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尽快终止来自政府的各项补贴政策,将税收减免显性化,在控制焚烧厂数量上做到正确掌控;并引入市场化方式,将燃烧充分、垃圾减量作为监管垃圾焚烧企业的硬指标。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活垃圾产生量急速增长,许多城市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正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困扰。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方式。焚烧是近十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垃圾再生发电形式的垃圾处理方式,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垃圾处理方式,国家给予了一系列的补贴加以推广。殊不知在国外,垃圾焚烧的前提是垃圾分类,这个前提恰恰被我们忽视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环境学院教授宋国君在其近期发布的《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成本评估报告》中披露,垃圾焚烧产生的社会成本巨大。报告指出,在北京市20多亿元垃圾焚烧的社会成本中,对健康损失的付出占到70%,这主要源于在未分类情况下垃圾焚烧所产生的二次污染造成的。补贴刺激了焚烧企业对垃圾增量和扩大投资的需求,客观上维持了垃圾不分类现状。
垃圾焚烧项目近几年为何火爆增长
磐石环境与能源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指出,2014年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征求意见稿,一共列出34项低碳技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也进入了这份名单。在此之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的若干规范性文件组合而成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已将垃圾焚烧发电作为生物质能源发电的一类纳入了可再生能源电力补贴的范围中。但是,我国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是否低碳、清洁和可持续,国家对垃圾焚烧发电的补贴是否合理,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是造成当下垃圾焚烧厂数量呈直线上升态势的原因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的这份研究报告披露了这样一组数据,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收集—运输—焚烧—填埋”全过程社会成本2253元/吨,包括收集、运输和转运社会成本1164元/吨,焚烧处置(入焚烧厂后)社会成本1089元/吨。焚烧处置社会成本中,二噁英致癌健康损失764元/吨,是典型的环境污染外部性问题。焚烧各类补贴325元/吨,其中包括垃圾处理费,电价补贴,底灰处理补贴、税收优惠、建设补贴、土地费用补贴、渗沥液处理补贴等。
这样一大堆的补贴,企业能不积极上项目吗?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的报告显示,北京的垃圾焚烧厂目前3家在运转,拟建及待投产的还有8座。据E20环境平台研究院的院长薛涛介绍,政府目前鼓励在PPP领域推垃圾焚烧项目。“这样一窝蜂地上垃圾焚烧项目不是什么好事。”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王灿发如是说。当垃圾焚烧与企业利益挂钩时,就变得不理性了,就会把环保概念抛到脑后。
磐石环境与能源研究所通过数据比较分析,得出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不是一种低碳的能源利用方式”的结论。其理由是,垃圾焚烧发电相比其他垃圾处理方式,每吨垃圾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居第二,仅次于厌氧填埋,却是厌氧产沼发电的16倍。同时,垃圾焚烧发电相比其他能源发电技术,每兆瓦时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最高的,达到2.72吨,这一数值不仅远远高于太阳能和风力发电,也高于化石能源发电,包括天然气、燃油,甚至煤炭发电。如果垃圾焚烧没有做到充分燃烧,其产生的污染照样不能忽视。因此,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建议:应尽快终止来自政府的各项补贴政策,终结电价补贴,将税收减免显性化,公开每个焚烧厂的税额减免额度,使政府在核算焚烧成本上有更多的决策信息,在控制焚烧厂数量上做到正确掌控;并引入市场化方式,将燃烧充分、垃圾减量作为监管垃圾焚烧企业的硬指标。
垃圾分类今年将在我国铺开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指出,相对于大气污染、土地污染、水污染的治理,对垃圾的治理应该是最简单的。很多发达国家垃圾分类都能做得很好,我们一定也能做好。
2016年底,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4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强调,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人的生活环境改善,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2017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垃圾分类的推广即将进入“快车道”。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的这份报告其实是从生活垃圾焚烧的社会成本角度推进垃圾分类制度的落实。报告提供的台湾生活垃圾的处理经验对下一步我国大陆推行垃圾分类很有借鉴意义。比如对于一般废弃物,台湾不仅有整个生命周期的物质流量统计,而且有成本相关的统计,无论从宏观层面的污染治理成本,还是微观层面的处理费分析,垃圾处理成本都是可以核算的。此项核算不仅可以区分不同级行政区的成本,也可核算不同废弃物的处理成本。以此判断形势、确定收费率、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经验。为此,报告建议,建立缴费与处置成本挂钩原则,激励污染者减少废弃物产出。即生活垃圾源头分类、餐厨垃圾单独处理,可回收利用垃圾单独回收利用。
延伸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报告—— 垃圾源头处理效果更好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社会成本评估报告(全文)
日本是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国家之一。在日本定居多年的万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日本的大件垃圾处理是要收费的,如家电、家具等。居民会去邮局买好邮费贴上(一个单开门冰箱一般要3000日元),放到指定地点,政府有专门的机构回收这类东西。另一个途径是自己找垃圾处理公司,交搬运费、拆解费,这种情况一般是搬家或处理遗物等,一次性处理量较大,也比较贵。她说,在日本处理大件垃圾要比买新的贵,这就迫使人们不随意废弃旧东西,一件产品要用很久。这也是零废弃的理念。垃圾分类则完全由居民区自治组织承担,政府的责任只是进行立法、授权。自治组织由来自小区里有号召力、热心公益事业的人组成,有会长、财务人员,每户每月交200日元(合人民币12元多一点)的管理费,自治组织每月开会,公布账目情况。每一位新来的住户首先会收到来自自治组织的垃圾分类告知图,哪天倒可燃垃圾,哪天倒不可燃垃圾,哪天是塑料及资源回收型垃圾。日本之所以在垃圾分类上做得好,也是被逼出来的。当年高成长期留下很多污染问题,各种怪病有的甚至传了几代人,至今还在和政府打官司。所以,日本从政府到百姓深知保护环境的利害关系,日本垃圾分类处理并非都由政府全包,而是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来完成。
延伸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报告—— 垃圾源头处理效果更好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社会成本评估报告(全文)
原标题:垃圾焚烧补贴政策应慎重推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