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越是发展,人民群众对“水”抱有巨大的期望,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也显得越来越紧迫。明理非难事,不易在躬行。当前,基本消除区域内黑臭河道,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务。而只有不断总结产生黑臭的成因和机理,拿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黑臭水体才能标本兼治

首页> 水处理> 黑臭水体> 评论> 正文

关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几点思考

2020-07-10 13:40 来源: 江苏经济报 作者: 许荣军 谢斌华

经济社会越是发展,人民群众对“水”抱有巨大的期望,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也显得越来越紧迫。明理非难事,不易在躬行。当前,基本消除区域内黑臭河道,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务。而只有不断总结产生黑臭的成因和机理,拿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黑臭水体才能标本兼治。

主要问题

黑臭水体是指城镇建成区内,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目前,国家对黑臭水体的检测指标有四项。其中,当氨氮指标大于8时,水体开始黑臭;大于15时,水体开始重度黑臭。黑臭水体产生是怎么造成的,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主要来源以下三个方面。

有机污染负荷逐渐加大。相关学者认为河流黑臭是一种生物化学现象,有机物在氧化分解过程中耗氧速率大于复氧速率,使得水体发生缺氧,导致产生众多臭氧气体,进而出现水体发黑现象。而有机负荷突然升高主要是一些工厂把废水排放到河道中,使得河道产生有机污染物,给河道带来较大污染,导致出现黑臭现象。

铁金属污染物。调查结果显示,水体中的铁元素在缺氧条件下能够被还原,并且和水中的硫元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FeS金属硫化物,这些化合物会给水体带来污染,导致水体发黑,最终形成河道黑臭。

河流水动力不足。只有河道中的水正常流通,才能避免出现黑臭现象,但如果河流水动力不足,会影响水流速度,导致水体缺氧,从而使水质发生变化,给水体带来较大影响。

整治对策

水是灵魂,必须坚定不移把水生态治理摆在第一位。黑臭水体的整治应遵循水生态系统恢复的客观规律,重点抓住截污、护泥、活水三个关键环节,综合运用自然化、生物化、工程化的方法,进一步健全水质监测、预警应对、信息公开等机制,全力做好治水基本功,努力让河流实现自然生长。

控源截污。大量外来污染源进入水中是水质变黑臭的根本原因,所以对外来污染物进行拦截是整治河道的前提基础。污染源可以依据其进入的方式划分为点源与面源。黑臭水体的形成,多与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排放有关。以武进区嘉泽镇为例,2017年开始新建污水管网和排水片区整治,2018年逐步接管并网,尤其是夏溪片、嘉泽集镇片的污水收集接管,保证截流后的污水通道通畅及末端处理高效,全镇水体质量日趋转好。

内源治理。控制外部污染源之后,还要做到清理重度黑臭水体底泥污染物,快速降低黑臭水体的内源污染负荷,避免其他治理措施实施后,底泥污染物向水体释放。除了淤泥清除及处理处置等工程措施外,还需启动水质净化及生态修复工程,即种植水生植物,营造“生”境,促进系统有益微生物生长并且持续发挥净化能力措施;通过鱼类群落构建控制浮游植物生物量,达到生物控藻的目的。

活水循环。净化水质的原理是对水体中含有的溶解性污染物进行去除,对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浓度进行降低,来对溶解氧的浓度进行增加、对水体的透明度进行提升。结合嘉泽镇河网水系现状,笔者建议,要防止黑臭现象反弹,应利用塘门河的姬山南站灌溉站及其周边渠道,做适当的水系沟通,就能连通塘门河和庙桥河的水系,让水系连通起来,让河水“活”起来。充分利用庙桥河嘉成路一侧的芦苇荡,适当植物种植,水葱、蒲草,使河道具备生态修复的能力。这样一来,既可以净化水体,吸收去除有机物、氨氮、磷酸盐等污染物,还能拦截塘门河水体流入的浮萍等水生植物,保持河流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和谐。

原标题:关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几点思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