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以下简称ldquo;环保税rdquo;)正式实行已有十日。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2003年1月2日国务院公布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同时废止。环保税是中共十八大后中国出台的首部单行税法,为中国第19个税收种类。它的出台不只意味着绿色税

首页> 大气治理> 综合> 评论> 正文

环保税 想说懂你不容易

2018-01-11 08:02 来源: 华夏能源网 作者: 深度有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以下简称“环保税”)正式实行已有十日。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2003年1月2日国务院公布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环保税是中共十八大后中国出台的首部单行税法,为中国第19个税收种类。它的出台不只意味着绿色税收体制的建立,同时标示着存留几十年的排污制度退出历史舞台。除此之外,环保税的落地也给新能源行业带来很多期望。

环保税按照“税负平移“原则将现行排污费证书制度改为税收制度征收,以原排污费征收制度为基础实行平移。根据现行排污费项目设置税目,将排污费的缴纳人作为环境保护税纳税人;将应税污染物排放量作为计税依据;将现行排污费征收标准作为环境保护税的税额下限。

环保税征收进展情况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已经有22个省份公布环保税税额。

在大气和水污染物可选的税率范围内,京津冀地区采用了较高税率,其中北京“顶格”执行采用最高税率,环北京的河北省13个县也采用了较高税率。福建、江西、辽宁等10多个省份将税率定为法律规定的最低标准,其他地方则在最低标准上有不同程度的上浮。

在已经公布环保税税额的22个省份中,大部分省份已经开始了环保税的开征准备工作。环保税的征收主要以“企业申报、税务征收、环保监测、信息共享”模式实行。

根据已经公开资料显示,环保税收费力度整体较排污费高,京津冀沪等地区环保税征收力度最高。

据了解,环保税一季度一征,可想而知,对于即将到来第一个季度(又包含春节假期),征税必然面临重重困难,科普工作任重道远。

目前,各个省份地区已经陆续开始核实确定环保税纳税户的数量,制定下发环保税宣传工作方案和培训辅导工作方案,开展环保税知识宣传。

记者查询发现,部分地区早在2017年10月份就开始进行准备工作。截至发稿,多个省、市、县级地税局、财政局、环保局已经召开动员会及培训会议,初步识别环保税纳税人,并认真核查纳税人基本信息、主要污染物类别、污染物排放等重点信息。

不过,华夏能源网记者通过电话询问部分省份地区的环保局、地税局关于环保税纳税流程问题时,工作人员依然并不能给记者一个完整的回答。可见,上述科普工作仍然需要一段准备时间。

环保税与排污费有着本质区别

环保税的出台,在法律层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按照“以费改税”原则,排污费变为环保税,由收费变成纳税,成为一种义务。环保税的纳税对象为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根据污染治理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污染防治的要求和经济、技术条件以及排污者的承受能力制定的排污费征收标准,主要对象为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按规定缴纳排污费。

程序规范

环保税相对于排污费层级更高,征收的标准和程序受到严格规范,税收收取具有一定标准,使不能随心所欲收取。环保税将应税污染物的排放量作为计税依据,使得税收征收有了具体依据。

责权明确

环保费改税后,征收部门由环保部门改为税务机关,环保部门配合,实现了“企业申报、税务征收、环保监测、信息共享”的税收征管模式。

环保税施行后,若环保不过关,管理的官员和直接排污者都将会受到影响。

环保税“效果”怎么样?

据记者了解,在环保税的压力下,已经有企业开始更新设备,安装烟气脱硝除尘设备。

例如据河北日报报道,河北视窗玻璃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电子信息显示超薄基板的高新技术企业,位于廊坊市永清县与雄安县相邻,执行一档税额标准。该企业表示,环保税开征在即可能会面临成本上升。如果按照原有的技术生产,依据河北省制定的环保税税额,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每污染物当量9.6元,预计每月将缴纳环保税3.7万元,全年44.4万元。

为了响应环保税的号召,同时节省成本,对此公司投资350万元安装烟气脱硝除尘项目和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改造升级后,各项指标均低于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百分之五十,可享受税收优惠,减按百分之五十征收。按照目前排放标准2018年每月仅需缴纳环保税0.73万元,全年8.8万元。年均节省税费35.6万元。

除此之外,该公司采用的除尘及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符合国家《环境保护专用设备所得税优惠目录》,在计算及哦啊那企业所得税时,还可抵减应纳所得税约20万元。

对于环保税而言这只是一个开端,后期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

另附:四部门有关负责人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答记者问(新华社)

问:制定实施条例的背景是什么?

答: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税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制定环境保护税法,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提出的“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求的重大举措,对于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保障环境保护税法顺利实施,有必要制定实施条例,细化法律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明确界限、增强可操作性。

问:实施条例对环境保护税法哪些方面的规定作了细化?

答:实施条例在环境保护税法的框架内,重点对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收减免以及税收征管的有关规定作了细化,以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护税征收工作的实际需要。

问:对于征税对象,实施条例做了哪些细化规定?

答:一是明确《环境保护税税目税额表》所称其他固体废物的具体范围依照环境保护税法第六条第二款规定的程序确定,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决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二是明确了“依法设立的城乡污水集中处理场所”的范围。实施条例规定依法设立的城乡污水集中处理场所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生活污水处理服务的场所,不包括为工业园区、开发区等工业聚集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提供污水处理服务的场所,以及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自建自用的污水处理场所。

三是明确了规模化养殖缴纳环境保护税的相关问题,规定达到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规模标准并且有污染物排放口的畜禽养殖场应当依法缴纳环境保护税;依法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不属于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不缴纳环境保护税。

问:环境保护税的计税依据是如何确定的?实施条例在这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哪些问题?

答:按照环境保护税法的规定,应税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按照污染物排放量折合的污染当量数确定计税依据,应税固体废物按照固体废物的排放量确定计税依据,应税噪声按照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分贝数确定计税依据。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实施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有关计税依据的两个问题:一是考虑到在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设施、场所贮存或者处置固体废物不属于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不缴纳环境保护税,对依法综合利用固体废物暂予免征环境保护税,为体现对纳税人治污减排的激励,实施条例规定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为当期应税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减去当期应税固体废物的贮存量、处置量、综合利用量的余额。

二是为体现对纳税人相关违法行为的惩处,实施条例规定,纳税人有非法倾倒应税固体废物,未依法安装使用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或者未将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改变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篡改、伪造污染物监测数据以及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等情形的,以其当期应税污染物的产生量作为污染物的排放量。

问:对环境保护税法第十三条关于减征环境保护税的规定,实践中如何把握相关界限,实施条例对此有没有明确?

答:环境保护税法第十三条规定,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排放标准30%的,减按75%征收环境保护税;低于排放标准50%的,减按50%征收环境保护税。

为便于实际操作,实施条例首先明确了上述规定中应税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浓度值的计算方法。同时,实施条例按照从严掌握的原则,进一步明确限定了适用减税的条件,即:应税大气污染物浓度值的小时平均值或者应税水污染物浓度值的日平均值,以及监测机构当月每次监测的应税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的浓度值,均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问:为保障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顺利开展,实施条例作了哪些规定?

答:从实际情况看,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相对更为复杂。为保障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顺利开展,实施条例在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工作的领导,及时协调、解决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工作中重大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税务机关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税收征管中的职责以及互相交送信息的范围,并对纳税申报地点的确定、税收征收管辖争议的解决途径、纳税人识别、纳税申报数据资料异常包括的具体情形、纳税人申报的污染物排放数据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交送的相关数据不一致时的处理原则,以及税务机关、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无偿为纳税人提供有关辅导、培训和咨询服务等做了明确规定。

问:实施条例自2018年1月1日起与环境保护税法同步施行,届时是否还征收排污费?

答:根据环境保护税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自该法2018年1月1日施行之日起,不再征收排污费。实施条例与环境保护税法同步施行,作为征收排污费依据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原标题:环保税,想说懂你不容易……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