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环境监管执法体系已经开始重构2015-2017年,中国环保方面最核心的变革是环境监管执法体系的重构,前文详细分析的中央环保督察、环保税都是这一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5年以来,国家出台多项环保政策,在责任主体、监管体系、污染物收费、排污许可、排污权交易五个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把过去

首页> 水处理> 工业废水> 市场> 正文

2017年中国环保行业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图】

2018-01-25 13:57 来源: 中国产业信息网

1、中国环境监管执法体系已经开始重构

2015-2017年,中国环保方面最核心的变革是环境监管执法体系的重构,前文详细分析的中央环保督察、环保税都是这一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5年以来,国家出台多项环保政策,在责任主体、监管体系、污染物收费、排污许可、排污权交易五个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把过去被动化、模糊化的环保管理变为了主动化、定量化、清晰化的管理,环保政策体系和监管执法体制得到重构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新老环保监管执法体系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提出也为一个高于环保部的新制度建立打下了基础。把地方一把手和环保建设深度捆绑,让环保不仅是某一个部门的事,而是经济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所以才会有了地方政绩观的改变,主动扩大限产范围、提高环保税额,也才会有中央环保督察执法的雷厉风行。今年出台的多项环保政策都是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要求坚决防范地方和部门的不当干预,对于查出问题的政府负责人,交由所在地党委和政府予以处理。在党全面领导一切的方针下,环保制度已经脱离了以前部门性质的范畴,进入了党领导的体系,国家级的层面,战略高度有了空前的提高。我们相信,现在的环保体制改革仅仅是一个开端,在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大目标下,未来环保监管力度会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范围扩大,力度或超预期。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为新制度建立打下基础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来自工业端的环保需求快速释放,工业环保市场兴起

在重构的环境监管执法体系下,2017年发生的事情是以环保的名义推进供给侧改革,淘汰高污染落后产能,2018年最大的变化将是工业端环保需求的快速释放。

①工业企业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环保达标排放成为重要变量。

环保部从4月份启动了“史上最大规模”环保督查,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开展为期一年、共计25轮次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在环保部7月14日举行的环境执法情况新闻通气会上,环境监察局局长田为勇对强化督查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4月7日至7月6日,3个月期间,强化督查组共检查了32004家企业(单位),发现20482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约占检查总数的64%。存在问题的企业中,属于“散乱污”问题的6662个,超标排放的36家,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的1961家,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的1732家,涉嫌自动监测弄虚作假的4家,存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问题的2404家,物料未按要求覆盖、密闭的3768家,存在其他问题的3915家。“散乱污”企业整治是强化督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②供给侧改革成功后工业企业盈利复苏,在无法扩大再生产的大环境下,在环保方面形成资本开支是必然选择。

去产能的顺利推进令产能过剩压力明显减轻,我们以钢铁行业为例来看相关企业经济经营状况大幅好转。钢铁行业从宏观上看,根据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8月,我国钢铁价格指数再创新高,达117.79,2016以来,我国钢铁价格指数始终高走,月复合增长率达3.53%。

2016-2017年,全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工业环保市场往往拥有更好的竞争格局,工业环保项目底层资产收益率更高,对资金成本上升的敏感性更低。展望2018年,环保公司与工业客户成立合资公司、组建产业投资基金等工业类PPP模式将有望全面铺开,助力工业环保市场兴起,工业环保相关上市公司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期。从短期政策催化的角度,工业气>工业水>工业固废,从长期市场空间:工业固废>工业水>工业气。

工业废气:2020年完成超低排放,大气污染治理主战场由电力转向钢铁水泥等非电行业。

工业废水:十三五市场空间预计突破800亿/年高位。

工业固废:尾矿尾渣处理市场空间大。(1)钢铁行业冶炼废渣:总投资市场空间高达1574亿元。(2)有色金属行业冶炼废渣改造处理空间总计高达2520亿元。(3)尾矿及尾渣:综合处理改造空间可达万亿。

3、PPP最艰难时段已经过去,2018年可以对PPP乐观一些

2017年利率快速上行,PPP模式最难受的一年。我们的理解,PPP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在更大的维度和空间上放杠杆的投融资模式,语境上是“中性词”而不是“褒义词”。PPP的推广固然引入了民营资本,短期拜托了资产负债表限制,进一步放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融资能力。但是将资产负债表风险外部化本质上并没有消除了这个风险,2016年种下的这个隐患在2017年集中体现出来。一方面,2017年全年出现了利率的快速上行,利率的快速上行对PPP这个投融资体系形成了极大的伤害,来分蛋糕的人变多了,但是可分的蛋糕却随着利率快速上行而变小了;另一方面,2017年经济需求超预期的好,在宏观调控明确新常态稳增长的大环境下,我们不得不承认,受政策影响较大的基建投资和总需求的其余部分之间存在明显的“跷跷板效应”。

2015年以来发电量数据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利率快速上行过程在2017。年已经完成。我们认为利率上行最快速的过程在2017年经基本完成,这是我们倾向于在2018年对PPP的看法更为乐观的核心原因。更为重要的是,尽管利率仍有进一步上行的可能性,但是在目前时点利率的进一步上行将很有可能对总需求产生负面影响,PPP的政策环境将因“跷跷板”的一头下沉而变得友好。无论是利率进一步缓慢上行最终拖累经济下行,还是利率维持目前水平,我们都认为对于估值合理,PEG大幅小于1的优质民营PPP公司,是可以接受的宏观环境。

供给侧改革后国企盈利复苏,地方财政改善。工业国有企业利润增速转负为正,贡献利润占比增加4%。作为工业企业的重要构成部分,相比2016年营收、利润增速的萎靡不振,工业国有控股企业在2017年明显受益于供给侧改革。工业国有控股企业2017年前10月营收同比平均增速在16%以上,利润同比平均增速更是达到了44%以上,大幅高于2016年的负增速。

工业国有企业营收及利润增速(单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2017年1-10月,工业国有控股企业实现营收21.28万亿元,同比增长16%,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的21.26%;实现利润1.41万亿元,同比增长48.7%,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的22.57%,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个百分点。

2016-2017年10月工业国有控股企业的财务指标(单位:万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以山西为例,看工业国有企业盈利改善带来的地方财政收入改善。今年1-10月份,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高于全国的6.7%。相较于2016年1-10月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增长为负的情况,2017年1-10月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246亿元,同比增长29.9%,高于全国的12.4%;实现利润总额837.3亿元,同比增长1677.7%,高于全国的23.3%。工业企业盈利大幅提高。

2016和和2017年年1-10月份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和2017年1-10月份利润总额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作为资源大省,受益于供给侧改革,山西省工业企业盈利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带动GDP增长。新动能持续快速成长,山西省经济形势由“疲”转“兴”。今年1-10月份,山西GDP同比增长16.93%,明显高出全国的11.34%。并且相较于2016年的情况,2017年1-10月山西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95.8亿元,同比增长21.9%,远超同期全国9.2%的增速,财政收入状况大幅改善。其中,2017年1-10月税收收入完成1236.5亿元,比上年增长41.5%,高于全国的11.9%。

2016和2017年1-10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地方财政收入改善,利好PPP项目推进。从资金筹措渠道看,我国财政政策基本上可以分为预算体制内财政和准财政两大部分,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是PPP投资资金的重要来源。随着全国供给侧改革带来工业企业,特别是工业国有企业盈利改善,推动各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推进PPP的压力减轻,能够拿出钱来做PPP项目,政府付费的违约风险降低,未来的建设、运营现金流都将有所改善,加大社会资本进入的动力,提高PPP项目落地率。

4PPP新规有利于扩大民企市场份额

在现有的PPP市场,民企投资规模占比份额远低于央企。根据财政部PPP数据,截止2017年9月底,落地的国家示范项目中民企占比仅为34.7%,环比降低2.3个百分点,比去年末统计结果低4.2个百分点。根据明树数据统计,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民企中标PPP项目个数占比47.62%,总投资规模占比24.77%;央企国企中标PPP项目个数占比51.48%;总投资规模占比74.48%。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民企虽然中标PPP项目个数与国企央企略低,但是总投资规模却相差巨大,单个中标项目体量较小。

2014-2017年7月PPP投资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PPP新规明确鼓励民企进入市场。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后,2017年11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的指导意见》(2059号文),分别从创造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的良好环境、分类施策支持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鼓励民营企业运营PPP模式盘活存量资产、加大民间资本PPP项目融资支持力度等十个方面提出具体意见,要求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限制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不断加大基础设施领域开放力度,除了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领域外,一律向民资开放。再次对民资进入PPP市场提出鼓励支持。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PPP并非有意打压,而是为了更长期的发展,推动整个市场规范化、秩序化。通过之前几个文件的铺垫,2059号文的推出水到渠成,地方政府违规举债及不规范运作项目的行为得到清理、央企债务风险得到抑制、国企央企把控PPP市场局面将得以改善,在这样的环境下,民资进入PPP市场才有了真正的落地空间,解除以往对民企的无形限制,补足以往民资参与度不够的短板,合理化PPP市场竞争。有利于拥有先进技术、治理经验丰富、质地优良的环保公司进入PPP市场,用联合体投标的方式获取PPP大单,后续“民营+央企”的拿单模式将更

原标题:2017年中国环保行业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