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肇庆市政府印发《肇庆市环境综合治理和环保产业规划(2016-2030年)(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肇庆打造环保产业集群,将环保产业培育成为新兴支柱产业。肇庆市环保产业应重点在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环保新材料、废金属和废塑料再生利用等领域。大气污染防

首页> 大气治理> 脱硫脱硝> 烟气脱硝> 政策> 正文

附项目 广东肇庆环境综合治理和环保产业规划(2016-2030年)(征求意见稿)

2017-11-02 14:39 来源: 北极星环保网

日前,广东肇庆市政府印发《肇庆市环境综合治理和环保产业规划(2016-2030年)(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肇庆打造环保产业集群,将环保产业培育成为新兴支柱产业。肇庆市环保产业应重点在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环保新材料、废金属和废塑料再生利用等领域。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大力推进电力、水泥、陶瓷、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烟气脱硝设施建设,改造提升现有燃煤电厂、大中型工业锅炉窑炉烟气除尘脱硫技术和设备;重点研发低氮燃烧和脱硝工艺氨逃逸控制、PM2.5和臭氧主要前体物联合脱除、窑炉烟气多污染物协同处理技术及其集成工艺装备,研发脱硫、脱硝、除尘、除汞副产物的回收利用技术;加强大气污染来源识别及区域联防联控技术集成研究;加快先进袋式除尘器、电袋复合式除尘技术及细微粉尘控制技术的示范应用;研发推广适用于南方高温高湿环境的工业有机废气、恶臭气体和餐饮油烟治理及净化技术装备;探索有机废气源头控制方法,重点推广吸附浓缩、低温等离子体净化、生物法、催化燃烧、UV光氧催化等有机废气末端治理及组合治理技术装备。到2020年,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到90%,中心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3%,山区县污水处理率达到80%。明确环保产业发展方向、定位和布局,环保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到2020年,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

关于公开征求对《肇庆市环境综合治理和环保产业规划(2016-2030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为了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提高文件质量,现将肇庆市环境保护局起草的《肇庆市环境综合治理和环保产业规划(2016-2030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从即日起至2017年11月14日止,为期15天,欢迎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下页“您的宝贵意见”栏填写意见,留下联系方式,也可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认真研究采纳合理意见建议,文件印发后我们将在本网站“交流互动栏目”下设的“调查征集”处公告采纳各方意见情况。

受理单位:肇庆市环境保护局

地址:肇庆市星湖东路76区

邮编:526060

电话:0758-2781044

邮箱:jiancekejike@163.com

肇庆市环境保护局

2017年10月31日

肇庆市环境综合治理和环保产业规划(2016-2030年)

二〇一七年十月

前言

加快发展环保产业,是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现实需求,是全面建设高质量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是建设生态文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战略选择。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印发关于加快我省环保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粤府〔2012〕36号)及《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意见》(粤府办〔2014〕41号)等精神,根据《中共肇庆市委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明确创新驱动主攻方向加快主导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肇发〔2015〕4号)、《中共肇庆市委办公室肇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肇庆市实施工业发展“366”工程五年(2017-2021年)行动方案〉的通知》(肇办字〔2017〕7号)等工作部署,加快推动肇庆市环保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势在必行。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日益严重。综合世界银行、环保部和中科院的测算,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10%左右,环境污染将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和高质量的发展。《中共肇庆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文件指出:坚持绿色发展,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建立以西江为重点的水环境保护体系,加大对大气、水、土壤污染的防治力度,围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实施一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污染治理、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项目,肇庆市环境综合治理成为迫切需求。

本规划响应《关于积极发挥环境保护作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决策部署,落实环境治理任务,推动环保产业发展,以发展环保产业为主线,梳理肇庆市突出环境问题为辅线,开展研究(编制)工作。一方面通过肇庆市环境治理需求推动治理类项目的实施改善环境质量,同时通过肇庆市环境治理市场吸引环保龙头企业入驻;另一方面对国内外、华南地区、广东省以及肇庆市环保产业进行现状分析和发展预测,结合肇庆市的特点,指出肇庆市环保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路线。

关于环保产业的定义和范畴,目前国内外没有统一的界定,参考我国《“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包括:节能产业领域、环保产业领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领域。本次规划范围包括环保产业领域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领域两大方面内容,涉及环保及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领域的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

一、发展现状分析

(一)环境质量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肇庆市通过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从总体上看,环境问题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局部水体污染严重、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压力巨大、生态功能脆弱、土壤环境污染突显等方面。

1.水环境质量现状及问题。

(1)中小河流和城市水体水质相对较差。

肇庆市辖区大江大河水质较好,西江、贺江、绥江等水质优良;中小河流和城市水体水质相对较差,其中西围涌、羚山涌、广利涌、高要南岸中心排渠等32条河涌水质均为劣Ⅴ类,占监测河涌的27.6%,氨氮和总磷是河涌的首要污染物,以城镇生活和农业污染源为主,工业污染也有一定贡献。

(2)西江水质保护任务艰巨。

肇庆市西江段水质总体良好,但西江沿线河涌水质受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废水的影响污染严重,西江支流新兴江受上游云浮来水影响,水质恶化已无法满足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因此西江水质存在安全隐患,水质保障任务仍然艰巨。

(3)星湖水质受到轻度污染。

星湖水质主要受外源影响呈富营养化,其中波海湖、中心湖、里湖、仙女湖等子湖为轻度富营养化,波海湖营养指数高于其他湖。主要原因是仍有生活污水排入星湖,已建成的排污管网缺乏管理和维护,近年来星湖水体交换明显减少,淤泥难以大量排出,经过多年的沉积,星湖底的淤泥氮、磷元素含量较大。

(4)饮用水安全保障受到威胁。

肇庆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城区3个饮用水源地和县区8个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Ⅱ类,但由于现有饮用水源地监管力度存在不足,部分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仍有违章建筑物或排污口,对饮用水安全保障构成威胁。

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及问题。

大气环境质量排名落后,改善压力依然巨大。肇庆市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广东省排名靠后。主要空气污染物为SO2、颗粒物和O3。其主要原因:肇庆城区呈盆地形状,受地形因素影响,污染物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容易积累,难以稀释扩散,对空气质量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区域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原煤占比接近60%,另外珠三角核心地区的陶瓷、水泥等产业转移增加了肇庆市的大气环境负担。

3.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问题。

空间管控不完善,威胁区域生态安全。肇庆市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但部分环境敏感区域和景观生态未能得到有效保护。“十二五”期间,随着肇庆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大规模的资源被开发、大量土地被占用、大量的矿山被开采,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加剧、生态破坏加重,从1990年至2015年,肇庆市农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占比都有不同幅度下降。另外,由于划定精度低、衔接协调不足、监管不严等原因,肇庆市划定的生态控制线空间范围内仍存在被建设用地侵占的情况。

4.其他环境质量现状及问题。

(1)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及问题。

肇庆市部分蔬菜基地出现镉、铜、镍轻度超标。主要原因:伴随着肇庆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重污染工矿企业污染物排放、农业源污染等造成土壤污染的持续累积,肇庆市部分地块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

(2)固体废物处置现状。

工业固体废物。肇庆市工业固体废物主要产生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等行业。“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呈下降趋势,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呈递减趋势;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综合利用率也是先降后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处置率也随着先升后降。

生活垃圾。肇庆市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实现“一县一场”,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持续提高,2016年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82%。

城市污泥。根据肇庆市水务局提供的资料,2016年全市37家生活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全部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3)声环境质量现状及问题。

“十二五”期间,全市区域噪声等效声级逐年升高,声环境质量总体下降,主要噪声源为生活类声源。

(二)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1.发展现状。

近年来,肇庆市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环保产业实现了较快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十二五”以来,肇庆市环保产业发展不断加快,已形成一定规模,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5%。2015年,全市环保产业总产值约154亿元,占全省环保产业总产值的3.1%;全市从事环保产业相关单位133家,环保产业从业人员13442人。

(2)产业区域分布不平衡。

肇庆市环保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分布差异明显,四会市和广宁县所占比重较大,其他地区所占比重较小。据初步统计,2015年,四会市和广宁县两个地区的环保产业总产值占全市的96.9%,而端州区、怀集县、高新区等其他8个县区的环保产业总产值只占全市的3.1%。主要原因在于目前肇庆市环保产业以资源循环利用领域为主,而该领域从业单位主要集中在四会市和广宁县两个地区。

(3)产业领域逐步拓展。

近几年,肇庆市环保产业已经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逐步延伸到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环保产业领域,产业涵盖范围不断扩大,产业领域持续拓展。其中,资源循环利用领域重点在废金属、废旧电器、废橡胶等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环保产业领域重点在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环保材料和药剂产品、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生活垃圾和固体废物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保技术咨询服务等方面。

(4)环保领域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2015年,在肇庆市环保产业中,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三大细分领域的总产值约为17亿元,占全市环保产业的11.1%,所占比重均远远低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与珠三角部分地市及国内先进地区相比,也有着非常大的差距。虽然近几年肇庆市积极培育和发展专业化环保公司,培育了若干包括系统设计、设备成套、工程施工、调试运行、维护管理的专业化、社会化环保服务总承包企业,但从总体上看,全市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环保服务等环保领域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也是肇庆市未来要着重支持和引导发展的重点领域。

(5)从业单位以中小微企业为主。

从总体来看,肇庆市环保产业企业结构不够合理,以中小微型企业为主,缺乏具有研发、生产、服务一体化的引领产业发展的大型知名龙头企业。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相关企业以废旧金属、废旧塑料回收加工利用为主,绝大部分企业没有研发机构,缺乏高技术含量的装备和产品,企业年产值普遍在0.1-2亿元之间;环保产业领域的相关企业以环保服务为主,企业产值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绝大部分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缺乏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综合竞争力偏低,企业年产值普遍在200-3000万元之间。

(6)骨干企业快速成长。

近年来,肇庆市环保产业涌现出一批具备一定综合实力的骨干企业,以及增长潜力较大的中小企业。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拥有亚洲金属资源再生、华南再生资源产业、泰城金属再生资源、辉煌金属制品、桥邦金属、中南物资再生利用、广有再生资源、力高再生资源、里塑再生资源等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在环保产业领域,拥有桑德环境、启迪水务、清华阳光、博天环保、飞南金属、新荣昌环保、肇水污水处理、广业环保、碧江环保、德通风机、鹏凯环保装备、奥特生态环保、同济水务等环保企业。

(7)产业集聚态势初步形成。

近年来,为延伸环保产业链条,促进环保产业集聚发展,四会、广宁、肇庆新区等县(市、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建设环保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亚洲金属资源再生工业基地、华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启迪环保科技城(肇庆)等环保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肇庆市亚洲金属资源再生工业基地现引进企业83家,其中59家企业已建成投产,基本形成从“主业的分拣、拆解、加工和销售,到配套的进口、物流、能源和物业”的完整产业链。肇庆市华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引进企业28家,其中26家企业已建成投产,基本建成拆解加工区、仓储物流区、综合服务区、员工生活区、污水处理区五大功能区。启迪环保科技城(肇庆)项目是肇庆市新引进的重点项目,该项目涵盖环保研究院、环保科技园、环保产业园,项目自2015年正式引进以来,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实施。

2.存在问题。

肇庆市环保产业虽然取得较快发展,但产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与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业总体规模偏小。环保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层次较低,总体规模仍然较小,综合实力较弱。二是产业龙头企业缺乏。环保产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大型龙头旗舰式企业,产业集中度低,上下游体系配套衔接不紧密,环保设备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水平低,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发展相对滞后,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有待提高。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占比高,环保产业领域占比仅约一成,产业结构不合理,加上当前受到国家对进口再生资源限制政策的冲击较大,不利于产业整体发展。四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环保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建立,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环保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五是服务体系不完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合同环境服务、PPP等市场化服务模式有待完善,再生资源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不健全,环保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尚待建立。六是市场不够规范。环保产业监管体系尚不健全,市场监管不到位,无序低价恶性竞争现象普遍存在,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效率偏低。七是政策扶持不足。环保产业缺乏多元化、多层次、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政府及有关部门用于环保产业的专项资金投入较少,缺乏有针对性的产业发展激励政策,在资金、人才、信贷、税收、技术创新、市场培育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有待提高。

二、环保产业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

1.政策导向强。

肇庆市是全省唯一将环保产业列为主导产业的地市,是唯一与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广东省环保厅签署共建协议的地市,肇庆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环保产业发展有利于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相继出台。政府发展环保产业的决心大、意愿强,环保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2.区位优势明显。

肇庆市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城市,是广佛肇经济合作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和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的重要发展腹地,是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六市一区”之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是珠三角连通大西南地区、东盟经济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枢纽门户城市,发展环保产业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

3.交通便捷。

肇庆市涵盖了整个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交通十分便利,陆、铁、空、水四大交通渠道都说明了这一点。高速公路:广佛肇高速、二广高速、广贺高速、广昆高速、怀阳高速、珠三角环线高速等建成通车,肇庆市成为对接珠江西岸经济走廊的交通交汇节点;高速铁路:肇庆东站是南广、贵广、广茂高速铁路的交汇站,从肇庆东站到广州南站仅35分钟;城际轨道:广佛肇城际轻轨建成通车,进一步推动肇庆市快速融入广佛肇经济圈;航空:肇庆市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仅需45分钟;水运:依托西江“黄金水道”,肇庆新港可常年实现5000吨轮船通江达海。由上可见,肇庆市充分呈现了便捷的交通优势,可为发展环保产业提供物资流通保障。

4.后发优势明显。

肇庆市是珠三角九个核心城市之一,但相较于其他八个城市,肇庆市的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生产总值位于九个城市末位,正因为有差距同时也体现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肇庆市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已逐渐显现。一是土地资源优势。肇庆市规划出115平方公里的肇庆新区,作为广东探索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先行区和试验区,以国家低碳绿色发展示范区、珠三角健康宜居理想城市、肇庆市行政文化商务中心为发展定位,在产业、教育、医疗、体育休闲等方面配套一流基础设施及运营团队,肇庆新区是新兴产业聚集发展的理想之所。此外,肇庆行政区域范围内可供开发的工业用地面积仍较大,可充分满足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未来快速发展的用地需求。二是成本优势。在肇庆的产业投资成本,相较于其他珠三角城市稍低一些,这对吸引企业来肇庆投资有着积极的作用。

5.区域合作新格局将释放新的发展空间。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珠江—西江经济带两大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广佛肇+清云”经济圈和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持续推进,粤桂黔高铁经济带谋划建设,自贸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肇庆市与省内外周边地区的区域合作不断深化,为肇庆市加快对外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6.招商力度大,经商环境好。

肇庆市人民政府印发《肇庆市招商引资鼓励办法》,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肇庆市招商引资工作,促进符合产业导向政策的重大投资项目落户,推进肇庆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明确规定对成功引荐符合有关条件项目的个人或团队进行鼓励,鼓励资金在财政预算中专项划拨,节能环保产业是重点招商领域之一。肇庆市印发《中共肇庆市委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西江人才计划的意见》和《中共肇庆市委办公室肇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肇庆市引进西江创新创业团队与领军人才实施方案>等10个文件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引进创业团队和高端人才的政策措施。同时,肇庆市经商环境优越,近年来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大力度支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18条政策措施》、《关于扶持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20条政策措施》等政策,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多角度、全方位支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7.重大项目落地,发展势头迅猛。

2015年下半年,计划投资超100亿元的启迪环保科技城(肇庆)项目正式落户肇庆新区,启迪控股拟以肇庆作为环保装备制造业及环保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平台,整合旗下孵化和产业资源,协同国内环保领军企业,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该项目被列为广东省环保厅与肇庆市政府签订《推进环保产业发展示范战略合作协议》,国家环保部与广东省政府签订的《共建珠江三角洲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合作协议》中的重点支持对象,同时也被写进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珠江西岸六市一区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实施方案》中,予以重点支持发展。此外,2017年还新引进了中丹环保产业园、小鹏智能新能源汽车等环保产业重大项目。目前,有关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将带动环保产业龙头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相关配套企业同步发展,环保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初显,将为区域环保产业发展起到有力推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8.工业发展“366”工程蓄势待发。

2017年2月,肇庆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肇庆市实施工业发展“366”工程五年(2017-2021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用5年时间重点培育打造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等3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以纳入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为契机,以产业共建、招大引强、改造提升等为抓手,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强化启迪环保科技城(肇庆)、中丹环保产业园龙头带动效应,加快推动桑德环境、启迪水务、清华阳光、博天等知名环保企业进驻,以节能环保装备、水处理、环保工程等为重点,积极培育节能环保产业链,壮大环保产业集聚规模。未来五年肇庆政府主导的工业发展“366”工程加快推进实施,势必为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9.主导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近年来,肇庆市积极实施“4+3+2”主导产业发展工程,即优先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汽车、精细化工、金属加工3个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新型建材、林产工业2个优势传统产业。目前,全市工业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优化,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对于环保产业的发展,肇庆良好的工业基础和本身市场的需求是最大的优势。肇庆市环保产业可充分挖掘和用好现有产业基础,特别是发挥现有的制造业优势,鼓励、扶持有条件的机械制造企业转入环保装备制造领域,生产重点发展的环保装备或产品,利用企业现有的存量资产,充分发挥现有生产能力,实现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劣势

1.环保产业基础薄弱。

虽然肇庆市环保产业近几年发展比较快,已具有一定产业规模,但环保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偏小,产业层次较低,产业综合实力不强,产业基础仍较为薄弱,产业整体水平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2.环保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肇庆市环保产业以资源循环利用领域为主,环保产业领域(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占比仅约为10%。环保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利于产业整体发展提升。

3.环保产业知名龙头企业较少。

肇庆市环保产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绝大部分是小微企业,规模效益相对较差,缺乏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知名龙头企业。

4.环保产业人才缺乏。

与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珠三角核心城市相比,由于固有的地理位置等影响,肇庆市在引进和集聚人才方面明显处于劣势,特别是严重缺乏环保产业创新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人才缺乏势必导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对产业发展不利。

(三)机遇

1.从国际看,绿色发展趋势为环保产业注入新动力。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加剧、资源能源约束趋紧和气候变化形势严峻,绿色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和共识,环保产业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兴增长点和投资热点,拥有巨大的国际市场潜力。目前,发达国家的环保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外环保产业先发地区的发展经验及做法可供我国充分借鉴,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实施,环保产业“走出去”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有利于我国大力开拓国际环保市场,在新一轮经济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地位。

2.从国内看,国家政策导向为环保产业释放新需求。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上升为治国理政方略的空前高度,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在各个领域正得到全面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国家将节能环保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我国一大支柱产业,国家政策导向为节能环保产业释放了新需求,将带来更大的产业发展空间和潜力。近年来,国家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有关政策文件相继密集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发布实施,将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颁布施行,赋予环保部门按日计罚、查封扣押、停产整治等强有力的处罚手段,为环境监管执法提出了有力武器,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不合理局面;国务院先后发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重拳合力向大气、水和土壤污染宣战;近段时间以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席卷全国,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打响环境整治攻坚战;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对节能环保产业未来重点发展的技术装备、产品及服务进行有效引导等。由上可预见,国家政策导向将催生巨大的环保市场需求,为加快发展环保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

3.从省内看,强化改革创新为环保产业提供新支撑。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先后发布《印发关于加快广东省环保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粤府〔2012〕36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意见》(粤府办〔2014〕41号)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并结合全面深化改革、鼓励创新创业等最新要求,制定了一系列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节能环保产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017年4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珠江西岸六市一区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实施方案》,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列入重点支持发展的领域,节能环保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4.从肇庆看,经济社会转型为环保产业带来新机遇。

当前,肇庆市正处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加速期、内涵增长和绿色发展的转型期,经济呈现持续较快发展势头,但产业结构重型化将导致更高的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同时城镇化加速发展,将伴随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转移人口落户以及城市机动化交通增长等现象,对能耗和环保也将产生影响,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依然十分严峻。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实现高质量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将其打造成为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形成肇庆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为其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此外,肇庆市正在大力建设和发展肇庆新区,节能环保产业作为肇庆新区重点发展的五大核心产业之一,启迪环保科技城(肇庆)和中丹环保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的加快建设,将带动全市环保技术装备制造业及环保服务业快速发展,为环保产业发展壮大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

(四)挑战

1.环保产业资金投入与需求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相继实施,肇庆市环保治理市场需求将持续增大,环保产业发展将不断加快,环保产业领域的关键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工程项目实施建设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且呈现逐年增加的发展态势。由于肇庆市尚未建立以社会资本为主、多元化投入相结合的环保产业投融资体系,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速和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持续增加的环保投入给财政支出带来较大压力;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多元化投融资渠道,环保产业资金投入仍然偏低。未来一段时期,肇庆市环保产业资金投入不足与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之间矛盾仍较为突出,将对环保产业持续快速发展造成较大影响。

2.环保产业“一窝蜂”同质化竞争形势严峻。

通观全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正面临“一窝蜂”同质化恶性竞争的严峻形势。全国多地未充分结合当地实际,盲目跟风发展环保产业,相互争夺同一资源;而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大多“单打独斗”,正陷入“红海”中同质化恶性竞争,虽然环保产业是朝阳产业,但一窝蜂的加入战局很容易造成市场饱和。未来一段时期,肇庆市如何充分结合自身实际,通过科学探索、创新实践,为环保产业开辟一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之路,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3.传统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受到国家政策冲击较大。

肇庆市传统资源循环利用行业主要原料为进口固废,企业通常政策依赖度高、抗风险能力差,有政策支持时企业发展相对较好,一旦政策、市场或价格发生变化,如不能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企业将面临倒闭或停产风险。特别是近段时间以来,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国办发〔2017〕70号)、国家六部委《关于联合开展电子废物、废轮胎、废塑料、废旧衣服、废家电拆解等再生利用行业清理整顿的通知》(环办土壤函〔2017〕1240号)等政策文件的相继发布实施,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政策收紧,尤其对进口废物(废金属、废塑料等)禁止或严格限制,当前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肇庆市大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经营方式粗放,生产工艺设备低端,产业链条短、产品单一,同质化恶性竞争现象明显,规模大、竞争强、效益好的大型企业较少,市场竞争力普遍偏弱。未来一段时期,在当前国家最新政策要求下,肇庆市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总体布局,按照“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总体目标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重点工程为依托,以提高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强宏观指导,完善政策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突出自主创新,培育规范市场,增强竞争能力,打造环保产业集群,将环保产业培育成为新兴支柱产业。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坚持因地制宜,根据肇庆市的突出环境问题,科学制定整治规划,确定适合本地的整治重点和措施。坚持统筹规划,抓好环境整治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筹。

2.标本兼治,注重长效。

加强源头管控,剖析问题根源,注重设施配套,建立完善功能,落实治本措施。坚持整治、建设与管理并重,以整治促建设、以建设促管理、以管理促规范,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巩固整治成果。

3.政府引导,科学布局。

有效发挥政府对环保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完善产业相关政策激励及约束机制,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引导产业规范有序发展。强化规划引导,加强顶层设计与鼓励基层探索相结合,全面整体推进环保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4.市场主导,自主创新。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满足环保市场需求。坚持把创新驱动摆在环保产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环保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强化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提升环保产业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5.特色发展,重点突破。

结合肇庆地区实际,明确环保产业差异化发展的方向、定位和模式,优化具有肇庆特色的环保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做大做强环保产业特色优势领域,加快培育和发展产业新兴优势领域。同时,着力破解制约环保产业发展的瓶颈,加快重点工程、示范基地建设,重点发展市场需求大、技术含量高和产业化程度高的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实现重点领域突破,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环保产业整体发展。

6.开放发展,合作共赢。

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东盟地区合作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提升环保产业开放发展水平。

(三)规划范围和期限

规划范围:肇庆市全部行政辖区。

规划期限:2016-2030年,2015年为基准年。2016-2020年为近期,2021-2025年为中期,2026-2030年为远期。

(四)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近期目标:2016-2020年,建立肇庆市环境治理重点项目库,实施重点工程,主要环境问题初步得到解决,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到2020年,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到90%,中心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3%,山区县污水处理率达到80%。明确环保产业发展方向、定位和布局,环保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到2020年,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

中期目标:2021-2025年,重点环境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到2025年,中心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山区县污水处理率达到85%。环保产业得到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初步成为肇庆主导产业之一,到2025年,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1300亿元。

远期目标:2026-2030年,环境问题得到全面解决,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到2030年,中心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山区县污水处理率达到90%。环保产业得到全面发展,成为肇庆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到2030年,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

2.具体指标。

结合肇庆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趋势和特征,规划从环境综合治理和环保产业两方面设置了具体规划目标与指标。详见下表。

四、环保产业发展定位、方向、路线、布局

(一)发展定位

肇庆市环保产业总体发展定位为“立足肇庆、带动广东、面向华南”。“立足肇庆”:即立足解决肇庆市本地环境问题,促进本地环境质量改善和经济发展;“带动广东”:即以部省共建珠三角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为契机,充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助力带动广东绿色低碳发展;“面向华南”:即重点面向华南地区发展环保产业,并逐步服务全国及东盟经济区,打造全国高端环保装备产品制造产业集群及环保产学研先行示范区。

(二)发展方向

肇庆市环保产业将重点围绕“一主、一辅、一整顿”的发展方向,全面发展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一主”即以发展环保装备和产品制造业为主导。主要依托启迪环保科技城(肇庆)、中丹环保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发展市场需求大、技术含量高、产业化程度高的环保产业先进关键技术装备和产品,承接环保产业高端技术设备的研发与制造,打造高端环保装备产品制造产业集群及环保产学研先行示范区。“一辅”即以发展环保服务业为辅。为全市内外区域环境治理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工程建设和运营服务,形成具有地区鲜明特色的环保服务模式。“一整顿”即整顿提升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一方面开展清理整顿,依法取缔一批污染严重的非法再生利用企业,一方面对有良好基础的再生资源基地提出优化升级要求,以肇庆市亚洲金属资源再生工业基地和华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为重点,坚持“圈区管理”模式,结合当前及未来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升现有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低端领域,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向产业链高端领域延伸,优化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综合竞争力。

(三)发展路线

肇庆市环保产业引进、培育和发展将主要通过互为补充的三条路线来实现。

1.龙头企业→打造品牌、延伸产业链发展路线。

通过引入启迪桑德等国内外环保龙头企业,大力扶持现有特色环保企业做强做大,通过龙头企业核心优势和品牌形象,力求在重点产业领域培育形成一批“全国一流”的大型企业、大型集团,带动配套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坚持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构建“培育一个、发展一批、带动一片”的以点带面企业发展新格局。

进一步加强政府引导,落实环保产业总体发展规划,实施环保品质基地铸造计划,有序推进启迪环保科技城(肇庆)、中丹环保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提炼重点项目的核心价值,确定标识示范,树立核心优势和品牌形象。

2.研发创新→带动环保产业高端发展路线。

以研发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带动环保技术与装备、环保产品、环保服务、资源循环利用等环保产业各领域走高端化发展路线,提高产业的附加值。

(1)环保技术与装备。突破一批环保产业技术瓶颈,推动部分重点领域环保技术及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环保装备标准化、系列化、成套化水平显著提高。

(2)环保产品。围绕环保新材料、药剂及环境友好产品等领域,开发一批市场需求大、技术含量高的环保产品,促进环保产品创新发展,提升污染防治水平。

(3)环保服务。建立统一开放、创新高效、竞争有序的环保产业市场和环保服务体系,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及运营基本实现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

(4)资源循环利用。一方面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发,推广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先进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向产业链高端领域延伸,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完整体系,大幅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综合竞争力。一方面资源循环服务企业应钻研专业方向,为本地需求提供专业化的资源循环服务,如本地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间产物的循环利用、资源节约、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等。

图4-1研发创新→带动环保产业高端发展路线图

1.集聚发展→带动环保产业迅速发展路线。

依托肇庆现有的环保产业集聚基础,以启迪环保科技城(肇庆)、中丹环保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为契机,集中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引进国内外领先技术、优势企业和领军人才,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延伸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内源品牌型产业先行集聚,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优势企业,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即引入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品牌、大企业,从而带动一批专业化生产和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加快促进产业规模化、集群式发展。

(四)空间布局

肇庆市环保产业将重点围绕“一核三区”的空间布局打造建设和培育发展。“一核”即在肇庆新区、高新区、鼎湖区打造高端环保装备、产品制造和环保服务产业集群,以及环保高端人才培育和产学研集聚的核心。“三区”即在四会市、广宁县、封开县分别打造肇庆市亚洲金属资源再生工业基地片区、肇庆市华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片区和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环保装备片区;其中肇庆市亚洲金属资源再生工业基地片区、肇庆市华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片区设立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聚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环保装备片区设立为环保装备制造配套基地。

五、环保产业重点领域

针对肇庆市存在的环境问题及隐患,结合国内环保产业发展需求,肇庆市环保产业应重点在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环保新材料、废金属和废塑料再生利用等领域,发展市场需求大、技术含量高、产业化程度高的环保产业先进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

(一)环保产业重点领域

1.环保技术和装备。

(1)水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重点发展水污染重点工业行业废水处理、城市污水提标改造及中水回用、农村污水处理及循环利用、新型高效膜分离等技术装备;研发推广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重金属废水污染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新型生物脱氮、总磷达标排放等技术装备,以及适合中小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和成套化设备;重点推广膜处理、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及中水回用等技术装备;大力推广污水一体化生物处理装置、带式污泥浓缩压滤一体机和螺旋栅渣压滤机等。

专栏5-1水污染防治装备

地表水水体污染治理装备。包括藻类及水生植物的厌氧产沼气制取乙醇、藻类清除技术装备、溢油污染消除与水体修复技术装备、重金属污染水下固定化与水体修复技术装备,污染水体综合治理与水体生态修复技术装备,包括污染负荷系统削减、低影响开发的城市污染控制、河流生态修复、湖泊富营养化控制等水污染控制与治理。

难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装备。包括高氨氮、高盐、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设备及重金属、含汞废水处理技术设备、电絮凝和电解催化氧化设备、电脱盐技术设备、精馏-生化法耦合处理技术与成套装备、无酸金属材料表面清洗技术与成套设备、疏水膜蒸馏耦合处理技术及其成套设备、气助油膜分散大相比萃取装置、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超旋磁氧曝气污水处理装置、高浊度污水磁分离处理技术和设备、含油污水真空分离净化机、微波处理技术与成套装备、重金属特征吸附-解吸及资源回收成套技术装备、重金属废水处理及资源回收微生物反应器、凝胶法重金属检测吸附一体化装备、耐压型超滤膜设备、叠式振动膜过滤装备、回用水技术设备、湿式氧化技术装备、船舶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船舶生活污水接收处理技术装备。

城镇污水处理与回用装备。包括超细格栅、正渗透膜分离装备、高效节能曝气设备、精确曝气控制系统、厌氧氨氧化脱氮技术装备、氮磷资源回收与利用技术、电化学(催化)氧化技术装备、大功率污水消毒与脱色设备、集成式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城镇生活污水脱氮除磷深度处理技术装备、快速传质内循环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技术装备、城市住宅生活污水分管道分别处理技术装备、城镇再生水利用的技术设备。

农村污水处理与回用装备。包括分散式无人值守污水处理装备、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畜禽养殖污废水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和设备、农村饮用水除氟、除砷技术与装置。

地下水污染防控与修复装备。包括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设备、工业废物堆存等典型场地地下水污染监测井网布设、优化与安装、储罐区和废物堆存填埋区等高风险地下水污染源的水平阻隔和垂直阻隔技术装置、排污管网泄漏检测及快速修复技术装备、基于地下水使用功能立体分区的地下水特征污染物修复技术及标准、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装备。

饮用水安全保障装备。包括饮用水强化处理、高效安全消毒、微污染净化、管网水质稳定、直饮水净化等装置。

(2)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大力推进电力、水泥、陶瓷、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烟气脱硝设施建设,改造提升现有燃煤电厂、大中型工业锅炉窑炉烟气除尘脱硫技术和设备;重点研发低氮燃烧和脱硝工艺氨逃逸控制、PM2.5和臭氧主要前体物联合脱除、窑炉烟气多污染物协同处理技术及其集成工艺装备,研发脱硫、脱硝、除尘、除汞副产物的回收利用技术;加强大气污染来源识别及区域联防联控技术集成研究;加快先进袋式除尘器、电袋复合式除尘技术及细微粉尘控制技术的示范应用;研发推广适用于南方高温高湿环境的工业有机废气、恶臭气体和餐饮油烟治理及净化技术装备;探索有机废气源头控制方法,重点推广吸附浓缩、低温等离子体净化、生物法、催化燃烧、UV光氧催化等有机废气末端治理及组合治理技术装备。

专栏5-2大气污染防治装备

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技术装备。包括双碱及强碱脱硫技术装备、氨法脱硫技术装备、燃煤工业锅炉脱硫脱硝脱汞一体化设备、CO循环还原脱硫脱硝技术和装备、焦炉烟气钢渣联合脱硫脱硝技术、高压细水雾脱硫除尘降温成套设备、低氮燃烧技术装备、烧结烟气复合污染物集成脱除设备、汽车尾气高效催化转化技术、资源化脱硫技术设备、超低排放石灰石-石膏脱硫技术装备、燃煤锅炉全负荷脱硝技术装备、脱硫石膏资源化利用技术设备、废弃脱硝催化剂回收再生技术装备。

除尘技术装备。包括粉尘电凝并技术设备、烟气调质技术设备、电除尘高频高压整流设备、光触媒组件、细颗粒物去除技术设备、管束式除尘技术装备、高温长袋脉冲袋式除尘设备、移动极板静电除尘设备、湿式静电除尘器、低低温静电除尘器、电袋复合式除尘器、电袋混合式除尘器(嵌入式电袋复合式除尘器)、电厂及工业燃煤炉窑超净排放技术装备、移动污染源污染物减排技术设备、粉尘重污染场所和行业抑尘技术。

其他气体处理装备。包括大流量等离子体有机废气治理成套装备、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新型吸附回收工艺技术装备、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新型优化催化燃烧及热回收装备、燃气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装备、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装备、污染物脱除与资源化利用一体化技术装备、油库和加油站油气回收设备、酸性气体处理硫回收设备、民用室内空气净化器。

(3)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加强生命科学技术在土壤修复领域的技术储备,加快实现土壤原位修复专用技术设备国产化;重点研发推广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农药残留、土壤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物污染等一批关键治理修复技术,提升农田土壤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快速检测修复技术水平,以及污染场地风险评价数值模拟技术水平;提高土壤污染诊断水平,增强风险识别、污染物快速检测、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阻隔等风险管控能力;开展污染场地和矿山修复,推动土壤污染治理试点示范。

专栏5-3土壤及场地等治理与修复装备

工业污染场地修复装备。包括有毒与危险化学品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装备、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装备、放射源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装备、重金属超富集植物选种培育、植物修复收获物安全处置设备、铬渣等重金属及汞等类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设备。

农田土壤污染修复技术装备。包括农药污染场地修复、农药污染场地的快速异位生物修复设备等装备。

矿山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装备。包括土壤生态修复与污染治理、典型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联合控制。

(4)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和设备。重点发展城镇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理处置等技术和设备;研发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及智能分选资源化利用、污泥脱水及干化等技术装备;加快村镇低成本小型垃圾处理成套设备开发示范,提高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浓缩渗滤液、填埋气利用技术水平;大力推广大型生活垃圾焚烧炉及二噁英处理成套装备、生活垃圾热解燃烧处理设备、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垃圾设备;重点研发餐厨废弃物的低成本资源化利用技术和产品,建设餐厨废弃物密闭化、专业化收集运输体系;研发推广餐厨废弃物低能耗高效灭菌和废油高效回收利用技术装备,鼓励利用餐厨废油生产生物柴油、化工制品,餐厨废弃物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及高效有机肥;促进危险废物高效焚烧装备产业化,提升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过程的风险控制水平。

专栏5-4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装备

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处理装备。包括固体废物焚烧处理装备、垃圾热解气化处理装备、垃圾焚烧尾气处理系统、垃圾厌氧消化处理成套设备、垃圾好氧处理和除臭设备、污泥与餐厨垃圾等协同厌氧处理技术设备、农村固体废物处置装备、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成套设备、危险废物焚烧残渣、飞灰熔融装备。

污泥处理装备。包括污泥脱水干化、生物法消减、厌氧消化和焚烧、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装备、污泥生物发酵除臭一体化装置、污泥氧化法消减成套设备、活性污泥生物膜复合式一体化处理设备、污泥生物沥浸法处理装备、油泥回转式连续低温热解装备、油田钻井废物处理处置装备、污泥耦合煤电高效发电脱水回用装置。

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包括餐厨废弃物预处理技术设备、餐厨废弃物密闭化、专业化收集运输体系。餐厨废弃物低能耗高效灭菌和废油高效回收利用、厌氧发酵产沼技术及装备,好氧发酵及高效有机肥“酵父”土壤改良剂制造技术。餐厨废弃物制成生物柴油、有机肥及沼气、工业乙醇等资源化产品与提纯净化技术及装备。餐厨废弃物分类回收和减量化、无害化处理技术。

(5)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和设备。开发新型吸声、隔声、隔振、减振材料,重点推进阻尼弹簧浮置板轨道隔振技术国产化,提升配套产品的自动化和集成化水平;重点发展应用于大型高噪声企业的噪声防治技术和设备,大力推广低频宽频带吸声材料和隔振技术,加强新型低频宽频带减振装置的应用;推进施工场地等环境噪声在线连续监测技术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加强低成本、可移动降噪设备研究与推广。

专栏5-5减振降噪设备

包括室内低频噪声控制装备、固体声污染控制设备及集成控制、大荷载设备隔振、减振装置、低频噪声源头诊治装备、轨道噪音控制技术。

(6)环境监测技术和设备。重点发展精确度高、可靠性强的智能化环境监测仪器设备,主要包括污染源在线连续自动监测技术设备,重金属快速检测分析设备,PM2.5等细颗粒物简易式检测装置,室内空气污染检测装置,便携式或车载式应急环境监测装置,大气、地表和地下水、土壤、噪声等环境质量监测仪器,脱硝氨逃逸检测系统,光谱分析仪器用光电倍增管,自动进样器,应用于汽车尾气检测的传感器,高效液相色谱仪,VOCs检测仪器等。推动在线监测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强环境物联网与大数据建设,实现环境监测数据模型化、精细化、准确化。以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重金属、火电厂ppb级PM2.5在线监测和现场快速检测技术,以及相关标准物质的研发和应用。开展大气新型污染物、空气环境颗粒物、工业排放气体在线监测计量、水质生物毒性监测、土壤和地下水监测等技术研究。

专栏5-6环境监测仪器与应急处理设备

大气污染监测及检测仪器仪表。包括空气质量及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在线PM2.5成分分析仪、机动车尾气云检测系统工程装备、适用于超低排放的高精度燃煤烟气污染物监测系统、有毒及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持久有机污染物(PPOs)自动在线检测系统、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自动在线检测系统、有机碳/元素碳(OC/EC)全自动在线分析仪、激光过程气体分析系统。

水质污染物监测及检测仪器仪表。包括在线生物毒性水质预警监控技术及设备、便携式无线广谱智能分光光度水体污染物检测仪、水质挥发性有机物(VOC)在线自动分析仪、水体中基因毒性污染物快速筛查仪、污水处理系统精细化控制仪器仪表、地下水采样与检测一体化移动式设备、填埋场防渗层渗漏监测/检测预警系统。

生态环境监测及检测仪器仪表。包括环境遥感监测和量值溯源标准设备、多物种智能生物预警仪、农村生态环境快速检测设备、化工园区环境污染监测预警系统、危险品运输载体实时监测系统。

固体废物检测仪器仪表。包括土壤重金属监测仪器、移动固体废物重金属在线快速检测装置及环境风险分析平台。

环境应急检测仪器仪表。包括土壤重金属便携式应急监测仪器、土壤污染物监测及检测仪器仪表、环境应急监测车(船)等设备、便携式现场快速测定仪及预警、警报仪器。

环境应急技术装备。包括移动式有毒有害泥水(液)环境污染快速应急处理集成装置、危险废物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设备、移动式渗滤液处理设备、阻截式油水分离及回收装备、水上溢油处置及回收装置。

2.环保产品。

(1)环保材料。重点发展袋式除尘器专用聚四氟乙烯滤料、碳纤维复合过滤材料、新型膜材料、高性能防渗材料、耐高温防腐防磨材料等环保装备用核心材料,吸声或隔声材料、生物滤料及填料、离子交换树脂、高效活性炭等环境工程材料,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绿色包装袋和包装容器等绿色包装材料等。

(2)环保药剂。重点发展新型脱氮药剂、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杀菌灭藻剂、水处理消毒剂、重金属废水处理药剂、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等水处理药剂,机动车尾气三效纳米催化药剂、烟气脱硝催化剂、高性能脱硫剂、高效吸附剂等大气污染治理药剂,土壤调理剂和修复剂、污染土壤原位稳定剂、异位固定剂等土壤污染修复药剂。

(3)环境友好产品。重点发展具有有效认证的环境标志产品、节能节水产品及有机产品等,推行产品生态设计和使用再生材料;支持发展环境友好型建筑涂料和胶黏剂,推广应用高分子防水材料、密封材料和热反射膜;鼓励发展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保温隔热防火材料、复合保温砌块、轻质复合保温板材、光伏一体化建筑用玻璃幕墙、节能环保建筑门窗等新型环保建筑材料;支持可降解塑料制品、可降解地膜、可降解快餐盒、可完全生物降解的表面活性剂等产品的研发生产;推进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替代产品等研究开发,建设氢氟烃类、氟氯代烷等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产品产业化应用示范试点;发展低毒低害、环境友好的配套材料及洁净产品。

专栏5-7环保产品

环保材料。包括高性能袋式除尘滤料及纤维、袋除尘用大口径脉冲阀、无膜片高压低能耗脉冲阀、膜材料和膜组件、纳米级催化净化材料、电除尘器用高频电源、化学催化氧化材料、水处理用纳米纤维生物膜载体、水中除油用功能单分子复合材料及装备、高效生物膜填料、高性能防渗材料、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功能材料、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控制用新型功能性吸附材料及新型催化材料。离子交换树脂、生物滤料及填料、高效活性炭。

环保药剂。包括新型化学除磷药剂、杀菌灭藻剂、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低磷缓蚀阻垢剂、微生物除臭剂、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药剂、湖泊蓝藻去除药剂、污泥脱水剂、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固废处理固化剂和稳定剂。

环境友好产品。包括环境友好型建筑涂料和胶黏剂、高分子防水材料、密封材料、保温隔热防火材料、复合保温砌块、轻质复合保温板材、光伏一体化建筑用玻璃幕墙、节能环保建筑门窗、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替代产品、氢氟烃类和氟氯代烷等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产品、可降解塑料制品、可降解地膜、可降解快餐盒、可完全生物降解的表面活性剂。

3.环保服务。

(1)环境技术咨询服务。重点培育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专业化环保服务公司,促进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支持发展包括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设备成套、工程施工、调试运行、维护管理和技术咨询一条龙环保服务总承包和环境治理特许经营模式,促进环保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推广应用。加快发展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环境风险评价、环境规划、环境信用评价、环境投融资、排污权交易、清洁生产审核、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绿色产品认证、合同环境服务、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环保服务领域及新兴模式。

(2)环境监测。引导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参与污染源监测、环境损害评估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监测等环境监测活动,推进环境监测服务主体多元化和服务方式多样化。对公共环境监测数据,逐步推行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取得,有序放开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污染源自动监测设施的建设运行维护等公益性、监督性监测业务,有序发展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鉴别、化学品环境危害特别测试等中介服务。强化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事中和事后监管,逐步纳入执法监管体系,推动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工作的制度化、体系化、规范化,形成以环保系统环境监测机构为骨干、社会环境监测力量共同参与的环境监测管理新体制。

(3)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在工业污染治理、烟气脱硫脱硝、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城镇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重点领域,鼓励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市场化,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特许经营、委托运营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提供环境基础设施投资运营服务,完善工程总承包+系统托管运营(EPC+C)、项目管理承包(PMC)等运营机制。进一步明确第三方治理项目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减少项目在运营期的争议。对政府负有支付义务的项目,应纳入预算管理。开展小城镇、园区环境综合治理托管试点与环境服务试点,鼓励地方政府采取环境绩效合同服务模式引入服务商,推行环境治理整体式设计、模块化建设、一体化运营。创新排污企业第三方治理机制,鼓励电力、化工、水泥、陶瓷、有色金属、纺织、造纸、畜禽养殖等重点行业企业将环境治理业务剥离并交由第三方治理。做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评估,总结推广有效模式,研究解决制约问题。

(4)环保服务新兴业态。推进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等在环境服务领域的应用,加快培育环保产业服务新业态,提升环境综合服务能力。基于各行业污染物大数据,推动建立环保装备与服务需求信息平台、技术创新转化交易平台、环保装备招投标信息平台,提高环保服务信息化水平。在重点行业推行“互联网+环保”的监管模式,推动在环境监测中应用物联网技术,构建污染排放、环境质量基础数据与监控处置信息平台,提高环境监管智能化与信息化水平。推动物联网电子监管技术在危险废弃物、电子废弃物利用处置、废金属和废塑料回收再生利用等领域应用,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示范,支持再生资源企业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回收网络,统筹市内外再生资源利用,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

专栏5-8环保服务

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服务。支撑大气环境污染监测技术与装备的研发、集成与工程化。支撑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工程化。支撑先进工业烟气净化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工程化。支撑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污染控制技术与装备的研发、集成与工程化。支撑机动车污染排放控制技术的研发、集成与工程化。

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支撑先进水环境污染监测的研发与工程化,支撑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化,支撑海洋和大型湖泊生态治理与修复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化,支撑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与工程化,支撑污水深度处理与再生利用技术的研发与工程化。地下水污染防治综合决策、地表水-地下水协同控制。

土壤环境污染防治服务。支撑土壤(地下水)环境监测评估技术与装备的研发与工程化。支撑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化。支撑有机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化。支撑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研发与工程化。

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服务。支撑农田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的研发、系统集成与工程化。支撑重金属污染农田修复技术、产品与装备研发及工程化。支撑重金属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替代种植技术、产品研发及工程化。支撑农业有机废弃物无害化消纳利用技术与装备研发及工程化。支撑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化。支撑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化。

其他环保服务。先进环保技术设备和环保材料及药剂评价、环保工程设计咨询和工程建设、环保设施运行效果、运营维护及评价、环境安全评估、生态效率评价服务、清洁生产审核、环境友好型产品评估和信息声明、环境服务质量评价、环境投融资及风险评估、环境调查和人才培训、噪声污染检测和治理服务、自然生态检测与保护服务、水力资源开发利用咨询服务、节水管理与技术咨询服务、化学品生态毒理测试与预测咨询服务。碳交易市场化服务、碳排放数据统计核算服务、碳交易过程中的第三方认证服务、碳交易法律服务、碳减排方案咨询与服务、产品碳足迹评价服务、碳金融服务、碳信息管理服务、绿色低碳技术咨询服务。企业环境监测、环境质量监测等第三方环境监测服务,环境监测数据平台开发和信息提供服务。

(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重点领域

1.废金属和废塑料再生利用。重点研发应用废金属、废塑料等再生资源综合回收及深加工利用技术和装备。开发有色金属(铜、铝、铅、锌等)及稀贵金属精细分离提纯深加工成套工艺及集成技术;研发混合废塑料高效分拣分类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废塑料深层清洗、再生造粒和改性改质技术;示范推广废旧电器电子产品自动拆解、破碎、分选技术装备,推广封闭式箱体机械破碎、电视电脑锥屏机械分离等技术装备。

提升行业准入门槛,促进中小企业兼并重组,规范行业企业生产秩序,对再生资源利用企业全部实行入园经营、圈区管理。改造提升现有的产业部分低端领域,加快向产业链高端领域延伸,调整产业结构,引导部分条件成熟的回收拆解企业往产品精深加工方向转型升级,实现再生金属塑料原料就地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优化完善从废金属及塑料回收、拆解、分拣、再生、精深加工到配套进口、物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综合竞争力。

专栏5-9废金属和废塑料再生利用装备

废金属再生利用。包括易拉罐有效组分分离及去除表面涂层,废铅蓄电池铅膏脱硫资源化利用,失效钴镍材料循环利用、4000马力以上废钢破碎成套装备等技术装备,从废旧机电、电线电缆、易拉罐等产品中规模化回收利用再生金属。

废塑料再生利用。包括废塑料复合材料回收处理成套设备,混合废塑料高效率分类分拣技术装备,纸塑铝分离、橡塑分离及合成、深层清洗、再生造粒、无机改性聚合物再生循环利用及其装置。

废旧机电产品再生利用。包括废旧机电产品拆解、分拣、高附加值利用的处理装备,含铜、重金属废弃电子产品及污泥(渣)的回收提纯成套装备、废旧家电和废印刷电路板高效率分离多种物料,熔点不同、相容性差的多种塑料混杂物直接综合利用装置。

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大力推广粉煤灰、脱硫石膏、磷石膏、陶瓷废料、冶炼废渣、化工废渣、炉渣、建筑废弃物和道路沥青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技术应用及产业化,主要研发源头减量、杂质脱除、结构重构、强化成型等关键技术;重点推进粉煤灰、炉渣等固体废物用于新型墙体材料生产,脱硫石膏用于石膏板材生产、水泥固化剂等,尾矿用于土地复垦、矿山回填等;鼓励水泥、建材等行业企业协同资源化处理处置固体废物;重点开发以工业废渣为原料的高附加值产品和低成本利用技术。

专栏5-1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装备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包括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磷石膏、化工废渣、冶炼废渣、尾矿等固体废物的二次利用或综合利用和技术装备,固体废物生产水泥、新型墙体材料等建材产品,大掺量、高附加值综合利用产品。冶金烟灰粉尘回收与稀贵金属高效低成本回收工艺与装备。

建筑废弃物和道路沥青资源化利用。包括移动式和固定式相结合的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成套设备,建筑废弃物生产道路结构层材料、人行道透水材料、市政设施复合材料等。废旧沥青再生技术及装备、沥青再生材料、建筑废弃物混杂料再生利用装备。制备再生骨料的强化、废旧砂灰粉的活化和综合利用装置,轻质物料分选、除尘、降噪等设施的集成移动式设备。

3.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推广农作物秸秆、林业剩余物、次小薪材等综合利用技术和装备,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技术,支持秸秆代木、纤维原料、清洁制浆、生物质能、商品有机肥等新技术产业化发展;鼓励以农林废弃物原料生产高强度纤维板、轻质装饰用防火板、纸制品等中高端产品资源化利用,以及制作生物质燃料、直接燃烧发电等能源化利用,利用林业废弃物建设热、电、油、药等生物质联产项目;推广应用标准地膜,引导回收废旧地膜和使用可降解地膜;推动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发酵制沼气、绿色饲料、高效有机肥等技术集成应用,积极推广“生态养殖业—沼气—有机肥料—高效种植业”循环经济和生物发酵模式。

专栏5-11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装备

包括农作物秸秆还田、林区三剩物、代木代塑、制作生物培养基、炭化生物质燃料、聚氨酯泡沫材料等,秸秆气化、固化成型等能源化利用装备。畜禽养殖及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发酵制饲料、沼气/生物质天然气、高效有机肥等装置。

4.新品种废弃物循环利用。开展新品种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示范,推动废旧太阳能光伏组件、报废动力蓄电池、废碳纤维材料、废节能灯、废旧纺织品等新型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推广稀贵金属高效富集与清洁回收利用、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梯级利用等。支持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研发与应用,发展碳循环产业。

专栏5-12新品种废弃物循环利用装备

废旧太阳能设备再生利用。包括废旧太阳能电池极、硅片回收利用,单晶硅棒边角料、硅片切割废砂浆的回收利用设备。

废旧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包括余能检测、拆解、梯级利用和无害化再生利用等技术装备。

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包括废旧纺织品回收、清洗、分类、分拣、再利用设备。

六、主要任务

从肇庆市环境综合治理和环保产业发展两方面提出主要任务。

(一)加强各环境要素综合整治,促进全市环境改善

1.打造清洁生态水网。

大力整治黑臭水体。系统推进黑臭水体整治,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全市于2020年底前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根据各河涌具体情况开展治理或修复措施,确保到2020年各河涌水质改善或消除劣V类,到2030年河涌水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

推进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推进西江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调查流域水环境状况,分析污染来源,研究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开展针对性治污,确保西江水质稳定。建立西江流域预警及应急管理决策支持机制,健全广佛肇、粤桂肇庆跨界区域环境安全应急联动机制。加快编制《肇庆市西江水质保护规划》和《肇庆市西江水体应急预案》,细化西江干流、贺江、新兴江等西江流域的污染控制单元,合理分配许可排放量,逐年确定各控制单元的主要任务与重点工程,逐步推进各项保护措施与整治工程,通过源头控制、集中治污、生态护岸、截污治污、引水冲污、清淤疏浚、生态恢复、景观美化、强化管理等方法开展针对性治污,推进西江水质持续改善。

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划整体调整,清理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建筑和排污口。完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监管体系,加强集中供水单位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自2018年起所有县级城市饮水安全状况信息要向社会公开,逐步开展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监测工作。2017年底完成8个县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违法建筑、排污口和养殖业的清理工作。推进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土地依法征收工作。加强应急备用水源建设,2018年底前单一水源供水的肇庆高新区、四会市、怀集县、封开县和德庆县应完成备用水源或应急水源建设。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市的农村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农村饮用水源水质基本得到保障。

加强星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星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完善星湖周边的截污、排污和雨污分流工程,逐步推进星湖清淤工程,积极探讨建设星湖引水工程的可行性,加强湖岸、堤路的绿化建设,实施水体生态修复,促进星湖水质持续改善,确保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水质标准。

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到2020年,肇庆市中心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3%,山区县污水处理率达到80%。全面实施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2017年底前完成中心镇及沿江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18年底前完成重要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20年底前完成一般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全市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网建设,切实提高运行负荷。城市周边乡镇要加快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的建设力度,尽可能将城乡结合部乡村的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系统。重点完善城市建成区内河涌两岸截污管网,确保污染严重的河涌不发生黑臭。

2.打造清洁干净空气。

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全面实施煤炭消费总量和强度控制,逐步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重,有序引导开发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逐步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到2020年底,建成区全面划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新上项目原则上以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为燃料。禁燃区内禁止燃烧原(散)煤、洗选煤、蜂窝煤、焦炭、木炭、煤矸石、煤泥、煤焦油、重油、渣油、各种可燃废物和直接燃用生物质等高污染燃料,禁止燃用污染物含量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柴油、煤油、人工煤气等燃料,禁止新建、改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锅炉、窑炉和导热油炉等燃烧设施,已建成的不符合要求的各类燃烧设施应限时拆除或改造使用清洁能源。2020年底前,全市有热需求的工业园区全面实现集中供热,集中供热范围内的分散供热锅炉全部淘汰或者部分适当改造为应急调峰备用热源,不再新建分散供热锅炉。

深化工业污染治理。通过严格标准、政策扶持等措施,有序推进重点行业环保设施建设完善,加快推进煤电、陶瓷、水泥等重点行业污染源治理改造,强化监管执法,确保主要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加快推进国电肇庆热电有限公司等煤电机组治理改造,肇庆市煤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稳定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推进建筑陶瓷行业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应用,在严格执行《肇庆市建筑陶瓷企业环境保护管理规范》的基础上,改造升级除尘、脱硫、脱硝等装置,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建筑陶瓷生产企业必须改用清洁能源或安装烟气脱硫脱硝及高效除尘设施。加强在线监控第三方运营监管,确保陶瓷行业稳定达标。

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完善肇庆市大气环境监测网络,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气象部门合作,建立健全大气重污染监测预警体系,共同推进空气质量预报工作。依据《肇庆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明确责任主体、组织机构、工作职责、预警及响应程序、保障措施等。将大气重污染应急处置纳入本地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实行主要负责人负责制。建立完善“监测预报—专家会商—上报审批—响应执行”的区域大气污染预测预警机制,当预报可能出现重污染天气时,市政府要及时采取应急响应措施,组织各有关方面按要求开展工作。

3.建设安全宜居生态。

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加大自然生态保护力度,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强化环境监管与应急防范,统筹推进生态空间保障工程与环境质量改善工程。加强鼎湖山、封开黑石顶、怀集大稠顶、四会十二带、高要砚坑等各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扩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面积。续建现有的自然保护区,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投入和建设力度,提升保护区管理机构在生态保护、科研监测、科普宣教、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加强山体森林保护,构建以山体、防护林为主体的生态屏障。重视零散小山头的绿化工作,全面开展荒山造林补植工程,在发展林业生态屏障功能的同时,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有效增加生态公益林面积,不断提高生态公益林质量。

1.打造清洁安全土壤。

深入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在现有相关调查基础上,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2018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2020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根据国家、广东省总体安排,制定肇庆市调查总体方案。进一步完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根据工作需要,补充设置监测点位,增加特征污染物监测项目,提高监测频次。2020年底前,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在全市所有县(市、区)全覆盖。

严格控制新增土壤污染。在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等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禁止新建有色金属、皮革制品、石油煤炭、化工医药、铅蓄电池制造等项目,从严控制优先区域周边新建污染项目。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过剩产能等,有序搬迁或依法关闭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的现有企业。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土壤污染防治需求,科学布局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置、废旧资源再生利用等设施和场所,合理确定畜禽养殖布局和规模。

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或个人要承担治理与修复的主体责任。按照国家和广东省相关部署,以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的突出土壤污染问题为重点,制定肇庆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明确重点任务、责任单位和年度实施计划。结合本地区老工业场地再次开发利用,以拟开发建设居住、商业、学校、医疗和养老机构等项目的污染地块为重点,开展治理与修复。

5.强化固废处理处置。

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无害化处置。逐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按照国家、广东省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工作部署,2020年前,在市区、各县城区、乡镇开展分类试点,2025年前,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建设,2020年前,试点地区应配套分类垃圾桶、分类收集车、分类中转站等;试点的餐饮企业应配套餐厨垃圾专用收集容器,单独收集餐厨垃圾。2025年前,完成现有生活垃圾收运设施的更新改造,配置分类收集箱、分类转运站,配套分类收集车,建立餐厨垃圾单独收运系统和可回收垃圾收运系统,2018年前建成肇庆市餐厨垃圾综合利用厂。按照《肇庆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要求,建设可回收垃圾分拣中心,在居民小区、主要商业区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网点。

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和处置。大力推进工矿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鼓励陶瓷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升级改造和先进技术工艺研究,实现陶瓷废料的大幅度源头削减;对产生的陶瓷废物进行循环回收利用,实现陶瓷废物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鼓励企业建立以粉煤灰、炉渣和脱硫废渣为主要原料的建筑材料厂,实现资源的就地回收利用。对于可以回收利用的废旧塑料、废旧轮胎、金属加工废料和轻工业边角料等固体废物,鼓励企业内部回收利用,或者在企业间建立起循环产业链,未来逐步纳入肇庆市亚洲金属资源再生工业基地、华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等进行循环利用,实现工业固体废物的再生利用;对于确实无法回收利用的工业固体废物,要统一送到规范的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加强危险废物产生和经营单位监管,规范企业内部管理,严格许可证审查,加强监督性检查和监测,严格依法处罚违法行为。完善环评审批,建立监管重点源清单,强化监督管理,开展对自有利用处置设施的专项检查。医疗垃圾应按有关规定必须单独收集、运输和处置,使用一次性密封容器盛装,今后应逐步建立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加大对医疗废物的监管力度,实行全过程控制,严格实施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逐步将各县市的乡镇医院、医疗站的少量医疗废物纳入统一的收运处置体系,确保医疗废物处置率达100%。

生活污泥处置。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应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禁止处理处置不达标的污泥进入耕地。全面排查非法污泥堆放点,列出清单一律予以取缔。大力推进污泥无害化及资源化项目建设,对于难以集中处理处置污泥的地区及镇级污水处理厂,应灵活选用厌氧消化、建材利用、堆肥、强化脱水后填埋等处理处置工艺,确保污泥基本得到无害化处理处置。现有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应于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达标改造,城镇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应于2020年底前达到90%以上。

6.强化环境安全监管。

加大风险防范力度。强化源头防范环境风险,加强风险源排查,加强环境污染事故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建立西江流域预警及应急管理决策支持机制,实现水环境风险评估、污染预警、水质安全应急处理三位一体的应急保障。健全完善“部门协调联动,公众广泛参与”的大气重污染应急工作机制,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系统,实现多部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

健全跨界区域联动机制。深入实施珠三角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和广佛肇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深入开展粤桂肇庆跨界区域环境合作,完善区域环境安全应急联动机制。完善区域环境安全应急处理组织领导体系,建立健全政府领导、部门分工合作、社会各界联合互动的突发环境安全事故应急启动、协调联动和快速处理机制,建立跨区域处置突发环境事件联合指挥部和联动协调小组。共同制定针对不同风险源的突发环境事件联合行动应急预案,以控制污染事故、维护环境安全为中心,建立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环境应急处置的联动。

(二)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将环保产业培育发展为肇庆的主导产业

1.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大对环保产业重点领域的投资力度,以环保装备制造、环保产品生产、环保服务和资源循环利用等重点领域为发展导向,扶持其投资、研发及生产,引导和推动处于产业链中附加值较高环节的产品生产和服务,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

进一步优化全市环保产业空间布局,逐步打造形成“一核三区”的环保产业区域发展总体布局,促进环保产业区域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2.培育特色产业基地,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立足现有环保产业集聚基础,着力打造一批规模经济效益显著、专业特色鲜明、综合竞争力较强的环保产业基地,力争逐步形成一批环保产业集群。重点打造启迪环保科技城(肇庆)、中丹环保产业园、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环保装备基地)等重点产业基地,加快环保产业园区和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环保产业体系,引导和带动关联企业进驻,提高产业集中度,扩大产业集聚效应,坚持“壮大现有的,培育本土的,引进外来的”工作思路,培育扶持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经济实力强、拉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市场竞争能力强的环保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以成为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3.培育骨干企业,积极探索发展模式。

发挥骨干企业和名牌效应的带动作用,继续做大做强现有骨干企业,壮大中小型企业,在重点领域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龙头企业,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服务于龙头企业的发展格局。同时,积极推进环保投资社会化、产权多元化、运营市场化的环保产业发展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成功模式。

2018年起逐步建立环保产业重点龙头骨干培育企业名录(包括在建、新建的重大项目),重点扶持全市年主菅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在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的“专精特新”优势企业和一批技术含量高、成长速度快、发展前景好的成长型环保产业龙头骨干企业。推动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和结构优化,积极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创建总部型、品牌型、上市型、高新型、产业联盟主导型、掌握核心技术型的“六型企业”,进一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支持企业重点项目建设,特别在企业创业初期资金不足、扩大规模用地缺乏、融资较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借助肇庆新区平台促进全市环保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发展,以启迪环保科技城(肇庆)、中丹环保产业园为截体,加快引入桑德环境、启迪水务、清华阳光、博天等一批环保知名企业进驻。到2020年实现肇庆市环保产业超百亿元企业零的突破。

4.加强人才引进,壮大环保领域技术队伍。

引进和吸纳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尤其要重点引进和培养环保专业技术人员,逐步提高环保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及其在环保领域从业人员中的比例,构筑人才高地。引进环保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形成多层次人才队伍,为环保产业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服务和支撑。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人才发展战略,落实制造业“高端人才聚集工程”,深入实施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扬帆计划”、“广东特支计划”等国家及区域重大人才计划,依托各地产业园区、基地中心,组织开展海外专家南粤行、海外人才招聘推介洽谈会等活动,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积极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特聘专家创新创业人才项目”等。到2020年环保类创新创业团队与领军人才达到10个(名)以上。

2.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建设产业创新体系。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节能环保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工程研究中心与实验室,支持企业牵头承担节能环保领域国家级、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建设由上、中、下游节点组成的垂直创新链,由具有相关业务和互补业务的节点组成的水平创新链。创建一批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增强基础创新能力和系统创新能力。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成果评价和产业化项目筛选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知识产权投融资机制建设。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开放共享各类科技资源,培育一批集研发、孵化、制造于一体的国内外领先公共服务机构,提升节能环保产业技术配套服务能力和水平。

鼓励和支持企业与有关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合作,与国内优秀高等院校开展高水平节能环保学科建设。支持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设节能环保领域国家、省市级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大力推进肇庆市节能环保领域创新载体建设。到2020年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以上。

3.完善政策法规,优化发展环境。

为优化环保产业内部发展环境,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应加强和完善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规范市场秩序和外部环境,形成促进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系统的、科学的、有效的政策法规体系。

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完善肇庆市环保产业行业规范、准入标准等相关制度,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扩大环保标识范围,强化标准标识监督管理,促进公平竞争、有序竞争,为环保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4.加快实施重点工程,拉动产业市场需求。

围绕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快实施环境综合治理和环保产业重点工程,形成对环保产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需求拉动,带动产业快速发展。重点围绕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等领域环保需求,挖掘应用潜力,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环保产业,拉动环保产业市场的有效需求和持续发展。

8.加快新兴业态发展,挖掘新的增长点。

积极推进“互联网+”、PPP模式等方面的模式创新,培育环保产业新兴业态,挖掘新的增长点。加快培育“互联网+环保产业”发展业态,形成一批“互联网+”新模式。利用物联网、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服务,形成“互联网+制造”的智能制造模式;增强环保监管力度,在陶瓷、水泥、化工、印染等重点行业推行“互联网+环保”的监管模式;加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信息化建设,推行积极建设网上环保技术装备超市等平台,形成“互联网+环保服务业”模式。

9.整顿提升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1)加强全过程监管推动绿色发展。

严格准入和执法,规范再生资源行业全过程监管。一是依托肇庆市亚洲金属资源再生工业基地和华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提升废五金和废塑料加工行业“圈区管理”水平,基地设立唯一的主入口和主出口,实行“固废入园—厂区集中加工—成品出园”的封闭体系;设置准入门槛,严格限制高能耗、高耗水,以及生产工艺落后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企业进入基地;严肃执法,严格控制基地内企业污染物排放,基地建设管委会要联合各职能部门开展工作,共同构建联合监管体系。二是规范废物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政府应根据国家《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贯彻实施国家固体废物进口管理有关规定的意见》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制定肇庆市废物全过程管理规范,引导企业采用国内再生资源替代进口再生资源,减少对进口废物的依赖,从生产加工单位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建设、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环境管理方面提出管理要求。到2018年,政府应完成肇庆市废物全过程管理规范的编制。

(2)创新研发助力传统产业升级。

围绕回收体系、分拣技术、材料改进再生、再制造四个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通过技术创新找到提升突破口。一是搭建科学高效的回收体系,鼓励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信息管理公共平台等现代信息手段,开展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向监测,优化网点布局,实现线上回收线下物流的融合。二是加大分拣处理技术研发,发挥产学研的积极效用,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专业分拣中心,推动企业自动化、精细化分拣技术装备升级。三是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传统产业的“绿色”改造升级,提升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从单一组分简单利用,向多组分高值化利用发展,使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2017年底,开展肇庆市亚洲金属资源再生工业基地、华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产业发展评估,制定具体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3)加强区域产业联动互补。

肇庆市再生金属和再生塑料行业应积极把握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毗邻珠海-佛山-韶关产业核心地区和配套区的地缘优势,定位原材料配套和零部件配套。在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探索配套产业发展空间,将肇庆的再生资源材料推介出去,提升原材料配套能力,缓解珠三角地区原材料短缺的现状。

七、重点项目

(一)环境综合治理重点项目

为改善肇庆市环境质量,同时摸清肇庆市环境治理市场,以市场推动环保企业的招商引资,因此结合肇庆各项环保类规划和本地实际需要,梳理出肇庆市环境治理重点工程。本规划的重点工程包括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大气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土壤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农村环境保护重点工程、生态绿地建设工程、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和重点工业园区环保治理工程。详见附表1。

(二)环保产业发展重点项目

加快推进肇庆市环保产业发展,突显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结合肇庆当前实际,设立环保产业发展项目10项,其中园区建设类5项,重大企业和项目类5项。详见附表2。

八、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环境保护部门牵头,市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科技、建设、统计、财政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环保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市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综合协调推进工作,组织产业规划实施,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定期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工作,针对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提出解决办法,重大问题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强化责任,制定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加强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协调和指导,强化政策法规保障和产业政策引导,统筹协调和解决环保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形成工作合力,协同推进全市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确保实现环保产业发展目标。

2.加快推进落实。围绕规划提出的环保产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细化分解各县(市、区)目标任务。建立环保产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制定综合考评办法,将环保产业发展目标完成情况纳入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定期开展考核评价。各县(市、区)按照分解下达的目标任务,结合地方实际,加大协调推动力度,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年度推进计划,加快实施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确保责任分工落实和目标任务完成。

3.强化监督管理。加强环保执法能力建设,严格环保执法监督检查,加大监管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开展专项检查和督察行动。加强对重点污染源和耗能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对污染治理设施严格实行在线自动监控。加强环保工程设计、监理和环保产品标准化与质量监督管理,强化对环保标准、认证标识实施的监督审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利用行规行约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行业信用评估体系,规范环保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行为,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环保产业市场。整顿和规范环保市场秩序,落实招投标各项规定,打破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打击低价竞争、恶性竞争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促进公平竞争、有序竞争,为环保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政策保障

1.加大政策扶持。一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已出台的有关环保产业方面的各项扶持政策,帮助符合条件的环保企业积极争取国家、省相关政策支持。建立健全政府绿色采购制度,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节能环保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依法依规将获得节能环保产品认证的产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清单,扩大节能环保产品政府采购范围,鼓励大宗用户采购和使用,促进肇庆市节能环保产品的推广应用。二是市级各有关部门要从体制机制、激励措施等方面研究制定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从政策引导扶持、培育规范市场、加强执法监管等多方面为环保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大力促进自主创新、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培育壮大企业、开展应用示范工程、打造产业基地和产业集聚区、加强国内外合作、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拓展投融资渠道、开拓市场等方面予以扶持。加强环保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调动企业自主研发的积极性;对环保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服务,对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生产许可、用地、环保、外贸、资质资格认定等审批核准手续全部纳入网上审批、限时办结;在制订区域用电计划时,将环保产业龙头骨干企业的用电负荷需求在网供电指标中单列保障;对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用地,各地在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时要优先给予支持保障。对肇庆市本地企业优先扶持。

2.加大招商力度。充分结合肇庆市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招商引资扶持及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招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先进环保技术装备、新型环保产品及材料、新兴环保服务、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设备等重点领域,结合环保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以环保产业链关键环节为招商重点,积极引进拥有环保先进技术装备、创新能力强的国内外知名企业,鼓励企业来肇庆投资建厂或设立研发中心,对引进的企业可考虑给予税收减免、设备款补助或奖励等政策扶持。同时,进一步拓宽招商渠道,在全国性、区域性和肇庆当地的有关平台多举办环保产业相关活动,让外界充分了解肇庆环保产业招商引资需求。加快推进启迪环保科技城(肇庆)、中丹环保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契合引进大型环保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高端环保装备、产品生产及相关服务,带动相关配套企业进入,对重点招商项目给予配套贷款等支持,在环保产业领域建设集群式创新制造基地,不断提升全市高端环保装备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资金保障

1.加大财政投入。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环保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设立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或在已有专项资金中明确一定资金比例),采取补助、贴息、奖励等方式,重点支持环保产业关键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龙头骨干企业培育、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产业重点工程项目实施等。探索建立鼓励环保装备产品推广应用的财政补贴机制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投入考核机制,鼓励使用市内企业生产制造的环保首台(套)设备,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研究对肇庆市环保产业骨干企业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按允许的最低税费征收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二是积极争取国家、省对肇庆市环保产业发展的财政资金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环保企业、科研机构申报国家和省节能环保、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装备制造业发展及其它各类专项资金。认真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节能、节水等税收优惠政策,用好用活省关于支持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产业共建的财政扶持政策。

2.拓宽融资渠道。建立以社会资本为主、多元化投入的全市环保产业投融资体系,调动全社会投资环保产业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研究设立以政府产业基金为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为主体的环保产业投资基金,主要用于环保产业领域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等投资。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适当放宽对环保企业的信贷政策,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探索将知识产权、特许经营权、收费权等纳入贷款抵押担保物范围,鼓励信用担保机构对资质好、管理规范的环保企业提供贷款融资担保,倡导环保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环保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上市融资,鼓励采用股权融资、创投、风投等多种方式支持环保企业融资需求,积极探索和拓展利用外资的新形式。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投融资体制,重点支持和推广PPP建设运营模式,PPP项目招投标时消除所有制歧视等,同时鼓励采用BOT、BT、TOT等项目投融资方式筹集资金。

(四)技术保障

强化技术支撑。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和体系,创建自主创新研发平台,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交易制度和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政府主导建设全市环保产业公共研究平台和大数据研究院,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环保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检测中心和试验基地,全市科技攻关计划和技术创新计划要优先安排环保产业重大技术攻关课题,引导环保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开展环保产业重大科技和关键共性技术设备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装备和新产品,不断提高环保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支持跨行业、跨系统、跨地区的各类科技合作,充分借助国内外大企业在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方面的优势,鼓励通过合资、合作、直接引进等多种形式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环保技术装备,在消化吸收和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综合集成和应用开发,为环保产业升级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五)人才保障

优化人才培养。充分依托肇庆“西江人才计划”,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加大环保人才培养、选拔和引进的力度,逐步完善环保人才的培养支撑体系,政府、企业、高等及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培训机构和行业协会共同努力,加快培养环保产业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等高端紧缺人才,支持高等及职业院校加强环保相关学科建设,鼓励院校和企业共建教育实习基地,培养复合型环保人才,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完善有利于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分配机制和人才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大力引进国内外环保产业创新创业团队和高端领军人才,对引进的团队人才,在科研条件、启动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在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围绕环保产业重点领域,引进及培育发展一批定位明确、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创新创业团队;依托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一支工程技术、经营管理、资本运营人才和企业家队伍。

(六)其他保障

1.建立服务平台。一是建立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服务机构利用互联网搭建环保技术装备、产品、服务等市场信息交流平台,定期发布环保产业发展的重大信息,展示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二是建立宣传推广平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服务机构等中介组织作用,通过定期举办展览会、技术产品推广会、产业研讨会等形式加大对环保技术和设备的宣传和推广。广泛开展环保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工作,普及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相关知识。三是建立环保技术和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发挥肇庆市外向型经济的优势,以珠三角为外拓的桥头堡,鼓励企业积极开拓省外尤其是华南地区的环保产业市场,建立环保技术装备、产品的交易价格协调体系和管理服务平台,引导和支持环保领先技术和优质产品进行网络交易推广应用。

2.加强对外交流。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鼓励环保产业进入国内外市场。重点以推进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和粤港澳合作为契机,发挥广东省及肇庆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和特点,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市外、华南地区、东南亚及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环保产业市场,委托外部专业机构开展环保产业先进技术装备专题调研,摸清肇庆企业适用的技术装备清单,支持环保企业有针对性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装备,不断提高肇庆市环保技术装备的质量和水平。加快环保产业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积极鼓励环保进出口产品由单一设备向成套化设备转化,建立进出口技术、产品的统一价格体系和协调管理体系。积极组织环保产业从业单位参加国际性、区域性的经贸洽谈和交流活动,争取引进更多的环保合作项目、资金和先进技术;定期举办环保技术、产品国内国际展览会,协助企业走出肇庆,参与省内、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特别是国内外环保产业典型成功的管理经验、先进的环保技术产品可为我们所用,合作潜力巨大,可以优势互补,双方共赢。

3.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宣传环保产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中的重要意义,开展环保法律法规、环保产业政策的宣传教育及贯彻实施工作,将节能环保、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举办环保产业技术、产品、工艺设备展览会和相关论坛,普及环保产业知识,及时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并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及科普教育,增强全社会的环境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参与和全社会监督的良好氛围。重点围绕肇庆市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全民行动,积极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为环保产业发展奠定广泛坚实的群众基础。

环保产业

环保产业

环保产业

环保产业

环保产业

环保产业

环保产业

环保产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