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是适应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降低城镇人口密集区安全和环境风险的重要手段。4月15日,工信部提出,2019年要扎实推进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自2018年全面启动搬迁改造以来,各地纷纷基于自身情况出台了危化企业搬迁方案,明确了“时间表”。但分析认为,资金压力大、园区接纳能力有限仍是困扰危化企业搬迁改造的现实问题。
搬迁“倒计时”
近日,工信部召开了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专项工作组2019年第一次会议。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在会上表示,2019年要扎实推进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着力做好加大重点地区和重难点项目协调、加强搬迁改造工作中的安全环保管理等六方面工作。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到2025年,城镇人口密集区现有不符合安全和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就地改造达标、搬迁进入规范的化工园区或关闭退出。其中,中小型企业和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大型企业2018年底前全部启动搬迁改造,2020年底前完成;其他大型企业和特大型企业2020年底前全部启动搬迁改造,2025年底前完成。”
政策发布后近两年时间内,各地纷纷出台基于自身情况的搬迁改造实施方案。以江苏省为例,去年1月,江苏省就发布了《江苏省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实施方案》,2018年12月底前中小型企业和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大型企业全部启动搬迁改造。
截至2018年底,已初步确定全国需要搬迁改造的企业共有1176家,其中异地搬迁479家,就地改造360家,关闭退出337家。涉及除北京、上海、海南和宁夏以外,包括新疆兵团在内的28个省(区、市)。
“化工围城”
事实上,化工行业产值高、税收多,是GDP及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2018年上半年,我国化工行业实现利润总额达2799亿元,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2162亿元,同比增长29.4%。但近年来,化工安全事故却屡有发生。今年2月发布的《2018年全国化工事故分析报告》显示,去年我国共发生化工事故176起、死亡223人。
首都经贸大学特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叶堂林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化工围城”所带来的矛盾日益突出,危化生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对周边居民造成的危害性极大。
除了安全生产的担忧外,空气污染也是一大隐患。北京公共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一些中小企业受资金、技术等条件的限制,环保方面的投入意愿相对薄弱,因此也就造成了废水、废气等相关污染物大量排放,“化工围城”使城市环境受到极大的威胁。
在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此前举办的“化工围城”问题研讨会上,江苏大学教授孙华平表示,“化工围城”是一个工业化过程的产物,在生态文明时代应积极推进其转型升级。其关键是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历史上做了巨大贡献的化工区如何搬迁或关停,需要综合考虑其经济社会效益、就业效益及生态效益,平衡好传统重化工类产业迁停关转与新兴产业培育的问题,一刀切及随大流的做法不妥,应因地制宜,科学施策。
制约问题依然突出
实施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目前已经势在必行,但搬迁改造工作的一些突出问题也应引起重视。
以化工大省之一——山东省为例,据初步统计,山东涉化搬迁所需总费用约1219亿元,涉及34.4万人,用地需求4.9万亩,搬迁压力很大。山东省经信委主任、省化工专项行动办副主任钱焕涛此前表示,由于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配套的资金、土地、金融和职工安置等方面的政策,山东缺乏参照标准,导致搬迁工作困难较多、推进缓慢。
在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德辉看来,目前化工企业“退城入园”还普遍存在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大型化工企业“退城入园”搬迁工程浩大,搬迁资金短时间内难以解决,进展不如预期。
此外,我国化工园区存在规范化程度不高、专业配套不到位等问题,接纳能力有限。刘德辉表示,化工园区绝不是简单的生产工厂堆积,而应该是协同合作的有机整体。
针对上述问题,工信部方面也有所表态,提出要将争取把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纳入国家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并适时扩大资金规模和增加导向性项目合作银行数量。并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工作,探索建立市场化的搬迁改造产业基金。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应用先进工艺技术,转向发展新材料及高端化学品项目等。
原标题:危化企业搬家出路在哪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