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发展论坛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贺克斌院士及中国生态发展论坛执行委员会秘书长白纯钰近期拜访了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博士,就人工智能可能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带来的变革进行了探讨。
人工智能是研究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的学科。李开复博士及其团队带领的创新工场,是一家立足于信息产业最热门的领域的全方位创业服务公司。人工智能是创新工场非常关注的领域之一,他们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开始于李开复博士1988年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的博士论文。
雾霾治理属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近年间民生舆论关注的明星词汇。人工智能系统和传统方式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的数据采集、分析、推断的差别,以及未来可以为防治工作带来的变革,是两位国际级顶尖的行业专家本次对话的主题。
分析与预判大气污染状况的传统方式是大气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自身的理论储备和多年经验,结合环境监测数据、气象数据、历史同期数据等各项参数来考量,预判出未来可能出现的大气污染状况。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污染物排放繁杂,小乱散污的黑作坊仍然屡禁不止,科学家们还尚不能彻底理清所有污染物及他们之间的化学反应,通过传统方式预判大气污染状况的模式只能保证未来三天的准确性。
依靠人工智能进行大气污染状况推断的基本思路和目前科学家们的工作方式相类似,也是要通过实时监测到的各项数据结合历史数据计算出可能结果。这两种方法的重要不同点在于传统手段研究分析数据的方式有限,杰出的学者也不过几十几百种推断方法,而对于一台超级计算机来说,通过IT工程师对人工智能程序不断地优化以及系统强大的自学能力,上千上万种模拟推演是完全可以达到的。可以说,通过建立大气污染防治方向的人工智能系统来保卫蓝天的想法是非常有可能在未来辅助科学家工作的,创新工场技术副总裁、人工智能工程院副院长王咏刚如是说。
创新工场李开复博士在GMIC全球领袖峰会的演讲中也讲到,未来互联网的第四次革命将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辅助科学家的工作,将会是人类科学史上的重要突破,这将有可能为人类破解很多难题。
贺克斌院士同李开复博士本次的会面,是中国生态发展论坛大平台努力融合生态发展各领域、搭建行业间交流合作平台、推动理论研究与科技创新的务实工作之一。今年,中国生态发展论坛大会内容将容纳包括大气、水体、固体废物、环境监测评价以及绿色金融等环保领域中的各个细分行业,也会在日常联系更多行业大咖和优质政企对接,助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原标题:中国生态发展论坛贺克斌院士与创新工场李开复博士会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