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李干杰在8月22日的座谈会上讲到,充分利用打击环境违法专项行动成果和有关部门提供的企业违法信息,注销或撤销一批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收到地方政府通知的60%的环境违法企业喊冤,通过检查的40%企业更是鸣不公。
企业家说:与环保部的一位领导通话,谈起许可证的问题,讲到部里不会再批第12批许可证,老证也会督促各省尽快收回,任务非常紧。
说好的2017年年底禁止呢?说好的第12批许可证呢?
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了《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下文简称“禁废方案”)中的这句话:
保障政策平稳过渡。做好政策解读和舆情引导工作,依法依规公开政策调整实施的时间节点、管理要求,2020年年底前完成。
这里笔者想告诉大家,不要因希望落空而抱怨政府的不公与“食言”,其实政府此举有文可循——“禁废方案”的基本原则与时间节点。
01
基本原则: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大幅减少进口种类和数量,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
主要目标:2017年年底前,全面禁止进口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体废物。
完善堵住洋垃圾进口的监管制度:2017年年底前——
• 提高固体废物进口门槛。进一步加严标准,修订《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加严夹带物控制指标。
• 完善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制度,取消贸易单位代理进口。
• 增加固体废物鉴别单位数量,解决鉴别难等突出问题。
“2017年年底前”,注意,时间是在“年底前”,而非“年底”。
02
根据企业反映,通过检查的40%企业,也收到了注销17年许可进口余量的通知。看来通过检查并非代表固废进口可顺利进行,当下的“禁废”形势足以看出,18年及其以后的许可证下发并非那么容易。
基本原则:根据环境风险、产业发展现状等因素,分行业分种类制定禁止进口的时间表,分批分类调整进口固体废物管理目录。
主要目标: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通过持续加强对固体废物进口、运输、利用等各环节的监管,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完善堵住洋垃圾进口的监管制度:
• 逐步有序减少固体废物进口种类和数量,2019年年底前完成。
• 修订《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已完成),限定固体废物进口口岸,减少固体废物进口口岸数量,2018年年底前完成。
• 适时提请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对走私洋垃圾、非法进口固体废物等行为的处罚标准,2019年年底前完成。
03
受影响企业员工的再就业问题,也是舆论的焦点之一。对此“禁废方案”规定:
基本原则: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做好固体废物集散地综合整治、产业转型发展、人员就业安置等工作。
完善堵住洋垃圾进口的监管制度:
综合运用现有政策措施,促进行业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做好相关从业人员再就业等保障工作。(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落实,2020年年底前完成)
环保部部长李干杰讲到,各省(区、市)要结合本地实际,针对可能受影响的地区和行业,综合运用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制定行业转型期间工作预案,做好保障相关从业人员再就业等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确保政策调整改革顺利进行。
面对国家如此强劲的“固废方案”,企业家不要抱有任何侥幸心理,把握好文件中规定的具体时间节点,提前调整企业运营方略,将损失降到最低才是王道!
延伸阅读:
解密|中国“洋垃圾禁令”为何让欧美如此紧张?
原标题:没到年底许可证就要上缴? 读懂“禁废方案”的时间节点很关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