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柴发合表示,经过专家组的联合攻关研究,已经基本确认了京津冀大气污染的“病根”。未来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的协同治理,要进一步强化区域联防联控,重点推进晋冀鲁豫交界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同时要重点

首页> 大气治理> 脱硫脱硝> 烟气脱硝> 评论> 正文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如何推进? 专家提出这些建议

2019-07-11 08:38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牛伟坤

7月9日,2019年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行动论坛举行圆桌论坛。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柴发合表示,经过专家组的联合攻关研究,已经基本确认了京津冀大气污染的“病根”。未来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的协同治理,要进一步强化区域联防联控,重点推进晋冀鲁豫交界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同时要重点强化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减排。

2019年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行动论坛

1京津冀大气污染的“病根”

病 根 1

从宏观层面来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在西风—季风与“背风坡”地形的相互作用下,“弱风区”特征明显;与此同时,区域内污染物排放强度较大,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到5倍。

病 根 2

从中观层面来看,本地积累、区域传输和二次转化的综合作用,导致了秋冬季PM2.5的爆发式增长:由于污染物排放强度大,一旦出现不利气象条件,首先形成本地积累型污染;高浓度污染气团向下风向输送,导致下风向城市出现区域传输型污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态污染物反应形成硫酸盐、硝酸盐等组分,并吸湿增长,形成二次转化型污染。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三种机制在不同城市、不同过程的影响不同,因此,重污染治理需要“因地制宜”。

病 根 3

从微观层面来看,高排放条件下不利气象条件容易触发重污染。重污染过程的统计分析表明,不利气象条件包括:近地面风速小于2米/秒、相对湿度大于60%、近地面逆温、混合层高度低于500米。同时,京津冀及周边区域传输明显,统计显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各城市受区域传输影响,全年平均贡献在20%至30%左右;重污染期间区域传输影响总体提升15%至20%左右,北京最高可达60%至70%。

2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如何推进

据此,柴发合建议,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的治理要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着力抓好清洁能源供应、化解过剩产能、交通运输结构优化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强化区域联防联控。此外,晋冀鲁豫交界位于背风坡区域,但重污染企业密集,是区域污染的“热点”,因此,要重点推进晋冀鲁豫交界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同时,还要依法强化工业污染源排放监控,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归真的基础上,利用在线质控实现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归真,着力解决污染源排放监测设备良莠不齐、第三方监测人员素质差、运行不规范和恶意作假等问题。在严格的在线质控条件下,将污染源排放自动监测数据作为执法依据,体现排放或减排与环境空气质量间的对应关系。

柴发合还特别提到,要重点强化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减排,推进区域内的散煤治理工作,通过“公转铁”推动区域货运结构调整、“治管疏”强化柴油车污染防治,并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考核目标设置的科学性。

原标题: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如何推进? 专家提出这些建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