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过日子,生活垃圾天天产生,但在过去,寿光市大多数村庄没有配备垃圾桶,也没有规划垃圾收集点,老百姓通常都是推个小车或是提个大袋子将垃圾攒上一阵后,一起扔到犄角旮旯或者干脆扔在大街上,乡村垃圾处理显得有些“粗放”,垃圾随处可见,村里的环境想好也难。实施环卫一体化后,寿光市为所有村庄配备了管理员和保洁员,成立了清运队伍,累计投入超过4亿元用于城乡垃圾处理。村庄环境卫生的明显改观让老百姓打心眼里高兴,他们说,现在的村子干净了,整洁了,变美了,一点也不比城里差。
长效:清扫、清运、压缩、焚烧,垃圾成了资源
3月27日早上5点,稻田镇西刘营村的保洁员刘专平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扛着扫帚出了门,大街、小巷、村民家门口,他到边到沿地仔细打扫,为啥起这么早?刘专平说,为了赶在清运车来之前将村子全部打扫完,垃圾处理工作一环扣这一环,每一环上的环卫人员都要按时完成自己的任务,村庄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才能得以保持。这其中,垃圾清扫是垃圾清理工作的第一步,接下来,村里的垃圾要运出去,还有靠垃圾清运车。
上午7点半,环卫垃圾清运车来到了台头镇东庄村,另一名环卫人员将垃圾桶推到清运车旁,郑祥昌熟练地操控着手柄,一箱垃圾就倒到了车上。郑祥昌告诉记者,自己负责台头镇镇区5个小区和附近4个村庄的垃圾清运,约莫50桶垃圾装一车,装好车后,他们要将垃圾运到附近的垃圾中转站进行处理。
3月28日,记者来到文家垃圾中转站,一辆辆垃圾清运车将村庄的垃圾收集后运到中转站来,中转站有左右两个入口,村庄垃圾清运车从右边的入口进入,将垃圾倒入收集池,与此同时,左边的压缩设备会将垃圾进行压块处理,压缩后,专门负责清运垃圾块的环卫人员会将垃圾块运到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处理。垃圾中转站站长王寿永告诉记者,一天时间,负责文家街道垃圾清运的人员会拉来近20车生活垃圾,压块后,转换成三到四车垃圾。“一块垃圾块重达4吨,一车运3块,一天就是40多吨垃圾。”王寿永说。
过去,寿光市一直采用卫生填埋的方式处理垃圾。但垃圾越来越多,土地资源越来越宝贵,垃圾中的资源利用率低,再将垃圾进行填埋已不切实际。为让垃圾处理难题,把垃圾变成资源,寿光市投资建设了21座日处理能力100吨的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投资5亿元引进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无害化处理项目,该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1000吨,日处理能力600吨,年发电量可达8000万度。
垃圾从老百姓家门口收起来,运出来,再经过压缩、焚烧,生活垃圾变成了资源。如今,城乡垃圾清扫、清运、资源化利用的模式已经形成长效运作机制,形成了保障农村环境卫生整洁的坚固防线,有了这道防线,村村环境都有了很大改观。
常态:定期整治,留住乡村的美丽
为了留住乡村的美丽,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已成为寿光市各个乡村的常态化做法,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清理“三大堆”和存量垃圾的集中整治,针对麦收后、秋收后、春节前这些垃圾生产的高峰节点,环卫人员和村民们还会一起动手,拿出时间开展综合整治,长效保洁与集中整治结合,村庄一天比一天美丽。
“村里环境好,人也好,我一点也不想回城里了”,74岁的李瑞祥离开家乡四十多年了,5年前回来,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后,硬是从淄博城里搬回了王端宇村,“家乡好……”,李瑞祥放声唱起歌来,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
原标题:寿光环卫集团:长效+常态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 乡村实现美丽“蝶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