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的各类话题近日持续刷爆“朋友圈”,上海出台的“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七月一日落地后引起网友的广泛热议。在大部分人表示支持分类的同时,我们也听到这样一种声音:有人认为现在上海风格强硬的垃圾分类政策属于另一种形式的“一刀切”。德国用了4代人、日本人两代人时间才完成的事情,我国

首页 > 环卫 > 评论 > 正文

上海垃圾分类是“一刀切”吗?

2019-07-05 09:26 来源: 中国环境新闻 

垃圾分类的各类话题近日持续刷爆“朋友圈”,上海出台的“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七月一日落地后引起网友的广泛热议。在大部分人表示支持分类的同时,我们也听到这样一种声音:有人认为现在上海风格强硬的垃圾分类政策属于另一种形式的“一刀切”。德国用了4代人、日本人两代人时间才完成的事情,我国恨不得1天就要完成。

这个观点看似有些道理,实际却是在避重就轻。

首先,对我国来说垃圾分类不能再等,也等不了了。据2018年数据显示,北京、上海两座城市2017年的生活垃圾清运量在全国661个城市总和中的占比达7.75%,北上广深四城占比13.07%。当前阶段,一些主要城市比其他中小城市在解决生活垃圾问题上更急迫,如果任由垃圾发展,“围城”危机只会愈演愈烈。垃圾分类考验的是每个人的责任心。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不应成为一句空话。

其次,目前我国强制推行的垃圾分类还只能说是初级阶段的分类工作。与日本有些地方垃圾分类精细到20多种相比,上海仅要求干湿分离,对普通人来说,完全是能做到的。

再次,只说不做,是没有出路的。目前垃圾分类较为普及的国家,如日本、德国无一不是从立法强制起步的。我国为垃圾分类已经做了相当长时间的准备,很多城市的试点工作已经开展近20年。2000年,北上广深都被列为首批国家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但进度一直缓慢。事实上,用强制分类的方式是为了进一步助力垃圾分拣、回收利用的方式之一。“洋垃圾”禁止进入我国以后,如何有效利用国内的垃圾将是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又一道重要考题。

为落实垃圾分类,上海市政府出台配套文件18个,分别由不同职能部门发布。包括宾馆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目录、餐饮行业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用品目录等。据统计,政府共举办宣传活动1.4万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万份,完成入户宣传680余万户。可以说,万事俱备,只待行动。

垃圾分类投放作为垃圾回收的首个环节,至关重要。只有迈好第一步,才能在垃圾运输、垃圾处理和回收利用上不断完善,构建更成熟、可循环、更绿色的垃圾回收体系。

垃圾分类是每一个公民无法回避的文明大考。从混合投放垃圾时代迈入垃圾分类的新时代,的确会经历不适应,但时代发展总要迈向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谁也不能置身事外。


原标题:小崔看点 | 上海垃圾分类是“一刀切”吗?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