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今天,这应该是从党政领导干部到普通民众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攻坚也好,啃硬骨头也罢,根本上涉及的都是利益调整和分配问题,表现形式则是各领域的改革要求和举措能否真正落地,能否自上而下得到充分贯彻实施。相应地,在推进一项改革要求和举措时,免不了遭到阻碍,克服这些阻碍考验的就是攻坚克难的能力。环保部今年4月启动的为期一年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行动及其遭遇,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7月4日,环保部官方发布新一份“强化督查”通报称,28个督查组于前一天共检查了444家企业(单位),发现159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要求各地加大日常监管力度。从4月初的第一份通报算起,至今环保部已经发了逾30份督查通报,几乎月均10次。粗略统计,每份通报涉及的被检查企业数百个,发现存在问题者几乎都超过了一半。如果说最初个把月一些地方和企业对督查的“突然来袭”未予充分重视的话,那么在督查工作推进了3个月后,依然有大批企业“上榜”,人们便不禁要问:后续的这些被通报的企业及其监管者,是否对督查的重要性及要求给予了充分认识,抑或依然认为这又是一次走过场?
相比于这些缺乏自查和整改主动性的地方和企业来说,“强化督查”3个月来的另一些遭遇更让人看不明白。权举几例:6月22日,环保部在督查通报中指出,有企业无视禁令未按要求完成整改仍继续生产;6月15日,督查通报提到,个别“散乱污”企业屡禁不止再次撕毁封条违法生产;5月下旬,通报称有7起拒绝检查、阻碍执法;4月下旬,通报称有企业扣留执法人员撕封条强行生产。一系列督查遇阻事件,不禁让公众看得大跌眼镜,更十分好奇:在新发展理念不断强化和新环保法越来越严密的双重压力之下,这些企业到底有何底气和能力,公然与督查组对峙,视法律和政策为无物?
哪里是改革的深水区?当改革要求和举措推进遇到了既有利益阻碍时,就是步入了深水区。为何改革需要攻坚克难?为了破除既得利益格局,保证改革要求和举措落地。就此次“强化督查”而言,其直接目标显然是近年来京津冀地区居民饱受困扰的大气污染现状,但根本上则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是否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构性转型。“强化督查”的系列遇阻,真实地反映了改革进入深水区时所需要直面的激烈利益博弈。眼下,正是双方“攻防”期,也是备受公众关注的攻坚期、啃硬骨头阶段。环保部门能否拿下这一城,并推动地方和企业转变发展观念、落实行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强化督查是推进改革的有效机制,还是最终又变成轰轰烈烈一阵风。由此而形成的示范效应,也将影响我们趟过改革深水区的步伐。
这同时令人不禁想起了另一个说法,即“打通改革的最后一公里”。与其将改革措施推进的最后阶段看成是“最后一公里”,不如将目光聚焦到改革关键环节和利益点上,所谓“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才是名副其实“最后一公里”。突破了这些关键环节,打破了既得利益点,才算真正走完了改革“最后一公里”,才能让改革要求和举措真正落地,才会让民众有更多的改革获得感。
原标题:从“强化督查”遇阻看改革攻坚克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