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被称作环境保护史上最大规模行动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已满三个月。期间,28个督查组共检查了3万余家企业(单位),揪出2万多家存在环境问题的企业,问题率超6成。(07月09日中国新闻网)三个月,督查3万余家企业(单位),揪出2万多家存在环境问题的企业,这对于督查组来说,绝对是

首页> 环境监察> 评论> 正文

环保督查“成绩”背后却是“忧”

2017-07-10 10:04 来源: 东方网 作者: :贾合祥

目前,被称作“环境保护史上最大规模行动”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已满三个月。期间,28个督查组共检查了3万余家企业(单位),揪出2万多家存在环境问题的企业,问题率超6成。(07月09日中国新闻网)

三个月,督查3万余家企业(单位),揪出2万多家存在环境问题的企业,这对于督查组来说,绝对是一份很大的成绩,若没有他们的认真过细、铁面无私,甚至是迎难而上,就难于取得这样的成绩。但面对这份“成绩”,无论对督查组,还是对各级政府和全体人民来说,都不是值得骄傲的事情,而更是一份忧虑。

一忧,为什么一些企业(单位)环境污染如此“任性”?绿色生态发展,这是我国重大的发展战略,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事关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事关广大人民的健康生活,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两会”上,在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提出要“打好蓝天保卫战”。这些,全国所有企业、单位和每个人都不能不知道,其中的道理也不能不懂得,但为什么在污染问题上就是那么“任性”?

二忧,各地“铁腕治污”为什么成为“空头口号”?可以说,自去年以来,各地叫得最响的口号就是“铁腕治污”,文件写得好,宣传叫得响,各级政府及其领导大会讲、小会说,信誓旦旦,在政府信息发布和媒体通报中,似乎也抓了一些典型,但为何在中央环保督查组督查中,还是问题成堆?有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为什么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自己就不能发现?这不能不让人说,“铁腕治污”在一些地方成为了一种“口号”,雷大雨点小,甚至只打雷不下雨,口号就是喊给上面和老百姓看的。

太多的疑问与忧虑不一而足,关键是问题症结在哪里,如何才能解决。笔者愚见,问题原因主要还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地方保护主义作怪。对中央环保督查组发现的问题,在眼皮底下,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不可能发现不了,关键在于GDP、“政绩观”在作怪,一些地方政府绿色发展理念不强,寅吃卯粮,与子孙争饭碗,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因此,对企业污染问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嘴上叫的紧,行动落实不落实,对于上级检查凭侥幸。

二是一些企业明知故犯。说到底也是利益在作怪,目光短浅,只顾企业利润,不顾社会效益,舍不得在环保、技术革新创造上下功夫,对中央和各地政府的环保要求,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一些企业甚至让假执法人员,来阻拦上级督查组和环保执法检查,这就是公开对抗,死定了企业追逐利润、置环保于不顾的心。

三是落实环保责任制不不到位。每次对环境有问题企业的处罚,只是对当事企业负责人进行追责和对企业罚罚款而已,而对监管企业的上级政府机关部门,很少被严肃追责的,即使“打板子”也不会打到痛处,罚款则往往是隔靴搔痒,根本起不到震慑作用。

其实,遏制环境污染问题,除了强化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识,除了严格督查,唯一重要的就是严格落实环保责任制,追责必须动真格,层层落实责任,尤其对上级政府和监管部门要更严格,决不能只负“领导责任”,实际上是什么责任也没有负。有责任才有落实,动真格才能确保履责。

延伸阅读:

“史上最大规模”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揭开哪些问题

环保部新任部长为京津冀"治气"支招!加大对VOCs排放企业的督查力度

原标题:环保督查“成绩”背后却是“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