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 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园林生态建设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 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美丽中国”概念深得民心,即代表了政府对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同等重视程度,更代表了中国人的切实需求。
紧接“十八大”,住建部发布《关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目标:要求到 2020 年,全国设市城市要对照《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完成等级评定工作,达到国家Ⅱ级标准,其中已获得命名的国家园林城市要达到国家Ⅰ级标准。同时要求各地政府加快公园绿地建设,要按照城市居民出行“ 300 米见绿, 500 米见园”的要求,加快各类公园绿地建设,不断提高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意见认为,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要积极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工作。
全国各地城市绿化水平不一,目前全国近 700 个设市城市中,达到国家Ⅰ 级标准、 Ⅱ 级标准的城市数量仅不到 300 个,未来 60%以上的中国城市地方政府将根据住建部要求的量化指标开展城市绿化建设,未来市政园林的需求可观。
2014 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2014 年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延伸阅读:
2016年中国园林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图】
2013 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理念,住建部于 2014 年相应制定颁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将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生态恢复和修复作为海绵城市建设途径的主要方面,同时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2015 年 4 月, 国务院颁布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提出到 2020年,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总体目标, 同时提出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要求,并将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之一。
( 2)生态环境治理推动生态修复市场快速发展
1)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不容乐观
当前, 我国生态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 一些重点流域、海域水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严重超过环境容量,根据《 2013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13 年,我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 2,352.7 万吨,氨氮排放总量为 245.7 万吨。湖泊富营养化、湿地退化、草原垦殖退沙化、盐碱化等生态问题严重。国家林业局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十年间,我国湿地面积减少了 339.63 万公顷,接近于一个海南省的总面积。当前,我国 62 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监测表明,我国的湖泊正面临污染和富营养化威胁加剧、自然修复能力衰退等问题,亟需保护。
当前,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矛盾凸显,压力继续加大。一些重点流域、海域水污染严重,我国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区域空气污染情况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大气灰霾现象突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污染物排放情况
我国是二氧化碳排放大国, 2013 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95.24 亿吨,居于全球首位,人均排放量亦显著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十一五”期间,我国通过节能降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4.6 亿吨,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未来对全球气候变化仍肩负重要责任。
2)政府污染治理决心坚定
过去十几年以来,国家在环保方面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由 2003 年-2006年的不足 1%提升到了近年来的 2.7%左右,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 GDP 比重的提高显示了政府在 GDP 增长同时对环保治理的力度加大。
延伸阅读:
2016年中国园林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图】
国家环保支出情况
环境污染治理情况
近年来我国每年污染治理投资额巨大,改善生态环境、使经济具有可持续发展力,将持续成为国家发展道路上的重要课题。 2015 年 4 月,国务院颁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加强滨河(湖)带生态建设,在河道两侧建设植被缓冲带和隔离带作为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开展生态修复是解决河湖流域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矿山生态破坏、湿地生态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将成为园林绿化特别是生态修复市场的可持续刚需,为园林生态景观行业提供持续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我国污染治理投入情况
( 3)我国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2013 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延伸阅读:
2016年中国园林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2011 年以来超过了 50%。但我国城市化率在全球范围内尚处于较低水平,经济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均在 80%以上,其他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等亦超过 70%,未来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中国城市化率变化情况
2014 年全球城市化率比较
2013 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其中一项主要任务即为提高城镇建设水平, 要体现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 让居民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会议要求紧紧围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高度重视生态安全,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比重,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容量。
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在全国形成大量新的城市群落,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同时国家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针对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的推行,已形成了一个针对比我国城市更加辽阔的以建设集现代农业、生态保护、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乡土文化保留等为一体的新型乡村园林建设市场。
( 4)各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为园林绿化行业提供发展机遇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城市生活质量、生存环境日益重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为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各级政府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
1992 年建设部在全国开展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活动,在景观保护、绿化建设、园林建设、生态建设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定性和定量的标准。为加速推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2004 年,建设部开展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活动。
延伸阅读:
2016年中国园林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图】
自 2007 年 6 月建设部确定将青岛等 11 个城市列为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后,国内多个城市都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 2004 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评定程序,积极倡导我国城市森林建设。截至 2015 年 11 月,国内已有 96 个城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2013 年底国家多部委联合下发《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选择有代表性的 100 个地区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凝练有效模式、树立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推广,其中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方面设定的多项指标与园林绿化及生态修复行业息息相关。各地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对于加强我国城市生态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弘扬城市绿色文明,提升城市品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政府大力支持和参与城市绿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 5)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养老、 旅游、主题公园、生态类地产等个性化的地产市场需求将持续为地产园林市场发展带来动力房地产行业是园林行业发展的重要支点之一, 我国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在过去的十几年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竞争日益激烈。随着房地产消费持续发展,居民对人居环境要求不断提高, 房地产商对园林景观的投入已不再是仅为满足居民对绿化的基本要求, 更是将园林景观作为提升地产项目价值和品质的核心竞争力来倾力打造。近年来兴起的养老、旅游地产等的快速发展,更是为高质量、个性化的特色功能园林景观带来巨大需求,促进园林市场在房地产行业的新的发展。
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 1)行业标准体系不完善
我国园林绿化行业法制及技术标准体系起步较晚, 目前的行业标准体系尚不够完善、标准化程度较低,存在标准体系结构不合理、系统性不完善、总体发展不平衡、标龄过长、技术含量低等问题。目前已颁布园林绿化方面的标准,未能很好地涵盖园林绿化行业的主要专业领域,以及体现各专业领域的特点,特别是在保护资源和生态建设方面关注度不够,尚未形成完整的行业管理和标准体系。
有些标准随着行业和市场的发展已经难以适应实际操作管理需要, 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 2)资金制约成为企业壮大规模的瓶颈
园林行业为资金密集型行业,项目回款往往时间较长,对企业造成大量经营性资金占用。 同时由于园林企业多为轻资产经营, 融资渠道有限、 融资能力较弱,限制了企业的规模扩张和承接业务能力,成为园林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 3)行业内高端、复合型专业人才缺乏
园林行业亦是技术、知识密集型行业, 由于国内园林专业教育发展历程较短,直到 2011 年风景园林学才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一级学科。专业教育的相对匮乏且滞后于行业的发展,造成园林专业从业人员相对短缺,尤其是跨园林设计、工程施工、生态技术领域的复合型人才非常匮乏。尽管园林行业作为快速发展的朝阳行业,能够广泛吸引各相关专业的人才,但是从行业整体来看,复合型专业人才相对缺乏的状况仍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行业的快速发展。
3、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园林行业市场化程度高,竞争充分、行业集中度小,整体呈现大行业、小公司的局面,处于分散竞争状态。同时,尽管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但地域性园林公司数量较多、规模普遍较小,业务布局全国、承接大型规模工程的行业龙头企业较为稀缺。根据住建部公布信息及中国园林网统计,截至 2016 年 6 月 30 日,行业内具有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的企业 1,348 家,具有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的企业 292 家,同时具有上述两项资质的公司(即“双甲”企业)约100 家。
延伸阅读:
2016年中国园林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图】
原标题:2016年中国影响园林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