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位于长宁区临空经济园区的联泾港迎来了一批绿色的“来客”mdash;mdash;上百株再力花和金鱼藻。在上海环保系统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这些具有净水功能的植物或沉入水底,或栽在河滩上。上海市环保局的工作人员把再力花栽入河滩治理河道有一定的“套路”,据长宁区建交委副主任陈岗介绍,一般先要

首页> 环境修复> 流域治理> 评论> 正文

河道治理也有“套路”?可不是多扔净水植物这么简单

2017-06-06 13:19 来源: 上观 作者: :陈玺撼

5月27日,位于长宁区临空经济园区的联泾港迎来了一批绿色的“来客”——上百株再力花和金鱼藻。在上海环保系统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这些具有净水功能的植物或沉入水底,或栽在河滩上。

上海市环保局的工作人员把再力花栽入河滩

治理河道有一定的“套路”,据长宁区建交委副主任陈岗介绍,一般先要斩断河道的外源污染,即河道周边的岸上污染源,不再让其污染影响河道;其次,是控制和清理河道的内源污染,比如,清除河底的淤泥和水中的杂质;再次,是进一步净化河道的水质;最后,才是尝试修复河道的生态系统,力争让河道恢复原本的自净能力。现在将具有净水功能的植物移入联泾港,正是河道治理的“最后一步”。

其实,结合苏州河支流治理工程,联泾港早在2002年就完成了外源和内源污染的整治,将两岸的相关污染单位关停并转,并把河道沿线的数十个排污口全部封堵,同时对河道彻底进行了疏浚。据陈岗回忆,上海世博会前后,联泾港进行过一次生态系统的修复,如今透过水面,还能看到当年密植的水草,一些小鱼小虾在其中来回穿梭。

联泾港

“如今的联泾港再次种植净水植物,属于锦上添花。”陈岗透露,这个月,联泾港刚进行过水质监测,氨氮含量、溶解氧含量、透明度等关键指标全部合格,水质达到IV类。类似的生态修复方法,将在更多完成初步治理的黑臭河道上使用,比如,今年长宁区重点实施生态修复的黑臭河道是新泾港,预计今年上半年将把其两岸小区的截污纳管、市政雨污混流改造、市政污水系统提升等生态修复之前的治理环节都完成,下半年就能专心做好生态修复一件事。

和治理河道相似,河道的生态修复也有一定的“套路”,比如净水植物的布置,一般分为上中下三层。上海市环科院环境健康与农村生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小华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上层布置的是睡莲等漂浮植物,主要起到美化河道景观的作用;中层布置的是再力花、菖蒲等挺水植物,它们扎根在河中,露出“头”和“身体”,既可以拦截岸边可能流入河中的泥沙,还可以稳固水土,甚至起到为河道遮挡阳光、降温的作用;下层布置的是金鱼藻等沉水植物,它们潜伏在河中,不露“头”,除了也有吸附泥沙、稳固水土的作用外,它们主要作用是和水中的藻类抢营养,消耗河道中的氮、磷、高锰酸盐等营养物质,抑制影响水质的藻类生长,从而改善水质。

不过,别以为布置了上中下三层净水植物就能一劳永逸、一举恢复河道的生态系统。陈小华介绍说,每当冬季,这些净水植物停止生长,有些会腐烂在水中,如果不及时割除,反而净水不成还浑了水。净水植物种得多,还未必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可能过犹不及,“我们有过失败的案例,在一条河道里密密麻麻地种植了各种净水植物,结果由于‘水土不服’,净水植物伤亡惨重。”

他告诉记者,生态修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越急迫越做不好,只能稳扎稳打,先要通过试种,筛选出适应能力强、和要移植的河道“对得上眼”的净水植物当“先锋”,移入水中,把水质稳定下来;然后,才是修复生境,为其他一些净水物种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最后,整个围绕河道的生态种群才能构建起来。

长颈鹿雕塑正在“饮水”,恢复河道的自净能力是河道治理的美好目标

记者从上海市环保局获悉,自去年上海全面实施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以来,通过“控源截污”、拆除沿河违建、实施河道治理工程等措施,全市中小河道的整体环境面貌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按照今年年底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的目标,全市已排摸出1864条河道,整治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原标题:河道治理也有“套路”?可不是多扔净水植物这么简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