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消灭“洋垃圾”的保卫战仍将持续推进。
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正式开幕,会议结束后,2019年全国两会第二场“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多位部长在此直面热点问题,回应社会关切。
海关总署署长倪岳峰在此次“部长通道”上表示,今年将启动“蓝天2019”专项行动,坚决打击“洋垃圾”走私入境。禁止洋垃圾入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举措。一年来,海关总署锲而不舍、一以贯之地坚决打击走私,强化对固体废物进口的监管。
他介绍,2018年海关总署专门针对固体废物走私,实施了五轮强有力的打击行动——“蓝天2018”,取得非常大的威慑效果。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固体废物进口降幅达到了46.5%。
经济观察网记者了解到,过去一年,全国海关已针对“洋垃圾”走私开展了5轮次高密度、集群式、全链条集中打击,全力封堵拦截“洋垃圾”走私入境,共刑事立案47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18名,打掉走私犯罪团伙202个,查证走私废塑料、废矿渣、废五金等涉案固废共155万余吨,“洋垃圾”走私势头已得到有效遏制。
早在2017年4月18日,中央深改组会议就审议通过了《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当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该《方案》,要求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完善进口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加强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其中提出的具体任务目标是:2017年底前,禁止进口来自生活源的废塑料、未经分拣的废纸以及废纺织原料、钒渣等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体废物;2019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
上述《方案》还明确要求,完善堵住洋垃圾进口的监管制度、强化洋垃圾非法入境管控、建立堵住洋垃圾入境长效机制、提升国内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水平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认为,中国是制造业大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因自身发展产生的工业垃圾就够多了,还有跨国公司产生的垃圾,增加了环境负荷和社会消化成本。“洋垃圾”止步国门可倒逼国内长期依赖进口固废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更多考虑新的原材料来源途径以及如何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宋国君说,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排放标准较严,固废处理成本较高,中国禁止“洋垃圾”入境,意味着固废出口国要付出更高的环保成本和回收利用成本。这对中国生态环境改善大有裨益。
也就是说,禁止“洋垃圾”入境,是“关闭了一扇窗、打开一扇门”,更好倒逼国内固废回收率进一步提高,迫使国内企业改进技术和设备,以进一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实际上,中国海关监管一直在加严。据倪岳峰介绍,去年以来,海关总署强化监管,尤其是强化源头监管和后续稽查。在口岸上对固体废物进口实施了最严格的查验。在大型集装箱检测设备现场,对所有固体废物进口进行机检。没有大型集装箱检测设备现场,通过人工掏箱查验,实现百分之百查验。
“去年机构改革,关检融合为境外实施固体废物装船前的检验提供了有效手段。去年通过装船前检验发现不合格的固体废物高达15万吨,有效拒这些洋垃圾于国门之外。同时,我们加强的后续稽查工作,发现有企业违法违规的,对他们的经营资质一律撤销。”他说。
此外,在国际上,海关总署倡议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倪岳峰认为,如果大家一起治理洋垃圾,这个问题就不成为问题,如果有的国家治理,有的国家不治理,“洋垃圾”走私问题永远都会存在。“大地女神”专项行动在全球有75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促进了世界各国共同重视固废回收利用和处置。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此前表示,我们落后的产能就地消化在本国,当然也不允许“洋垃圾”过度污染我们。中国在国外合作建设的铁路和装备制造工厂都是符合环境标准的。虽然各国标准不一,但无论走到哪个国家,中国企业都要依据当地的环保标准开展经济活动。
延伸阅读:
海关总署署长谈禁止“洋垃圾”入境:2018年固体废物进口下降46.5%
原标题:海关总署署长倪岳峰:“蓝天2019”将启 坚决打击洋垃圾走私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